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国营厂工人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319节
小说作者:梁图图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1013 KB   上传时间:2025-11-27 13:42:30

  谷满年说,郑厂长今年要退休了。

  这会儿轮到关月荷叹气了,他们郑厂长怎么就要退休了呢?

  —

  “卓越服装厂从正式建厂至今,刚好三十年。卓越的三十年里,我当了二十八年的厂长,见证了我们卓越服装厂从一间小平房,发展到了现在三个分厂的规模。从八名正式工、十二名临时工,发展到今天四千多名正式工人……”

  郑行敏一一扫过底下黑压压的人头,有与她同行三十年的老同事,有刚进厂的新面孔,还有些已经退休的老工人,更有从卓越服装厂走到更广阔天地的同事。

  厂里顺利完成了产权改革,她也为这个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厂子尽了最后一份力。

  挑了三十年的担子终于可以放下了。

  她觉得自己这个厂长做得还算是合格的。

  —

  “咱厂长真谦虚,要是市里要评十佳好厂长,咱厂长必须有一票!”

  提起郑厂长,关月荷依然会竖起大拇指,大夸特夸。

  “那没得说!”谷满年附和完就忍不住叹气,“真舍不得咱们厂长。”

  关月荷却笑道:“生产队的驴还有休息时候呢,咱厂长忙这么多年,也该歇歇了吧。”

  “说得也是。咱厂长今年都五十多了,她闺女都结婚生孩子了。”

  卓越服装厂的发展有目共睹,郑厂长本来有更好的前程,但最后还是选择留了下来,一心一意要把卓越服装厂给做大做强。

  但他们也没想到,郑厂长退休在家待了才半年多,闲不住,跑去读了个研究生,回学校深造去了。

  98年,关月荷再听到郑厂长的消息,被吓了一大跳,郑厂长读完研究生出来,自己开了个装修公司。

  这行业跨得,关月荷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要不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呢。

  就他们郑厂长这个干劲儿,还能再工作三十年。

  也是这一年,国家停止住房分配,实行住房商品化。

  攒了几年的工资,关月荷全给拿了出来,买了郊区的经济适用房,一平差不多两千块。

  她说要买楼房的时候,江桂英和林大妈一听到价格就倒吸冷气,听到她还找银行贷款了,更是吓得厉害。

  “要不,咱们还是攒攒再买?”

  “不成。”关月荷坚持,“我觉得咱郑厂长说得很有道理,以后都不分房了,大家不就只能自己买房?那房子就这么多,以后肯定越来越贵。”

  反正钱放在银行里的利息比不上前几年,前几年还有高达10%以上的存款利率,现在差多了。

  即使是贷款,她和林忆苦的住房公积金可以覆盖每月的还款。林听也刚上高中,家里没花大钱的地方。

  江桂英她们知道劝不动她这头犟驴,只能捂上耳朵当听不到。

  林听周末回家,习惯先往银杏胡同跑,正好听到姥姥和奶奶说她妈妈。

  “以前觉得她手紧,比她姐会过日子,你看看她,房子一套一套地买,就三口人,买那么多房子也住不下,唉……”

  林听一听,就知道是自己妈妈去郊区买楼房了。

  买这套房,她也出钱了,这么多年的压岁钱成了房子首付的一部分。但爸爸妈妈说了,这套房子是只给她一个人的,以后她就算是考不上大学、在家开小卖部,也不用愁,他们已经给她买了房子做保障,她开一辈子小卖部都可以。

  很快,姥姥姥爷不说买房不好的事儿了。

  市里的胡同开始腾退,银杏胡同的大爷大妈每天一碰头,聊的就是银杏胡同会不会腾退的事儿。

  腾退还没影呢,大爷大妈们已经商量好拿钱去郊区买楼房,大家以后还一块儿做邻居。

第219章 腾退消息

  关月荷也被江桂英叮嘱道:“到时候咱们把房子都选一块儿。我打听过了, 有些地方腾退,一间十平的房能换一套房,照咱们家这样的, 能换三套……”

  “等真轮到咱们腾退了再说吧。”关月荷暂时懒得多想,长湖街道这一片都没动静, 什么时候到银杏胡同,那都不好说。

  说是一套房,其实就是个三十平左右的一室一厅。十平换三十平,听起来很划算,但换到的楼房在郊区,像关月荷这样的, 以后上班就远多了。

  让关月荷选, 她是不乐意搬离她那小院的。

  但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们乐意啊, 尤其是江桂英他们这一辈的, 住了大半辈子平房,临老了, 就想住进楼房里。

  还有的,则是一大家子两、三代人挤在一两间屋里,就想着赶紧轮到他们这一片腾退,好搬进更宽敞的房子住。

  要是兄弟几个还挤一块儿住的, 就更想早点搬走了, 正好一间房给换一套房,可以趁这个机会分家过了……

  甭管什么时候, 房子都是过日子的重中之重。从以前的单位分房, 到后来的花钱把公房买下变私房,再到现在趁着腾退把平房变楼房。

  关月荷在三号院都能听到二号院邻居们的讨论声。

  正在说哪个胡同一年前就说搞腾退,但因为胡同里各家房子产权混乱, 现在都没动静。

  赵大妈嗓门最大,“咱们胡同省心啊,不是个人的,就是汽车厂的,我看就该早点来咱们这儿搞腾退!”

