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银杏胡同还算好,大门一关,别人总不能撞门进来。
关沧海就不一样了, 今天来理发店的人尤其多,连陈大爷都不得不上手帮忙剃头发。
好些来剪头发的人嘴真碎,恭喜了理发店里的老关、小关两位师傅,然后就说自己家或是亲戚家的谁谁谁读过工农兵大学、或是正在读大学,以后说不定和月荷能成同事……
陈大爷面无表情地咔咔剪头发,几分钟就能剪好一个头,“下一个。”
唠嗑的人往前面的镜子一看,脸色发黑,瞪了眼身后的理发师傅——陈大爷,乐呵呵地来,气呼呼地走。
下午好不容易能清闲一会儿,关爱国蹲在理发店门槛上叹气,要是理发店天天都这么多人,他会累死。
这天下班回去,谷满年被留在家吃饭,然后接受长辈们的“审问”。他们就想知道月荷是怎么被选上的。
谷满年双手一摊,“我真不知道是怎么选上的,等月荷回来了,你们再问她。”
“……行吧。”想问林忆苦,又想起来他最近住部队,不在家住,也问不到人。
—
“阿秋!谁在念叨我?”
正在学校准备期末考的关月荷不知道,不少人等着她放假回家回去讲故事。
“我看你是感冒了。”兰韵琴提醒她待会去卫生室买感冒药片,手指比划个三,道:“我都连着三天晚上帮你捡被子了!”
她家两个娃睡觉都比月荷老实。
关月荷连声道谢,但是没打算去买药片吃。她身体结实得很,多喝点热水,跑跑跳跳很快就好了。
再有,林忆苦最近忙,没空带吃的给她加餐补油水,等她放假回家,必须补起来!
自习到一半,班上有个同学找了过来,把她喊出了自习室。过了半小时,关月荷才独自回来继续自习。
“他找你干嘛?”
“老师给几个留校的同学推荐去外研社实习,他来问我在那儿实习都干什么活,有没有要注意的。”
老师推荐他们去实习,更多的是考虑他们寒假留校不上课,不如去外研社锻炼锻炼。但也有同学拒绝老师推荐的。
兰韵琴挡着嘴巴小声道:“陈思敏说大二的学生自己办了个英语社团,寒暑假出去找外国人交流锻炼口语,还能给自己挣生活费。陈思敏去问了,研究生想参加就去报个名,社团好安排分配。我也打算去报个名,练练口语,顺便挣点钱。”
“上哪儿找外国……”关月荷瞬间了然,“给外国人当导游锻炼?年轻人的脑子真灵光!”
去年七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通过,国内开放了不少合资项目,跑来国内考察顺带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听说给的是美金。除了导游费,还有额外收到的小费。不愧是咱专业的师弟师妹,就是敢想敢干。”
他们这帮研究生,个个都是工作好几年的,都没想到要利用课余时间去办社团挣外汇。
关月荷摇头,“天天都上课,星期天也干活,难不成要把自己劈成两半,一半上学,一半出去干活啊?”
兰韵琴笑了,也是,他们就算有空,那也得放假和最后一个学年的时候。
“你去不去?”
关月荷想了好一会儿,还是拒绝,“我还是不去了。”
这个节骨眼,她还有半年就能拿到毕业证去外贸部报道了。
何况她是军属,万一当导游时接触到的外国人有问题,可就说不清了。谨慎些最好。林副团还在为成为林团长奋斗呢,她也不能给他拖后腿。
兰韵琴一听她的顾虑,当即也赞同道:“你还是别去了。”
“等我挣到外汇了,收假回来给你带点心匣子。”
“那我就等着了。”关月荷给她打气,“多挣点。外国人的钱不挣白不挣!”
—
“外国人的钱不挣白不挣,挣到了,咱就是给国家挣外汇出一份力!”陈立中的口号格外响亮。
他和丁学文破天荒地跑来京大找她,主要是想找她帮忙翻译出简单的指路、介绍景点的对话。
里头不乏还有关于故宫、天坛等地方的介绍,甚至还有去长城的。一看就是打算用来给外国人做导游用的。
“大冷天去爬长城啊?”关月荷不理解。
“不一定去,但我们得知道,万一他们问起来,我们不会说,那多尴尬。”陈立中道。
行吧,也有道理。
“你们放假不去给学生上辅导课了?”
陈立中理直气壮道:“上辅导班哪有挣外国人的钱容易?”而且还更多。
关月荷盯着他俩看了好一会儿,嘀咕道:“你现在应该改名叫挣钱能手。”
把资料翻了一遍,问:“什么时候要?不着急的话,你们在这待个下午,我今天给你们翻译出来。”
陈立中眼睛一亮,惊喜道:“当然不着急!月荷,你是这个啊!”
说着,竖了个大拇指,连声夸了又夸。
这俩人跟着关月荷走,好在星期天的空教室不像平时那么多人,就近找了一间都有空位置。
“理工大学没设西语系,师大有英语系啊。”关月荷看向丁学文,目光询问他怎么大老远跑到京大来专门找她翻译。
“陈立中去我家找我,提到你买到了房子,正好没事,我们就过来了。”丁学文又道:“我和我们学校西语系的同学不太熟,想着还是找你靠谱。对了,你买到房子怎么不给我写信说?”
