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妈道:“人家这是女式的。”
“知道,你娘家村里那茶老板买给他婆娘骑的。但他自己也经常骑着上街啊。”
闻妈看好像真挺简单,便也蠢蠢欲动的想学。
闻爸道:“我教你。”
“别,我跟着师傅学,不跟着你这个徒弟学。”
教会了二老,又重新锁上车。一家三口上楼去。
二老还没顾得上洗澡呢,这会儿就闻妈先去洗。
闻爸道:“你不是钱上头还挺紧么?那信用卡虽然一个月以内还,不要手续费。但又不是不用还。”
闻轻道:“这也是生产工具来的,安保公司用得着。之前只能让老吴骑着自行车去跟踪人家的轿车,也是辛苦惨了。”
如果能再有一辆一万块的二手车买,那当然是好啊。
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不开到快废了,正常没人舍得卖的。
这女士摩托跟踪轿车。只要轿车不飙车,还是能跟得上的。
放那儿,公司里谁有需要都可以骑。
只是为了自己出门方便,闻轻还不舍得一下子花掉4000的。
闻爸点头,“干他那个活儿,确实经常要用到车。其他人需要的话,就骑你这辆小摩托好了。”
“不够的话,房东的小四轮40元一次,还可以继续租的。”
闻爸道:“你妈的话,别往心头去。她其实也是被你外婆压着、从小洗脑一定要顾着你舅舅。但她长大了,又情不自禁把这套用到你身上。”
“嗯,不会。亲妈嘛!”
记仇不至于,但爱意也是会被消磨的。
又过了四天,二老和关姑姑一起跟着导游把深圳好好熟悉了一下。
闻轻就带着他们回村了。
闻爸让闻轻背着他们的行李去坐公交,他骑小摩托载着闻妈跟着公交走。
他这几天每天回来都要练习,已经十分的熟练了。
从前在镇上,这些高大上的玩意儿就只能看有钱人玩。如今终于可以上手!
幸亏生了个能干女儿啊!
不但让他们能坐飞机到深圳来,还满足了他潜藏心底骑机动车的欲望。
就这一辆小摩托,也跟老家的老公房总价差不多了。骑着确实还挺拉风的。
在小地方,真没门路多挣钱。
他这回一定要好好看看,能在深圳做些什么。
闻轻坐在公交车上靠窗的位置,看老头意气风发栽着她妈兜风。简直老夫聊发少年狂!
一时也觉得有点好笑。
她爸妈一辈子手头也没宽裕过。谁家有两个常年吃药的老病号都宽裕不了。
这种情况下,父母还能供两个孩子读书,她甚至读完了高中。
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一时公交车到站,闻爸也捏了手刹,一只脚放到了地面上。
闻轻能长这么高,她爸妈肯定不可能矮啊。
所以,骑这个小摩托真的超有安全感。
闻轻拎着行李下车,给她爸指了路。
然后老头就骑着小摩托走了哦,留下她背着行李进村。
二老没有行李箱,这就是一个背的大行李包。闻爸年轻时候为了出差方便买的。
她也只有任劳任怨背着进村。
寻思回头还是想着给他们买一个吧,不然受累的多半是她。
他们是从旅行社回来,在食堂吃过晚饭就直接过来的。
这会儿已经是看《新闻联播》的点了。一楼大厅已经坐了很多租客。
小范迎出来,“闻叔、闻婶,车子停这个屋就好。放心,我们窗户都横着安了钢条的。”
“好。”
“闻轻在后头呢?”
“是啊。”
之前见没见过闻轻父母的几个战友,也赶紧出来打招呼。
姚忠还接过小摩托推进去,上锁。
小范道:“闻轻住六楼。我先带你们二位上去,还是你们在这里边看电视边等她?”
闻妈道:“我们先上去吧。”
她想上厕所了。
等闻轻背着大行李包走回来,姚忠就告诉她,“小范带你爸妈上楼了。”
闻轻点点头,“哦。”
姚忠道:“你爸骑车的样子,看着还挺精神的啊。”
“估计是心头好。我以前也一直不知道。”
小时候,他们家有一辆二八大杠。
她爸在前头焊了个小凳面,她妈做了个软垫套上。那就是她的专座。
但她爸一直没有流露过稀罕机动车的态度。
不过,流露了也没用。他每个月发了工资,一半都要上交区医院。
小范坐电梯下来了,闻轻道了声谢进了电梯。
门敞着,马大哥和马大嫂听到动静过来,正和二老打招呼呢。
说了几句,他们也就回去了。
等关上门,闻爸道:“这就是你说的、靠卖菜在深圳关外买了电梯房的那两口子?”
“是啊,就是他们。”
闻爸道:“这村里有人情味多了。”
闻妈从洗手间出来,“你这儿多少钱一个月来着?”
“75。”
“那还差不多。”比深大那个教师公寓真是差太多了。
家具是旧的,家电像洗衣机、冰箱那些,都是一个楼层公用。
想看电视,还得去底楼。
闻爸道:“一分价钱一分货。你洗不洗澡啊,你不洗我先去了。”
闻妈表示要坐一会儿,闻爸就从闻轻背上来的包里拿换洗衣服。
闻轻那天是里里外外的衣服,还有毛巾、牙刷、口杯那些都给他们买齐了的。
这趟过来,全塞进去拿过来了。
幸亏他们真的听劝,就带了一身换洗衣服。
而且家里没有第二个行李包,还是把这个大的背来了。不然还真装不下。
这个房间里就没有大沙发了。
不过闻轻叫姚忠给新员工搬床时,给她房间里也加了张单人床。
这会儿就摆在用屏风隔开的餐桌旁。她等一下铺上就可以睡。
闻爸道:“这村里的生活水平是不是要低点?”
“是的,这里住的都是刚到深圳或者一直混得不大好的。又或者是隔壁马大哥那样家里负担重的。”
“他能起早贪黑存下一套房的首付,这就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还供着三个女儿读书。”
闻爸说到这里叹口气,“轻轻,爸年轻的时候其实也算赶上了好时代。很年轻就进了厂,还娶到厂花。双职工家庭,六七十年代相当不错的。可惜你爷奶身体一直不好。他们年轻时候遭了很多罪。”
闻轻有印象,她小时候爷奶就经常卧病在床。但父母都给他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到后来,终于算是好好的把他们发送走了,让他们晚年没有饥寒。这一点我其实很感激你妈妈。她是一个很善良的女人,差不多一进门就和我一起负担二老的医药费。你爷奶过世没几年,我就到退休年龄了。然后现在退休工资会怎样还是个未知数。我也想像隔壁小马一样,勤劳致富。但我这些天出门瞧着,深圳的老年人好像真的很少。你给我们报的那个团,全是来探亲的。”
闻轻道:“那爸你好好看看,想做点什么。基本都是年轻人来打工。但如果你要做小生意,只要找好了方向我这里都可以帮你想办法。”
闻爸道:“5000块用来做本钱的话,应该够了吧?反正老公房也要过两年才陆续改制。你哥每月寄回来的钱,也可以先挪用。我们在这里,也是吃你的、用你的。”
“那您想做生意,就放手去做吧。”
第144章
闻轻这□□会到了秦政说的,儿女对父母其实没什么原则的那句话。
她之前还说二老做生意的事,她不管了的。
不过,秦政还有一句话也没说错。他说父母子女之间, 是没办法丁是丁、卯是卯的算计清楚的。
有些事情, 难得糊涂。
对外人的手段再高明, 却没办法用在自己家人身上。除非,已经不拿彼此当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