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爷摇头,“不好说,看国家政策怎么定吧。”
以后的事情不知道,反正今年还是要下乡的。知青办现在的工作难开展,一是下乡了的知青想回城备考,二是要下乡的知青也这么想。谁都不想下乡,只能找街道办、各院子的管事大爷帮忙做动员。
张大爷却道:“下乡也有下乡的好,现在厂里出了新政策,厂子弟下乡当知青的优先安排工作。”
“优先个啥啊!厂里都没几个工作名额空出来!”赵大妈觉得厂里这个政策不靠谱。
“有人考上大学了,这岗位不就空出来了?”
“你说得轻巧,咱们银杏胡同考上了几个?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汽车厂又能上几个?厂里高中刚毕业的倒是考上不少。”
五星汽车厂考上了多少人,关月荷不清楚。但卓越服装厂目前考上了多少人,关月荷星期一一上班就知道了。
“人事科已经出具体名单了,厂里要给考上大学的工人和厂子弟发奖励。”龙科长道:“咱们厂考得不错,还有家属考上京大的,上头领导特意点名表扬了我们卓越服装厂。哦对,就是小关科长大姐,考上了京大。”
关月荷此时有点理解昨晚神气兮兮的双胞胎了,她现在也觉得怪自豪的,脊背一下子就挺得板直。
好不容易等龙科长开完小会,关月荷抽空去了妇联办公室,但没找到何霜霜。
下意识地想拐去宣传科,又想起来谢冬雪现在在日报社上班。
中午吃饭时,她敏锐地听到“何霜霜”三个字,立刻寻着声音看了过去。
又是些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干笑话别人。
“我早说了,高考哪是那么容易的。这下好了,没考上!”
关月荷才气闷了两小时,下午上班没多久,办公室的同事从收发室回来,还从口袋里拿出来一把糖果,笑道:“碰巧了,我下去的时候,妇联的何干事刚好拿到通知书,给我抓了一把糖,大家自己来拿啊,沾沾喜气。”
关月荷倏地眼睛一亮,忙问:“是妇联的何霜霜吗?”
“对啊。妇联就一个何干事,也没别人姓何了。”
“她考上哪儿了?”
“外语学院,具体学啥的,我就不清楚了。人太多,我就没细问。”
关月荷捏了捏拳头,太好了太好了!管它是什么专业,反正考上了就好!
高兴过后又是愁:丁学文也真是,怎么还没打电话回来报信?到底考没考上啊?真是急死个人。
下班前,关月荷去找了何霜霜,一见面就是伸手:“听说你到处发糖,怎么没发到我这儿?”
何霜霜嗔了她一眼,拍掉她的手,“不是我发的,莫知南刚好买了包糖准备下班带回去给孩子的,当时就全给发出去了。”
“少了谁也不能少了你的啊。改天请你和冬雪、还有你姐吃饭,还有你们的对象,也叫上。”
那就有点难了,林忆苦同志的时间可不好约。但没关系,思甜快回来了,她代替她哥去也成。
“快给我看看你的通知书长什么样。”关月荷连声催促道。
“又是学俄语啊?你没想过直接读研究生?”
何霜霜叹气,“研究生恢复招生消息出来前,你说叫我等,我是等不了的。谁知道消息来得这么快……”
看了看关月荷拿着的通知书,何霜霜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说实在的,能熬到这份通知书下来,我这心气都快熬断了。我不想再等研究生考试了,万一有意外,我哭都没地方哭去。”
“就这样吧。”何霜霜坦诚道:“我和你姐不一样,你姐是想读大学,我是想给自己换份好工作。”
等毕业出来,肯定是要重新分配工作的,不然,她学俄语,回卓越服装厂继续做妇联工作,就相当于白学几年了。
她婆婆说她心气高,得陇望蜀,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
不再能借着婆家的风往上走,那就去走另外一条道。
关月荷拿肩膀蹭了下她,赞同她的想法,“想进步,永远都没有错。何霜霜同志,我支持你!”
何霜霜心底一暖,她爸妈还劝她说现在就很好了,别折腾了,安心过日子。
她的爱人虽然妥协了,支持她的决定,但心里其实不赞同她再去考大学。
“高考报名前,我爸妈去家里劝我,说孩子需要我照顾。你姐当时就对他们说,孩子又不是女同志一个人能生出来的,就非得当妈的来带?”
何霜霜握住关月荷的手,“不是你姐帮我讲数学题,我可能也没法考上外语学院。月荷,谢谢你。”
关月华同志当时就说:看在关月荷的面子上,我才帮你,你要真想着留家里带孩子,你就早点放弃。
“霜霜?”
莫知南的声音由远及近,何霜霜赶紧擦了擦眼睛,“改天请你们吃饭,说定了啊。”
不等关月荷开口,又道:“我知道,去五星汽车厂旁边那家国营饭店!”
关月荷龇牙笑了起来,她这也算是沾她姐的光了吧!
