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随心里动容,当初他放弃自己的专业时,没有想过他有生之年还能得到独立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作品的机会,为了回报她的欣赏,他用心设计出接待中心,后来与她发展成恋人关系,她认真对他发出一起奋斗的邀约,于是他将全部精力投入葡萄园,于公于私,他的职业愿景都变成了将这个项目做成功。但是此刻,方忆又为他描绘出充满希望的未来,她让他不要浪费天赋才华,他不禁想到他们刚认识时,她得知他境况时由衷发出的“浪费天赋”那句评价,她至始至终认可他的专业。在这一刻,应随心底陡然生出久违的野心,多年前刚步入职场时的梦想那重新被点亮,他也想有所成就,更好地和她并肩。沉默片刻,他朝她伸出手:“给我看看。”
方忆把手机递给他,她那条动态底下,点赞头像占满整个屏幕,向下滑动才看到密密麻麻的一致好评,这么多人认可他的设计,应随心里挺高兴的,而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她回复那句“设计师是我男朋友”上。他怔怔地看了许久,眉眼不知不觉被天边落日的温柔光晕侵染。
这时,方忆的手机有电话拨进来,她电话一个接一个,直到深夜才渐渐消停。
睡前,方忆将手机充上电,她枕着应随的手臂说:“我记得你去年说过,你邀请了你大学室友今年夏天来玩,我打算过两天就邀请朱心怡和冯頔妘她们来体验,你也问问你室友他们有没有时间,如果可以同一天来,大家一起更热闹。”
应随问她:“住得下吗?”
接待中心房间数量不多,只有十间客房,所有的房间都很宽敞,客房定价较高,目标客户正是与她朋友和他室友相似的人群,因此收集他们的反馈尤为重要。
方忆点点头:“这次来的都是关系很好的一拨人,我的朋友要五间房就够了,给你的室友也留五间。”
应随就说:“行,那我明天打电话问问。”
他搂着她,她偎在他怀中,两人聊到困意渐浓,便相拥着睡去。
第二天早餐后,经过一夜的住宿测评,团队开会分享入住体验,总体来说大家都住得很舒服,同事们提出了一些整改建议:有的同事晚上没关窗,由于接待中心植物茂密,蚊虫较城市更多,她们被叮咬了,建议增加防蚊虫设施;有的同事建议床头灯应增加标识;还有同事建议未来可以提供露营服务,因为院子里有一片草坪,空间充足;另有同事提议重新标注接待中心的地图和导航定位。大家群策群力,将不足之处一一记录整改。
随后,方忆和应随的朋友们一同前来体验,两方朋友相处愉快,离开时给他们提出不少服务方面的建议,方忆及时安排落实。
转眼间,方忆父母同学会的日子临近,由于报名参加的叔叔阿姨人数较多,方忆早早包下一辆舒适的大巴车负责全程接送。她原本打算安排两名活泼细致的年轻下属随车接待,既能周到服务,又能活跃气氛,后来想了想,这次聚会意义特殊,便临时调整计划,决定由她和应随亲自负责,同时将应随见家长这事重新做出安排。
于是她对应随说:“明天你和我回一趟家吧,和我爸妈说一下同学会的安排,正好让你提前见见家长。”
应随没有推辞,他点了点头,仔细向方忆打听她父母的喜好。
她笑起来,语气轻松:“不用太费心准备,烟、酒、茶这老三样,再加上点心和水果礼盒就很稳妥了。”
次日,应随特意换上打理得熨帖的衬衫和西裤,他站到方忆面前,语气略带迟疑,询问她的意见:“这样穿会不会显得太正式了?”
她将他从头到脚端详一番,眼中带着满意的笑,夸道:“不会,很得体,特别帅。”
应随松了一口气,他是觉得穿 T 恤休闲裤太随意了,得到她的肯定,他便放下心来。
方忆陪应随选好礼物,两人这才一起回家,到了门口,她输入密码推开门,并朝屋内唤道:“爸,妈,应随来了。”
“快进来吧。”胡斯容笑着回应。
方忆领着应随走进客厅,胡斯容见了应随,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年轻人高大挺拔,眉目英挺,这样出众的形象,的确配得上女儿。
应随礼貌问候过后,胡斯容招呼他坐下说话,方忆则问:“我爸呢?”
