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251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张行话音刚落,便已经惹怒了一旁一位好汉。

  “张龙头想要换个修为高的、腾空熟练的做阵眼,自然是对的,可如今我正在此处,何须白女侠出手?”雄伯南当先开口,抢在周行范应对之前来言。“若让她来,岂不显得我们黜龙帮无人?”

  张行见状,自然讪讪。

  他还真不是看不起紫面天王,而是根本就忘了。

  说白了,是他张三爷这些天越来越顺了,帮内没有一个人敢顶撞违逆他……是真没有人顶撞他,李枢、魏玄定、徐世英、单通海没一个吭声的……所以自然而然就飘了。

  这时候,他本能便觉得这种出头的事情就算不是他张三爷也是他爱侣,哪里会想到人家兢兢业业的紫面天王呢?

  至于说为啥一开始没将白有思带来,那就是另一点庸俗的心思了。

  当然了,张三郎素来是知错能改,或者说是懂得反省的,听到这话,立即抹了一把汗出来,顺势改口:“雄天王说得好,若是不辞辛劳,正要借你威风!”

  说着,张行自持剑转回军阵中央,散了汗,然后一心释放自己的真气。

  另一边,雄伯南也不多言语,只寻旁边单通海取了一把长刀,然后转到前方,待到阵中真气海潮涨,顺势而起,然后就对着历山当空一刀劈下。

  然而,更加尴尬的事情发生了,这一刀带着紫光,如雷如霞,气势远比张三爷之前的那几剑威风,端是让人期待,结果一刀落下,却居然只砍下了五六丈的山体,效果更加不堪。

  众人见此形状,原本心中暗笑的,全都收敛起来,更有人连番去打量这根本不大的历山,一时惊疑不定。

  白有思大家是有隔阂的,但雄伯南的本事、为人就在这里,如何这般无能?

  甚至有跟雄天王交好的,有过见识,知道雄天王自家去劈山,怕是都能有三四丈的威风光景,如何这般大阵,却只有这个效果?

  故此,这一次不是尴尬,而是不安了。

  雄伯南落下,羞惭拱手,便要说些什么,孰料,张行心中微动,却是几步上前,转手将自己手里的那把无鞘剑递了过去:“雄天王换这个试试!”

  雄伯南一时不解,但想来张行应该不至于无稽到拿自己做耍子,便立即接了过来。

  须臾片刻,真气海再度鼓动,雄伯南水涨船高,腾空而起,一剑挥下,紫气摆荡,威势一如之前,但紫气扫过山体,却宛如摧枯拉朽一般,直接切开一个十七八丈的巨大豁口……这下子,便是雄伯南自己都吓了一跳,落到地上犹然发呆,只是与阵中其他人一起直勾勾的看着那巨大山体由慢到快,轰然倒塌,然后砸落在下方土坑上,轻易掩埋了好大一片地方,复又露出明显还是湿土的山体内里。

  虽说之前就派遣了军官做说明,但直到此时,外围将士、降兵才算是彻底醒悟外加信服,知道黜龙帮的这些高手们在做什么了。

  不过,随着土壤与草木落定,阵中这些黜龙帮高手们回过神来,反而又将目光都集中到了雄伯南与张行身上,他们是在看前者手里的剑与后者的人。

  张大龙头看的清楚,离狐之战后,分外安静的第二大功臣徐世英面皮明显跳动了一下,也不知道又在脑补什么,连贾越这种随侍身侧的近卫都有些愕然之态……当此情状,他固然有心解释,但事情好像真就是那样,真就是自己顺出来的那把剑有点玄乎,而如果扯到齐王那一步,其他人也肯定跟徐世英一样自己脑补出一部连续剧来,甚至于连累那位巨婴齐王……便干脆装作无知,只是催促所有人打起精神,继续结阵,劈山封土!

  就这样,在下面士卒惊呼不断的情况下,紫面天王雄伯南以成丹高手之身担任出击阵眼,在张行那远超一名寻常凝丹高手的气海援助下,当然也是在黜龙帮所有修行精英的援护下,手持惊龙剑,腾跃如鸟飞,乃是接连不断,割山如切胙,只是半个时辰而已,便将半片山整个割下,覆盖在了山脚下的尸首坑上。

  并且渐渐有了基本形制。

  到此时,天色居然尚早。

  雄伯南交还惊龙剑,张行复又带着众人将倒塌下的半边山给稍作休整堆砌……这次张三爷总算没出丑了……到最后,果然似模似样修成了一个将整个齐鲁军的战死者与黜龙军的战死者所据坑位都给封住的巨大土包。

  巨大土包面朝官道,背靠历山,上面堆满了散落的树木,远远望去,宛若一山双隆,天然如此。

  到此时,又有人将碑文推来,也不顾里面尸坑位置,只是在封土更西侧,顺着官道一字排开,将碑文一一立起——这件事情就再简单不过了,包括张行在内,军中几位凝丹高手,只是一人便可为。

