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445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幽州突骑?!罗术?!”元宝存终于笑了,而门前侍立的吏员们已经面色有些发白了。“这是不是显得我有些不识抬举?人家那么远都眼巴巴主动靠过去,我在家门口却纹丝不动,会不会被擒拿过去治罪?”

  “不是这样的。”窦历赶紧安慰。“元公这里到底是另有原委,但只要元公此次转运妥当,想必也无人会把元公做外人的。”

  “哦。”元宝存状若恍然。“转运妥当就好?”

  “是。”

  “那你知道隔着一百五十里转运十四五万大军的粮秣,需要多大力气吗?”元宝存冷笑道。“黎阳仓剩下的粮食是够的,但只怕武阳郡的民夫不够!”

  “武阳大郡,何止百万人口,三十万丁壮?!”窦历认真辩解。“服役十几日而已。”

  “不用春耕了吗?”元宝存终于厉声作色。

  窦历愣了一下,他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说,他打心眼里认为春耕跟眼下的战事没有可比性……这可是会对天下大势走向起到某种关键作用的大战。

  “元公,有些事情得做取舍。”一念至此,这位窦氏贵公子恳切来劝。“英国公和段公都说了,这天下唯一能撼动关陇的,就是河北,而河北这里其余都不成气候,或者就是自己人,只一个黜龙贼,最为要紧,所以这一战事关重大,怎么能因为区区春耕而耽误大事呢?”

  “大魏之所以有今日,就是因为征召民夫,就是因为大事耽误了春耕……”元宝存幽幽以对。“我在河北这五六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此事。”

  窦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不敢对元宝存这种身份的人作态,只能去看房玄乔。

  房玄乔闻言笑了笑:“元公,你是不是受了黜龙贼蛊惑,或者干脆中了人家计策?我在路上看布告,居然有黜龙贼数日前发布的春耕事宜宣告……告知了可能的战事,以及不抓紧春耕,仅凭年关时放的那些粮,撑不到明年……是这回事吧?”

  “那是张行被你们围住前走将陵行台发布的布告,巡骑来贴的。”元宝存眯起了眼睛。“而且你们今日才来,之前的时候,难道要我无缘无故撕下来不成?更重要的是,现在是二月初,本就是春耕的时候,他们贴春耕的布告,是顺应天时,你们却让我逆天而行!”

  房玄乔一时沉默,半晌方才缓缓来问:“那元公的意思呢?”

  这次轮到元宝存沉默了。

  “那我就冒昧说几句。”房玄乔叹了口气。“道理是道理,刀枪是刀枪……现在的情况是,元公,作为使者,无论如何我都要说句话,今日这事不是你我能定的,请元公切勿动气,该做就做,因为刀枪就在边上;其次,便是论道理,这个世道就是个人有个人的道理,元公作为郡守,逢到乱世,竟在武阳待了五六年,现在这件事情,就是在挖您的根,您当然有怨气,可是不要说英国公和段公,便是旁边窦参军,他的道理都跟您的道理针锋相对,您是不能从根本上靠道理说服谁的;最后,就是请您把您的道理,您的道理都写下来,我们转呈给白公。”

  元宝存幽幽一叹:“事情我会去做,道理我会写过去,但我还是要说一句不敢在信里说的话……白公真的太像曹彻了!这么下去,便是一时败了张行,人家只要活着,就能须臾卷土重来,河北始终不能安定。”

  “要他安定作甚。”看到对方服软,只觉得浑身舒坦的窦历站起身来,在跳过了某句话后,昂然来对。“最好要河北永世不得安定,否则哪来的关西安定?元公的身份,为何要替河北着想?”

