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434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那也没办法了,将来让你那张首席法办我便是。”崔傥摇头而对。“委实无法了……你赶紧走吧!。”

  “既如此,我带他们走吧!”崔肃臣忽然正色道。

  崔傥猛地一怔:“什么意思?”

  “叔祖,我本就是分管行台文书的人,叔祖现在又没有直接起事,那我去告诉他们,这是行台的军令,然后亲自带本城留守的屯田兵过河去汇合窦立德那些人,他们必然不会怀疑……”崔二郎缓缓以对。“这样若事成,我既保全了两城守军,也使得家族不损失名声,还助叔祖成事,何乐而不为?而若不成,到时候叔祖再起兵也无妨。”

  崔傥不是蠢人,也没有什么多疑性子,他想了不过几个呼吸,便直接点头:“那便如此吧!”

  崔二郎拱手而出。

  而当他走到门外廊下的时候,看到了之前引他来此的崔二十六郎,却是心中微动:“二十六郎,你之前二十七郎得到消息,马上也要回家了?”

  “是。”明显在堂外听完所有对话的崔宇臣小心翼翼来答。

  “那你跟我走吧。”崔肃臣叹了口气。“也好装的像些。”

  崔宇臣没有回答,但隔了一会,耳听着堂中没有多余声音,而崔肃臣直接拂袖而去时,却是咬了下牙,转身跟上了。

  且不提崔二十六郎的冲动,只说崔二郎去见守城的屯田军……事实证明,他的策略完全生效,武城守军不过三个屯,一千五百人,而三位屯长闻得言语,见到本人,听说是去追窦立德,虽有犹疑,但还是听令了,当日下午便轻装出城,随崔二郎、崔二十六郎等往南渡过清漳水,顺着向东的官道去追窦立德去了。

  当日晚间,便抵达历亭城,崔肃臣才算如释重负,却又径直登上城墙,喊来本地驻军和刚刚抵达的几位屯田军屯长,既是做交代,也是为了打探消息。

  “黄屯长是吧?”眼见着一名屯长行礼介绍完毕,崔二郎刚一开口,却又忽然卡住,盯着对方身后一人来看。“你不是韩二郎吗?当日历城守将?我们在曹府君那里见过一次。”

  原来,崔肃臣作为当年负责说降清河守将的负责人,尚记得当日许多信息。

  前副都尉,现在的副屯长韩二郎,微微一拱手,只是低声来对:“是。”

  崔肃臣见状点点头,却也来不及多说,只是往几位屯长这里来问:“窦大头领他们在何处?”

  几位屯长对视几眼,其中那黄屯长明显是为首的,立即汇报:“回禀崔分管,窦总管他们沿途不入城,昨日抵达南边五十里的平原、清河交界处,就停下了。”

  崔肃臣那晚离开的早,只知道之前的一些笼统计划,却不晓得窦立德他们没有按照原计划直接去将陵,所以丝毫不疑,反而如释重负:“那就好!我还要回首席那边,就不追了,你们也暂时留在城内,向窦大头领那里或者陈副指挥那里要军令……在这之前,六个屯,以黄屯长为首。”

  黄屯长见多识广,一面答应,一面忍不住回头看了眼韩二郎……哪里不晓得,这说不定是因为韩二郎面子,不过,他自家清楚自家事,真要出了什么事,肯定也要倚仗韩二郎的。

  而另一边,崔肃臣交代好,居然直接下城去了,然后牵了四匹马,就与崔二十六郎一起顺着来路,往西而行。

  二人四骑,何其快也?

  二更天没到的时候,他们便来到了之前从武城渡河时的一座半永久性浮桥。

  这个时候,崔二十六郎方才在气喘吁吁中有了一句言语:“兄长……”

  “喊我分管!”立马在浮桥前的崔肃臣冷冷回顾。

  崔宇臣一个激灵,立即醒悟:“二……分管不是要回武城?”

  “咱们要去见张首席。”崔肃臣面色不变,缓缓以对。“我此次来武城本就是奉命来查探叔祖动向,临机应变罢了,如今事情虽然不尽如人意,却也算尽力而为的了结了,现在自然要回去复命……而你休假在家,也该回去奉公了!”

