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刑部尚书骨仪板着脸艰难来答。“今日就事论事便可。”
“关西才是我们的根本!”段威厉声呵斥。
“那东都呢?”骨仪反问。“东都不是根本吗?东都的武库、仓储、官吏、百姓……”
段威叹了口气,打断对方认真来言:“东都也是根本,但一定要去支援关西,现在是东都尚在,关西危殆。”
“都说了,关西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骨仪认真来辩。“今日就事论事便可……”
“这有什么可论的?”段威冷笑一声,顺便拍了一下身前的纸张。
“还是有些说法。”首相苏巍终于开口,却面色艰难。“造反的人多得是,称王的也不少见,不称王的也不是没有,但愿意因地制宜,修正律法的,还要专门论述大魏渊源继承的,却只此一家,公然说大魏马上要亡的,也只此一家。”
“这就是问题所在。”段威似笑非笑。“那又如何呢?”
几人齐齐一怔。
“我知道诸位意思,不就是想说这个反贼不一般吗?”段威摊手以对。“他当然不一般,不管是一个北地农家子能取下几十郡地盘,还是说如传闻那般是黑帝爷的点选,谁都知道他不一般,可人家已经反了啊,难道还能再给他定个什么新罪过?而且,连这个反贼都知道‘滥赏关陇无度’,知道‘全关陇之力’可争天下,我们身为东都留守,反而不晓得利害在何处吗?他便是再厉害,也只在河北,难道要弃了关西的巫族,去攻河北……”
“你懂个屁!”
忽然间,一直闷不吭声的曹林放声大喝,声音中夹着真气,宛若雷霆,堂中更是无故起风,将数不清的纸张旋转吹起。
其实,其余几人只是觉得声音大而已,但被针对的段威却瞬间觉得全身真气鼓荡,耳鸣目眩,发髻也整个散开,人更是直接失衡,跌倒在地,只是强忍住声音与气血罢了,却又扶着桌案不动。
见此情形,堂上瞬间鸦雀无声。
“此贼有两个大不能忍!”旋风平落,曹林环顾四面,愤恨来言。“一在以贼子之身肆意污蔑先帝,二在妄论国祚!”
“那就去打!”段威挨了大宗师一闷,居然还有胆气在回过气后扶起桌子来回应,甚至语气愈发激烈。“就好像当年平东部巫族一般,你做主将,我做苦海偏师,看看谁怕死?!天下只剩三辅、东都与江都了,堂堂大宗师,有这个本事,放在哪里用不是用?放在南衙里用?!”
曹林双目圆睁,两人对视片刻,竟都不相让。
甚至,披头散发的段威好似发了疯一般,继续喝骂:“再说了,这贼人说错了吗?曹氏总共就两个皇帝,大魏却落到如此下场,便是江都那位失心疯了,也少不了先帝的!”
曹林刚要驳斥。
孰料,段威忽然转身,当众指向了苏巍:“苏首相,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不要说谎……你来告诉大家,先帝晚年,你是不是屡次来劝,让他不要对东齐、南陈故地的老百姓那么严苛?你是不是每次都抱住先帝的腿,求他不要那么喜欢杀人?你身为首相,到底知不知道全天下到底有多少亩土地?你身为本朝两代首相,几十年的南衙首席,敢不敢说句实话?!”
苏巍也未曾想到火会烧到自己身上,闻言抬起头来,也只是满脸皱纹,双目失神,但隔了片刻,随着一丝神色回到眼中,他还是缓缓点头:“我是数十年的首相,上不能劝谏两位圣人,下不能更历良政,大魏这个天下,到了这个份上,我万死难辞……大魏若亡,我也是其中一‘过’……可惜,贼人惜纸墨,不能上此文,让天下人来笑。”
“我来笑!”
