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684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说着,他瞥了眼同僚秦宝,这才是真正俘虏薛仁的人,同时也主动建议招降了,他尉迟七郎哪有资格处理这个俘虏?

  张行点点头,依旧没有问薛仁,而是依次与堂上其他人做询问。

  除了单通海和稍微几位头领在外面指挥安置部队,其余几位龙头和大头领、头领,几乎都在这里,而除了伍常在以外,几乎所有人都给了秦宝面子,或者说察觉到了张首席要耍的手段,纷纷附和,表示可以招降。

  一圈问完了,张行才眯着眼睛来看薛仁:“如何,薛将军,这是第三次生擒你了,可愿降吗?!”

  一股强压之下,薛仁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现在非常害怕,真的非常害怕自己稍微表示一点拒绝的意思后,坏了这么多人面子,会被直接拽出去斩首,那样的话,他期待的一切就都没了。

  他一开始就是为了兴复祖上荣誉,为了妻子有所回报,为了自己出人头地来参战的。

  他从来都是想要这些东西且不愿意死的!

  但是,剧烈的情绪下,此人心底那点东西还是压住了这袭来的恐惧,然后在门板上欠身咬牙开口:“张首席,我不是不愿意降,但我还欠陛下一个答复……不是欠他什么恩情,他的恩情我上次在河内两次拼命已经还了,也不欠司**帅的恩义,因为这次也还了……但我不能这么直接降了,直接降了,我在陛下那里便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他就不晓得我为东都效力是为了回他那里,张首席,你最起码要让我与他说清楚!”

  张行面无表情听完,迅速点头:“可以,你回去与白横秋说清楚便是。”

  不止是薛仁,堂上其余人也都是片刻后方才愣住,继而反应过来,纷纷去看这位首席。

  “我让人送你去伏牛山。”张行正色道。“今天就去,到了那里你与白横秋说清楚,然后告诉他,你不欠他的了,如今却欠我们黜龙帮一条命……让他处置你,如何?”

  薛仁愣了许久,方才在许多人的目光下喏喏:“不是不行,但我还有妻子,万一……”

  “万一白横秋用妻子威胁你,那你就先回去,不怪你的。”张行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停顿便衔接了上去。“但要自己想法子带着妻子回来……我信你便是。”

  薛仁终于无言,当时便被抬了出去。

  人既走,堂中开始摆放圆桌和一圈又一圈的椅子,过了一阵子单通海也带人到了,张行便正式开会。

  会议的议题很简单……那天雄伯南是在黜龙军全军出动的半路上赶上来的,战斗一结束就走,连动手都没有参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来过,更不要说河北大行台那里临时更改了预定大方略,决意全军猛攻晋地。

  而现在,必须要考虑北面军情传过来以后南阳这里白横秋的反应,以及后续处置。

  所以,张行先做了两处军情通报,然后就直接询问众人,南阳这里要如何收尾?

  众人闻得李定已经成功击破东部巫族主力,自然多是惊喜,而且都晓得白横秋要走了,只是听到大行台临时更改战略,就没有那么态度一致了,至于说到眼下南阳这里何去何从,那就更是五花八门,各有所言了。

  很多人,准确的说是以单通海为首的河南本土头领还是想着去打东都,尤其是这一回后,张行的修为到了一定份上,他们也能察觉的,那么如果此时集中河南河北主力,一位准大宗师,五位宗师,八百踏白骑一起攻击,东都说不得一个春天就能拿下。

  到时候就是全局在握,从容进取关西了。

  所以,他们希望当时议定出兵晋地且还不晓得张行晋升以及此战结果的大行台,现在直接把大军撤回来,掉头等待凌汛结束,然后一起围攻东都。

  相对应的,一些大行台背景的头领跟少数河北籍贯头领则建议一起渡河去河北打晋地。

  理由也很简单,最近越来越放得开的魏文达就说了,河北那边已经动员和出动了,河南则正要调整,没道理要那边更改路线,更不要说大行台的理由很正,打晋地能呼应李龙头,晋地本身到手意义也不下于东都。

  说的刘黑榥、张公慎几人连连颔首。

  当然,相对于庞大且立场鲜明的河南、河北两大块头领们,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别的建议……比如说秦宝就询问,要不要先南下,収降淮南军,然后一路进入荆襄,联结白龙头,了结韦胜机?

  伍惊风、伍常在兄弟俩的方案更直接,他们建议等白横秋撤军的时候直接追上去,逼入武关,万事可定!