  崔宇臣连连摇头:“小叔祖不是说了吗?那种地方,咱们去了有何用?分管便是忠心耿耿,也不妨留在战场外观察形势来做吧?那边明显激战在即!”

  “我现在正在观察形势而后做。”崔二郎语气严肃。“激战在即,说不得就差了我们两个文修便能取胜呢?!如何能不去?!过河后,不许靠近武城,换马上道,随我去见张首席!”

  说完,也不再管身后的族弟,直接翻身下马,牵着两匹马上了浮桥,便往河对岸去。

  四更天的时候,崔二郎与崔二十六从北侧后方进入了黜龙帮大营,并见到了张行。

  此时,营地里已经满是炊烟。

  ps:感谢白菜老爷的上盟……腰椎疼的起不了身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跬步行(16)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凌晨薄雾加炊烟加河上水汽中,张行闻得崔肃臣折回后,当时确实有些吃惊,但见到本人后,却只是寻常颜色,而且言语干脆。“有什么军情要汇报吗?”

  “有。”崔二郎也没有多余废话,而是径直将自己所知军情简要汇报上。“我叔祖崔傥确系是宗师高手,且与白横秋有旧,已经决定携清河崔氏与史怀名一起谋叛,此时应已合计取下武城;此外,将有东都兵马从下游渡河往郡治清河而去,或许与武城联军;武城守军被属下带到历亭城,闻得窦大头领与十四营兵马就停在平原、清河交界,便直接回来了。”

  张行认真听完,依然波澜不惊:“我都知道了,大战在即,肃臣速速去休息,然后起来整理文书,若届时无文书,就直接披甲参战。”

  崔二郎看了眼周围情形,立即拱手而走。

  崔二十六郎跟上,转过弯去,不顾周边还有士卒,忍不住在朦胧的夜色中上前来问:“分管这般艰辛过来,而且绝对称得上是仁至义尽、忠心耿耿,首席只两句话打发了?”

  崔二郎回头看了看这位族弟兼下属,无语至极:“马上要打仗了,黜龙帮的存亡,整个河北的归属,最差也是这些帮内精华的生死就在眼前,若此时首席还要拉着我嘘寒问暖,感激涕零个半个时辰,这仗怕是一点胜算也无了……你只安心随我,先去休息,然后或做文书,或披甲作战,其余不要掺和。”

  崔二十六郎讨了个没趣,再加上昨日事多少让他心中存了凛然之态,便直接闭嘴。

  另一边,张行身侧,当然也有懂王。

  徐世英目送崔肃臣离开,转而看向张行:“首席,人家崔二郎摒弃家族,在这个情境下回到此处,堪称忠心耿耿,义薄云天,便是战事在即,便是有一二间谍的可能,那也该稍作安慰吧?”

  张行看了看徐世英,面色还是不变:“间谍不间谍且两说,关键是咱们跟崔二郎之间自有说法,人家是心存大志,带着跟我们黜龙帮一起兼济天下的志向来的,若对这种人一味谈什么私人情谊和权位前途,未免小看了人家。”

  徐世英微微一怔,摇了摇头,却不知是否定还是感慨:“当日崔氏那位先祖,不顾一切自清河北上,往迎大周太武帝时,应该也是类似吧?”

  张行这次没有反驳,实际上,张首席刚刚明显有些装了。

  他对崔肃臣的出现显然是惊喜的,闭着眼睛他都能想到人家干了多么一个符合古典封建审美的事情,而且,结合着对方之前的一些言语和表达,他多少晓得,这是一种恐怕连崔二郎本人都很难意识到的更高层次的行为……崔二郎明显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做的选择,而非是出于对黜龙帮跟自己的忠诚或者与同僚的某种义气。

  这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最起码是有资格有意愿成为政治家的一个人。

  所以,张行只会更加欣慰,甚至感激。

  但话说回来,依然无法彻底洗清的间谍嫌疑,以及战时必要的冷静残酷人设,以及最要命的大战将至,还是让张行避免了过多情感宣泄。

  说句难听的话,要是今日一战大败,流亡逃窜,指不定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再相见呢!

