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胡同里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东边月亮圆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699 KB   上传时间:2025-11-04 12:54:58

  罗鸿是一个人出来,看见妹妹:“你这头发都还没干,当心明天感冒。”

  罗雁摸摸发尾:“差不多了,我在里面看不下书。”

  这种地方就是开茶话会的,坐下来能拉半天家常,话音传出三里去。

  罗鸿:“本来也不是让你看书的地儿。”

  罗雁:“但我现在是最需要看书的时候,我就要抓紧一切时间。”

  又问:“你朋友回去了?”

  罗鸿:“你说话我怎么觉得怪怪的。”

  罗雁:“哪里奇怪,不是你朋友吗?”

  罗鸿反正觉得不对劲,但是说不出来,挠着脸回答:“他回去睡了,说从西安上车后几乎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一路硬挺回来的,困得说话都能睡着。”

  罗雁倒吸口气:“天,多累人啊。”

  哥哥下乡就是在陕北,她知道路途有多远。

  前年罗鸿就是这么回来的,只是没跟家里人提过。

  他道:“可不,就这还只是其中一趟车。”

  听上去是很辛苦,但罗雁还是要问一句:“他找你帮什么忙?”

  罗鸿没料到妹妹会再次提问,奇怪道:“你一般不打听这些的。”

  罗雁不太爱说别人坏话,犹豫一下:“我觉得周维方很能闯祸。”

  往前十几年,正赶上大停课,一帮不用上学年龄也不够下乡的孩子们天天在街上游荡。小朋友们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吵起来,划分地盘旗帜分明,时不时打架更是常见,一度成为街道的治安重点。

  丰收胡同领头是周维方,小小年纪就颇具逞凶斗狠的潜质,人家说三岁看老,罗雁印象里的周维方早早定型。

  罗鸿也曾是其中一员,咳嗽一声:“小孩哪有不闯祸的。”

  罗雁用眼神表达“我就不”三个字。

  罗鸿:“知道你最乖,但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对不对?”

  有道理的话,罗雁无法反驳,不情不愿说个对。

  罗鸿再接再厉:“而且小时候你被人欺负,他是不是帮你出头?”

  罗雁当然记得:“是,你俩把别人头打破了,事因我而起,所以要赔五块钱医药费。”

  罗鸿只记得自己英勇保护过妹妹:“有赔钱这茬?”

  正好走到家门口,罗雁:“叫妈翻账本给你看看?”

  罗鸿心虚,觉得上面一定有许多自己的“宏伟篇章”,不自在地看看天:“年少轻狂嘛。”

  罗雁:“那以后请别狂了,打架很让人担惊受怕的。”

  她虽然是妹妹,在某些方面其实表现得很像姐姐。

  罗鸿顺从答应,推开家门:“您先请。”

  父母在听收音机,看儿子像太监一样跟在女儿后面,刘银凤问:“又惹妹妹不高兴啦。”

  罗鸿:“我怎么听着您很高兴。”

  刘银凤:“你妈看个热闹都不成?”

  罗鸿:“成成成,这个家我敢得罪谁啊?”

  好像谁欺负他了,罗雁坐实罪状,踢一脚哥哥的小腿:“你还是没回答我的问题,藏着掖着。”

  说完就跑进房间。

  罗鸿还以为她已经忘了这事,知道她要复习,只在外面喊两句“当心我揍你”,抓一把桌上的瓜子:“对了妈,后天我不回来吃饭,跟三方下馆子去。”

  刘银凤:“行,你有工作,你得请客啊。”

  罗鸿点点头,顺势坐下来,还指挥:“爸,帮我倒杯水。”

  家里没那么多规矩,罗新民其实还挺乐意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能让他觉得自己跟大家都一样。

  他提起暖水壶问:“三方的工作能解决吗?厂里最近有针对子弟的招工。”

  周维方是国棉厂子弟没错,但招工的门槛可不低。

  罗鸿:“他跟我一样就小学毕业,肯定考不上。”

  他俩小学读到一半赶上大停课,69年复课后才上的四年级,毕业时已经十五岁,符合上山下乡的年龄,知青办的人天天来家里做动员。

  本就不扎实的知识在繁复劳动中几乎被忘得一干二净,现在只是勉强不做个睁眼瞎而已。

  罗新民当然知道儿子什么水平:“那只能先在家待着。”

  待着?刘银凤有话说:“他家待着的人够多的,一天两天不碍事,日子一久肯定不行。”

  罗新民:“振华家是有几个孩子来着?”

