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那就强征!”段威嗤笑一声。“曹中丞说了算……但人可以强征,军械又怎么办?莫忘了,之前东征,军械什么的全都掏空了,不然那些盗匪也不至于轻易攻城略地壮大起来。”

  “那就重新锻炼。”曹林毫不犹豫应声道。“总有法子的。”

  “法子当然有的。”段威立即扬声回复。“但工匠多在南阳,而南阳的一半城池都被伍氏兄弟给打下了;更要命的是,还没有铁,铁都铸大金柱了!”

  “那就熔了大金柱。”曹林依然毫不犹豫,甚至眼皮都没眨一下。“速速镇压伍惊风,同时熔了大金柱……无论如何,东都这里,一定要立一支新军,以保大魏的江山社稷!”

  话到此处,段威终于闭口不言,而整个议事堂中,也变得鸦雀无声起来。

  这期间,段威与上柱国钱士英对视数次,苏巍与牛宏几次欲起身,张世本与白横津也几次想开口,但始终都没有敢真正接这个话。

  “你们都没话可说吗?”曹林见状,反而有些失望。

  “这里是南衙,陛下走之前,将东都托付给了我们,我以为没什么不可说的,反倒是不说,才是不忠。”就在这时,一人忽然起身,却正是刑部尚书骨仪。“诸位都不说的话,那我来说……中丞,我有几句话要问你。”

  曹林反而面色缓和不少,甚至礼貌抬手,做了个请的姿态:“骨尚书请讲。”

  “熔大金柱要不要请圣旨?”骨仪认真来问。

  “要!”曹林昂然做答。“但事从急权,一边请旨,一边直接熔了便是。”

  “那便是不请旨擅行了。”骨仪叹气道。

  “陛下没有不同意的道理。”曹林笑答道。“于国家有利的事情,他为什么要反对?”

  “那好。”骨仪继续诚恳来问。“眼下局势,征兵必然要从关西征,可是民力委实疲敝,是不是要从功臣庄园中征壮丁?”

  “当然。”曹林陡然一肃。“国家这个局面,他们还留着壮丁在庄园里干吗?造反吗?这就是要取其强而补中枢之弱!否则,便会再有杨慎之事!”

  堂中气氛愈发凝固。

  但骨仪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了下去:“还有,幽州、河间、江都、徐州大营的主将,都是陛下亲信,便是不听我们的,也只会听陛下的,将河北与江淮,还有东境的盗匪交给他们便是;还有白公在太原,也是陛下所指的留守,有他在晋北会安定……那只剩中原与南阳两地的盗匪,十万兵,是不是太多?”

  曹林叹口气道:“骨尚书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一些。”

  “我的意思已经够明白了。”骨仪严肃以对。“中丞是皇叔,是大宗师,也是国家根柱,陛下南巡,身后自然要交给中丞来主持,可中丞若是借此与陛下做抗衡,又哪来的名正言顺呢?而若是事事跟诸公逆反,又哪里来的人心依附呢?”

  “我知道骨尚书是忠臣,但我也是忠臣。”众人注视之下,曹林稍作沉默,干脆应声,俨然是这些日子早有思索,早有定论。“唯独尔等只须勤恳国事,忠于君上便可,而我除了是人臣外,还是国姓,还要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先帝……所以,我只要大魏千秋万代,怎么好,怎么来……所谓但有我一日,就决不许大魏有任何倾覆之危,为此不惜粉身碎骨、身败名裂,至于其他的小节,能周全的我自然周全,但也仅此而已。”

  “我懂了。”骨仪点点头,坐了下去。

  而曹林扫视其余七人,又在座中追问:“诸位,十万兵,可还有谁不以为然?”

  苏巍以下,无人敢答。

  “诸位。”曹林继续环顾。“东都之事,暂由我来自专,可有人不满?”

