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是真玉,不过不是古物,就是个做旧的普通玉镯,怎么突然又说起这个?”
第38章
颜如意没想到颜如萍那个玉镯竟然还有后续, 还是跌宕起伏。
赵翠芳,“今儿个我也是刚听说,李成海跟他爸妈去了你大伯家, 跟你大伯他们商量结婚的事,结果在给多少彩礼这事儿上吵起来了,你大伯母要800块, 李成海他们家说已经给你如萍姐一个玉镯子了,说这个镯子是李家祖传的古董,至少值1000块, 抵彩礼绰绰有余, 就不再另给彩礼了。
你大伯母不同意, 说镯子归镯子, 彩礼归彩礼,800块钱的彩礼钱一分也不能少。
两家人因为这事儿就拌起嘴了, 后来你大伯母可能被惹急眼了,说李成海给的那个玉镯子是假的, 说李家是想骗婚, 李家不承认, 两家就吵起来了,哎哟吵的可厉害了。”
赵翠芳大姐家跟颜国林家是一个家属院, 颜国林家就在赵翠芳大姐隔壁。
赵翠芳大姐刚生了个孙女, 赵翠芳去探望,正好赶上颜李两家吵架,围了好些人看热闹。
赵翠芳扒着墙头, 从头看到尾。
后来李成海爸妈嫌丢人,就走了。
两家人为了个玉镯子,闹了个不欢而散。
叶红珍, “巧秀可是一直夸成海实心眼来着,谁会想到会弄这一出。”
李燕从屋里出来,问赵翠芳,“最后怎么说的,如萍和成海结婚的日子定了没有?”
赵翠芳,“还定日子呢,彩礼都没谈拢,两家都快打起来了,这事儿闹的,就算是结了婚,这事儿也是一辈子的疙瘩。”
叶红珍有些兴灾乐祸,“当初如意看出来是个假的,本来不想说来着,巧秀非逼着让如意说,如意说了她还不信,非说如意不懂瞎看,这回我看她怎么收场。”
李燕,“如萍和成海肯定断不了,大伯母不舍得这门亲,成海家境在那儿放着呢。”
换了她,她也不舍得断。
不就是个镯子,再说也可能确实是如意看走了眼。
叶红珍,“家境好还拿个假镯子骗人,一家人都品性不正,还没结婚呢就算计人,这要是我闺女,立马给断了。”
叶红珍又跟赵翠芳扯了几句闲话就去做饭了。
颜如意对李燕说,“二嫂,上次征文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慧慧二嫂特意去看了看,她说你拿了个四等奖。”
李燕光顾着听八卦了,都忘了问颜如意这事儿了。
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惊喜道,“我还真得奖了?四等奖是奖励多少钱来着?”
颜如意,“10块。”
10块钱也是意外之财,李燕迫不及待的想拿到手,“慧慧二嫂说没说什么时候给我汇钱?”
“她说估计也就这几天,这两天你留意点汇款单,可能还有样报,可能都是这两天寄过来。”
李燕心里美滋滋, “我说我能拿奖,你二哥还不信。”
进屋去跟颜明涛炫耀去了。
叶红珍从厨房出来,小声和颜如意说,“你给你二嫂多留意点,看哪里还让写文章,让她多写点。”
虽说被李燕的俩大眼珠子盯着还怪慎人的,不过总比她碎嘴子强。
心思都在文章上,就没功夫碎嘴了。
颜如意觉得她妈说的非常有理,她也觉得自打她二嫂开始写文章,她耳根子都清静了不少。
“行,我给她留意留意。”
颜如萍和李成海的事,颜如意听过也就算了,反正她也不关心他俩是成还是散。
哪成想第二天就见到了大伯母和颜如萍。
还是在鉴定中心隔壁的鉴定室。
鉴定中心这边,偶尔会有群众过来鉴定古董,局里就设了个鉴定室,专门给来鉴定古董的群众用。
上次在新里街道举办的文物知识讲座很受欢迎,别的街道也都向文物局发出了邀请,希望也能在他们街道办举行这类讲座。
蒋东明和刘局长商量了一下,把第二排讲座安排到了南岗街道,还是让颜如意和夏鹏飞组织。
颜如意和夏鹏飞就去南岗街道,和街道办商量举办讲座的事。
因为这次是南岗街道主动邀约的,借鉴了新里街道办的成功经验,他们的前期工作准备充分,没费多大劲儿就敲定好了时间和地点,敲定好后俩人就回来了。
到二楼的时候,夏鹏飞听说古书胜回来了,中途拐去考古队办公室了。
颜如意一人上三楼,路过鉴定室的时候,颜如意见鉴定室的门开着,随意往里瞟了一眼,觉得里面坐的两人有点眼熟,象是沈巧秀和颜如萍。
她退回来几步又确认了一下,还真是她俩。
赵东升坐她俩对面,手里拿着个镯子,看着像是颜如萍戴着的那个。
沈巧秀听到外面有人经过,扭过头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昨天因为镯子的事,她一冲动,和李家吵了一架。
李成海一家走后,不光颜国林埋怨她,颜如萍也埋怨她,“上次你自己还说是如意瞎说的,你自个儿倒是信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跟人家吵架,让人家下不了台,你想过没有,万一这镯子是真的,他们一家以后会怎么看我?”
沈巧秀自己也有点后悔,怕毁了这门好亲。
不过她嘴硬,不愿意承认,“这不话赶话了,他们家想拿镯子抵彩礼,那万一这镯子是个假的,值不了几个钱,彩礼又是一分都没有,你结婚的时候,拿什么给你陪嫁?”
