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在他过来的时候就识趣离开,方忆正好口渴,却没有接过水瓶,而是就着他的手喝了两口,应随盯着她,他目光沉了沉,喉结微动,仰头将剩下的水一饮而尽,说:“我来烤,你去歇会儿。”
方忆没有就此撂手,而是邀请他加入:“一起吧。”
两人烤了香辣、泡椒、锡纸豆豉三种口味的鱼,烤完鱼,方忆额前出了一层薄汗,她招呼大家趁热吃后,独自走向小院侧面的洗手台洗脸。农家乐用的是山泉活水,她掬了冰凉的泉水往脸上拍,哗啦水声盖住了身后渐渐走近的脚步声。
忽然腰间一紧,温热的胸膛从后面贴上来。应随跟了过来,刚才她就着他的手喝水时,他就有吻她的冲动,此刻带着笑意的呼吸拂过她耳畔:“累不累?”
“注意影响。”方忆用湿漉漉的手推了他一下,“偶尔烤一次,我乐在其中。”
“现在是下班时间。”应随低笑。
这时内院传来呼喊:“方总,随哥,快来,鱼要凉了!”
应随向来克制,他倒也不会真的在人前做出大胆的举动,此刻四下无人他才抱她,他迅速在她脸颊上落下一个吻便松手。而他吻她的时候,她用手肘轻顶他胸口,换来一声闷笑。
大伙儿玩到九点才各自回房休息,夜半时分仍有远客陆续抵达,由于农家乐的隔音效果差强人意,车轮碾过公路的声响,混杂着客人的谈笑,在静谧的夜里格外清晰。
方忆和应随住的房间带了一个小小的露天阳台,洗漱过后,两人索性搬了椅子坐到阳台乘凉。四月的夜风挟着清淡的花香,空中不时飘落雪白花瓣,竟有一片恰好停在方忆发间。
应随看见了,他忽然开口:“别动。”
方忆不明就里:“怎么了?”
他故意说:“头发上好像有条虫子。”
她瞬间僵住,神情紧张:“你快帮我弄掉!”
“好。”他强忍着笑意,轻轻取下那片花瓣,“要不要看看?”
方忆一脸嫌弃:“快拿走,我最讨厌虫子了,你丢远点。怎么会有虫子,这房间能住吗……”
话音未落,他摊开的掌心已递至眼前,哪里有什么虫子,分明是一片莹白如雪的梨花瓣。
方忆愣了两秒,忍俊不禁:“应随,你今年三岁吗?我真怀疑你以前上学时也靠这种把戏吸引女生注意。”
低沉的笑声从应随胸腔里震出来,他也不知道他刚才怎么会莫名其妙想要逗她,在她面前,他好像被开发出幼稚的一面, 他说:“我上学的时候没这么无聊,对不起,刚才吓到你了。”
“跟你开玩笑的,这么认真干吗。”方忆也跟着笑起来,她乐于看到沉稳的他放松下来。
笑够了,方忆望着夜色中黑影幢幢的梨园,说:“预祝咱们这次推广大获成功。”
应随凝视着她明亮的双眸,他的心既平静又澎湃,轻声却坚定道:“一定会的。”
第60章
开幕式这天恰逢周六,游客络绎不绝。他们的展位占据绝佳位置,美陈设计别出心裁,加上免费派发风车,现场人气火爆。
方忆和应随看了一会儿演出才带着领导们过来,只见工作人员个个应接不暇,于是他们这一行人没有上前打扰,而是站在一旁交谈。
今天到场的领导不止文旅局的,副县长也来了,他环顾四周,转头问方忆:“听说你们招了不少本地的年轻人?”
方忆微笑点头:“今天在现场负责推广几位同事全都是永乐镇的人。”
文旅局局长昨天刚视察过葡萄园,她笑着补充:“他们公司的应总也是土生土长的永乐镇人。”
副县长赞许道:“不错,能把年轻人留在本地,减少人才外流,对乡村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多几个像你们这样有想法、敢创新的年轻人,乡村致富指日可待。”他好奇,“方总当初是受应总邀请,才来永乐镇投资的?”
文旅局局长再一次接话:“这事我有所了解,方总是看到永乐政府发布的葡萄园转让信息后主动来的,她想找个合适的住处,刚好应总家的新房条件不错,就推荐她租住。应总以前在江城的设计事务所上班,方总欣赏他的设计能力,便邀请他设计接待中心,一来二去,两人不仅成了工作伙伴,还发展成男女朋友。”
副县长哈哈一笑:“我就觉得他俩像一对,只是这种私人问题,不好贸然开口,看来我的眼力还是准的。”
尽管方忆和应随工作时公私分明,但恋爱中的人,某些默契的神情,总会漏出一点端倪。
应随忍不住看了方忆一眼,她在外坦然承认他们的关系,这是否意味着她对这段感情越来越坚定?
随行人员中还有梨园当地的领导,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开玩笑:“那应总可得好好跟方总处对象,千万别闹分手,如果气走方总,损失可就大了。”
文旅局局长不认同这个观点:“方总这样优秀的女性企业家,有大格局,怎么会因为感情问题意气用事?”
