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没有太大手笔,只有看到喜欢的才会'打赏'。
中途有个侍应生过来,对秦政小声说了两句。
秦政问了几句,把人打发走。
他拍拍闻轻的肩膀,“有熟人三缺一喊打牌,去么?都是银湖半山上住的人。不过,要说是邻居还是隔得有点远。”
半山的独栋别墅,大家都是隔了一定距离的。
“你想去就去咯,我不用下场吧?”
打麻将挺费脑子的,而且一坐就是半天。这个活动她不是很喜欢。
秦政把她拉起来,“你不想下场就看我打好了。”
“行,我给你抱膀子。”
“什么?”
“就是我看你打的意思。”
“行,一会儿你和他们点个头就行。如果他们老婆找你聊天,也可以聊一下。话题不感兴趣的话,就不用应付。”
秦政带她进了一个包间。在麻将桌的空位上坐下,给她介绍了一下在场的人。
闻轻就照他说的,并没有让自己去应酬人。
她可不会搞什么夫人外交。这方面千万别对她有指望。
不过,闻轻很庆幸下来之前换了身穿搭。
不然穿着原来那身,恐怕不是什么给秦政长脸的事。
她现在虽然不买地摊货了,但不是特殊场合确实比较随性。
在场的几个女眷,瞧着都有二十五往上,有一个甚至已经三十来岁。
刚才她听到秦政问服务生,这几位男士带的都是什么人来着。
听说是原配搭子,他才带她进来的。
闻轻甚至怀疑他们三缺一是假,就是冲着她来的。
这几个女眷确实对闻轻比较好奇。昨晚银湖半山的焰火可是大伙儿都看到或者听说了的。
这是秦总第一个正式女朋友,大张旗鼓宣告的。
坐闻轻左手边那位伸手拍拍她的肩膀,示意一边说话。
闻轻就跟着她去了旁边沙发上坐着聊天。
“闻轻,我看你有几分眼熟。”
闻轻想了想,“于太太,可能是秦政生日party那晚咱们见过。”
她倒是没觉得眼熟。那晚她的注意力除了在秦政身上,就都在美食上头了。
于太太想了一下,“那晚你就在了啊。当时还是思慕那丫头给她七叔充当的女伴。”
好像是,当时秦总的眼神总是不自觉飘向餐饮区那边。
她隔着看过去,看到个侧面。应该就是眼前这个姑娘。
从五月的生日party到现在,四个月整。看来还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对对对,应该是那晚。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有服务员送点心进来,于太太选了一个焦糖布丁。
闻轻刚晚饭吃了不少,摆了摆手。
“我当了三年兵,去年底退的伍。今年7月参加了高考,目前刚在深大计算机系入学。于太太呢?”
“我是公司的CFO,就是财务总监。”
闻轻点头,怪不得看起来就一副女强人的样子。能当财务总监,那学历、能力应该都挺强才是。
她先生好像跟秦政差不多,她也二十七八的样子。
那应该是一起创业的。这种在家里、公司话语权都比较大。
于太太有些好奇地道:“当兵是什么体验啊?”
万万没想到秦总竟然找了个退伍女兵。不过,这女兵的皮相确实出众。
幸好还考上了大学,不然还真是完全不能理解秦总的选择。
“苦、累、想家。”闻轻很直白的道。
“解放军也会叫苦叫累啊?”
“解放军也是血肉之躯嘛,当然有喜怒哀乐。不过,当兵的三年经历挺锤炼人的。于太太是海归吧?”
于太太点头,看了一眼自家老公道:“我们是留学认识的,前几年一起回国创业。赶上了好时候!你跟秦政怎么认识的啊?”
闻轻道:“我一开始是和景明相熟。我在赛格开了个店,转卖秦家人的电子元件、电子产品这些。”
总不能说之前这大富豪的经理想请自己当女保安队长。
于太太看闻轻从始至终都没提自己的家庭背景,心头就有数了。
还真不是什么千金小姐,就是自己创业的。
这是一个好时代啊!
阶层还没有固化,大家都有努力向上的空间。
有了天时、地利,再加上人和是可以顶破天花板的。
她和闻轻交换了联系方式,“周末有空约出来喝茶。”
“好!”
闻轻察觉于太太的目光在她光秃秃的脖颈、手腕一瞥而过。
她连耳洞都没打,压根没有戴首饰的习惯。当兵的天天摸爬滚打,戴什么首饰啊?累赘!
不过,于太太戴着blingbling的,确实还挺好看。
但闻轻还是比较喜欢看别人戴,养自己的眼睛。
所以,虽然次卧的梳妆台和小保险柜里有不少首饰,她还是一个都没戴。
于太太又给闻轻介绍了一下另外两位的太太以及女朋友。
另一位马太太是全职太太,
“她家世挺好,对老马帮助不小。小朋友才两岁,有长辈和保姆看顾。但自己也需要操心。另外,成天瑜伽、插花这些课程不断。倒是比我还忙。我跟她,不太聊得到一起。还有一对是处了四五年还没结婚的。说那就是一张纸,没什么意义。就那个丹丹,她是舞蹈老师。”
这种谈了多年还不结婚的,多半都是男的不肯被束缚。
一直是这个状态还好,就怕后面忽然出现一个让他愿意被束缚的女人。
“哦,她仪态确实很出众。”
这三个富商的太太或者女朋友都挺养眼的,并不比之前看到的香港小姐差。
所以,闻轻觉得今晚还是不虚此行的。
“其实你仪态也很不错。就是让人感觉到更多的英气,跟她不是一个路子。”
闻轻想了下,秦政是说这几人是熟人,没说是朋友。可能还没到那步。
“我想去听听他们说什么。”
于太太点头,“好!”
牌桌上聊起了投资话题,两人回去继续看几个男人打牌,听他们说的内容。
闻轻当然只有听着的份儿了,但于太太就能参与一二。
马太太也和闻轻搭了几句话,问她闲暇怎么打发时间。
“我还在读大学,闲暇想听听投资课程,对学语言也挺感兴趣的。”
说起来她怪羡慕这些海归的,一口英语十分流畅。有些甚至还懂法语、德语......
闻轻还真没怎么体会过闲暇时间。她感觉自己一直都挺忙的。
赶来深圳忙着找钱吃饭。
找到倒卖电子产品的路子,又总觉得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总之就一直在搞钱的路上,还没有停歇过。
丹丹道:“我倒是觉得你的身体条件,跳舞应该很不错。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我工作室。”
“你开舞蹈工作室的?”
这是术业有专攻啊。而且,如今想从小培养孩子学跳舞的有钱家长应该挺多的。
这t个行业也是财源滚滚。
“是的,这样比之前在学校受人管束自在许多。”
闻轻和她们聊了几句,注意力就放在男人们的投资话题上了。
第174章
他们在说去年六月出台的'国十六条', 把很多投机的路子都堵上了。
股市前俩月□□了一下,又走向了低迷。
楼市经过海南那次失败的试点,如今也只有深圳、上海还有流通性。
但上海房价在降, 深圳最贵的罗湖区房价也在降。
如今国内暂时没什么好的投资方向。
秦政道:“国外经济也动荡。日本股市、楼市这几年双杀。但好歹保住了汇市, 算是肉烂在了锅里。美国经济倒是表现强劲, 有复苏的预兆。但个股也不好说。我选的股票前两天就动荡得厉害。”
马先生点头,“美国经济今年是有软着陆的迹象。不过也是因为他们吃到了前苏联解体的红利,又通过《广场协定》遏制住了日本的经济发展。今后的路子也不大好说,除非能一直这么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