  说是的周父的名字。

  刘银凤:“维亮维平玉瑶玉瑛维方,一共五个,现在就大的俩哥哥有工作。”

  她对这些如数家珍,罗新民听完都不怎么对得上号,试图复述一遍还给自己念急眼了。

  罗鸿没憋住笑,把瓜子皮扔进簸箕里,摆摆手:“您继续,我回房了。”

  越是这样,罗新民越要再试试,可惜舌头不配合,跟打结似的捋不直。

  刘银凤:“行啦行啦,管他们叫什么,又不是咱们家的人,收拾收拾睡吧。”

  罗新民顺着台阶下,很快把这件事抛之脑后。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隔天,京市下了79年的第一场雪。

  罗雁醒的时候觉得房间格外凉,打开窗户的缝隙朝外看,看到院子的地上覆盖着一层白色,不由自主地打哆嗦。

  她赶紧把窗户关好,搓着手到客厅想倒杯热水暖暖。

  但大概是天气冷,她的手脚都不听使唤,搪瓷杯没拿稳,砸在地上发出咚一声,顺着走势滚两圈。

  家里哪个房间都不隔音,刘银凤听见声还以为是闹老鼠,披着衣服打开门,手里还拿着根细竹条。

  这架势,不知道的以为进贼了。

  罗雁怕吵醒其他人,压低声音:“妈,是我。”

  天色还没大亮,屋里的光线着实一般。

  刘银凤瞅一眼座钟的位置,定定看两秒才说:“你这起得太早了,再去睡一会。”

  是够早的,罗雁这次没有阳奉阴违,回房间又钻进被窝里。

  她的回笼觉睡得没知觉,还是西厢房吴家刚满百天的双胞胎相继扯开嗓子哭,她才猛地睁开眼。

  这俩孩子的作息准,天天一到这个点就饿。

  罗雁现在都拿他们当闹钟使,被吵醒没有半点不耐烦,反而喜滋滋坐在书桌前,按照计划做两页物理题。

  像她一样高兴的是少数。

  谁叫吴家夫妻俩打住进13号院几乎年年添丁,别人家的孩子顶多哭几个月,他们家是哭完一个接一个。

  院子里其他住户有意见不是一两天,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大家顶多抱怨两句而已,今天也不例外。

  吃早饭的时候,罗鸿嘟囔:“以前就一个哭,现在天天双重奏。”

  当过父母的人更宽容些,刘银凤:“没办法的事,你忍着点,再过几个月就好了。”

  这要是只用扛几个月还好说,罗鸿:“吴婶生小六的时候您也这么说,结果小六刚半岁她就怀上双胞胎。”

  本来嘛,有些话刘银凤觉得是不该说给孩子听的。

  她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含含糊糊道:“这次是肯定会好的。”

  71年就开始宣传计划生育,鼓励有孩子的妇女去结扎,罗鸿又不傻,点点头表示听出意思,把碗里的粥喝掉,站起来:“我去扫地。”

  扫的是家门口的积雪。

  罗雁本来在一心二用,听见这句把书放下,赶紧吃饭。

  刘银凤见状:“不用你,我跟你哥干就行。”

  罗雁心思细,余光飘过她爸,笑嘻嘻拿起书:“知道您肯定不让,我装勤快呢。”

  雪天路滑,罗新民走路都得比平常更小心翼翼。

  他现在不像年轻的时候爱逞强,说:“我连装都不装,就坐着看你们干活。”

  刘银凤嗔怪地拍一下丈夫的手臂:“把碗筷收拾了,还能让你闲着。”

  就一只手也不耽误罗新民干家务,顶多是比别人多跑几趟。

  罗雁知道她爸不喜欢别人搭把手,只是静静地往旁边一挪,让出地方来。

  一家子各忙各的,差不多的点先后出门。

  罗雁怕摔倒,一路慢慢地骑车,到学校的时间比平常更晚。

  她刚进教室坐下来摊开书,老师就站在讲台上:“翻到76页,今天我们讲……”

  还有半年就高考,所有任课老师都讲得又快又急,一节课得塞进去五六个知识点。

  脑子转得快的勉强能跟上进度,慢一些就得四处求助。

  下课铃一响,吴会芳戳戳罗雁的背:“雁子,我晚上能去你家写作业吗?”

  她要是一个人写,写到天亮恐怕都是一片空白。

  罗雁跟她从小认识,关系向来不错,没有丝毫犹豫:“可以啊。”

  得了这句话,吃过晚饭吴会芳就到罗家找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2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胡同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