应随也笑着回应:“放心,我们一向公私分明,即便真有那一天,也是我离开公司,我一个人的离开,对当地经济发展不会有任何影响。方总能为永乐镇做的贡献,一点也不会少。”
近年来,国家聚焦乡村发展,振兴乡村成为重中之重。梨园这张名片已经让上级领导看到了成效,一个成功的乡村农文旅项目的贡献是多维度的,不仅带动当地 GDP 增长和财政收入,还拉动了交通、餐饮、零售等周边产业,更促进地方就业。对于这样的企业,高层自然格外关注,他们期待葡萄园也能成为和平县的标志地理产品。
他们交谈时,执行的同事遇到难题,匆匆过来向方忆和应随汇报情况,有游客对葡萄树认养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询问能否到葡萄园实地挑选。
这时领导们也有其他行程安排,简单寒暄几句便各自离去,方忆和应随则立即驱车返回葡萄园,安排现场认领葡萄树的具体事宜。后来游客抵达后,对崭新的接待中心赞不绝口,只是遗憾还没有正式营业,精心挑选好葡萄树后,临走时还特意强调:“葡萄成熟后不用邮寄,我们肯定要带着全家亲自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等到展会结束,团队开了一次复盘会议。他们创建了一个官方社交媒体账号,通过此次活动,收获五位数的用户。葡萄树认养活动最终有 168 人参与,虽然部分同事对转化率不太满意,但方忆和应随持乐观态度。
“我们是一个新品牌,在消费者没有建立足够信任度的情况下,能得到 168 个家庭的认可已经很不错了。”方忆分析道,“这 168 个家庭来采摘的时候一定还会进行二次消费,这才是长期效益。”
应随也点头:“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关键在于,我们要确保这 168 个家庭明年继续参与认养,通过他们的口碑传播,带动更多的家庭加入,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活广告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宣传,后面新媒体的同事建客户群定期分享葡萄生长情况,你们还想一想如何给客户提供超出预期的体验。”
后来为了犒劳团队连日的辛勤付出,庆功宴上,方忆发了一笔奖金。庆功宴是在江城吃的,散场以后,应随才对方忆说:“过两天去我家正式吃顿饭吧。”
方忆微微一怔,随即意会,她答应:“好。”
既然是作为应随女朋友的身份吃这顿饭,方忆自然不能空手,她买了不少滋补品。老太太同样重视这顿饭,拿出做满汉全席的功夫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自从得知应随和方忆在一起,老太太每次见到方忆,就会显得拘谨,她从未想过曾经眼中的“城里来的女老板”会成为自家人,以前只当方忆是租客,相处时反倒轻松自在,如今身份转换,老太太心里既欢喜又忐忑。
村里老太太平时聚在一起就喜欢聊聊东家长西家短,她们这些老家伙也聊过方忆,得知她还没有结婚,都说她这么厉害了,不知道得什么样的男人才配得上她,在她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女人总要嫁个比自己强的。
如今方忆和自家孙子在一起了,老太太心里五味陈杂,她格外发愁,既怕委屈了方忆,又担心应随压力太大。
午饭后,应随接到老同学的电话,对方看到他转发到朋友圈的葡萄树认养活动推文,特意来电询问近况。
之前为了精准检测展会营销效果,这个活动没有外发,等到活动结束以后才正式宣传,没想到不仅方忆的亲友踊跃认养,连应随不怎么联系的同学也纷纷支持。
趁着应随出去接电话,老太太斟酌着对方忆开口:“真没想到你们能有这样的缘分,外婆得跟你说说家底,我攒了二十来万,以后都是应随的,我这个老太太帮不了他太多,只能尽量不拖他的后腿。”
二十万存款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讲算是一笔可观的积蓄,对方忆而言自然不算什么,但她还是感到吃惊,因为她已经了解老太太的生平,想象得到她攒下这么一笔钱有多不容易。
方忆便柔声劝道:“应随哪会要您的钱?您该花就花,该享受就享受。”
老太太见她这样的态度,神情松弛许多:“其实这些钱大半都是应随给的,他每月都给我零花钱,家里吃的穿的全是他负责,我现在过的日子够享受了,咱们村这些差不多年纪的老头老太太,都说我苦尽甘来,日子过得比他们还好呢,我很满足了。”
老太太说着,她握住方忆的手:“我们家的情况你应该都知道了,我年纪大了,说不准哪天就走,应随他妈妈完全不能独立生活,他当初就是因为我们才辞掉城里的工作回来。你跟他在一起,一定要考虑清楚。”
方忆几次想打要插话,最终却只是静静地听完。不过她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应随明明很优秀,而世俗眼中的“负担”让他降级。
“应奶奶。”方忆故意逗老太太,“您该不会是反对我和应随在一起吧?”