段威闻言大笑。
然后,直接扶着桌案起身,跌跌撞撞拄着佩刀走出去了,周围人见状,也都无话可说,各自起身离开,一时间只剩下曹林与苏巍两人。
人既走,苏巍方才缓缓开口:“曹中丞,我知道你眼下的难处,但我不能说谎……大魏到了这个份上,连一个反贼都能臧否国家兴亡得失,我身为首相,身为苏氏子弟,要有自己的交代。”
曹林艰难的点了点头。
“还有。”苏巍看了眼对方,认真提醒。“关西的事情,该作决断了……除非你认定大魏必亡,否则便只有往西都一行。”
曹林沉默不语。
苏巍也没再吭声,径直离开了空荡荡、乱糟糟的南衙大堂。
小半个时辰后,曹林也回到黑塔,恢复冷静的他却遇到了一个意外之人。
“十二郎怎么来了?”曹林含笑来问,仿佛南衙中根本没有发生那么让人失态的事情。
“有件事情,我想了许久,等到那些文书情报被送来后第二日,终于想清楚了,便自己打马过来,一定要跟中丞说明白的。”李清臣面无表情,头发上居然还有一些积雪。
“说来。”曹林言辞平静,状若坦然。
“大魏不是关陇之私物。”李清臣正色来言。“最起码不该是关陇之私物……我不是在臧否先帝,而是说张行那段《补六韬》,话看起来假大空,但道理却是真道理……大魏的承袭清晰可见,本就是大周两分,大周能起势,在于唐不能承天下,唐继业于祖帝,祖帝与东楚名为两方,实际上是绍白帝之遗志!换言之,千年以来,天下一统乃是王朝之根本索求,所以是大魏借关陇之力而求天下一统,而不是反过来关陇借大魏吮天下而养自家。”
话至此处,见到曹林面无表情,李清臣也不在乎,只是站起身来,继续来讲:“天下一统,利于天下,大魏弃之,意图自保关陇,便是逆天下,便要失国。”
没有任何风铃响动,曹林点点头,依旧面无表情:“你说的有些道理,我会说与南衙诸位听的……不能老是抱着关陇不放。”
李清臣张口欲言,却最终压下,话到这份上,与他而言,已经算是一份直抒胸臆了,他不觉得对方不懂自己的意思——既弃天下,这大魏便已经无救了。
当然,大魏之无救也就无救,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在掩耳盗铃,如今咬牙捅开了而已。
至于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那是另外一回事,他现在是邺城实际主人,需要快速回到邺城。
腊月十五,当李清臣回到河北时,这一轮好像只是为了呼应什么而降下的小雨雪已经过去……而与此同时,河东南坡,反而开始下雪了。
又一位大宗师张伯凤安静的看完手里的东西,忽然来笑,笑的咳嗽了起来。
下面的张世静见状,便要起身来做照料,却被对方摆手示意,只能重新坐了回去。
“世静啊,你知道这些文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什么吗?”张伯凤咳完之后,扶着板凳来问。
张世静摇头不止,然后试探性来问:“胆子有点大?”
“正是此意。”张伯凤含笑来叹道。“正是此意……这厮胆子太大了,傲慢的过了头!当日见他几次,就觉得此人过于傲气与胆大了,但你知道他这些东西中,哪句话胆子最大,最显得傲气吗?”
“《过魏论》最后一句?”
“不是。”张伯凤哂笑道。“我数年前察觉到天地真气暴涨,自家苟延残喘下来时,便晓得这大魏要亡了。”
“那是:‘又曰,擅天下之利者,以龙为甚,故称黜龙而行道也’……?”张世静继续试探性来问。“这厮自诩黜龙,要废天下擅利者,岂不妄自尊大到极致?”
“足够胆大,也快了,但还不是。”
“那是天之道、人之道那句,还是道之所在那句?”
“都不是。”张伯凤长呼了一口气,居然颤颤巍巍的站起了身来,其人身高八尺,随着年岁愈涨,早已经瘦削的不成人形,尤其是受伤的肩膀,隐隐有些低垂,但站起身后,依然显得高大磅礴。“是那一句‘凡上,俱为黜龙帮应天下之呼而为之答’。”
张世静心中微动,刚要言语。
却不料,此时周边房内忽然真气鼓动,淡淡金光洒在屋内这位大宗师身形周遭,宛若镶了金边。
而这位金戈夫子也缓缓转过身来,扬声来道:“自古天意高渺,四御也不过是蒙对答案的人,这厮却居然敢揣测天意,先将天下人之呼等同于天意,然后又来自答……照你说,还是在三一正观中做的答,怕是四御也不敢在旁插嘴的……这厮未免过于胆大了……英国公怒了吗?”
