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被选上做小领唱员站前面。”
谷雨今天中午回来蹦蹦跳跳的,问有什么好事又不说,但当着她的面大声和听不懂话的林听显摆:“我现在是育红班唱歌最厉害的小领唱员!”
“小棒槌真能显摆。”关月荷总结道。
林忆苦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还能显摆得过她?
这些铁皮青蛙最后被收进了小房间的斗柜里,等到林听能玩了,一天给她拿一个玩,足够她玩一个月都天天不重复的。
收拾好铁皮青蛙,林忆苦从包里拿出来一封信给她,“洗好的照片。”
关月荷接过,一张张地翻看,满意得直点头。看到林听刚回家第一天的照片,关月荷看看照片又看看此时的林听,虽然照片不是特别清晰,但也能看得出来,林听变化不小。
“这回要给你舍友们写信报喜了吓她们了吗?”
“今晚就写!”
要写的内容,关月荷早提前几个月想好了。还没开始落笔,就先偷偷笑了好一会儿。
—
二月底,关月荷终于结束了这只能待在屋里活动的日子。
给林听喂了奶,交给了过来帮忙带孩子的江桂英,自己则是找出澡票,带上换洗衣物直奔澡堂。
一阵风似地飞出胡同,被几个大爷大妈看到了,都忍不住嘀咕:“真是个虎妞,天天使不完的牛劲。”
“大妈,好久没见您了。”
“月子结束了?你过来这儿,有空位置。这澡堂新来的搓澡师傅没一个比你手法好的。”
“嗐!您想找我搓澡就直说呗。”
整个澡堂回荡着关月荷的大笑声,还有大妈的哎哟声,“你这月子补得够好啊,手劲儿又大了。”
天天吃肉喝汤,补不好才怪。
关月荷从澡堂出来,浑身都轻了几斤,头皮也舒服了。裹着厚衣服慢悠悠地往家走。
街道上的供销社不知道又来了什么好东西,门口排成了一条长龙,还有人招呼自家的孩子回家拿钱。
关月荷心想着,今天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改天她再往供销社冲,把前面一个月的份都给补回来。
“供销社来了南边食品厂的鱼罐头,听说特别香,卓越服装厂之前发福利发过,他们厂的工人家属都来排队了。”排队的白大妈正和来询问排啥的女同志解释,一转头就看到了关月荷,立刻招呼她赶紧也来排。
关月荷一听,是她喜欢吃的鱼罐头!
以为要等下次去羊城出差才能买到,没想到人家已经把货铺到京市的供销社柜台上了!
“我现在就回去拿钱!”
关月荷瞬间把自己刚刚的想法给抛到了脑后,快步赶回家,拿上钱,又匆匆赶着排队去。
完全没听到身后的江桂英说了什么。
江桂英抱起林听,叹气,“看看你妈,跟出圈的马似的。”
第167章 一身闯劲
如江桂英所说, 出了月子的关月荷就跟出圈的马似的,一天能往长湖街道上的供销社和百货商店走两趟。
照关月荷的说法,要不是百货大楼离得远, 她能天天都去逛一趟百货大楼。
但她出去逛也没买东西,在屋里待久了, 就想去人多的地方转悠。
期间,李雪莲过来探望,顺便给她带回单位过去一个月的大小消息。
和关月荷有关的,也就是她又多了个共事的同事。
但和她之前从领导那儿知道的消息不太一样。
李雪莲十分确定,“你们司新来的女同志是从总外贸公司调过来的,有多年外贸工作经验。倒是我们司, 来了个刚从外贸大学毕业的学生。”
关月荷点点头, 心想着这样也好, 他们办公室就缺有过外贸工作经验的人才。
除了李雪莲, 何霜霜和谢冬雪也是忙里偷闲,好不容易把来她家的时间约到了一块儿。
一个两个都说林听脾气像她。
“我妈也说林听和我小时候脾气一样。”说林听和她小时候一样, 不爱闹腾。
何霜霜和谢冬雪对视一眼,都发现对方眼里的笑意。
“我们是说林听爱吃这个劲头像你。”
都是一遇上吃的就急吼吼的,吃饱了,别的都好商量。
“瞎说!”关月荷绝对不承认。
莫明奇跟着何霜霜过来的, 听到大人的话, 小声反驳:“她和谷雨最像。”
他妈以前忙着准备高考,去找月华阿姨请教问题, 他就去帮月华阿姨哄谷雨。
他刚过来一看到月荷阿姨家的林听, 就发现林听和谷雨小时候长一样了。
他这话说得小声,但大人们都听清楚了。
谢冬雪笑得最大声,莫明奇觉得大人真是莫名其妙。他哪里知道, 大人说的是吃饭的急脾气像,不是说长得和谁像。
莫明奇被使唤去供销社买汽水,大人才说起自己的事情。
何霜霜传授经验道:“不能什么话都当着孩子的面说,年纪小不懂事的,容易把家里的事往外传。像我们家莫明奇这么大了的,更不能什么都说,他听话只听自己操心的,也不找大人问个明白,就自己闷着。”
不过,何霜霜也没打算说婆家那边的糟心事,省得给她俩添堵。
“领导想让我下去锻炼几年。”
关月荷肯定,“你这是已经做好准备了?”
