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是她二哥说的,是她有一次听她二哥和二嫂吵架,两人互相揭短,二哥说二嫂是个学渣,二嫂说二哥还不如她,起码她语文学的好,以前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到各班上念。
李燕得意地一撩头发,“那倒是,前天我在路上碰到教我的语文老师,因为我作文写的好,她到现在还记得我,说我不当作家可惜了。”
“以前你能写好,现在肯定也能写好,二嫂,这次征文可是奖钱的,第一名奖励 100块,第二名是80,第三名是40,优秀奖也有 10 块奖金,就算是没拿名次,只要入了围,就奖励一块香皂一条毛巾。”
李燕,“!”
颜如意趁热打铁,“二嫂你想想,就算是没得名次,也就是浪费了一张稿纸,一张邮票钱,稿纸和笔我那儿都有,一会儿我给你,你也就搭个信封钱和邮票钱,这两样加起来,也才3分钱,可万一拿了名次,你就有钱拿,最少 10 块呢,最不济也能白得一块香皂一条毛巾,一块香皂最便宜的也要两毛,毛巾要5毛,两样加一块儿就要7毛了,去掉3分钱的信封邮票钱,只是动动笔,你就净赚6毛5分钱。”
给颜如意一通分析,李燕心动了,“那我试试?”
“二嫂你只管写,你如果不放心,等你写好了我拿给慧慧,让她给你提提意见,她以前参加过征文比赛,得过奖,有经验。”
李燕才想起来问,“是让写什么内容啊?”
“我们这一家子。”
李燕,“……”
就算她文化水平不高,也知道这种征文,肯定是只能写家里人的好。
他们这一家子,她男人缺心眼,婆婆偏心,公公是甩手掌柜,小姑子懒,小叔子天天只知道玩,学习成绩倒数……
有啥好写的!
不过一想到奖金,瞬间又有了斗志。
好好找找,说不定也能找到闪光点?
她心里一直琢磨着这事儿,吃饭的时候话都少了。
吃过饭也不去和家属院里的小媳妇儿们数落自家婆婆男人了,一头扎到了自己房里。
颜明涛回屋一看,桌上铺了张稿纸,李燕正坐在那儿苦思冥想。
颜明涛凑过去,稿纸上已经写好了题目:我们这一家子。
颜明涛,“合着半天你就写了 6 个字啊。”
还是小妹说的征文题目。
李燕瞪他一眼,“你连 6 个字都写不出来,我警告你啊颜明涛,你别打搅我,我如果拿不上名次,你至少得赔我 10 块钱。”
颜明涛,“……”
都还没写呢,就认定自己能得10块钱了,没见过这么讹人的。
他不敢吭了,轻手轻脚的上了床。
李燕满意的转过头。
男人虽说有点缺心眼,可他长的好,会赚钱,还听她的话,赚的钱全部上交。
要按这个去想,婆婆也不是一无是处,虽说偏心眼,把小姑子惯的不成样子,可婆婆做饭好吃,不多事,还爱干净,家里拾掇的清清爽爽的。
上次她去一个工友家玩,她家地方倒是大,可她婆婆懒,不爱干净,灶台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收拾过了,糊了厚厚一层黑泥垢,她看着都倒胃口。
就是小姑子,虽说懒了点,又爱花钱,可她是国家干部,工作体面,还给她买头箍。
……
她拿起笔,在稿纸上又写了一行字:我们家一共有 9 口人,公公婆婆,大伯哥一家三口,小姑子,小叔子,还有我。
……
叶红珍要做一家人的早饭,早上 6 点就起来了。
出来接水洗脸的时候,看到院门竟然是开着的。
家里基本上都是她第一个起床,洗好脸,然后去开院门。
她刚起来,还没顾上开院门,那这院门是谁开的?
昨天晚上她明明是关上了,睡觉前她还去检查了一遍。
她脸也顾不上洗了,回屋喊颜国强,“你快出来看看,院门怎么是开着的,昨晚家里是不是遭贼了!”
颜明涛打着哈欠从自己屋出来,“没遭贼,是小燕开的,她一早就出去了。”
叶红珍,“啊,她怎么这么早就出去了?”
颜明涛,“昨晚熬了半宿,说要写文章,早上又早早就爬起来了,说是回娘家翻翻,看能不能找到上学时候写的作文,说是找找灵感。”
颜如意也被她妈吵醒了,从屋里出来了,被她二哥传染,也打了个哈欠,感叹道,“二嫂真拼啊。”
颜明涛一脸幽怨地看着她,“折腾的我一夜都没睡好,你二嫂要是拿不上名次,你得赔我 10 块钱。”
叶红珍兜头给了他一巴掌,“还讹上你妹了,那你媳妇要是奖了钱,你是不是分如意一半?”
叶红珍觉得这样挺好,二儿媳妇一门心思写文章,都没空碎嘴子了,她耳根子都清静了不少。
要是有可能,以后空闲时间,二儿媳妇就多写文章吧。
叶红珍觉得有必要去给祖宗烧个香,让祖宗保佑老二家这次能拿个奖。
拿了奖就有钱拿,老二家尝到了甜头,以后不得迷上写文章?
