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逸平正在厨房做饭,对陈飞勇说,“暖水瓶,茶叶都在桌上放着,想喝自己倒。”
陈飞勇没看到颜如意,“嫂子呢?”
“公司里有点事,她要晚一点下班。”
宋逸平说完又去厨房忙活了。
相比喝茶水,陈飞勇显然对系着围裙,手上还拿着锅铲的宋团长更感兴趣。
他跟到厨房,看到宋逸平熟练的翻炒菜。
竟然还会颠锅!
陈飞勇眼睛都看直了。
他跟宋逸平是一块儿长大的,他可是记得很清楚,以前宋逸平可是宁愿啃又冷又硬的馒头,也不愿意去给自己煮碗面。
结了婚,竟然性情大变,不光会做饭,厨艺还这么好。
“老宋,你现在也忒贤惠了吧。”
宋逸平瞥了他一眼,“像你这种连个对象都没有的,当然理解不了。”
陈飞勇当胸被插了一刀,摇摇欲坠。
宋逸平,“别光干站着,给我剥几个蒜头。”
“你见过谁家客人,上门做客还干活的?”
说是这样说,还是任劳任怨的开始剥蒜头。
颜如意回来的时候,宋逸平已经把菜都烧好了,四菜一汤。
陈飞勇再次惊叹宋逸平厨艺的突飞猛进。
想想小时候,他跟在宋逸平屁股后面,跟一天都混不上一口热水喝。
宋逸平都懒得烧,俩人都是直接对着水龙头喝冷水。
这待遇,天差地别。
陈飞勇报复性的吃了两大碗饭。
吃过饭,颜如意把严复华给她的小提篮拿给陈飞勇看。
陈飞勇眼睛就是一亮,“这提篮做的精致,嫂子你如果不说,我都想不出来这是用玉米衣编的。”
“严姐说只要客户说出样式,他们基本上都能编出来。”
陈飞勇主要是做贸易的,什么赚钱他做什么。
他从这个小提篮上嗅到了商机,问颜如意,“嫂子,你有这个严姐的电话或是地址吗?”
“有。”
颜如意把严复华的电话和地址都给了陈飞勇,“你跟她说,你是我的朋友就行了。”
陈飞勇把电话收起来了,“上个月我在《京市日报》海外版上登了一则贸易广告,前天接到一个港商的电话,他是做工艺品生意的,主要销往欧美地区,他想让我帮他找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工艺品,我正发愁怎么找呢,这不正好送上门了。”
《京市日报》海外版,主要面向港澳和欧美地区的华人华侨。
主要内容是介绍京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经济方面的政策。
主要目的就是招商引资。
颜如意不知道上面还可以登广告。
既然能登广告,就能做别的。
颜如意心里一直琢磨这件事。
第二天她专门去找了份《京华日报》海外版,各个版面翻来复去看了好几遍,心里就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她想在《京华日报》海外版上面开个专栏。
专栏名字她都想好了,就叫“嘉利得说古董”。
既科普了文物古董知识,又变相给嘉利得打了广告。
嘉利得刚成立还不到一年,目前的客户主要还是来自国内。
客户单一,而且影响力太小。
而《京华日报》海外版却是面向海外发行,如果颜如意的设想成真,就能迅速在海外打开嘉利得的知名度。
颜如意迅速开了个会,会上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个主意好是好,不过执行难度有点大。
没有先例。
周惠丽却是很有信心,“那咱们嘉利得就开创这个先河。”
夏鹏飞,“我也觉得可以试一试,我看过《京华日报》海外版,总体感觉就是过于严肃了,如果真开了专栏,还能给报纸增加一些趣味性,说不定还能增加报纸的销量。”
……
颜如意,“既然大家都赞成,那我们就去和报社沟通一下,周惠丽,你跟我一起去吧。”
周惠丽口才说,能说会道,脑子转的也快,颜如意出去谈业务,都喜欢带着她。
两人去了京华日报社。
她俩也不知道应该找哪个部门,就问门卫大爷,“大爷,我们是来谈业务的,请问应该去哪个部门?”
“谈业务去广告业务部,在三楼,门口挂的有牌子。”
颜如意和周惠丽去了三楼,找到了广告业务部的办公室。
周惠丽敲了敲门,办公室里的人都朝着门口看了过来,其中一个人认出了颜如意,从座位上站起来了,和颜如意打招呼,“颜经理。”
颜如意,“同志你好,我想跟咱们报社谈件事情,请问应该找谁?”