颜如萍,“我结婚的时候,家里总不会一分钱都不出吧。”
沈巧秀,“姑娘出嫁,不都是用婆家给的钱当嫁妆,这还是明事理的娘家,不明事理的,彩礼钱还想拿回婆家,门儿都没有,顶多做上几床被子或是给个脸盆毛巾就给打发了。”
沈巧秀是把自己归到了明事理的那一挂。
如果李家给了彩礼,她一分不要,都给如萍带走。
李家家境比他们家好,让如萍把彩礼钱都带走,也是不想李家以后轻看如萍。
但如果李家彩礼钱一分都不出,还要让她倒贴钱给闺女陪嫁,她就不情愿了。
她又不能跟李家说,你不是说这镯子值1000块钱嘛,那这镯子就当是如萍的嫁妆了。
如果她真这么说,两家可就彻底撕破脸了。
颜明军在旁边说,“这有什么难的,鉴定古董的又不是如意一个人,不信如意的话,就拿去给其他懂行的人看看,不就知道是真是假了吗?”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沈巧秀也想知道,这玉镯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的,她非要押着颜如意去给李家赔不是不可!
除了颜如意,他们也不认识别的懂行的人,只能来文物局。
沈巧秀事先打听过,颜如意今天不在文物局,外出办事去了,她就和颜如萍来文物局了,想请鉴定中心的专家给掌掌眼。
赵东升主攻玉石,蒋东明就安排他接待沈巧秀母女俩。
李成海给颜如萍的这个镯子,其实也不象颜如意说那样,做旧做的很明显。
做旧处理的还是很好的,起码哄哄外行人,或是对玉石了解不多的人还是足够的。
不过在赵东升这个行家跟前,就不够看了。
赵东升,“玉是真玉,看内里,象是白籽玉,白籽玉你们知道的吧,白籽玉主产于新疆和田县玉龙喀什河床,外皮分为砂眼麻皮坑型与色沁型,内部比较常见的是水草沁纹理和钉子纹,上好的白籽玉质地细腻,滋润,坚硬,非常珍贵,不过,你这个镯子可不是白籽玉,而是用普通白玉假冒的白籽玉,又经过了做旧处理,做旧你们知道的吧,就是……”
赵东升正侃侃而谈,手里的镯子一下被沈巧秀拿走了,“赵老师,我们不鉴定了。”
沈巧秀说完拉着颜如萍就走了。
正说的好好的,结果连声招呼都不打,突然就把东西拿走了。
赵东升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事,有点懵,等他回过神来,追上去想让沈巧秀把鉴定费付了,沈巧秀两人早走没影了。
赵东升心里就很恼火,对路过的钱应景说,“小颜从门口经过的时候,我就知道坏了,她穿成那样,人家八成会觉得咱们不是正经国家单位,鉴定结果也不可信,你看应验上了吧,我话还没说完呢,两个人就走了,连鉴定费都没给,我白忙活了。”
钱应景悠悠道,“说不定人家是嫌你说话啰嗦,听不下去才走了。”
赵东升鉴定的时候,最喜欢长篇大论,从原产地说到形成,成份构成,加工,真假鉴定……
不扯上个把小时,他是不会说出最终结果的。
常把人听的云山雾罩。
来鉴定的大部分都是外行,要不然人家也不会来。
人家就想知道是真是假,至于赵东升说的那些,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听。
听了也是白听,还浪费时间。
有人向刘局长反应过这个问题,刘局长也含蓄地批评过赵东升,赵东升却不以为然,下次还是一样长篇大论。
钱应景就是说他这个毛病的。
钱应景一向不爱管闲事,可自打颜如意来了鉴定中心,钱应景都变得特别爱怼他。
看吧,自打颜如意来了鉴定中心,不光影响大家工作,还影响同事之间的团结。
可没一人听他的!
出了文物大门,颜如萍才埋怨沈巧秀,“你不是说如意不在单位吗?”
沈巧秀,“我来的时候专门问过看大门的,他确实说如意出去了,他亲眼看见她骑着车,跟一个男同志一块走了,说是出去办事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也没想到她突然回来。”
她们就是怕被颜如意看见了笑话,所以才特意挑了颜如意不在的时候过来。
没想到还是被颜如意撞个正着。
沈巧秀心里懊悔,被颜如意撞见没啥,她是怕传到叶红珍耳朵里,叶红珍笑话她。
颜如萍赌气道,“别找人鉴定了,只要我们不说,谁知道到底是真是假。”
沈巧秀,“这不已经说出去了吗?”
颜如萍,“还不都怪你,事先也不跟我通个气儿,贸贸然就说出来了,气的成海到现在都不理我。”
“还不是李家,一分钱不出就想把你娶走,咱家别说赚钱了,我还得倒贴钱给你置办嫁妆,谁家嫁闺女做这种赔本买卖。”
颜如萍更生气了,“他们家可是给我安排了份好工作,就这份工作,换了旁人,你就是拿多少钱出来,人家也不给安排吧,再说了,以后咱们家说不定还有事求到人家头上,人家顺手帮个忙,就能给家里省多少钱,妈你得眼光放长远点,不能只揪着那点彩礼钱。”
沈巧秀一想,闺女说的也有理,就自我安慰,也是安慰闺女,“说起来,你比如意有福多了,她以前找的那个沈志民,他爸在美术馆画画,画了半辈子画也没画出个名堂,他妈也没个工作,跟成海他们家差远了,听说如意跟沈志民分的时候,她还打了沈志民,啧,就她那个一点儿亏都吃不了的脾气,以后也难找到多好的婆家。”
这么一说,她心里好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