  而很快,方案逐渐集中在了前三处……因为最后一个方案很快就有人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白横秋到底是大宗师,十之八九在长安立了塔,越往那边去越厉害,追上去反而会堵在武关门前没有进展,不如其他方案能迅速产生有效战果。

  与此同时,秦宝的方案则随着讨论进行,尤其是在河南河北立场分明的情况下,渐渐有了更多支持者——程知理这位新来的“准指挥”第一个跟上,第一次主动表态的阚棱随之加入,然后牛达也随着转向,接着是王雄诞、张金树等人,最后连伍氏兄弟都明显动摇,并在三个选项中渐渐偏向了这一处。

  至于说第三个方案为什么人多,就好像河南头领要打东都、河北头领要打晋地一样,都明显是有另一层缘故的。

  那不是白三娘嘛。

  争论了一阵子,就连单通海都焦躁起来,瓮声瓮气,直言不讳:“争端这么明显,又是军前,首席本可一言而决,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但我还是要说……南阳一战从一开始就是河南各行台抢在年关前动员参战,年都是在军中过的,且因为雨雪,多日大战死伤累累,若是还让他们春耕时再往南边去大江上,往河北去红山打仗,是不是对他们不公正?”

  这话一说,其余人都不好开口了,但几乎所有人,包括一部分河南籍贯头领,也都觉得单通海有些过头了。

  说白了,军队要听指挥,一次次整编不就是为这个吗?真要是用这个拿捏住方案,事后肯定会有处置。

  “说的是,军心士气一定要考虑。”张行脱口而对。“但这不是军队不听指挥的道理,还是要考虑哪个方案更合理……说实在的,我之所以一直没开口是因为我与大家的讨论都不大相符,我是赞同去叩武关的。”

  堂中一时陷入诡异沉默。

  “诸位,打东都不是不行……打东都有打东都的道理,我毫不怀疑,打完东都,我就是正经大宗师了,说不得咱们还能再多两位宗师,再去攻杀关西,那就从容许多。”张行开始阐述理由。“打晋地也有晋地的道理,而且大行台那里已经打了……我是尊重他们意见的。

  “那么叩武关呢,道理是什么?不是指望能直接破关成功,而是要拖住白横秋,让他这个大英唯一的大宗师兼皇帝不敢离开长安腹心之地!拖住了白横秋,其他三处,尤其是北面晋地跟巫地南下挨得近,很容易形成突破!”

  话到这里,张行环顾四面:“但是这么做,也有一个麻烦,就是去武关的部队,很可能在关键的时间内没有任何战功,而我们为了拖住白横秋,最好是此间的部队一个不落的顶上去,让他知道,他要是乱动,真就能破关……换言之,我们要坐视其他人成功。”

  堂上再度陷入鸦雀无声的境地。

  从几位龙头到范六厨这种最基本的杂牌头领,包括之前提出这个方案的伍氏兄弟,都在艰难的挣扎。

  好嘛,又回到了那天,其他人负责统一天下,而我们是代价了。

  “那就去武关!”过了不知道多久,单通海忽然拍案而起,震动了堂中所有人。“首席这个方略是公心,而且是咱们自己争执不下的,去河北的话河南的兄弟肯定不满,去打东都河北已经动手了,也说服不了人家……去叩武关,谁都无话可说!争天下的事情,首席自家都不在意功勋威望,我们还要计较吗?!”

  此言一出,堂中终于如释重负,众人也开始发言附和起来:

  “不错,去武关!去武关堵住关西,也方便后方从容吃掉南阳。”

  “武关到底也算是河南地界,只要司马正不发疯再出来,咱们也能就地休养补员……之前死伤确实重了。”

  “司马正那个样子,他出来截我们,我们就能回去冲垮他!趁势夺了东都又如何?!”

  “那就去武关嘛……也不要考虑什么春耕了,仗打到这份上,就是拼这一口气!”

  “那大江上……”

  “三娘没那么弱。”张行开口道。“她若需要援军,打通道路之后,自然会与我们说……到时候我们有余力自然可以尽量支援……但现在,如果我们准备去叩武关,现在就要做好准备,从白横秋撤退开始,就咬住他,让他一刻不得喘息!”

  “那就打武关。”片刻的沉寂后,单通海重申了一遍立场。

  很快,在场大小头领近二十人,全手通过了若白横秋真的撤退便立即追击到武关为止的方略。

  PS: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变白金了。此外17-18号,会耽误更新,提前说一声。

第一百零四章 送乌行(14)

  正月上旬,阳光明媚,洞庭湖上烟波浩渺。

  年前最冷的时候,这里还下了半刻钟的雪,细细碎碎的,像撒盐一般,落入了洞庭湖内,让周遭军民颇为惊喜,都说上次见到下雪已经是五年前了。

  这让巴陵城内外的一众淮右盟上下当时面面相觑。

  南下小半年了,说实话,盟内其实一直有些言语……都觉得杜破阵在瞎折腾,非得让大家伙背井离乡,尤其是这几个月更明显,因为再往前还能说是为了协助南梁皇帝和白有思搞军事行动,而这几个月两边都对峙成僵局了,杜破阵却只是一心一意以洞庭湖为核心做铺陈与经营,却是终于让所有人不再多想,晓得这厮是要做什么了。

