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他到底什么意思?
阮柠不敢揣测。
想起研究生毕业那年,她手里存了些钱,程梅开馄饨店后,生意不错,也攒够了阮柠做人工耳蜗手术的钱,那段时间,程梅总给阮柠打电话,让她提前回来,她帮阮柠约好了教授的号子。
阮柠不确定费用多少,也怕增加程梅的经济负担,说等博士毕业就做,那会她手里会多存点钱。
程梅不同意,阮柠的耳朵手术已经拖了太久,能尽早做手术就不要再拖,况且她手里也有些钱,阮柠一天不做手术,一天就是她的心病,这么多年,她没有哪一天像此刻这样期待过带阮柠去医院。
以前不敢。
现在有钱了,只想早点解决。
阮柠还是不肯回容城,程梅在电话里告诉阮柠,她不回来也行,她就带钱来京市带阮柠去做手术。
程梅的坚持让阮柠退步,她知道程梅在关于她的事情上,都会说到做到,不会含糊。
京市做手术开销太多,研究生毕业的暑假,阮柠坐高铁回了容城,程梅没让阮柠回家,她带好所有的资料和证件上车,直接转车带阮柠去了容市的三甲医院。
经过一番检查,老教授推推眼镜,边看结果边问阮柠的基本情况,当得知阮柠这么多年靠唇语不仅考起了京市的大学,还是研究生,以后会读博士。
老教授连连点头称赞,说阮柠这种情况还能读出书来,确实很不容易,最后敲定一个星期后就能做手术,手术前,老教授也提醒阮柠和家属,鉴于阮柠的年纪,她现在做这个手术的效果,可能没那么好。
程梅也义无反顾说还是做。
老教授又说,阮柠做完手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因为她的耳朵没听到过声音,做完手术声音跑到耳朵里。
对于从没听过声音的阮柠来说,那些涌入的各种声音,在耳边会像乱码跳舞的感觉,嘈杂,心慌。
她现在说的每个唇语,转化为她耳朵听到的每个具体的声音,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有患者适应得很好,做完手术后生活很快恢复了正常。
也有患者很难适应,一两年都还困在原地,手术对TA的生活毫无裨益,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问题。
老教授每天接诊不同的患者,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病人,他见过励志的版本,也见过消极的版本。不过对于阮柠的适应情况,老教授倒是很看好。
在他接触的患者里,阮柠是少数走在求学路上的人之一。
既然学业的辛苦阮柠都能适应,适应有声音的生活,还能很好地适应,对于阮柠,应该是指日可待。
还记得从手术室出来后,老教授带学生到病房帮阮柠调试声音,当耳朵上的人工耳蜗外机电流穿过大脑时,程梅眼含热泪站在她面前喊她,紧张握住阮柠的手腕,“柠柠,能听到吗?”
阮柠心跳很快,她也很紧张,杏眼盯着程梅的唇语,耳边传来一道道陌生的声音,“柠柠,柠柠,柠柠。”
阮柠眼眶魏红,手指抖动,连连点头告诉程梅,“妈妈,我能听到了。”
原来,这就是妈妈的声音。
母女俩几乎喜极而泣,多年的心心念念终于求来了圆满,程梅一想到就眼眶发热,情绪有些收不住。
通过唇语,阮柠分辨出了自己名字的声音,然后老教授帮阮柠继续调试,又问了些问题,阮柠听完认真回答,让老教授很满意。
看着阮柠超强的适应能力,老教授告诉程梅,阮柠很快就能适应,多给她一些时间,不要增加她的心理压力就好。
做完手术,程梅就带阮柠回了容市,这半年,只要在固定的时间回医院复查就好,其余的,也就没什么了。
去医院之前,程梅忧心忡忡的,担心很多问题,又害怕不能做手术,从医院回来,程梅脸上的笑就没停过,心里记挂的事情完成,程梅一身轻松。
休息了两天,程梅急着开门做生意,在医院的日子,程梅手机总收到顾客的信息,问馄饨店什么时候开门,好几天没吃,很想念那一口味道。
程梅耐着性子回答说还有几天就好,这一回来,她就闲不下,一听程梅要开店,阮柠自告奋勇要去帮忙。
程梅不同意,让阮柠做了手术在家里好好休息,阮柠却告诉程梅,老教授说了,她多听一些声音,更能适应练习听力的过程。
听完,程梅想一想,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就答应了。
一开门,程梅的馄饨店生意好极了,顾客们都问程老板去了哪里,怎么舍得这么久都不开门。
程梅一边捞馄饨,一边笑呵呵告诉顾客,带女儿去大医院做了人工耳蜗手术,所以才休息了一段时间。
有些顾客耳闻过阮柠的事,又知道她是京市大学的研究生,纷纷热情问阮柠恢复得怎么样,阮柠含笑一一作答。
顾客们都知道阮柠刚做完耳蜗手术,现在在适应声音阶段,他们对阮柠说话时,都会特意放慢语速,好方便阮柠听懂声音。
阮柠也会利用唇语和声音的双配合,进步飞快,她就像海绵里的水,拼命吸收,到处都是新鲜和未知的声音个体。
一个半月的暑假,在馄饨店里,阮柠听懂了很多新词汇和声音。
回学校前,阮柠独自去老教授那边复查了一次,老教授让她继续保持声音的刺激,对她一个多月里进步神速的情况惊讶至极,说她真的超乎他的预料。
阮柠红着脸,不好意思道谢。
回京市的高铁上,阮柠抱着手机,手指无意中点到学校的官网。
本科官网上,还赫然挂着薛政屿的光荣榜,阮柠心下一颤,脑子里迅速闪过一念,好奇涌上心头,薛政屿的说话声,是什么样子的?
她有没有机会,还能听一听?