胡思容温和道:“他在厨房忙着呢。”
应随立即起身表示:“我去给叔叔打下手吧。”
胡斯容婉拒:“你第一次来家里,哪用你干活。”
方忆却拉起应随,她笑道:“让他去吧,会做饭的人在一起才有共同语言。”
她将应随领进厨房,把他推到方哲身边,丢下一句“爸,我给你找了个帮手”,便转身回到客厅。
两人进门前,胡斯容正在喂鱼,这会儿她重新拾起喂鱼的活。客厅左侧那座半面墙长的鱼缸中,水草摇曳,金鱼悠然追逐着小虾,水龟藏在石头底下,清道夫则静静趴在玻璃壁上张着嘴呼吸。
方忆走过去饶有兴味地观看,胡斯容语气带着几分赞许:“模样周正,眼神干净,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方忆扬起唇角:“那当然了,我的眼光肯定不错。”
胡思容笑看她一眼,并没有在两个年轻人感情这个话题上深入,她转而说起另外的事情:“我有个朋友今年做起牛肉生意,他建了冷库,你们葡萄园是不是也该考虑建一个?”
“我和应随之前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过建一个冷库成本不低,还得看今年的销售情况再做决定,积压不多就全部加工成其他产品,积压太多的话,今年先租冷库应急。”方忆答道。
胡斯容点了点头:“你们有规划就好。”
厨房里,方哲和应随一边做饭一边聊天,手头有事可做,应随倒不至于太紧张。方哲处理着鲍鱼,随口道:“小应,接待中心设计得不错。”
应随正在分割鳕鱼,他将鱼肉切的均匀,闻言停下动作,诚恳道:“主要是方忆把握规划方向,她提了很多关键想法。”
方哲脸上浮现一丝笑意,他对谦逊的年轻人颇有好感,顺势问起他们最近的工作情况。谈到正事,应随神态愈发从容,两人一边处理食材一边交流,气氛和谐融洽。
待到饭菜上桌,方哲特意对应随说:“小应,中午就随便做了几个家常菜,你别见外,晚上咱们再出去好好吃一顿。”
应随连忙表示:“叔叔太客气了,已经很丰盛了。”
说是家常菜,实则精心准备了四道大菜、三道配菜和一盅浓汤,很有待客诚意。
午饭后,他们详细商议了第二天同学会的流程,晚上去餐厅吃饭,应随偷偷结了账,后来吃完饭,胡斯容和方哲先回家,目送父母驾车离开后,方忆才对应随笑道:“我爸妈不可怕吧?”
应随则问她:“那你觉得我今天表现得还行吗?”
第67章
“礼貌真诚,不卑不亢,既展示了你的厨艺,又在交流中让他们看到你的能力,举止得体,表现得很好,我想,他们一定对你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方忆给了他肯定的答案。
应随不禁笑起来,他牵起她的手,与她十指紧扣,他说:“谢谢你。”
他想起之前和她那些朋友见面时,即便是能明显看出并不完全赞成他们在一起的李嘉森,在交流时也给予他充分的尊重,认可他的人格品质。今天见家长,想必她早已向他们坦诚过他家的情况,自始至终,两位长辈只是简单询问了他外婆和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他们温和地与他交谈,关怀他的工作与生活,他们对他展示出来的所有包容,都是她的功劳,正因为她如此优秀,所以他沾了她的光,让包括她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愿意相信她的选择。
方忆理解他这句“谢谢”中包含的意义,她挺高兴的,因为他不是那种普通又自信的男人,没有把他得到的所有善待都归功于他自己的表现,她心情一好,踮起脚尖吻了吻他的唇,轻快道:“不客气。”
应随也低头回应了她一下,眼里浮现笑意:“明天我会继续保持。”
方忆提醒道:“明天你还会见到我干妈,我干妈一直特别疼我,咱们不久后计划的开业推广,有几个本地媒体渠道都是她帮忙联系的,替我们省下了一大笔广告费。”
应随立即说道:“那我得给干妈也准备一份礼物。”
方忆没有拒绝他的这份心意,她建议:“我带你去挑两条珍珠项链吧,为了公平,也送我妈一条。”
“是我考虑不周。”应随语气略带歉意,“今天就应该送给你妈妈。”
“没事。”方忆宽慰他,“我也是刚刚才想到,她明白你的诚意,不会计较这些细节。”
两人在商场逛了一圈才回家,第二天一早就开车去集合地点,去的路上经过昨晚的商场,方忆眼尖看见临街新开的现烤面包店橱窗明亮,昨夜他们被香气诱惑,由于结账队伍排到门外,两人便先去购买礼物,等折返时还不到九点,面包竟已售罄,只能遗憾离去。这会儿时间尚早,大多数上班族都还在通勤路上,店里客人寥寥,方忆让应随在附近停车,两人进店试吃后,为每位叔叔阿姨都买了一份。
两人买得多,打包耽搁了一些时间,于是这天的早餐是在车上解决的。应随专注驾驶,方忆坐在副驾,不时投喂他一口。后来抵达集合地点,两人迅速将面包和水一一放置在每个座位上,刚做完准备工作,胡斯容、方哲以及他俩的同学们便陆陆续续到来。