  元宝存怔了一怔,居然有些茫然起来。

  倒是坐在那里回复了常态的房玄乔,忍不住笑了一下。

  春雨贵如油,房玄乔“顺利”完成了任务,带着元宝存的书信离开了变得有些混乱和不安的贵乡,然而出得门来,经过那片布告栏的时候,其人却鬼使神差一般停了下来,然后上前再去查看布告板,却发现那张布告依然在此。

  看了两眼而已,复见一只手伸过来,就在房玄乔的面前将那布告给撕了下来。

  “去时便该撕的。”窦历冷笑道。“此时留着更不妥。”

  房玄乔看了对方一眼,面色不改,只是一声转过身来,翻身上马,看着沿途田野中的耕作农人,缓缓而行。

  这场春雨不止是落了区区武阳一郡,也不只是周边,实际上,大河下游上下,一时多有春雨飘落。甚至,远在数百里外的东都城内,也难得落了一场春雨。

  但是,跟其他地方的百姓为春雨本能感到欣喜的时候,东都上下却笼罩着一层巨大的阴影,既有暗流汹涌,又有激烈的冲突……还是那个原因,消息在不同阶层的滞后性导致了一切。

  出征后,东都空虚,造成某种恐慌,是一层;

  河北局面发生大变,黑塔崩塌,是另外一层;

  可以想见,再过两日,河北战斗的情况传来,又会产生新的一层波动;

  不过,就在眼下,一个更新的事情,却更早在东都卷动了风云……因为这件事就发生在东都。

  “中丞回来了!”初六日的中午时分,李清臣坐在承福坊一处小宅院的后院马槽上,看着棚子外面的雨水,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但快死了。”

  光着膀子低头拌马料的秦宝终于停下了动作。

  ps:感谢张达铃老爷的上盟!

第二百五十七章 山海行(4)

  “中丞回来了!”

  二月初六日的中午时分,李清臣坐在承福坊一处小宅院的后院马槽上,看着棚子外面的春日雨水,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但快死了。”

  说完,他看向了停下动作的秦宝,后者光着膀子,却绕着肩膀在两侧后肩胛骨的位置各自缠了一束纱布,此时甚至还有血水渗出。

  秦宝愣了一下,认真来问:“那你是什么意思?让我去见他,还是要抓我回去?”

  “抓也行,不抓也行,只要他不杀你,反正我都会把你放出来的。”李清臣平静来答。

  “这么说来,如今东都城内是你做主?”秦宝继续低头来拌马料,随着他的动作,血水再度从肩胛骨侧下渗了出来。“你把南衙几位相公跟两位太保放在什么地方?”

  “相公们自有相公们的去处,两位太保嘛,现在也是心乱如麻。”李清臣再度看了眼对方伤口位置,认真答道。“总之,刑律治安归我管了,大太保去握住了最后那点城防兵,二太保去宫里了……”

  “宫里还有什么?”

  “一点金吾卫,几个内侍,几个妃子,几个公主,当然还有几个小皇子,还有全天下的文书,西苑里还有些器物,免不了一堆杂草和灰尘。”

  “这倒也是。”秦宝醒悟过来。“倒是我浅薄了。”

  “浅薄不浅薄吧……”李十二郎正色道。“这些东西在这个时候是最不值钱的,但还是有效用的,而且将来很值钱,总要顾及一二。”

  秦宝没有吭声:“所以你到底要我如何?”

  “去见一见中丞吧!”李清臣认真来对。“到底是一场上下,便是穿了你的琵琶骨,中丞也没有对不起咱们谁的地方……人之将死,张行和思思姐在这里,也要去的。”

  “张三哥未必会去,但还是就去吧,我去。”

  秦宝听到这里顿了一顿,便将马料倒入马槽,却居然多是肉蛋,引得那瘤子斑点兽一阵欢快,便迫不及待来吃,溅了自家主人与客人一身。

  李十二郎立即从马槽上起身,瞥了眼那马料,又看了眼马厩下油布包裹着的兵器,到底是没说什么,而是掩着嘴小心转到了前院。

  秦宝随后跟来。

  “不在家里吃吗?”月娘并未出门,便直接在厨房里问。

  “等我回来。”秦宝披上衣服,低着头答道。“晚上有话说……让母亲大人不要担心。”

