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座位前面都写有名字,吴美丽旁边的座位上,写的是颜如意。
颜如意过去坐下了。
她俩的位置在正中间,正对着主席台。
吴美丽看看她,“化妆了?”
“我好朋友给我化的,是不是很明显啊?”
吴美丽,“不明显,你这个好朋友挺会化的,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显得更漂亮了。”
前面两排安排的是各个单位的领导,主席台上也有一排,是市领导的位置。
主席台上,正对着颜如意的位置,已经坐了一个人,正低头看手上的材料。
颜如意觉得有点眼熟,仔细一看,是刘市长,小声跟吴美丽说,“刘市长已经来了啊。”
吴美丽,“我来的时候他都已经来了,不管开什么会,刘市长都是早到,从来都没有迟到过。”
因为工作原因,吴美丽和刘市长接触比较多。
她也是很敬重刘市长的,和颜如意讲了几件刘市长的事迹。
不亏是她的偶像啊,颜如意敬佩地看着台上的刘市长。
想到过一会儿刘市长就会给她颁奖,还要跟她握手,她心里就一阵激动。
许是有所感应,刘市长抬起头,朝着她和吴美丽这边看了过来,然后拿着正看的材料,从主席台上走下来了。
颜如意小声问吴美丽,“美丽姐,刘市长是不是朝着咱俩这边来了?”
吴美丽也觉得是。
她是和刘市长接触比较多,刘市长可能也记得她是谁,不过她觉得以她的份量,还不至于让刘市长专门从主席台上下来,过来跟她打招呼。
该不会是冲颜如意来的吧?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刘市长过来后,先和吴美丽打了个招呼,然后微笑着伸出手,“小颜同志,你好,我是刘志刚。”
颜如意激动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刘市长你好。”
吴美丽和颜如意前面的座位都还空着,刘市长在前面坐下了,示意她俩也坐下。
坐下后,刘市长扬了扬刚才在看的材料,“小颜同志,你写的《关于嘉利得筹备的工作感悟》我看了,很有启发。”
颜如意没想到刘市长刚才在台上看的,竟然是她的一篇投稿。
前段时间,她把自己在富士比学习的一些感悟,还有对嘉利得的创建构想写了一篇文章,作为年底工作总结交给了刘局长。
刘局长看过后,建议她投到《新经济》。
《新经济》是省级经济刊物,她投是投了,不过压根儿就没想过能发表,毕竟在上面发表文章的,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所以她都快把这件事给忘了。
没成想今天在刘市长手上看到了她的手稿。
颜如意不好意思道,“都是我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何止是不成熟,是很大胆。
因为她在文章里建议国家逐步放开古董市场,借助民间的力量,推动文物古董的保护工作。
刘市长,“时代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你的建议很好,这两天我一直在看,也在考虑尽早落实相关政策,至少明年,借由嘉利得的成立,古董市场会有一个全新的发展。”
参加表彰大会的人员,陆陆续续都进场了,工作人员过来,请刘市长去主席台上,刘市长这才站起来,和周围的人打了招呼,然后去台上了。
等刘市长走了,颜如意还沉浸在激动中。
她的偶像过来跟她说话了,还夸了她!
有这么个前奏曲,接下来的颁奖都有点失色了。
表彰大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了。
中午饭是在市政府食堂吃的。
一直到吃中午饭的时候,颜如意才发现光顾着激动了,罗慧慧给她的巧克力和饼干,她一口都没吃。
竟然也没有察觉到饿。
吃过饭刚从食堂出来,有个工作人员喊住了她,递给她一本《新经济》,“颜同志,这是最新一期《新经济》样刊,是刘市长让转交给你的。”
颜如意接过来翻开目录,从目录里找到了自己写的那篇文章,文章下面印着一行字:作者颜如意。
下了班,她就跟小鸟一样扑棱着翅膀去梧桐路68号了。
她和宋逸平约好了,下了班去新房子碰面。
宋逸平已经到了,正在把做好的床板往一块儿拼装。
颜如意扑过去,“今天刘市长跟我握手了,不是给我颁奖的时候握的,是表彰大会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在台上看见我了,直接从主席台下来去跟我握手说话了,他手上还拿着我给《新经济》投的稿,说我写的很好,他看了很有启发,刘市长太有风度了,说话温文尔雅,我以前都没跟他说过话,我没想到他竟然认识我,也不知道慧慧二嫂有没有把刘市长和我谈话的画面拍下来,明儿个我要让慧慧问问她二嫂,如果拍下来,我要问她一张,放大了挂到我们办公室。”
宋逸平无奈道,“颜如意同志,虽然刘市长是你的偶像,我也很敬重他,不过你在你的对象面前,一直夸另一个男人,你就不怕你对象吃醋吗?”
