搭配这套衣服的时候赵珺想到的是福尔摩斯的贝克街小分队。
刚好《顽童》是悬疑片嘛。
至于《横冲直撞》,她就任由造型师搭配了。
造型师还是很有品味的,给赵珺选择了米黄色的绸缎连衣裙,腰间用宽腰带扎上一束刺绣花朵,腰带在背后打成蝴蝶结,裙摆也装饰着一圈花瓣。
这个造型更优雅,所以头发也得仔细做过,点缀闪片花瓣。
电影节开幕的时候,赵珺得走几次红毯。
自己的两部电影开幕式各一次,每个单元的开幕片也有一次。
有些明星还会被其它电影邀请去做嘉宾走红毯,那就更多了。
还好两个单元的红毯时间不重合,记者们也得跑来跑去拍照是吧。
来倒是来得及,就是头发做起来比较麻烦。
好在是《顽童》先,那个头发不用什么造型只是扎起来,省略了拆掉发型又重新做过的一步。
电影节开幕当天,赵珺和图娜导演一起走红毯。
主竞赛单元是每个电影节最重要的单元,通常在这个单元里随便拿个奖都比其它单元的大奖含金量大,所以围在红毯边上的记者也最多。
今天图娜导演的造型和赵珺是对应的,可能是看了赵珺才产生的灵感,她穿得跟cosplay福尔摩斯一样,帽子、手杖、风衣。
侦探二人组被很多记者对着拍照了。
主要是拍图娜导演,她妈妈真的很有名。
饰演罗宾和其它角色的演员默默跟在后面,也收获了很多镜头。
今年选取的开幕片是一位意大利本土导演的作品。
很不幸。
非常不幸。
赵珺又没到观看年龄。
所以走完红毯以后她就撤了,去车上做造型准备《横冲直撞》的首映礼。
好在《横冲直撞》的分级比较宽松,这部电影真的没有任何血腥暴力、没有任何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但还是分了个“T-6”,禁止六岁以下儿童观看。
可能只有动画片才能分级到全年龄。
赵珺猜可能是姐姐看见警察就跑路,偷偷翻墙溜走这种剧情有点不适合儿童,容易让小孩子模仿了。
《横冲直撞》的首映礼上来的人不多,首先剧组自己就人少,主演只有赵珺和杨淑懿两个,剩下的全是群演。
导演和编剧、制片是同一个人。
其它也就是灯光、摄像、副导演等不太常走红毯的幕后工作人员。
华梅事前就知道大概是凑不起一场红毯,也就意思一下在电影院门口铺了个几米的红毯,拍拍照片得了。
首映礼当天果然没什么人来。
非科班出身的五十多岁女导演第一次拍电影,自己是编剧和投资人,演员一个是八岁小孩,一个是新人,怎么听怎么不靠谱。
所以虽然和其它电影一样入围了威尼斯,但确实是没多少记者关注。
更何况今天到处开幕式,记者也忙着赶场子呢。
所以只有几个国内记者和啥都拍的大社记者来象征性地拍了点照片。
杨淑懿第一次走红毯,她和华梅一左一右站在赵珺身边,赵珺稍微前一点,三个人像是外婆妈妈带孩子一样,一家人。
背对着记者站在电影海报前面签名的时候,赵珺看见杨淑懿的手一直在抖。
“放心,没多少人在拍。”赵珺安慰了杨淑懿一句,毕竟是自己公司的人了,她这个公司一姐得罩着杨淑懿。
然而赵珺听见杨淑懿在碎碎念:“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赵珺略有点无语,她还想着安慰杨淑懿没有多少人在看不用紧张呢,没想到杨淑懿这么有志气不怕人多。
还觉得人太少了呢。
她默默在精神上加油,但其实自己到是很享受这种关注者不多的时候。
闪光灯镜头是很晃眼睛的,在一大群记者面前还要时刻注意表情,因为记者从各个角度拍,指不定就有谁拍出来几张崩坏的图。
被闪光灯对着本来就很容易忍不住眨眼睛皱眉。
现在只有记者拍正面就好多了。
飞快地过完了红毯程序,众人走进影厅坐好。
影厅里人不多,主创团队就占了一半。
谷熙又自掏腰包送全公司影视部的员工来充场子了。
这次威尼斯,云涧公司入围的元素可不少。
《顽童》在华国拍摄的部分,谷熙是制片人,赵珺是主角,卢涵是摄影导演,在国内拍戏那十天谷熙安排的工作人员也大部分是自己公司员工,要不然哪有那么快凑齐一个剧组的?