  依然无人做答。

  “若有人不满,也就不满吧!”曹林忽然冷笑。“但须请得一两位大宗师,或者三五位宗师来方好不满……这样好了,我来继续做个专横的恶人,请在家闲居的鱼公出山,去江都,辅佐陛下平叛,请吐万公出山,平叛南阳……如何?”

  鱼公,是司马正的师父鱼皆罗,吐万公,乃是另一位关陇内部的军中宗师吐万长论,和来战儿一样,都是军中的宗师高手,却都因为当年贺若辅、高虑一案的缘故,或者说出于打压老臣的缘故,闲居在家数年了。

  这两位,应该就是蠢蠢欲动的关陇诸族的倚仗,也是段威、白横津、钱士英敢在这位中丞面前稍微保持一点姿态的倚仗。

  所以曹中丞这一招,叫威逼之后,顺势釜底抽薪。

  “我以为可以。”唯一跳出来公开质疑的骨仪忽然主动赞同。

  “我觉得太急了。”苏巍叹了口气。“但曹公有曹公的立场,况且事到如今,局势艰难,我断不会与曹公为难,让曹公做不了事情的。”

  “我也是这意思。”牛宏诚恳以对。“我觉得曹公的行事,失于仁恕,包括昨日抓起来的那个都水使者,其实怎么看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东西,而这个时候绝不应该计较太多,失了人心……但如今只有曹公能做事,我愿意尽力协助。”

  曹林微微颔首点头,对两位老搭档表示感谢:“那个都水使者的事情,我会重新考量。”

  张世本资历最浅,随即忙不迭起身:“中丞知道的,我素来是支持中丞的!”

  剩下三人,柱国钱士英、兵部尚书段威、礼部尚书白横津,同时有些不安起来,但又无可奈何,干脆闭口。

  曹林看了看这三人,也知道今日已经是最好局面,不可能真的逼迫过甚,便摇摇头,不再计较:“议事堂公论已出,就这么办吧!发南衙令旨!”

  说着,这位曹皇叔直接起身离开,往外走去……且说,曹林身为大宗师,直接运起真气,往外面一飞,便可轻松回到他的黑塔,往日也不少这么做,但自从三征大败之后,通天塔再行坍塌,他便每日亲自骑马,堂而皇之穿越天街,往返南衙与靖安台了。

  而这一日,迫于时局发了难的他自然也不例外。

  就这样,在二太保薛亮的护送下,曹中丞于中午时分,抵达了他忠诚的靖安台,尚未回到黑塔,便有人来报,说是伏龙卫常检、英国公长女白有思忽然孤身前来,已经在黑塔里等了中丞许久了。

  曹林一时惊疑。

  毕竟,此一时彼一时也,白有思昔日为下属,但如今立场却存疑,只是因为那日沽水畔的事情委实牵扯太多靖安台内里,再加上英国公出镇一方,白有思形同质子,这才佯做不知,冷淡处理的。

  孰料,对方居然敢孤身前来?

  而既然如此,他曹林身为大宗师、皇叔、中丞,又怎么可能不进自家黑塔与之相见呢?

  “中丞,许久不见,身体可还康健?”

  风铃乍响,甫一来到塔内,登上五层,便看到等在这里的白有思昂然持剑行礼,后者还是那副常见的素色锦衣打扮,配上武士小冠而已。

  曹林点了点头,带着薛亮越过对方和一排黑绶,坐回到了座位中,这才淡然抬头:“思思不去谨守白塔,如何有空来老夫这里?”

  “回禀中丞。”白有思从容告知来意。“听说世交李定因为没有行贿,被罗方那厮构陷,无辜入狱,受他家人委托,特来请释!最起码,应该将此人移交给兵部和刑部,让兵部和刑部来议论他在蒲台的行为,是有功还是有过。”

  “他之所以入狱,不只是因为军事,更不是被构陷。”曹林沉默片刻,认真来对。“老夫听到的是,这个李定是那个逆贼张行的至亲故交,此番入狱也是因为他在东境时与张行擅自勾连……”

  “中丞说笑了。”白有思当场失笑。“若说逆贼张行的故交,整个靖安台,谁人不是?中丞不也差点做了他义父吗?而若说与他勾连,自我以下,当日在沽水畔的靖安台所属,哪个又算是没有勾连呢?而当日若非属下我深明大义,主动渡河去做聚拢,只怕靖安台前三组的人,一半都跟那厮造反去了……若中丞不信,何妨问问薛亮?”