  “窦立德停在了郡界上……”张行忽然开口。

  “应该是魏公跟陈副指挥一起到了,三人决议的结果。”徐世英认真对道。“军令虽然是要到将陵,但军令也说,这三位合起来有自决之权……可能是为了这边,也可能是薛常雄突然加速了。”

  “为什么且不说,怕只怕魏公和窦立德压不住陈副指挥。”张行喟然道。“使得大兵团还是靠过来,白白坏了安排……发个军令下去,告诉陈斌,不要靠过来,这是我的意思……写完了我来签押。”

  话前半截是跟身侧徐世英说,后半截确实跟随行参谋文书来讲,故此,徐世英点点头,而一旁早有参谋和文书回去通知在大帐那里执勤的马围了。

  随从走了几人,张徐二人也没有等,而是出了炊事之地,往外围而去。

  徐大郎不知道是被崔肃臣给触动到了什么,却居然于路中主动开口:“若说崔分管是没有私情,只为天下公物而来,那陈总管怕是纯为首席而逼迫大军靠拢过来的吧?自从降过来以后,这位眼中便只有首席一人,渐渐视首席为主君了。”

  “没那么夸张,但确实有些倾向。”张行边走边答,竟丝毫不做忌讳。“所以要叮嘱他……怕他犯浑。”

  而话至此,张行复又顿了一顿:“我之所以用窦立德,固然是想要河北周旋少不了他,屯田兵的指挥也少不了他,但也有借他立场相左来压一压陈斌的意思……陈副指挥对我是绝对好意,却未必合乎大局,窦立德则反过来。”

  “这就是我担心的。”徐大郎立即低声而应。“首席,现在这个情势,有些话也没必要遮掩,只怕窦立德也不是什么一心为公的,若是我们这边被围住,他跟陈总管闹起来,就不是魏公跟窦立德压不住陈副指挥,而魏公一个人兜不住他俩,到时候就要出大岔子的。”

  张行缓缓摇头:“若是我们这边被围住,只能说明一件事,今日之战咱们撑住了……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能管一件是一件,让他们少出分歧……窦立德这人绝不会做叛徒,他最多是想揽权,你觉得他们俩最大最近的一件争执是什么?”

  “当然是大军团的位置和出击与否,出击方向。”

  “除此之外呢?”张行忽然驻足,因为他们前方就是一个主力营盘,彼处人多。“具体一点。”

  “程知理……”徐世英也驻足给出了答案。“崔氏既反,史怀名被卷走,程大郎那里怎么说?”

  张行沉默了片刻,立即给出回复:“程知理必然跟崔氏今日举止无关,他的根基是他的那些乡里乡亲,娶崔氏女也不是要当崔氏女婿,而是要抬高家门……但说实话,真要是敌军进展到了平原跟前时,我还是有些担心,什么道理都比不过人心自由想法,真按照道理说,崔二郎根本不会回来。”

  徐大郎也沉默了一会,忽然摇头:“算了,这种事再想下去也无益,重压之下,谁也不知道谁的心思,还得看个人自为……首席也不必多想。”

  “我也这般想的。”张行看了看对方,也点了下头。“时局如此,若忠义英武,迎难而上,自然要铭记在心,不能负了人家,而若是……那就算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不必想太多。”

  徐大郎一点头,随即二人进入前方寨内。

  寨中主将贾越立即扶剑来迎,双方立到一起,尚未开口,先有文书过来,递交了马围整理的军令文书,张行接过来,就在木质底板上借力签了名字,做了常用标记,然后犹豫了一下,复又在旁边加了一句话:“谨慎应对内部流言,以防人心动摇。”

  写完之后,交与文书,这才在熹微的晨光下来看贾越:“营中准备如何?”

  “一切妥当。”素来少言的贾越开口还算干脆,但很快就显露出了一些与以往不一样的态度。“北面联络了吗?”