颜如意搂住他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个,“嘿嘿,我高兴嘛。”
宋逸平,“你的文章呢?”
颜如意把《新经济》样刊从挎包里拿出来,宋逸平接过来翻到颜如意的文章。
颜如意的这篇稿子他看过,给《新经济》投稿的事他也知道。
当时他就觉得这篇稿子很大可能会被采用。
刘市长是一个务实的领导,颜如意这篇文章无论观点还是建议,都有理有据,可行性很高,刘市长被吸引也在意料之中。
宋逸平看完就把《新经济》放到了自己提包里,“没收了。”
颜如意,“?”
宋逸平揉了揉她的头,“爷爷过来检查身体,再加上马上要过年了,就不让他回乡下了,这几天他老人家正在家闲的慌,我把《新经济》拿回去给他看,说不定他还能再给你增加点灵感。”
说完看了看手表,“走吧,晚了说不定就赶不上了。”
颜如意,“什么赶不上了?”
“8点钟,京市台会播放今天表彰大会的新闻,你不想看看自己在电视上的形象?”
颜如意推着宋逸平就往外走,“你怎么不早说,赶紧走,一会儿就播完了。”
两人到机床厂家属院的时候,刚刚好7点半,刚播报完新闻联播。
颜如意刚进院门就被震住了。
满满一屋子人,都眼巴巴地看着电视。
颜国强都没有出去找工友下棋或是喝酒,搬了个凳子,端端正正的坐在电视机前。
李婶,“如意咋还没出来?”
颜国强从兜里摸出张报纸,抖了抖,“电视报上说,8点才开始播放京市新闻。”
叶红珍狐疑道,“你哪儿来的电视报?”
颜国强,“从厂工会拿的。”
明着是拿电视报,实际上就是暗戳戳的显摆闺女。
到不了明天,全厂都会知道他闺女上电视了。
看到颜如意和宋逸平回来了,一屋子的人都给两人让路。
李婶,“如意你坐我旁边,一会儿让我看看,真人和电视上有啥区别。”
李燕,“能有啥区别,不还是一个鼻子两只眼。”
“你可别这么说,就说照像吧,同样一个相机,有的人照出来就好看,有的人照出来就不好看。”
“如意上相,上次登报纸上那张照片,就跟本人一样俊。”
“小燕,你问如意要张照片,经常看看,说不定生出的娃跟他姑一样俊,以后也当大学生。”
李燕听了很不高兴,她是要生男娃的,天天看颜如意的照片,万一生出个女娃娃咋办。
一屋子的人都等着看颜如意,正闹闹嚷嚷,李婶大声说,“别说话了,已经开始播放京市新闻了。”
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因为刘市长都参加了,属于比较重要的新闻,重要的新闻基本上都是放在前面播,所以是在第二个新闻播出的,前面的镜头都是主席台上的领导,偶尔有扫到台下的镜头。
一屋子的人都在找颜如意在哪儿,颜如意索性跑到电视机前,给他们指自己在哪儿坐。
她指过去的时候,正好镜头扫到了她,颜明河眼尖看见了,大声喊,“我姐出来了。”
“在哪儿呢?”
“不是说要上台吗?”
“还不到时候,一会儿就该上台领奖了。”
……
领导发完言,镜头一转,变成了先进工作者上台领奖的画面。
颜如意是第一批上台领奖的,给她颁奖的正是刘市长。
屋子里又热闹了起来,“如意上台了。”
“如意给你颁奖的是不是市长,市长还跟你握手了。”
“我看着市长还和说话了吧,如意,市长和你说啥了?”
……
颜如意小声和宋逸平说,“我邀请刘市长参加嘉利得办公大楼的落成典礼,刘市长答应了。”
宋逸平觉得自己还要更加努力才行,不然他的小对象眼里就要没有他了。
今年过年早,1月22号大年初一。
1月18号文物局发年货,一人50斤大米,一桶油,一箱苹果。
机床厂是一人50斤大米,5斤带鱼,10斤腐竹。
颜国强和颜如意的年货才拿回家,宋逸平的年货就到了。
部队上发的年货是50斤大米,一桶油,10斤腊肉,一箱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