张世静怔了一怔,点点头,立即附和:“是,过于胆大了。”
却没有说英国公怒不怒。
PS:感谢shadowt老爷的上盟
第二百二十章 国蹶行(8)
腊月间,一场不大不小的冬雪落下,结冰,又融化,等恢复之前的晴朗天气时,已然变得愈发寒冷,河北河南的地区,原本十一月间小河就已经封冻,可以轻松穿行了,如今连漳水这样的大型河流,也开始如履平地,而真正的“大河”也直接进入这个勉强算是暖冬的冰封期。
但还不是太稳固,连浮桥的物件都可以凿破冰层收起来,只有部分地区可以走人,而且走不了车马。而接下来,还是要看天气,可以想见,只要再来一场北风或者小雪,大河完全封冻也寻常,而若是直接越过去了,一日日暖起来,今年冬天也就是那样了。
转回眼下,寒冷的天气中,相较于周边势力的反应,黜龙帮内部对腊月上旬张首席搞出来的事情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因为大家是有些脱敏的,帮内的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这位首席的大言不惭,或者说是习惯了这位首席不停的做一些他们觉得比较虚的事情。
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就会对此类事置若罔闻,因为按照经验,这位首席的这些“虚势”总还是会起些作用的。唯独这一次,《民律》的反应在民间过于大了些,作用过于明显了些,所以往后数日内,因为民间舆论裹挟,黜龙帮上下讨论重点都在此处,反而使得有些人怀疑起了自己的猜想和重点落处。
不过很快,随着这一波热潮过去,情势却也渐渐波折了起来。
黜龙帮的大头领与头领们,果然关注与反馈更多在《过魏论》上,因为那似乎看起来像是战书与檄文,很多人都以为这位首席是按捺不住了要继续动手了,当然也有正经读书人强捏住鼻子去称赞《过魏论》的文采斐然,并表示自己也认为大魏将亡了。
就连晋北义军洪长涯也来称赞。
只有李枢跟白有思来信,表达了对《补六韬》那段简单文字的兴趣。
张行可以肯定,无论阵营,无论态度、身份、关系,绝不只是李白二人会对这个有兴趣,只不过李白二人就在黜龙帮内,才可以表达兴趣,其余人,便是有兴趣,你也不知道是谁,而且,受制于眼下的局势,便是感兴趣,也无法表达出来。
张行自己就是这样。
这场冬雪加寒流,与夏日的旱灾、秋日的雨水一样,造成了一些让人不安的连锁反应。
光秃秃的田野上,汇集了数百骑,都下了马各自忙碌,而一处稍微背风的地方,十七八个鲸骨马扎团团围成一圈,却居然都是黜龙帮的大头领、头领,除此之外,如范望、吕常衡、贾闰士等负责安保、护送、通讯的头领根本没有入座,只是在周边巡逻。
众人一开始只是闲聊些什么,气氛明显融洽,但很快,随着一队头顶冒着热气、战马脖下铃声不停的巡骑抵达并送来一份文书后,气氛迅速变得糟糕起来。
“杜指挥这是在嘴硬什么?”
周围人还在传看文书,张行张首席也没有开口,只是脸色稍微难看,而他旁边同样的魏玄定已经发怒了。“济阴的粮食存储都只能撑到夏天,都要登州来支援,他淮西乱了一整年收成只会更差……关键是他到悬匏城后,这后半年也一直在打仗,军粮消耗如流水,为什么非得说自己粮食妥当?”
张行依旧没有开口,只是低头抓了一把松软的田土稍作搓捏,周围许多围坐的大头领、头领也都不吭声,第一次随张行出行的李子达身份特殊,本能想要解释,也不知道从何解释,
“能有什么?”这时候,谢鸣鹤倒是例行忍耐不住,加入了言谈。“无外乎是连战连胜,觉得自己能以战养战,之前郾城一战,夺了好多环东都大郡的城池,得了不少粮食财货,所以只要眼下再打破了寿春,便可以继续这么下去……毕竟这一次,从旱灾秋收这个层面讲,淮南今年是没有遭灾的,而他今年去过淮南,是晓得彼处情形的。”
“应该就是这个主意了。”魏玄定气闷的喘了口气。“可是这与赌徒有什么不同?赌赢了他自是英明神武,赌输了却是一败涂地。”
“赌嘛。”将手中土渣扔下,真气转过,轻易清理干净了手掌,张首席抬起头来四下来看,终于开口,倒似乎是另有见解。“乱世之中谁不是赌呢?关键是赌注是什么,能赢什么,这一场赌值不值得。”
旁边李子达微微心动,多年的江湖厮混外加切实的利益牵扯者,他一下就想到了一些什么,但一时却有些模糊。
而这时,似乎是窥破了他的心思一般,谢鸣鹤却也嗤笑起来:“这就是问题了,值不值得,谁说了算?从谁那里算?”