除了导演不是自己人,剩下的好多都是。
《横冲直撞》主演赵珺是公司一姐,二番杨淑懿是公司三姐,副导演和谷熙签的代理合同挂名在公司里,其余工作人员不少和上面重合。
这个也可以把导演架空了自己混。
可惜两个都没架空成功。
片子还是别人的片子。
《横冲直撞》开始播放了,华梅采用了比较复古的滤镜,她拍的也不是这个年代的事情,至少要往前十年吧,反正拍火车站的时候是特意挑了比较老的站点,布景比实景更加复古。
整部电影都覆盖着一种偏黄色的古朴滤镜,但质感不错,一开始赵珺还能看到后排有不少记者在看手机,可能是看计划表,规划待会要去哪场电影拍照片。
但是当电影放了十分钟左右的时候,拿手机的、拿笔的、都已经放下来手里的事情,开始认真享受电影了。
渐渐地,电影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笑声。
但笑声很短暂,几乎是包袱过掉就停了。
虽然看起来导演是拍的喜剧,也确认让人忍不住笑了,但是对着一个盲人一个聋人的角色惹出的笑话一直笑,总让人觉得良心很痛,道德受到谴责。
《横冲直撞》不算很长,刚好一百分钟,在常见的电影时长里面算是正常偏少的。
毕竟是个简单的故事,再加时长就有点套路化了。
电影放完的时候,从后排,慢慢响起了掌声。
杨淑懿被掌声惊到,转头看向后面。
渐渐亮起的电影院里,后排的观众站起来了,掌声越来越大,到连记者们也鼓起了掌。
杨淑懿像是受到了鼓励一样,又紧张地碎碎念起来:“莫欺少年穷,莫欺少年穷!这么快吗……”
第33章 8岁,你成了新人影后……
在杨淑懿看来,赵珺和她一起经历了被看不起再到打脸的过程,她们已经是好战友了,所以回到酒店以后,晚餐时间,她悄悄来找赵珺八卦。
“谷总的脸色看着不太好,我听说是你另外一部电影实在是太潮了,观众好像不是很能接受。”杨淑懿觑着赵珺的表情,安慰她,“没关系,评委都是老古董,是要被掀翻的!
早晚有一天,你会让评委跪着求着把奖给你!”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赵珺琢磨着要不要劝谷熙把杨淑懿送去读个大学,让她进修一下语言的艺术。
省的到处晃,这嘴得罪人。
观众接不接受太先锋的电影形式其实不怎么重要,反正不是他们给投票颁奖,是评委投。
能进主竞赛单元,至少说明大部分评委还是能接受的。
观众影响的是票房。
不过《顽童》的成本不高,比《横冲直撞》还低,很容易就能回本。
接下来一段时间谷熙暗搓搓地有在对比两部电影谁的观众多。
总的来说还是《横冲直撞》,基本上除了首映以后的几场有些空位以外,影评人的评论发出去以后就是场场满座了。
《顽童》的观众数量也在逐渐上升,刨除拍摄手法太标新立异,本身这个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让谷熙心情有点复杂。
说支持《横冲直撞》吧,导演制片投资人,没一个是自己公司的,虽然有演员和下面的工作人员,但没有决定权,这部电影他也赚不到钱。
至于《顽童》,虽然他挂名了个制片,但他没投资,这片子太血腥暴力,题材比较禁忌,还是独立电源,国内每年引进好莱坞电影的名额不多,《顽童》基本上没可能在国内上映。
都随缘吧。
九月份,赵珺请了一周的假期,继续在电影节这里社交。
等到闭幕式这天,赵珺跟组走完红毯,进入宴会厅,等待颁奖礼。
她跟两个组都走了一遍红毯,只更换了外套搭配,没时间做更多造型了。
闭幕式上大咖更多,也没什么人在意这个。
到了宴会厅里,赵珺也分到了俩座位,哪个竞赛单元颁奖她就去哪个组。
颁奖顺序每年不一致,但总体来说都是按照含金量来排。
所以赵珺先跟《横冲直撞》组坐一起。
杨淑懿和华梅看着都紧张死了,她们俩都是第一次出席这种电影节颁奖典礼。
刚出道就来到最顶级的平台,算是幸运到极点了。
“什么时候才到我们啊导演。”杨淑懿在桌子底下的腿在抖。
华梅的声音也有点颤:“我也不知道。”
赵珺最有经验,低声安慰她们俩:“地平线单元还是含金量挺高的,应该顺序偏后。先别这么紧张。”
要是真的能想不紧张就不紧张,那就根本不会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