  薛亮欲言又止,却被曹林伸手示意沉默,而后者,也在犹豫了一下后,决定坦诚相对:“思思,有些事情,咱们心知肚明,不必多言,我只问你,若老夫不放人呢?”

  “那我还是想知道,中丞凭什么不放人?”白有思追问不及。“法度,还是权谋,又或者是什么别的东西?有人说,李定只是倒霉,是因为中丞正好要压制段尚书,以图在兵部立威、把控兵部,再加上张行的事情确实是中丞心中耿介,撞到一块去了,这才拿他做筏,是也不是?”

  曹林再度沉默。

  薛亮在旁不耐,直接闪出:“白常检,陛下去了江都,如今只有中丞以皇叔之身执掌东都,天下事皆可为,你说再多,中丞就是不想放人,难道还不够吗?”

  “若是这般,那我也就有话说了。”说着,白有思毫不犹豫握住了自己的倚天剑,然后另一只手微微握住拳头,抬起来放在胸前,反问薛亮。“天下健者,岂独中丞?请薛朱绶替我问问中丞,谁说天下事他皆可为?单就李定这件事情,我已经答应过他家人了,今日放也得放,不放也得放!又如何?”

  薛亮目瞪口呆……那意思很简单,你白大小姐是在威胁一个大宗师吗?

  在他的黑塔里?

  就算是怕你爹反了不好收拾,所以不好打死你,可打个半死又如何?

  曹林也诧异一时,但当他目光扫过白有思那只握拳之手时,面色未变,心中却忽然一惊,引得满塔铃声不断——无他,如他所料不错,那只手中所握的,应该是不知道还有几层效用的伏龙印。

  “将伏龙印留下,李定移交给兵部和刑部,公平来审!”停了半晌,随着铃声平息,曹林缓缓以对。“思思,不要消耗我的耐性。”

  “可以,但须我先带李定去刑部,再让薛朱绶将伏龙印带回。”白有思沉默片刻,面色不变,只隔着面色大变的薛亮言道。“但中丞,也请你不要小觑天下人,须知,恃强凌弱,终取其辱……白有思也不过是天下人中的寻常一个罢了。”

  “好。”

  曹林平静应声,俨然是同意了对方的方案,却不知道有没有同意对方观点的意思。

  PS:感谢圈圈熊老爷的又一盟。

第十四章 侠客行 (14)

  “给你。”

  大魏刑部正堂前,白有思转过身来,将手摊出,一个破破烂烂、坑坑洼洼的小铜印便显露了出来。

  跟在身后的薛亮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不禁犹疑:“果真给我?”

  “是中丞不能一言九鼎,还是我白有思言而无信?”白有思微笑反问。“薛老二,你是不是还要问怎么知道这玩意是真的?”

  薛亮尴尬一时,便要去拿。

  不过,当他伸手以后,还是明显在半空中卡顿了一下:“白巡……白常检,这东西有什么禁忌吗?”

  “别乱注入真气就好,小心被废掉修为。”白有思有一说一。

  薛亮怔了一下,小心拿起铜印,却又忍不住追问了一句:“所以,刚刚你是冒着废掉修为的危险,跟义父……跟中丞拼的那一次?”