张行也笑,笑完之后却又正色起来:“我的意思很简单,咱们不说那种被逼到绝境只有一条路的情况,那种情形下能走出来活下去就不错了,只说有了本钱后的赌法……第一,要认赌服输,而且谁输了谁负责,这不光是自己一条命豁出去的事,是要尽量负得起责任;第二,要给做本钱、做赌注的人风险补偿,最起码要让这些人自家心甘情愿去陪你赌,不能强行绑着人去赌;第三,赌赢了,要赏罚分明。”
“我相信杜龙头第三条是做得到的。”魏玄定继续皱眉道。“只是第一条,他怎么负责?真输了,粮食又断了,他拿什么养人?到时候只怕还要求助我们……不瞒诸位,我来时刚刚与柴副指挥见过面,相互想的清楚,东境中部三郡,勉强糊口罢了,一旦支援就要出缺口。而且运输不用耗粮吗?之前从东往西运粮食,就很麻烦,老百姓也好,地方官吏也好,看见本地的粮食往外处走,全都是沸反盈天……自家少了一顿粮,饿了一顿,跟送出去一顿粮,也饿一顿,根本不是一回事。”
话到这里,便是最笨的头领也反应过来了,魏龙头对杜龙头的不满就在这里了——真要说淮西打输了,弄不到淮南的粮食,十之八九还是要向东境求援的,而这个时候已经处于临界值的中部三郡割起肉来,怕是反应最剧烈。
“不只是粮食缺口问题。”谢鸣鹤也继续笑道。“还有首席说的第二条,若说去打仗赌命的淮右盟旧部,我相信他是服众的,但淮西的老百姓也是赌注,赌输了要挨饿的,如何愿意去陪他杜龙头赌?首席不是说了嘛,咱们要利天下,这个老百姓的利不是天下的利吗?”
“可话说回来,这年头,老百姓哪有说话的地方,怎么去告诉杜龙头他们不想赌呢?”听到这里,李子达终于忍耐不住。“难道做事事事都要问过天下所有人再去做?那怎么能做成事?”
“李大头领这般言语岂不是自欺欺人?”魏玄定冷笑一声。“老百姓总有些最基本的诉求,吃饱穿暖少死人,不用说吧?”
“那徭役呢?”李子达也不知道是为了给杜破阵辩护,还是真的不解,又或者头铁。“徭役是老百姓谁都明显不愿意做的,可是水利总有人要修,官道总有人要维护……便是河北东境这里执行的妥当,不擅自征伐徭役,甚至还改少了,可还是用了大魏的旧律,定了每年四十日的徭役,战事更要征发民夫……若是凡事依着老百姓的意思,没有这些,这天下反而要大乱的。”
“这就要读书人出来算账。”一直没吭声的崔肃臣忽然正色道。“算清楚总体的利弊,这才能接着往下同天下之利。”
“可要是这般说,杜龙头赌赢了,取了江淮,不就有粮食了吗?他不也是个算了账的吗?”李子达终于说出了自己想说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张行终于再度开口言道。“先弄清楚谁是根本之利,譬如咱们就是要同天下之利,然后以这个来算账决定往哪里赌,再想想怎么去赌,要谁去做事,再拿对应的利去说服做事的人,让人家乐意去陪你赌……正经流程是这个,可谁也不知道算账的时候是私心多还是公心多,说服人的时候人家心悦诚服还是畏威畏德?这种事情,永远弄不清楚的,只能讲一句天地良心了……还是再劝劝杜龙头,跟他说清楚我们的难处,要他晓得,若强行进军,一旦不能胜,大家都要遭罪。”
这话明显有劝和总结的意思,所以众人各怀心思,却都不再多言,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就这样,众人又聊了一会,忽然间,远处马蹄阵阵,修为高的几人,纷纷抬头,很快其余人也都抬头,外围骑士也立即出动。
魏玄定更是主动起身,往彼处去迎。而须臾片刻,这位聊城行台的总指挥便挽着一人手折返,却正是武阳郡太守元宝存,旁边赫然是去探路和迎接的雄伯南、王叔勇、徐世英、马围四人,除此之外,后面还跟着一群随从官吏,唯独其中一人,抱着一面镜子,只露镜背,虽然衣着干净妥当,却畏畏缩缩,正是之前派人去汲郡请过、有过一面之缘的故人王怀绩。
这时候,张行等人也纷纷起身来迎,先与元宝存、王怀绩做寒暄,然后便牵着两人直接在田野中的马扎上坐下,接着便拉住元宝存的手,先做言语。
态度非常礼貌。
没办法,这一次,本质上是有求于人。
“既是张首席与魏龙头亲至,我自然会尽心尽力来做此事。”听完言语,元宝存恳切来言。“而且本就是之前曾交代过的……但下官也要说些实话,那就是如今情势渐渐不同了,我这边立场,东都那里自然渐渐察觉,便是没有察觉,眼下朝廷对地方约束渐渐不利,也不再是当初视为一体的心思了,控制黎阳仓的乃是屈突达,我能要来多少粮食、麻布,未必好说。”
众人纷纷颔首,张行也好言来做安抚,局势发展那么快,官府和义军之间的缓冲渐渐失去意义,也是没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