  “联络了。”张行认真来答。“谢总管去了,他说各家都会去,除此之外,我还让白沛熊他们去了,带着我正式的求援信。”

  贾越点点头,但出乎意料,他自己又摇了摇头:“怕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

  “有比没强。”张行说了句自己的口头禅。“退一万步讲,至不济到了全军逃亡的时候,还能有个接应。”

  贾越点点头,复又来问:“伏龙印委实能制大宗师吗?”

  “效果肯定有,但效用如何不好说。”张行倒是坦诚。“而且我跟雄天王说好了,若我持用无效,便让他来。”

  话到这里,贾越居然还有话,他犹豫了一下,认真道:“还是要去北面的,张三郎,你的天命在北!”

  徐世英微微挑眉,看向了张行。

  张行心中微动,却又缓缓以对:“或许如此,也迟早要去一趟,但现在,只在今日,天命就在此地!”

  贾越再三颔首不及:“放心,我晓得紧要快慢,既在此地,绝无二意,我也从未作战时没尽心尽力过。”

  张行点点头,便不再多言,继续在营中转了半圈便准备离开。

  不过,此时往东看去,隔着清漳水,微光已经很明显了,于是,张行与徐世英一起,外加贾越及其营中军官,便停在了一处只有丈余的土木高台上,都没有开口,而是一起望向东面。

  片刻而已,便看到一个红红的事物出现在薄雾、水汽、云层之后,红的仿佛如火,又好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一般。

  二人包括几名随从全都立定不动,屏住息来,安静的看着这团火烧过云团,看着花盛开在地平线上,方才松了口气。

  但仅仅是一口气,随着太阳升起,视野陡然开阔,除了张行外,许多人都为之色变。

  无他,这个时候众人才意识到,之前将太阳扭曲成花朵的不是别的,正是河对岸东都大营的水汽炊烟。而且因为相距不远,两岸兵马的炊烟与水汽直接在上空凝成一团。这还不算,众人顺着云层往下看,果然看到了云层的另一大来援——黜龙军大营正南,那里是太原-武安联军的大营。

  彼处的烟柱水汽,几乎比得上河对岸东都兵马与黜龙军的总和。

  这么说,或许有些可笑,因为两个大的、粗的,是人家的。

  “今日若战,关键有两个。”就在这时,徐世英忽然开口,引起了周边所有人的注意,同时以手在空中划了一道,乃是从营地边缘指向了营地核心。“一是初战,能不能把握好时机,把大阵立起来,护住营盘……这个我们没试过,也没时间试,不知道成不成,若是不成,便是今日抵挡住了,可失去了营盘,一旦我们撑不下去,也只是败亡突围的结果;另一个就在阵眼中心,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必须要挡住英国公一击!”

  张行没有吭声,只是看着东面的清漳水发呆。

  但很显然,他听得很清楚。

  就这样,随着太阳,早间用饭,旋即擂鼓聚将,马围将最新修订的防守方案再度讲下,雄伯南鼓舞士气,众将轰然领命,便各自往来调度,中军数百准备将,也都纷纷听命,往各营各处而去,安静待命。

  黜龙帮早早进入战备状态,河对岸的东都大营则熙熙攘攘,部队往来调度,却始终不出大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大的太原-武安联军军营虽然因为人数缘故遮掩不住嘈杂,但在部队调度上却明显简约了不止一层——从上午开始,联军开始出营有序列阵。

  双方相隔不足十里,修行者不提,哨骑往来汇报清楚,彼处乃是一营出,先成队列,金鼓旗帜号角齐备,甲胄军械战马列装,方才前移一二,再一营出。

  信使往来不断,消息从前方传出,来到黜龙军大营,又从梅花瓣中间花心部位转送到花瓣各处。

  而一直到中午时分,最终的消息传来,太原-武安联军大营出兵十营,每营三千,各营将领中未见有武安军中人物,俨然是太原全军出动,却只以三三四的队列向黜龙军大营缓步推进。

  又因为三万之众的阵型极为开阔,以至于列阵成功之后,黜龙军前哨已经可以肉眼从高处望见烟尘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4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4/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