昨天颜如意和罗慧慧约好了,今天要一起穿新鞋子上班。
她把新鞋子穿上了,又在镜子前转来转去臭美。
其实没有穿着平跟鞋舒服,可是美啊,而且显个高。
个子高了,穿衣服都比以前好看了。
叶红珍在一边儿看得胆颤心惊,“走路慢着点,别崴着脚了。”
颜如意,“崴不了。”
高是高了点,不过穿着多走几圈,很快就习惯了。
就穿着高跟鞋去上班,小皮鞋嗒嗒。
赵东升眉头能夹死苍蝇。
他看了看蒋东明,就跟耳聋似的,没一点儿反应,任凭颜如意在那儿显摆,对这个徒弟是一点儿都不管。
他忍无可忍,站起来去了刘局长办公室。
刘局长正在打电话,见他进来,和对方又说了两句,就把电话挂断了,“正好有事跟你说一声,坐。”
赵东升在刘局长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了。
刘局长,“局里决定派你和老蒋去刘家沟一带收古董,老蒋想带小颜一块儿过去,局里给批了……”
文物局不光是坐等群众主动上门卖古董,有时候也会派人去乡下收古董。
尤其是这两年,民间古董收藏开始冒头,他们比文物商店给的价高,有些胆大的,手里的古董就不大愿意卖给文物商店,而是偷偷摸摸的在私底下交易。
这就导致了不少古董流向了民间古董收藏。
文物局这么做,也是想抢在前面,把民间散落的古董收归国家。
之前赵东升也被派出去过。
因为有补贴,又不用坐在办公室按部就班,他还挺乐意被派出去。
和蒋东明一块儿他也没意见,蒋东明虽然古板了点,可事儿少,而且爱干活,他就是偷懒少干点活,蒋东明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如果颜如意也跟着一块儿去,他就不乐意了。
“刘局长,我正好要向你反映一个情况,我们办公室新来的颜同志,成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又是烫头发,又是高跟皮鞋,还天天擦的香喷喷的,我觉得影响不太好,我们办公室男同志多,就她一个女同志,她天天涂脂抹粉,影响别人工作。
再说一个人的精力就那么多,她都花在穿衣打扮上了,哪还有心思工作?再一个,我们是国家单位,经常有群众来鉴定古董,让群众看见了,群众要说闲话了,我希望局里能出台一份文件,规定一下职工的着装,要求稳重,端庄,起码不能影响咱们局的形象。”
刘局长只皱眉头。
他跟赵东升共事有五六年了,这个人本事是有,就是有点小心眼。
刘局长媳妇是新里街道办妇联主任,上次王思诚大闹新里街道的时候,他媳妇也在,派克笔的事,他听他媳妇提过一嘴。
以他对赵东升的了解,八成他看上了那枝笔,结果被颜如意无意中截了胡,他心里不爽,今天他来打颜如意的小报告,思想保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挑颜如意的刺。
今天早上上班的时候,他在大门口碰到了颜如意。
小姑娘打扮的清清爽爽,漂漂亮亮的,笑眯眯的和他打招呼。
他觉得挺好的,年轻人嘛,就该这样,难道还要跟以前一样,全国上下不是黑就是蓝,要么是灰,死气沉沉。
刘局长,“我看她打扮也没出格,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国家还提倡解放思想,鼓励大家追求美呢,你没看都有模特队了,模特身上穿的,比小颜同志穿的可花哨多了,国家不也没禁止?不禁止就说明是允许的,再说小颜同志也没因为这个耽误工作,当初她可是一眼就辨认出了宋青瓷,这说明她基础知识打的牢,对工作认真负责,这也充分说明了,爱好打扮和工作并不冲突。
老赵,咱们这些局里的老同志,还是要多包容年轻同志。”
赵东升神色严肃,“刘局长,不管你怎么说,反正我是接受不了,如果非要让她去,那我就不去了。”
刘局长想了想,“虽说是局里安排的工作,不过我们也尊重你个人的意见,既然你不愿意去,那这次就安排夏鹏飞去吧。”
赵东升,“!”
难道不应该是把颜如意留下,让他去!
怎么还反过来了?
赵东升气的甩手走了。
夏鹏飞得知要和蒋志明,颜如意一块儿下乡去收古董,嘴巴就没合上过。
赵东升看着碍眼,“你们这次去的地方是个山沟沟,又穷又偏,能收上来什么好东西,去了也是白跑一趟。”
夏鹏飞小声和颜如意嘀咕,“你别听他胡说,山沟沟里才能收上来好东西,上次我和蒋老师去韩家集,还收上来一个汉代的陶罐,现在在市博物馆呢。”
蒋志明从外面进来,对夏鹏飞和颜如意说,“明天早上8点在办公室集体,8点半准时出发,可能要待上三四天,你们两个准备一下。”
夏鹏飞有经验,对颜如意说,“山里蚊子多,早晚温差大,你最好是带盒万金油,再拿件厚点的外套,上次我去韩家集,没带厚衣服,晚上差点没把我冻死。”
颜如意不知道家里有没有万金油,想着回家了问问她妈。
结果下班回到家,她妈竟然不在家。
平时这个点,她妈已经开始准备晚饭了。
她心里有点慌,去隔壁问赵翠芳,“翠姨,你知道我妈去哪儿了吗?”
赵翠芳,“半下午的时候我看见她出去了,说是去买菜,还问我去不去,我说我不去,我家院里种的随便揪点什么吃吃得了,她就自个儿去了,怎么这会儿还没回来啊?”
隔壁李婶听见了,出来对颜如意说,“我在菜店门口看到你妈了,她跟一个妇女在门口说了几句话就朝东边去了,看着走的还挺急的,我喊她她都没理我,八成都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