  白大妈不赞同:“你们家丽丽都在外头买楼房了,腾退不腾退的,也不耽误你住楼房。我觉得住胡同里挺好,去哪儿都方便,都近。”

  “方便是方便,但它隐患大啊。六号院那谁家的房子不就塌了?还有胡同那些电线,上次差点就烧起来了,我还是觉得楼房好。”这回反驳的人成了蔡英。

  “房子塌了也怪厂里,以前咱们的房子都定期有人来修缮,现在厂里都不管了。外头乱拉电线的事儿,和街道办反映了也没个着落。唉,还是以前的街道办更好啊,你家宋公安也好……”

  这边的关月荷没忍住笑,外人觉得以前有宋公安在就是定海神针,什么大事小事都能找他,但人家宋公安够糟心的,家里都成派出所分所了。

  听吧,说到宋公安,蔡英姐都不吱声了。

  二号院里没了讨论声,江桂英才继续手里的动作,让关月荷帮她穿针。

  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现在成了老花眼,离得近看东西都要眯着眼睛,让她戴老花眼镜,她还不乐意。

  穿好了针,江桂英就开始在棉布上绣小花,一边绣一边唠叨:“还是尿布好用,那些什么外来的纸尿裤贵得很,这孩子起码得用半年,光买纸尿裤就够浪费钱了,现在孩子还要吃奶粉,得吃好……”

  关月荷安静听着,也不打断她。

  大概是自己也将年过半百,岁月沉淀,关月荷有了更多的耐心听这些唠叨话。

  从93年到98年的五年里,伟伟和静静陆续结婚成家有了小孩。

  此时江桂英就是在给静静还没出世的小孩做尿布。

  去年,冬天过到一半,关月荷的姥姥姥爷前后脚离开,江桂英看起来一切如常,在外头还常说,能活到这么大年纪算喜丧。

  但方大妈私底下和关月荷说,这老太太心里难受着呢,坐着坐着就叹气。

  江桂英的唠叨还在继续,“也不知道娟娟在外头过得咋样。唉,我早说了,咱们国家那么大,还不够她闯的?还非要跑国外去留学,那外头的东西学回来了,能适合咱们国家?”

  关月荷不接话,反正不管大家怎么解释,江桂英就是认定了,国外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可好不好的,总归是只有出国留学的娟娟才心里有数。

  去年读完大学,娟娟就拿着公派留学名额出国去了,偶尔给家里来电话,但逢年过节是不回来的。

  下次回来,就是娟娟学有所成、拿到毕业证的时候了。

  近十年里,出国已经成时髦了。有人说国外的路镶着金子,出去了都能挣上大钱。多的是人前仆后继往外走。

  关月荷这几年也时常出国公干,她是没看出国外的路镶着金子,倒是看到自己国家正在奋力狂追,她觉得,曾经印在五星汽车厂装配车间的“超英赶美”,早晚能成真。

  就比如曾经住在隔壁耳房的婷婷,这小姑娘读完大学就出国留学去了。

  因为这事儿,当时谢振华还没少被厂里的工人在私底下蛐蛐,说他崇洋媚外。

  得亏他们一家早搬去了新家属院的小洋房里,不然,谢大妈肯定要和胡同里一些碎嘴子打起来。

  但婷婷出国六年,再回来就进了研究所,学是的计算机。婷婷刚回国那年,谢大妈常回银杏胡同,给老邻居们说学这计算机的人有多厉害。

  大家也听不懂啊,个个都只知道婷婷这娃能耐,有出息。

  这些年轻一辈这么有出息,超英赶美是早晚的事儿。

  而江桂英前一秒还在担心娟娟,下一秒又提起了谷雨、林听和瑶瑶。

  “我怕看不到她们都结婚生孩子喽。”

  这话说的,让关月荷忽然有些心酸。

  但她一张嘴,就让江桂英无话可说。

  只听关月荷笑道:“说不定她们以后不想结婚生小孩呢,你活两百岁也看不到。”

  江桂英:“……”

  很快,江桂英笑骂道:“活两百岁那不成老妖精了?咱们可不兴搞这些封建迷信。”

  这回是关月荷哈哈大笑起来,家里所有人,论封建迷信,谁能比得过她啊?

  每逢大事就要回老家拜拜她爷爷奶奶,尤其是家里孩子要大考前。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爷爷奶奶落在了文曲星的地盘上呢。

  刚说完,林听就咚咚咚地率先跑进屋,瑶瑶气喘吁吁地紧随其后。

  林听过来找关月荷拿了家里的钥匙,又咚咚咚地跑出去。

  瑶瑶着急道:“姐你等等我!”

  “我都说你要多锻炼了,你再跑不快,我不等你了嗷!”

  江桂英看得发愁,“你说她那一身的劲儿都用在学习上那多好。”

  关月荷抬头瞥了她一眼,道:“这总不能说又是遗传我吧?我学习的劲头足着呢。”

  “我懒得说你。”倔驴一头,非要花大钱买楼房,要是再等等多好,说不定腾退很快就轮到银杏胡同了。

  “对了。”江桂英提醒她道:“有人让你打听腾退的事儿,你甭搭理。”

  刚说完,江桂英又自言自语道:“算了,当我没说。想来也没人敢问到你头上。”

  说到这儿,江桂英又觉得一身牛劲也挺好,看银杏胡同里的男女老少,多少年了,就没人敢犯到月荷面前来。

  关月荷哼了声,猜到她肯定没好话。

  墙上的挂钟响了下,关月荷抬头扫了眼,就要起身出门买菜。

  “我也去。”江桂英麻溜地起身,拎起菜篮走到一号院了就喊:“老方,去买菜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6页  当前第3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9/3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国营厂工人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