  “随你怎么想吧!”白有思催促不及。“这里没你的事了。”

  薛亮沉默了一下,攥着手里的铜印,转身上马,飞也似的往靖安台所在立德坊去了。

  而白有思也回头看向了身后被几名刑部衙役托住的李定……后者倒也没有被拷打的痕迹,只是在黑塔里被大宗师镇压了几日,精神不免显得萎靡罢了。

  “何必呢?”李定勉力出声。“曹中丞若只是为了与段尚书争斗,便不可能真杀了我,不过是做做样子,迟早要放出来的……”

  “什么叫只是为了与段尚书争斗?”白有思干脆应道。“真以为中丞不在意张行吗?不在意的话当日为何想着收义子?而既然是张行惹出来的事端,我又怎么好弃之不理?再说了,十娘姐姐也等不及了……我若不来,她怕是要闯黑塔劫狱的,到时候你们公母凑在一起,真要我捏了伏龙印劫狱?也就是现在,中丞心思都在政局上,才好偷袭得手。”

  李定这才闭嘴。

  白有思继续来问:“中丞既然不管,这事就是兵部和刑部共审,骨尚书是个公正的人物,段尚书是你旧日堂官,你可有把握?”

  “本来是有的。”李定勉强颔首。“不过事到如今,我自己也不敢再托大了……请白三娘出个面,再去见一下段尚书,求个稳妥说法吧。”

  “那我就不陪你进去了。”白有思点点头,竟然也是直接转身一跃而走。

  且说,段威作为大魏的老牌重臣,关陇军头在朝中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先帝开始着力培养的曹氏嫡系亲信,这些年心态明显发生过改变。

  比如说,当年高-贺若一案,他作为得利者,其实是很乐意搭上这个大案的顺风船,填补那些大人物空缺的,彼时他也一度以为自己会对大魏,最起码对当今圣人忠诚一辈子的……以他的年纪来算,十年尚书,五年宰执,然后便可以退下来了,并不会造成君臣隔阂。

  接下来,巫族降服的大阵仗,更是进一步验证了这条路线的正确性。

  然而,事情从第一次东征东夷开始,以杨慎叛乱为重要节点,便开始变得不对路了,也让这位关陇本土大员产生了剧烈思想波动。但那个时候,他虽然意识到局势在滑向不妥当的境地,却也只是进一步产生了谦退心态,准备提前退休而已。

  所谓当一天坊吏敲一天锣,安排事了就尽量干,但也不争权夺利了,实在不行大不了不干了,直接辞官回家。

  关中赏赐的庄园、封地、田土、奴仆,以及遍布各处的门生故吏,足够他关起门来当个土皇帝。

  而且再说了,曹氏父子的确对他有不容置疑的知遇之恩。

  可这一层情绪准备,又在同样出身、同样地位、同样境遇的前刑部尚书卫赤之死面前被扑打的粉碎,从云内回来以后,他就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他自己可能都无法分辨,那究竟是一种愤怒还是一种不安。

  可即便如此,在面对着对他有明确提拔使用之恩,而且行事肆无忌惮的圣人本圣面前,这种情绪还是能够隐藏或者收敛的,唯独三征大败,圣人南下,皇叔曹林开始揽权的时候,愤怒和不安之上,却又多了一丝不平之意。

  他莫名不愿意忍让了。

  这不是简单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而是在眼下形势中,有了一丝切实的表达诉求和新的自我认知。

  更重要的是,他如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魏内外的全线失控,让许多关陇大族多了些异样心思。

  “贤侄女放心吧。”

  东都八贵之一的兵部尚书段威直接在兵部后堂里干脆答复。“莫说你来说情,便没有你,曹中丞遣人跑到兵部把寻我做汇报的旧日部属在兵部大堂拿下,我也要还李定公道的,待会我就亲自过去刑部……其实,这事反倒是你叔父我要承你的情才对……不过话得说回来,你又是怎么把人从黑塔要回来的?”

  “中丞给面子罢了。”白有思笑道。“侄女毕竟是他老人家多年的旧属……”

  “我不信……他现在能肆无忌惮到直接在南衙喊出要自家自专国事,如何会轻易给你这个白氏长女面子?”段威冷笑以对。“不过,你自有自己的本事,我也是素来知道的……随你去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