  “要是回不来是不是就去找十二郎?”月娘冲出了厨房。

  “找我。”李清臣已经笼着袖子走到门口了,回过头来,气喘吁吁来对。“找我就行。”

  秦宝点了下头,穿好衣服,冒雨跟了出去。

  出了门,转到坊中正路上,二人并未骑马,而是上了一辆油布车,然后便在十数名骑士的护卫下匆匆沿着道路往坊门去。

  “坊街上居然还有这么多人……虽然萧条,但人是不少的。”走在坊街上的时候,秦宝看着细雨中排队买粮的人群,不由诧异。

  “当然不少。”李清臣依旧笼着袖子。“他们能去哪儿?天下难道有比东都更安泰的地方?这里有吃不完的陈粮,有数不清的金银珠玉,想当官的话现在空缺多的是,没有战祸,没有饥馁,高大城墙保着,坊墙护着,简直是天下大同!”

  秦宝叹了口气:“这就是我为什么决心要反的缘故,这些粮食全都是河北、东境、江淮运来的,是天下百姓日日汗滴禾下土换来的,不是凭空出现在洛口仓的。而在河北,看到黎阳仓放开,我才意识到那边的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过的是什么日子?”

  “就是我当年过得日子,修东都我不记得了,整备南北沟渠水道我也不记得了,但一征东夷,二征东夷,就是我刚刚成年的时候,当时就觉得各处的青壮就好像谷瓮里的谷子,眼瞅着一次次少的不多,可马上就见底了……”秦宝靠在车子的一侧,幽幽来对。“而我是程知理程大郎的人,平素里就有十几个伴当负剑挽弓的,那些吏员根本就不敢找我,可笑我当时还想着从军去博个出身……我这个人总是这般逆势而行,眼睛只能看到最浅一层和自己的东西。”

  李清臣沉默片刻,忽然来笑:“不要紧,你还年轻,而且你的本事摆在那里,乱世风云,诸侯起落,谁都少不了你这个天生的冲锋破阵之才……求才若渴的人多的是……不说别的,现在你给我做事就行,整个东都都人心惶惶,帮派横行也无人管束,不知道做了多少腌臜事,替我一个坊一个坊扫了便是,一日三坊,一个月就能扫干净。东都百万黎民,可都指望你了。”

  秦宝沉默不语。

  二人说话间,车辆已经出了坊门,而出了坊门隔着一条宽阔过了头的天街,便是靖安台占据的立德坊了……也不知道窦立德此生有没有希望来此一游。

  就这样,来到天街上,此时的天街和坊内相比就冷清多了……坊内虽然也都有些破败和死气沉沉,但人是多的,甚至偶尔能听到不懂事的孩童在春雨中打闹,而天街上却人流稀少,往来的也都是车队、挑夫,还都是转运陈粮和物资的。

  “也就是一座死城。”这时,秦宝突然说了一句。“外面都断了,关陇也断了……白横秋占了,未必是坏事。”

  李清臣本欲驳斥,但眼瞅着穿过天街后,便来到了立德坊的那座桥前,便摇了摇头,先行下车,缓步往内走去。

  秦宝也只好跟上。

  来到这里,却又是一副景象,满是枯枝的水潭,倒塌的黑塔,低着头匆匆往来的靖安台吏员,破败到春日长草无人清理的砖缝。又往里走,来到黑塔对面的一个小院子前,便见到了许多没有走动的人,黑绶、朱绶都有,还有一些朝廷官员和大族中坚,他们全都神色凝重,甚至于有人相对戚戚。

  李清臣笼着袖子走上前去,看正见到一个熟悉的年长之人自院内出来,便诧异来问:“柴常检什么时候回来的?你不是在淯阳做通守吗?中丞唤你回来的?”

  “怎么可能?”那早就不是常检的柴常检摊手苦笑。“被撵回来了,赶巧而已。”

  “您的修为和经验都压不住一个小郡?”李十二郎是真的惊了。“杜破阵不是去淮上了吗?”