这些叔叔阿姨都是 77 年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届高中生,此次报名参加同学会的,多是当年考上大学的佼佼者,即使未能继续升学的,也在参加工作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方忆主动提出为他们筹办同学会,本就存了借助他们的人脉与声望扩大宣传的心思,在父母的引荐下,她与各位长辈言笑晏晏、相谈甚欢。相较于她的游刃有余,应随则显得更为沉稳迟早,他谦逊而不失风度的谈吐,同样赢得众人好感。
和一群长辈们在一起,即便这些长辈事业有成、见识不俗,也不能免俗地关心起晚辈的婚事。一位老同学笑着问胡斯容:“他俩婚期定了没有?你女儿女婿的婚礼,我说什么都是要参加的。”
正说着,又一辆轿车缓缓靠边停下。邓文心刚下车便听到后半句,她笑盈盈加入话题,说道:“什么时候办婚礼?怎么连我这个干妈,也还没收到请柬。”
胡斯容解释道:“别说你了,我这个亲妈也毫不知情。”她停了停,又朝刚才发问的老同学解释,“年轻人有自己的节奏和安排,等他们真正计划好了,我和老方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邓文心顺势建议:“要我说,两个年轻人现在的心思全扑在事业上,咱们做长辈的,在他们起步的阶段,多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帮一把,帮着宣传宣传,现在出了力,等到结婚那天,还怕坐不上主桌、喝不上敬酒吗?”
胡斯容和方哲也顺着邓文心搭好的台阶递了几句话,方忆心领神会,机敏道:“各位叔叔阿姨今后愿意参加我们的婚礼,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真到了那一天,我们一定逐一敬酒。至于宣传,大家这次来主要是老同学团聚,找个地方放松心情,玩得高兴最重要。不过等到同学会结束后,叔叔阿姨人脉广,愿意顺手帮我们推荐推荐,那我们就再感激不过了。”
毕业三十多年还没有失去联系的这帮人,彼此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他们看来,这种小事都算不上欠人情,纷纷答应:“肯定会帮你们宣传,年轻人干事业不容易,我们能支持的一定支持。”
应随陪在一旁,这时候他并未多言,方忆适时将他介绍给邓文心,邓文心对他的态度与胡斯容、方哲如出一辙,带着长辈的温和和认可。既然方忆将他带到他们面前,便已说明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本身就很不错的人。不过同学会终究以老友叙旧为主,邓文心没有和应随长谈,简单聊了几句,便去和老同学交谈了。
所有人到齐后,大巴准时出发,抵达接待中心已是中午,餐厅早已准备好丰盛的午餐。饭后,原本安排坐了一上午车的长辈们回房小憩,只是他们虽然年过半百,精神却都十分饱满,竟无一人选择午睡,反而兴致勃勃参观起园区。
方忆看大家兴致正高,便趁机提议众人换上统一定制的 T 恤拍摄集体纪念照,合照结束后,又带着长辈们进大棚摘早熟葡萄,去农场体验蔬菜采摘的乐趣,或者是垂钓、打牌,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活动,轻松自在地度过了一个惬意的下午。
晚餐后,夜幕轻垂,草坪上布置好露天音乐舞会的场地,众人吹着舒爽晚风,或唱歌跳舞,或谈天说笑,气氛温馨而热闹。
等到次日分别,方忆为每位长辈准备了一份伴手礼:一箱园中自产的葡萄、两瓶今年三月出厂的葡萄酒、一篮清晨新鲜采摘的蔬菜,以及加急冲洗并精心裱框的纪念合照,长辈们对这一趟同学会之旅赞不绝口,不仅主动为园区宣传,甚至产生了不少实际消费,其中有几位开办公司的长辈当场用员工福利为由签下订单,园中早熟品种产量本就不多,这几笔订单便将第一批葡萄轻松售罄。
返程时方忆和应随不再随行,胡斯容和方哲也留下来,一是应随邀请了他们去家里,二是他们也考虑到应随家庭成员简单,他外婆七十多了,他们既然到了镇上,于情于理都该去拜访一下老太太。
其实一周前,应红碧得知方忆父母要来镇上的消息,便向方忆打听她父母的口味偏好,早早开始张罗菜单、准备食材。
方忆当时婉言道:“他们是来参加同学会,行程紧,不一定能来家里。”
老太太却格外坚持:“不管来不来,家里都得提前准备好。”
方忆笑道:“真来了也不用太麻烦,吃顿便饭就好了。”
外婆乐呵呵地说:“你爸妈第一次来,哪能用便饭招待?怎么郑重都不为过。”
老太太对这次见面看得很重,早在应随去江城之前,就安排他将家里里里外外彻底打扫了一遍,还特意带应珍去何清的店里理了发,得知方忆爸妈确定会来后,她翻出应随买来、一直舍不得穿的新衣服,仔细熨得平平整整,让她和应珍显得体面。
方忆父母到家里的这天,天没亮老太太就起床忙活,为了中午这顿饭花了大功夫。
方哲和胡斯容对应随家的情况早有一定了解,带来的礼物多是实用营养品,方忆的祖辈也曾务农,方哲和胡斯容长于乡镇,因而与老太太颇聊得来接地气的话题,也没有轻视应珍,双方的态度都很真诚,这顿饭吃得比预期中更加融洽。
方忆父母离开后不久,对门何清的妈妈见老太太去菜地里摘豆角,凑过来搭话:“中午你家来的两位客人,是小方爸妈吧?”