就她认识的何霜霜,没有打定主意去做的事情,就才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来。
谢冬雪大手一挥就道:“那就去!锻炼几年回来能往上走一走。哎呀,我这以后的门路又多一个。”
关月荷笑道:“改天你也给她做篇报道。”
“求之不得!”
看着她俩一人一句地说笑,何霜霜的心情一下子开朗了。
这个消息,她还没和莫知南商量,家里人更是靠不住,憋了一个多月,也就今天见着她们了才说出来。
月荷说得没错,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即将开始她事业的下一个阶段。
“恭喜!”关月荷和谢冬雪真诚祝贺。
何霜霜学着关月荷的语气道:“和关月荷同志、谢冬雪同志共勉。”
她们从卓越服装厂出发,一起去京大读了两年半的工农兵大学,现在又去到不同的单位,从事不同的工作,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里也没停下前进的脚步。是特别珍贵的、志同道合的同志。
“借用咱厂长的一句话,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劲儿,能往上爬多高就爬多高。”
“……咱厂长是这么说的吗?”似乎没听过呢。
“哎呀,差不多就那个意思。”
—
挑了三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喊上两家亲戚去明大爷的小饭馆里摆上三桌,聚一块儿吃顿饭庆祝。
除了亲戚,关月荷还把丁学文、许成才一家四口给喊上了。
呼呼大睡的林听压根不知道大人正在拿给她庆祝做借口,个个吃得心满意足。
谷满年给明大爷提建议:“大爷您再开个专门办酒席的,像京市饭店那样的,保管您生意更上一层楼。”
明大爷哼了声,“就这个苍蝇小馆就够我忙活了,我还去开一个新的?吃饱撑的。”
关沧海点头赞同。
所以,谷满年问他要不要再搞个烫发机器,这样来烫发的人不用排队久等,也被他摆手拒绝了。
“开个店忙活忙活就够了,年纪一大把了,再给多搞一台机器,身体吃不消。”关沧海歇了心思,他要是年轻十岁,都不用女婿主动问,他自己就张罗开了。
“关沧海同志,这话说得就不对了。”
关月荷放下了筷子,“您这才多少岁?不就六十多岁?看看这精气神,还能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就算不为社会做贡献,也能继续追求个人事业,把事业做大做强。你们说是不是?”
“就是!”林思甜他们立刻附和,“咱关大爷看着也不像是六十多的人啊,怎么说也还能再干二十年理发师傅吧?!”
关月荷又道:“自己忙不开,就招个人来帮忙干活嘛。政策摆在那儿,只要招工人数不过线,怕什么?”
“前怕狼后怕虎,那就迈不开脚步!”
停工一个多月的关月荷被何霜霜给刺激的,现在身上一股子闯劲,像是续够了力量,准备回到工作岗位上大干一场。
但就是续过了头,现在还没到回岗时间,闯劲全往家里人身上使。
关沧海真是怕了她了,赶忙道:“行行行,招!招两个!关处长你就少说两句,多吃点吧。”
“给我夹块鸡肉,我这儿离得有点远。”关月荷顺坡下道,没再继续给关沧海同志做思想工作。
江桂英和方大妈悄悄松了一口气,关月荷前几天才关心过农副食品店的情况,生怕她也鼓励她们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开个门面是为了挣点外快和打发时间,她们是真没想过这年纪一大把了还跟瓜子王家学习怎么做大做强。
关月荷出月子后也没少往瓜子王家的杂货铺转悠,瓜子王夫妻俩不忙的时候,要是遇上她了,就喊她过去唠嗑外贸的事。
说实在的,别看关月荷在外贸部上班一年半了,但家里人对外贸的认识就停留在:外贸就是为了挣外汇。
江桂英和方大妈私底下还寻思着:瓜子王家不会要把他们家瓜子出口到国外去吧?
林思甜和陈立中说悄悄话,“月荷以前可没现在这么爱工作。”
旁边的许成才听到了,也小声道:“毕竟工作十几年,请假次数屈指可数,让她一个多月不上班,她不难受才怪。”
丁学文总结道:“她就是爱上班,和做什么工作没关系。”
没听到他们说什么的关月荷催道:“别叨叨了,赶紧吃完给别人腾位置。”
明大爷这儿的生意从开业后就一直红火,个个星期天都在外面排长队。
还是沾了老爹的光,一般交情的人还定不着明大爷家的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