刚问完,丁学文瞬间想到自己买到房后也没写信说,笑着替她回道:“当面显摆更高兴,我知道了。”
关月荷却是关注到另一个重点:陈立中知道她买了房?
哼!肯定是思甜和他说的。
但现在没到戳开窗户纸的时候,关月荷也没追问。而是显摆起另一件事:“我被分到外贸部了,明年七月毕业就去报道。”
陈立中和丁学文愣了几秒,很快反应过来,纷纷贺喜。
“找月荷找对了,月荷这个水平给我们翻译真是大材小用了!”
不知道为什么,陈立中的夸奖总让关月荷想到丁学文以前来信说的一句话:陈立中养猪有自己的一套道理,说要多夸猪,让它们心情好,就长得好长得快。
相比之下,丁学文的祝贺显得格外真诚,连着说了两次:“太好了,月荷。”
夸完,陈立中又问:“你们系有几个人被选上?”
“就一个?!太厉害……”
关月荷没了显摆的心思,抬手喊停,“别说话了,我要干活了。”
陈立中立刻闭上了嘴巴,和丁学文拿出自己的书各看各的。
他们带来的需要翻译的资料拢共二十张纸,对于有多年翻译经验的关月荷来说,没有什么翻译难度,手头的笔几乎没停过,只偶尔想不起来某个单词,得停下来翻翻字典,刷刷刷地写出一行行英文。
中途,陈立中跑出去一趟,然后带回来一纸袋吃的,给关月荷补补脑力。
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把他们的资料翻译完,关月荷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了,才递过去给他们。
翻译好了,但关月荷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你们都会读吧?”
“没事,我们学校有英语口语社团,我报名了。”不会的,拿过去找会的同学教就行了。
陈立中则道:“等寒假结束了,再给你算提成。”
“啊?不用。”关月荷没想过收钱的事儿,摆摆手,道:“你们挣到钱了,请我吃顿好的就行。”
“那不行。”陈立中坚持,“我们挣到钱了请你们吃饭,是朋友一起庆祝。你帮了大忙,该给的提成不能少。就这么说定了。”
“我没意见。”丁学文附和。
没给关月荷拒绝的机会,丁学文又道:“我那房子收拾好了,我想着,要不你们年初一那天下午来家里吃饭?”
想把大家凑一起也不容易,得考虑林思甜、许成才和秦子兰的上班时间,想来想去,也就年初一的下午,大家都有空。
“我和林忆苦可以。”
“行,我俩走了啊。”丁学文没让她继续送,但外走了一段,看到关月荷还坐在靠窗的位置目送,又挥了挥手,“年初一见。”
关月荷也挥了挥手回应,表示自己听到了。
外面的天色全暗了下来,关月荷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和他们往反方向走,先绕去了食堂。
关月荷没想到,还有大二的师妹找到她宿舍来。
叶知秋拿着一沓资料站在她宿舍门口,敲门,“我找关月荷师姐。”
“找我?”关月荷端着洗脸盆回来,看到自己宿舍里多出来的陌生面孔,以为是舍友们的朋友,却被告知是来找自己的。
一问来意,关月荷才知道,叶知秋是大二的学生,英语社团就是她办起来的,提出要利用假期时间去给外国人当导游挣外汇,也是她提出来的想法。
至于为什么突然来找关月荷……
“我去找秦老师帮忙看这些翻译稿对不对,秦老师让我来找师姐。哦,秦老师是我们社团的指导老师。”
“这样啊……你把资料给我看看。”秦老师真会给她找事干,生怕她闲着。
叶知秋悄悄抬头看坐对面翻阅她带来的资料的关月荷。
她从上京大开始,好几次听到老师们提到一位叫“关月荷”的老学生,和老师们教过的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
第二个学期开学,去办公室交材料时,偶然听到老师说那位叫“关月荷”的学生回来读研究生。
到了这学期,又在系主任的课上听到“关月荷”这个名字,说她被外贸部提前选走了。
她好几次在学校里见过关月荷,但当时互相不认识,现在终于把名字和本人对上了。
关月荷刷刷地飞快翻阅,发现这资料和丁学文他们带来的差不多,都是拿来给导游背的。
“我这两天要考试,星期五之前给你行不行?”
“啊?行!行行行!”叶知秋没想到她应得这么快,反应过来后忙不迭地点头,“谢谢师姐!”
“哦对,师姐,你什么时候有空?我请你吃饭吧。”
她回去要纠正某位同学的话,月荷师姐分明很好说话!
关月荷挑了下眉,她是上学还照常领工资的人,眼前的师妹一看就是没怎么上过班的,上学应该只能领补助。她可不好意思吃学生请的饭。
“不用了,你宿舍住哪儿?”
叶知秋报了自己的宿舍号,关月荷还惊讶了一瞬:她读工农兵大学的时候,就住的那栋楼!甚至还是同一层!
“师姐,等你有空了,我一定请你吃饭!”叶知秋想着,师姐期末肯定事儿多没时间,这学期没空,下学期总有空吧!
等人一走,宿舍的舍友可惜道:“早知道我也跟着你们学英语了,现在都能出去挣外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