只是好可惜,她终于能听到声音了,那个曾经捧着一颗赤忱之心,义无反顾要出钱带她去国外做耳蜗手术的男人,她身边却再也没有了他。
成了空缺。
-----------------------
作者有话说:撒娇卖萌求个预收[比心][比心][比心]
《引檀园》,十月份会开新文。
【清冷女大学生VS京圈大佬/年龄差】
【1V1/双C/男洁/强娶豪夺】
1.
林漾在檀园初遇傅淮之,彼时男友攥着费尽心思得来的邀请卡,说要带她见世面。
众人齐齐躬身时,林漾看见身着深色双排扣大衣裹着冷肃气场的男人现身,男友领着她挤到他面前,讨笑:“淮哥,这是我女朋友。”
傅淮之漫不经心弹了弹烟灰,掀起眼皮打量几秒,睨她嗤笑,“眼光不错,就是高攀了。”
倏地,林漾后颈一颤,男人目光侵略性太强,她怕。
2.
再见是男友事业遭遇危机,她秉着一份真心求人,“傅先生,请您帮帮他。”
傅淮之指节有一搭没一搭敲着,撩起眸子看向窗外,林漾顺着望过去,僵住了。
她的好男友正搂着一美艳女子,进了对街的旋转大酒店。
霎时,她眼眶微红,手指颤抖,不知何时男人已站到她身侧,带着柑檀墨香的西装外套擦过她颤缩的肩,“为他求我,不觉讽刺?”
3.
雨夜檀园里,前男友再度跑来纠缠林漾,傅淮之撞见把人带到一墙之隔的卧房抵在床上,指腹碾过女孩脖颈的红痕。
力气又狠又重。
她只能咬牙承受,傅淮之攥着她脚踝往腰间压,炙热喘息喷洒,诱她:“喊出来,让他听听你现在属于谁。”
小剧场:
林漾被男友牵着离开檀园前,天真发问:“檀园平常是不是要收费?多少钱一个人?”
男友不可思议瞟她两眼,低语告诫:“这是淮哥的家,不让进的。”
“哦。”
躲海棠花后吸烟的傅淮之走了出来,听到女孩的问话,唇角勾起若有所思的笑,也不知说给谁听,“往后,这也是你的家。”
第100章 勾起 “恭敬不如从命了?”……
周日上午, 阮柠早早起床,把家里重新收拾了一遍。
吃过早餐,特意在网上订了鲜花, 等花束到达,阮柠细心找出箱子里的白色玻璃瓶,加水,一支支插好,一下子屋子里显得热烈,又有生机。
退开距离, 阮柠点开朋友圈, 对着插好的花,找了个角度,俯身拍了两张照片。
本欲发朋友圈的,突然想到陈斯,一下子兴趣缺缺, 脸色沉沉, 遂放下手机。
她已经拉黑删除了陈斯的联系方式, 只是偶尔想到, 胸口堵得慌。
她窝在沙发上休息了会,须臾, 手机叮叮叮,不停跳进来新微信。
阮柠背靠沙发,头歪在一侧, 细指点开工作群, 群里沈橙子艾特她,说他们现在准备出发,过来不塞车四十分钟就能到。
女孩垂眸, 回了一句我在家等你,又点进去外卖app,下单了煮火锅要用的煮菜,配菜和水果那些。
昨天下班前,阮柠告诉沈橙子周六可以来她新住的地方暖居,沈橙子瞪圆着眼睛立马响应,又迫不及待告诉工作群的其他同事。
阮柠拍拍她的肩膀,“我负责在家里准备好食材,招待好你们,你负责把他们带过来。”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沈橙子喜滋滋回到工位,避开阮柠的视线,悄摸给人发去一条微信。
盒马超市就在附近,东西送过来很快,阮柠提着袋子,走向厨房,一个个拿出肥牛卷,毛肚,虾滑,羊肉卷,响铃卷,还有各种蔬菜和菌菇拼盘,打开冰箱,把袋子里剩的啤酒果汁,牛奶和酸奶摆放好。
快到中午时,门铃响了。几个同事提着礼物,热热闹闹涌了进来,走在最前面的沈橙子,一进来就四处打量。
“柠姐,你这小区不错啊,我进来看到楼下门禁严得很,我们不仅报了你房号,保安还一一登记了详细信息。”
“是啊,这楼道也宽敞明亮,看着就舒服。”另一名同事张姐打量着屋内简洁温馨的布置,一室一厅,很不错。
其他几位同事也连连点头,觉得这个新小区确实环境不错,安保也不错,离单位也不远,还挺方便。
沈橙子接过话,“反正我觉得比以前那个老小区好多了,你住在这里很安全,柠姐,我能到处看看吗?”
“去吧,随你看。”沈橙子像个好奇宝宝,她是京市本地人,在研究所工作,现在还和父母一起住,特别羡慕阮柠能单独租房子住。
“去吧去吧,随便你看看,我先去厨房。”阮柠笑着招呼大家自由活动,拿出饮料,零食,水果招待他们。
“行,你们到处看看,我和阮柠先去厨房了。”张姐推着阮柠的肩膀,两人到厨房,准备煮火锅要用的食材。
安静的厨房一下子有人气,阮柠和张姐默契配合,一人清洗蔬菜,一人装盘,偶尔两人聊聊单位的事。
张姐是个干活利索的人,阮柠才装完盘,张姐那边已经麻利地把火锅水接好,烧开了。
阮柠把配菜一一端到外面的餐桌,张姐扫视一圈,问她,“柠柠,有火锅底料吗?”
阮柠愣了愣,犹豫几秒才说,“好像忘记买了。”
“怎么了?”跟在沈橙子身后参观完的王晓雯探进来半个脑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