老太太以为自己表达不当让方忆误会了,急忙解释:“当然不是,应随那么喜欢你,你能看上他,我高兴还来不及。”
“那就好。”方忆收起玩笑的神色,她认真说,“您和应阿姨从来不是应随的负担,相反,如果应随只顾自己前程而不管家人,我反而看不上他,我喜欢他这份责任心。”
老太太怔住了,沉默片刻,她忽然别过脸去,抹了抹眼角。“负担”二字,老太太听得太多。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说应珍和应随是她的负担。后来应随长大了,他们又说,她和应珍是应随的负担。这是第一次,除应随以外的人对她说“不是负担”,而说这话的人,是应随的对象。
“您……哭了?”方忆顿时手足无措。
老太太倔强道:“人老了,眼睛不中用,经常莫名其妙流泪。”
方忆没有拆穿,她靠过去挽住老太太的手臂:“我是真心和应随在一起的,您放心。”
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欣慰道:“应随上辈子一定积了大德。”
方忆笑:“我也这么觉得,不然他怎么会有您这么好的外婆。”
应随接完电话进来,就看见一老一少姿态亲昵,他好奇:“聊什么这么开心?”
方忆冲他笑笑,故意道:“外婆说,以后你要是敢欺负我,她就要给我做主。”
老太太配合地点头:“没错。”
应随会意地笑了,他当然知道,以方忆的性格,她并不需要任何人撑腰,这会儿把老太太拉到她的阵营,其实是在给老太太吃定心丸。
他温柔注视着方忆,温声回应:“我不敢的。”
应随进来后,老太太就把空间让给两个年轻人,待外婆离开,应随抱了抱方忆,贴着她的耳畔说:“谢谢。”
方忆想到刚才的对话,连最疼爱应随的外婆也会下意识认为他“配不上更好的”,她有些难受,但不想煽情:“这就感动了?”
应随轻轻“嗯”了一声。
方忆搂住他的脖子,她直视着他漆黑的双眸,笑着说:“那就一直保持下去,永远也别让我失望。”
“永远”真是一个值得珍惜的词,应随吻了吻她,他承诺:“好。”
第61章
庆功宴那晚,方忆安排参展团队调休时,提前给大家打了预防针,她明确表示接下来会很忙。
虽然距离开业还有一段时间,但由于是第一年正式运营,前期需要完成大量准备工作。每个部门都有一堆事,生产自然是重中之重,同时还要策划线上推广活动,设计线下季节性主题方案,定制包装礼盒,洽谈快递合作事宜,以及服务人员招聘和培训。此外,接待中心通过了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在确保符合标准后,终于进入室内装修阶段,方忆签了一家以前合作过的设计公司负责,而小院景观绿化,则从公司调了一支专业团队跟进。
方忆两头奔波,但她的重心仍放在园林公司的多个项目上,毕竟,眼下真正赚钱支撑公司现金流的还是那些工程。至于葡萄园项目这边,她只把控大方向,具体的统筹和执行则全权交给应随处理。
忙起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应随生日。
方忆已经整整一周没来镇上,园林公司那边正在竞标一个湿地公园一期建设项目,如果能拿下来,这将是今年金额最大的合同,她格外重视。
应随生日这天,她有一个无法推脱的应酬。其实是私人聚会,招标单位的一个老总和她干妈交情颇深,干妈特意组了这场饭局。
午休时,方忆关上办公室门,拨通应随的电话。
这会儿应随刚吃完午饭,自从回了镇上,每年生日这天,他中午在家简单庆祝,晚上再请李野、何清等几个朋友到店里小聚。他本来要去洗碗,手机铃声响起,老太太摆摆手道:“你去接电话吧,碗放着我来洗。”
应随对外婆道了声“辛苦”,一边接起电话一边往楼上走。电话那头,方忆的声音带着笑意:“生日快乐。”
创业大赛拿下冠军那天夜里,两人酒后热烈缠绵的时候,她问过他的生日,由于那晚太过失控,他以为她不会记得,没想到她竟放在心上,他神情温柔:“谢谢。”
方忆问:“今天中午外婆给你准备了丰盛的生日大餐吧?”
应随笑道:“杀了一只鸡,炖了风萝卜腊猪蹄。”
“有外婆疼的人真幸福。” 方忆跟着笑起来,顿了顿,语气略带歉意,“本来我打算今天陪你过生日,但临时计划有变,干妈约了招标方的老总吃饭,我得去维护关系,晚上肯定要喝酒,所以来不了了。”
“没事,这是不能推的饭局,工作要紧。”应随理解她,他表示,“就算不喝酒,我也不放心你晚上开车到镇上。”
“我给你准备了生日礼物,只能周末带给你了,这周末我顺便去苗圃基地挑一批盆栽送到接待中心。”
“行。”应随顺势和她汇报各项工作进展,“鱼塘的水已经蓄满,鱼苗也联系好了,下周就能投放。葡萄树认养的牌子全部制作完成,那些没法亲自挂牌的客人,我已经安排小汪他们挂上去了……”
两人不知不觉聊了半小时工作,方忆才把话题拉回他的生日:“你今晚要请李野他们吃饭吧?”
她还记得去年刚接手葡萄园时,恰逢李野生日邀请她参加,太过突然,她没有准备礼物,应随却说他们这群人从不送礼,谁过生日谁请客。
应随说:“我订了柴火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