颜如意是嘉利得的主要负责人,她亲自来谈事情,自然不好让下面的人接待。
“找我们方主任吧。”
那人把颜如意领到了广告业务部方主任办公室。
方主任认出了颜如意,“颜经理,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儿来了?”
请颜如意和周惠丽在沙发上坐下后,又给两人倒了水。
颜如意把来意和方主任说了。
方主任,“我们广告业务部只负责广告方面的工作,你刚才说的,是副刊部在负责,颜经理,你和周同志稍等一下,我去把副刊部的赵主任喊过来,你直接跟他谈。”
不大会儿,方主任就把副刊部的赵主任喊过来了。
颜如意把她们的来意又和赵主任说了一遍。
“赵主任,现在全球都在掀起古董收藏热潮,我们华国的古董更是被全球的收藏家追捧,这些被收藏的古董,主要来源就是拍卖行,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去年一年,只港城富士比一家拍卖行,成交金额就高达16亿美元,合人民币是64亿元,我们国内因为起步太晚,嘉利得的知名度也不高,今年一年的成交额还不到100万,所以我想跟你们合作,在国际上快速打开嘉利得的知名度,把客户都吸引到国内来……”
颜如意侃侃而谈,周惠丽也在旁边打配合。
务必要让赵主任相信,在《京华日报》海外版开设专栏,嘉利得打开了知名度,《京华日报》增加了销量,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赵主任,“你们嘉利得的人真是太厉害了,我都被你们说服了,不过在报纸上开设专栏,涉及到版面改版,我个人做不了主,我还要请示上级领导的意见,而且文物古董这方面我们是外行,如果开了专栏,由谁主笔也是个问题。”
方主任笑道,“你忘了颜经理他们是干什么的了,不管是嘉利得还是文物局,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这方面的专家,还怕没有人主笔吗?”
赵主任也笑了,“这倒也是,颜经理,这件事我会尽快向上级领导汇报,如果确定下来了我给你打电话。”
“谢谢赵主任。”
“不用谢,你刚才也说了,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我们报社也很期待能达成合作。”
颜如意和周惠丽从报社出来,周惠丽问颜如意,“颜经理,你觉得这件事达成的概率有多大?”
“从赵主任的反应来看,我觉得我们的希望还是挺大的,毕竟他们也希望能借此打开销量,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我们还是等报社的回音吧。”
报纸改版不是小事,要层层审批,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审批下来的。
研究生考试,也是要一个月才会有结果。
这两件现在都是只能等。
文物局那边倒是传来了好消息,省文物局在进行充分的论证后,决定成立一个联合考古堪察队,前往河坊县刘家集镇守墓村进行勘察。
古书胜接到通知后,立马就带着考古队去守墓村了。
一转脸就到了元旦,元旦各个单位都放假一天。
颜如意提前两天跟叶红珍和颜国强说了,趁着元旦放假,带他俩去医院检查身体。
两人原本答应的好好的,颜如意过去的时候,叶红珍又想变卦。
“我这身体不是好好的,还检查啥呀,净花冤枉钱,要不你带你爸一人去吧,他夜里睡觉,打呼噜跟打雷似的,有时候都喘不上来气,你叫医生给他查查,气管是不是叫啥堵住了。”
颜国强同志坚决不承认,“瞎说,我从来不打呼噜,再说要是气管被堵住了,我早没气了。”
颜如意严肃道,“不管有没有毛病,打不打呼噜,都要去检查一下,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年底,都要给你们两个检查一下身体,这是命令,必须服从。”
闺女下了命令,那就去吧。
叶红珍,“去你小姨他们医院吧,你小姨说她元旦上班。”
“行,那走吧。”
叶红珍看看她自己,又看看颜国强。
“我跟你爸去换身衣服。”
颜国强,“这不挺好,干啥还要换衣服?”
“换身新的,出门在外,不能丢闺女的人。”
叶红珍拉着颜国强回屋了,不大功夫,两人都一身新出来了。
颜明涛,“你俩是去医院还是去相亲呢?”
叶红珍抬手给了他一巴掌,“我跟谁相亲去,跟你爸?”
两人打扮一新,从院子里出来了。
赵翠芳也刚好从院子里出来,“这是准备去哪儿啊?”
叶红珍,“如意非要带我跟她爸去医院检查身体,我说不用查,她非要查,还说以后每年都要查一次,这孩子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我跟她爸身体都好好的,非要查,就爱乱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