眼看着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关月荷无端“嗨呀”地叹了好几次。
比丁学文的好消息更早到的,是离家一年的林思甜。
“快让我看看。”关月荷一下班到家,林思甜就冲了过来,围着她转了好几圈,才道:“和我哥结婚了,这没啥变化啊。”
除了屋子变得亮堂了许多、家具也更换了一些,她看不出哪儿有变化。
关月荷却严肃纠正她的称呼,“你得喊我大嫂了,林思甜。”
“噫!”
林思甜嫌弃这个称呼,死活不肯改口,月荷虽然是和她哥结婚了,但她还是觉得,喊名字比喊“大嫂”好听多了。
好久没见的俩人嘻嘻哈哈地又挨在一块儿说八卦,然后一起叹气。
林思甜皱着眉道:“这个丁学文!等他回来了,必须要让他请我们吃三顿国营饭店!真是急人!”
“没错!”关月荷附和道。
而气人的丁学文在陆续送了几个知青同志离开后,终于也等到了他的好消息。
早拿到通知书的陈立中一听到送信员的声音,一个箭步就冲了出去。
没一会儿,陈立中大喊:“丁学文!你的通知书!”
大队长乐呵呵地赶来,开玩笑道:“可算是终于要把你这个养猪能手和丁老师都送走了。”
第88章 十年
身上只穿着衬衫和到处起球的毛衣的丁学文冲了出来, 陈立中把通知书塞他手里,激动地催促:“赶紧看看是哪个学校啊!”
大队长也掐灭了手里的卷烟,小跑两步凑了过来。
还有一听到报信员消息就冲出来的知青、大队本地的年轻人……
“京市师范大学啊?这是以后能回老家当老师的意思吧?”旁边的队员一听到学校名字, 就想着以后出来了能干啥工作。
被问的陈立中不知道咋回答,这毕业的事还远着呢。
同时又觉得好笑,还好他没报养殖相关的专业,不然, 老乡们肯定也要竖着大拇指夸他专业好:以后能养出更多健康肥胖的猪!
丁学文把通知书上的每个字看了又看,心终于踏实了下来。
他真的考回去了。
“别傻愣了,赶紧回屋暖和去, 晚上来我家里吃饭嗷!”大队长拍拍丁学文的肩膀,欣慰道:“这通知书来得不算迟, 早点把行李收拾了, 我给你们开介绍信,早点回家过年去。”
其他人本来还高兴着,忽然听到丁老师要回家了,一时间觉得怪舍不得的。
有丁学文和陈立中这两个成绩好的在大队里给知青和大队其他年轻人补课, 考上大学的人数占了公社了一半, 他们大队今年在公社里出大风头了。
“对了。”陈立中提醒丁学文道:“你赶紧给你发小们打电话报个信去。”
那边估计也在等着好消息呢。
丁学文这才从巨大的狂喜中回过神来, 跟着大队长一起回家,顺路去大队部回电话。
等了大概有半小时,大队部的电话才响了起来, 丁学文赶忙拿起听筒, “我是丁学文。”
电话里的声音有些失真, 但丁学文一听就认出了是林思甜的声音。
根本没给他出声的机会,先是骂他急死个人,才追着问到底考上没有。
“考上了。”丁学文才说完这三个字, 声音忽然就哽咽了起来,做了几个深呼吸才继续道:“京市师范大学。”
“太好了!”林思甜欢呼了一声,又问:“养猪能手呢?他考上了吗?”
连着几年,没少吃人家送的猪肉肠,不多关心一句,过意不去。
丁学文笑出声,看了眼正在乐呵呵磨刀准备杀猪的陈立中,今天是大队年底第二次分猪肉的日子。
“他也考上了,是理工学校。”
林思甜嘀咕了声:“还以为他要学养殖去呢。”
“什么?我这听不清,你大点声。”丁学文直接把帽子掀开,让听筒紧紧贴着耳朵。
“没什么。你们哪天回来?我们商量好了,等你回来,要去车站接你。他俩得提前请假。”
“……不用,我回到了就自己回去。”
“哎呀,你真啰嗦!电话费太贵了,不说了,你买好票了一定要给我们发电报啊!能打电话就打电话,我放假了,天天在家。行,就这样。”
丁学文没了再拒绝的机会,电话已经被挂断了。
看了眼通话的时间,才去找大队会计交通话费。
陈立中磨好了刀,就等着猪抓过来了,看向他,“报上信了吧?”
见他点头,又问:“那明天去公社开证明,后天就走?”
要不是为了等好兄弟,陈立中早就扛起行李回家了。他家里人盼着他早日回去团聚,得知他要等丁学文,才没打电话来催。
丁学文现在浑身冒着喜气,说话声音一改往日的沉闷,轻快道:“明天早上去公社开证明,把行李带上,正好能赶上下午去县城的车子。”
隔天再从县城去市里火车站,到那边了才能买票。
“这么急?”
“今天都二月了,赶一赶,你还能赶上年夜饭。”
“也行。我爸妈说了,等回去了,你住我家里,房间都给你收拾好了。我堂弟明年,不对,是今年了,今年高考,你去给他补习到开学。”
说完,待宰的肥猪被扛了过来,陈立中把袖子一撸,让丁学文站一边去,别妨碍他分猪肉。
丁学文往后退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