  就这样,待到所有事情完成,转过身来,之前有过言语的贾越和一群河北为主的士卒果然聚拢上前,乃是当场脱了上衣,只取了长刀大枪铁戈巨盾,便要下场。

  “龙头,你不来吗?”贾越一手持长戈,一手提大盾,露出一身精壮的腱子肉来,却又向立在一旁的张行发问。

  “我不会。”张行拎着惊龙剑,只是立在一侧含笑做答。

  贾越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直接下场,就在碑文前的官道上举戈列盾而舞。

  看得出来,出身北地伏魔卫的贾越是专业的,而周围的那些信仰黑帝的其他河北、北地武士们也在他的带领下,也渐渐统一了格式,显得整齐而雄壮起来。

  这引的许多人来看。

  张行等人看了一阵,也不再多留,便往军寨中折返,而人一走,更多的士卒们便蜂拥而上,近距离围观。

  很明显,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甚至忽然有人鼓掌叫好喧哗宛若市集。

  黜龙帮主体众人,早已经走了挺远,此时听到动静回头去看,恰好见到一群乌鸦自彼处上方飞过,似倦鸟归巢,又似只是之前劈山时惊动的鸟群回归,也都各自诧异感慨。

  至于张行,看着这一幕,心中更是莫名想起了几句应景的诗来。

  正所谓: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不管如何,此战近六千战死者,都名副其实的做到了托体同山阿了……而战前、战中、战后,种种庸俗、不堪、愚昧,乃至于英勇、坚韧、果决,也全都埋在了人的心里。

  PS:大家晚安。

第八十一章 荷戈行(5)

  蝉声、蛙声与鸟鸣声中,历山脚下的葬礼结束了。

  从第二日开始,聚集在这里的黜龙帮大军开始向后方离散……这是当然的,仅仅两郡之力是无法永久性支撑四五万大军的,尤其是眼下还有近万俘虏,数万民夫更是不能久留,领了赏钱,便该回去。

  这似乎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这倒不是说黜龙军缺乏钱财赏赐和抚恤,浮财真的不缺,问题关键在于,部队离散过程中,注定会对现有的部队编制进行影响,而偏偏头领领军制度下的军队多少,又直接关系着这些大头领、头领们的力量对比,这就很难不让人怀疑会有人借机达成力量整合了。

  偏偏这个过程是那么光明正大和理所当然,以至于几乎不可避免,也就由不得绝大部分人都提心吊胆了、患得患失了。

  事情迅速在六月初的炎炎夏日中展开了。

  先是宛若打了一场短工的民夫们领着工钱和多余的赏赐回去,但也有人依然执行了新的任务,乃是要带着需要整修的甲胄军械旗帜往各地方回归。

  然后是对降兵和东线部队进行全面的甄别和挑选,有些身体素质过于滥竽充数的,或者战斗中表现极差的,被发了路钱,统一遣散(押送)出境……但并不多,只有千把人。

  而最终,约五千降兵和八千东线战争期间新募士卒则按照比例平均分配到各个分舵,让他们转化为以县为单位的地方部队里去。

  这将大大减小总体后勤压力,但因为数字显得有些偏大,似乎依然会对地方造成压力,但这就是后话了。

  当然,原本被仓促召集来的地方部队也按照军功予以大量提拔,分散到了原本的所谓正军各处。

  接着,是必要的伤残以及牺牲后续处理,除了必要的金钱抚恤和钱粮豁免保证以外,主要还是给了他们一些渡口、市场、乡镇的安置。

  包括战死者的家属,也要予以类似的政策。

  最后,便是分配降兵,然后再调遣部分部队,往白马、濮阳、济阴、济阳、外黄、楚丘、封丘、成武等要害城市分批驻扎。

  且说,整个过程中,当然有不可避免的拍桌子、瞪眼睛,因为毕竟牵扯到军头们的心头肉,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随着魏玄定-张行-李枢三人的连署命令接连不断,整个过程还是显得顺利的过了头……最起码跟大家预想中的龙争虎斗不一样,本该爆发激烈矛盾的最高层,更全程没有任何直接冲突。

  事情,也在极短的数日内,便从理论上顺利完成了。

  至于原因嘛,也再简单不过,那就是此番权威大涨的张大龙头在这个过程中几乎做到了完美的公平!