两家仅隔一条公路,胡斯容和方哲在院中走动时,何母在楼上看得清清楚楚,方忆的容貌结合了父母的优点,一眼就能看出相似。
之前大家察觉到应随和方忆处上对象,有人问到老太太面前时,老太太嘴紧得很,总是避而不谈。她不愿多言,是忧虑两家背景悬殊,年轻人感情未必长久,而如今情况有变,方忆爸妈主动登门,态度友善并无反对之意,老太太心中踏实不少,终于不再回避,点头道:“是她爸妈。”
何清妈妈是从女儿口中得知两人交往的事实,接着就笑问:“这么说,好事将近了吧?”
老太太答得稳妥:“这就不清楚了,两个年轻人正忙事业,恐怕他们目前并没有这个打算。”
虽然老太太没给准话,但在他们这种小地方,双方家人见面就意味着婚事十拿九稳,又因为小镇几乎没有秘密可言,于是消息如风一般传播出去。
第68章
结婚传言甚嚣尘上,不少人直接问到两人面前,应随和方忆对此统一口径:太忙了,顾不上。
这个回答颇有几分应付的意思。
他们刚在一起时就大大方方聊过这个话题,方忆明确表示先谈两年恋爱考察彼此是否适合结婚。如今相处时间不足一年,考察期还未过半,结婚一事,自然不能草率决定。不过,若应随真和周围这些上了年纪的乡亲们说“还想多谈两年”,大家一准会提醒他 :“你年纪也不小了。”应随可不想听这些为他“着想”的话,索性给出一个含糊的答案,他们看他态度敷衍,就不好多问。
当然,他们也是真的忙,用“分身乏术”来形容毫不夸张。
从七月到十月,客流远超预期。
一是这个农文旅项目本身足够吸睛。方忆的初衷始终没有偏离休闲采摘这一核心,严格把控葡萄品质,而她和应随年初带团队外出学习后,又在另外一百亩地的规划上下足功夫,充分考虑四季采摘的持续性,又专门划出区域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对中产收入的客群极具吸引力,几轮广告投放,客流量持续攀升。
其二,方忆广阔的人脉发挥了作用,谈下多家企业团建与亲子研学活动。
其三,销售团队全力推进,成功与城区高端商超建立合作关系,线上运营齐头并进,凭借四月梨花节展会上积累的用户,持续打造私域流量,多渠道同步销售,尽管人人忙得脚不沾地,但被丰厚的奖金激励着整个团队,大伙儿干劲十足。
至于接待中心的住宿,更是锦上添花的亮点,通过游客在社交平台上自发的分享迅速走红,由于房间数量有限,自七月中旬起便日日满房。
有一次,方忆让负责客房服务的同事为她朋友预留两个房间时,却得到只能预订半个月后的房间。住宿业务的火爆,成了意外之喜。
这天是周六,正值周末,园区客流量比工作日明显增多,方忆也赶到接待中心,和应随一起亲自服务客人,缓解现场人手紧张的压力。
方忆觉得自己今年的事业运相当不错,园林工程公司近期捷报频传,团队不仅成功中标湿地公园项目,还接连拿下两个大单,加上还未完成的工程,她不得不多地奔波。
忙了一整天,直到下午六点闭园,大部分客人离去,只剩少数还没结束采摘的游客以及预订了当晚住宿的客人,他俩终于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