  “我倒是压得住郡内,也没见到杜破阵,可人家南阳总管白横元发大军来北,郡内上下响应,我也不好违逆众意,偏偏东都这里又有消息,说是白横秋跟中丞在河北翻脸了,而且吃了大亏。”柴常检说着看向了院内,语气变得萧索起来。“我怎么好装聋作哑?便干脆回来了。”

  “见中丞了吗?”李清臣继续来问。

  柴常检点点头。

  “怎么说?”李十二郎继续来问,周围人也都竖起了耳朵。

  “跟我交了底,让我安心在东都这里待着,监管城内粮食的分发。”柴常检说一半藏一半。

  但李十二郎似乎早就知道什么,只是一点头,便回头示意秦宝跟上。

  众人纷纷侧目,但也无人阻拦,而是目送着两个脸色都很差的年轻人走入院中。

  院子里的内廊下,有个脸色更差的老年人正躺在垫高的斜榻上,原本总是精神矍铄、精力无限的曹皇叔好像变了一个人,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胸口蒙了一个小锦被,皮肤松弛,面色惨白,双目紧闭。

  一个官奴按照指示,尝试去给对方整理有些凌乱的头发,却被这个老头微微睁眼一瞪给阻止了。

  这一点似乎还是一样的,他的头发从没有像白横秋那些人一样整齐干净过。

  “中丞伤势到底如何?”秦宝走上前去,躬身一礼,平静问道。

  “老夫这条命其实已经没了。”曹皇叔言语居然非常清晰,而且动作似乎也利索,因为他居然直接掀开了身上的锦被,然后露出了近乎整个凹陷进去的胸口,里面血肉已经明显失活,只是以真气附着而已。“吊着命,见几个人,交代一下事情,一口气下来,听到个消息,也就死了。就好像火苗一样,其实已经熄了,最后一点红烬藏在灰里的意思。”

  “大宗师都不能续个几年命吗?”秦宝确实有些不解。“都是陆地神仙了。”

  “陆地神仙也不是真神仙。”曹皇叔躺在那里,望着院中的天空,面色不改,音调不变。“天下混沌,三辉顿开,真气泛滥,先有杂物感染化为真龙,后有百族开化,有四御出世建制立业,从青帝爷开始,才有了四御居天,有了自上遮护接引凡人的事情,才有了神仙,才有凡人可至于万岁。然而即便是神仙,也是要自家证位才行……可证位这个东西,何其难也?一百个大宗师不见两三个的摸到,还多生于大争之世,而不证位,能耐再大,也不过是凡夫俗子,恰如寻常烛火终不能比肩星斗一般。”

  听到这里,秦宝才确定,这位自己的老上司,大魏皇叔,是真要死了。

  因为此人平素绝不会就生死之事做感慨的。

  一念至此,饶是秦宝已经横下心来,此时也不禁有些伤感:“中丞喊我一个匹夫来有什么言语吗?”

  “中丞没有喊你,是我要你来的。”李清臣在旁突然插话,却又看向了曹林。“中丞,秦二郎虽然是个糊涂蛋,但本质纯朴,武艺高强,还是留下来重用为上。没有他,将来在东都,我们这些人都未必能够立足。”

  曹林终于在斜榻上瞥过眼角来,微看了李十二郎一眼:“你身子弱,用不得这杆大铁枪。”

  李清臣沉默了一下,然后认真来说:“尽力而为,而且便是用不得,他在这里杵着,都能吓人,也能安人心。”

  “那就让此枪蒙尘了。”曹林喟然对道。

  “他走了,就不蒙尘吗?”李十二郎分毫不让,甚至有些亢奋。“河北现在有他用武之地?张行都快没了!东都能活,张行都活不了。”

  秦宝诧异看向了对方……他在河畔被从东都大军中抓起来,送入了黑塔,然后黑塔倒了几日方才有李清臣把他从地下黑狱中捞出来,那个时候所有人的关心点都是黑塔倒了,曹皇叔如何。

  而现在,刚刚过去两天,也还是这个问题和它的答案,没几个人想得到别的去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4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5/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