  真的是完美的公平。

  所有牵扯到部队编制的动作,无论是离还是散,又或者是补充降兵和有功的地方部队,他根本就是按照战前在济水那次整军达成的部队编制比例来进行操作的。

  以至于到了进行到调部队往各个要害大城驻扎前、分配降兵后这个步骤时,离狐这里加上北面的王叔勇部,合计三万人,跟当时济水整军后的三万人几乎达成了某种一比一的复刻。

  也就是典型的徐、单、王三大山头各自五千,张、李、雄、翟四个小山头各自三千……

  唯一一个例外在于尚怀志部,但这也没办法,人都死了,而且张大头领主动给了尚怀志弟弟尚怀恩留了一千人,自己拿了两千,却又在名义分别分给了周行范和张金树,让人说不出话来。

  换言之,张大龙头连山头都只拆了半个,还是人家自家塌的,甚至没有去问徐世英和牛达私留的部队数量,也没有对王叔勇和牛达在东平郡、济北郡的小动作多做追究,真真是将头领负责制给贯彻了下来。

  实际上,整个过程中,张大龙头更在意的,似乎还是他不停搞制度创新的那套小玩意……比如说他把地方部队一分为三,并向所有分舵舵主交代了城防军、治安巡逻军、衙役职责明确化的思路,要求他们内部灵活交流,外部职责明确互不干涉云云。

  还比如,他要求结合东郡、济阴郡商业发达的特色,优先保障濮阳-济阴-虞城一线的南北商路通畅,只在出入境和市场内收税,不允许驻郡和各县再行设卡创收等等。

  再比如,要求雄伯南和张金树、柳周臣等头领,完善地方巡视与军法部队的分立,以及对各位头领交代下去降卒先不给正卒待遇,却要担负辅兵任务以节省开支云云。

  他甚至下令,让济水沿岸各城注意疏通河道、加固堤防。

  总之就是,这位大龙头好像对什么都有兴趣,偏偏就是对最敏感的军队编制没感觉一样。

  面对这幅场景,人和人的反应截然不同,有些人大喜过望,有些人焦躁不堪,有些人心生无力,有些人反而更加不安起来。

  六月初十,随着大量的部队依旧按照比例原则向西进行驻防后,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

  离狐城北的大营内,张行并未在室内忙活,而是选择了在外面木棚下整饬一些奇怪的表格,并在这里做文书批复……外面亮堂、空气好,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不怕热……一如既往,这里也是聚集人员最多的地方。

  唯独,有些人来这里是真有事;有些人本来就应该是张大龙头的附属从员,负责接洽和办事的;但更多的人却似乎只是尽量腾出空来坐在这里,把这里当成了接近权力的场所或者表现自己的舞台。

  不过,这里面绝对不包括徐世英徐大郎这位历山之战的第二大功臣,也是历山之战后威望陡升的另一位主角。

  当然了,徐大郎能过来,也不能说不行就是了。

  徐世英既然孤身来了,却只是如其他办完事来闲坐的头领一样,先去张行所在棚下打了声招呼,然后取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便端着碗转身进了一个侧旁的木棚里,俨然是准备先观察一下局势再说的。

  结果,他刚一进来却又差点一哆嗦把手里酸梅汤给泼了……原来,另一位大头领单通海居然正在这个棚子里坐着,而且只有一人坐在角落,周围人远远躲开,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

  正好,这时候徐大郎来了,周围人见状,更是让开更多空隙,而徐大郎回过神来,四下看了看,也只能硬着头皮坐了过去。

  “单大哥营中不用人管吗?”在蝉鸣声中坐下后,徐世英随口来问。

  “前几日分派抽调兵马,肯定要看着,如今梁子带军往成武驻军去了,算是万事抵定,哪里还要我管?只让夏侯看着军营便是。”单通海端着个空碗来答。“再说了,我再忙有你忙?你来作甚?”

  且说,两人本就是济阴老乡外加道上的竞争对手,熟的不能再熟,默契自然还是有的,所以,刚刚一进来,徐世英便心中明悟,晓得对方跟自己是一路意思,此时闻得言语对上,便干脆将碗中酸梅汤匀给了对方一半,然后缓缓来讲:

  “我是听人说王五郎今日中午送回来一个军报,说是程大郎带着蒲台军渡河,直奔齐郡而去,一口气占了临济、高苑、邹平……就想来问问有没有这回事?”

  “当然是有的。”单通海端起碗,只是一气便喝光了。“我刚刚已经问过了……而且不光是这个,据说当日在郓城李龙头遣人使得计策其实也是有效的,有个姓左的反贼现在还占着齐郡的东南几个县。”

  “那樊豹……”

  “樊豹和贾闰士那小子他爹,一路撤到了齐郡,根本没敢停,只是守着郡内济水南岸靠西面几座城不敢动弹。”

  “所以说,去年一年威震东境的齐鲁官军是真要完了?”

  “完了,但还没真完。”单通海言辞锋利。“还剩一口气的。老话说的好,病虎非死虎,这时候,只要咱们冲过去把樊豹和最后四千精锐给吃了,那齐郡、鲁郡、济北郡、东平郡四个郡就都是咱们的了;可若是这般拖延着不动弹,让人家一口气喘回来,再生什么变故,也是不好说的。”

  徐世英没有吭声,只是端着碗小口喝汤。

  单通海见状,一时有些焦躁,便托着空碗追问:“世英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我人都来了,自然是跟你一样端着碗看!

  徐世英心中无语,面上却宛若清风拂面,波澜不惊:“单大哥说的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想来张三哥这里也会有计较……”

  “计较自然是有的,但怕不是在这里。”单通海瞥了眼斜侧的棚子,脱口而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2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