  然后,便是北面连番的消息传来,引得人心更加动荡。

  好在杜盟主也是有手段的,这个给安排个官职,那个给找个本地媳妇,经常骑个马坐个船去到人家家里,说些闲话,道些难处,倒是也能维持。

  这一日,杜盟主尚在洞庭湖内一个岛上慰问屯驻水军,忽然有人乘快船过来,船上悬着铃铛,挂着红旗,驶入港口,惊得周围船只纷纷避让,沿途水道畅通无阻。

  杜破阵远远听见铃铛响动,晓得是最紧要消息,赶紧亲自往港口上跑,然后不待船只停稳便匆匆来问:“出了何事?”

  信使也是杜破阵身前得用的义子,立即作答:“义父,辅伯唤你速速回去开会,说是北面有要紧军情,还有正经的使者过来,而且不知道怎么回事,南面的林士扬竟也亲自来了!”

  杜破阵心下一惊,他昨日刚刚知道司马正出鲁阳关、三家对峙的消息,也在想着会不会爆发大规模战斗,此时一听,不敢怠慢,立即让岛上驻军安排船只,即刻返回。

  船快且稳,杜盟主如今有了修为,自然一帆风顺,不到傍晚便望见了矗立在洞庭湖畔的巴陵城,更有不远处君山与城与湖相映相承。

  当此时节,真真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杜盟主虽然不晓得这些描述,也没有什么喜洋洋的感觉,但他一路上看这些景色,却居然有了一丝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的类似感触,乃至于思索起了进退之道,产生了一种谁跟俺一条心的感慨。

  倒是天生慧通了。

  只不过,他过于聪慧了。

  眼看着巴陵城的水门已经出现在视野中,其人忽然心中微动,下令停船收旗,然后就来问身侧同船归来的使者:“辅伯只让我回去开会,说有北面军情和正经使者……林士扬是他说的,还是你看到的?”

  “孩儿看到的。”使者脱口而对。

  “正经使者是谁?”杜破阵继续来问。

  使者连番摇头:“连着林士扬,来了许多人,都不像是寻常人物……”

  “你没看到使者从北面来,也不晓得是谁,反而是许多高手从南面随林士扬一起来?”

  “是……”

  “……”

  “义父,可有什么不妥当?”义子明显慌乱。“这可是辅伯安排的!”

  “我知道。”杜破阵面不改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怕只怕你辅伯也被对方糊弄了……莫忘了,林士扬是有兼并我们道理的,而且他也能从真火教那里请来高手,若是我和你辅伯一并被他端了,前面抽不开身的白龙头也要认的。”

  “那该如何应对?”

  “事情还不一定呢,不能轻举妄动……这样,你先回去复命,只说我临时去了青草湖,没见到我,岳华岛上的小张头领亲自去找我了,你先回来了。”

  “是……”

  “不用担心为父,城里都是自己人,为父但有了准备,万事妥当。”杜破阵催促不及。

  那信使无奈,只能在船上叩首,然后船只靠岸,杜破阵自引着几个人从陆路隐蔽回城,信使则继续随船自水门归于巴陵。

  且不说信使如何,另一边,跟随行侍卫换了衣服的杜破阵依旧小心翼翼,他走陆路来到城下,见到城头上秩序井然,傍晚时分出城的百姓、客商也都密集,并无半点异样。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先让自己的几个心腹侍卫兼义子先进去,控制了另一侧某个城墙角楼子,方才顺着垂下绳索爬了上去。

  然而,他死活没想到,就是爬墙的行为暴露了他的行踪,引发了城墙上的警惕。

  但城墙上的守军惊动,见到是杜破阵本阵,只都是不解罢了——这是在做甚呢?回自家大本营为啥爬墙?!老了要锻炼身体?!

  杜破阵自然心里发虚,只是见到城墙守军可靠,便立即用了起来,先着人打探各类消息,然后依次带人接管……或者说是依次视察了仓城、武库、水兵营,却始终没有发觉任何异常,连水兵营头领马胜都在端着碗吃饭,见到杜盟主过来还问他吃不吃?

  就这样,随着天黑,杜破阵终于心慌了。

  因为辅伯石、林士扬真要是接了黜龙帮的密令除掉他杜破阵,或许用不上这些人,但不可能不对自己死后的动乱做防备吧?

  最起码要封锁武库,控制水门才对。

  正慌着呢,那边火光凛凛,大约十几个人往这边来,临到水兵营跟前,辅伯石的声音在暮色中响起,而且明显带着怒气:“杜盟主,你作甚呢?不是去青草湖了吗?如何这么快回来清点武库跟水兵营?”

  杜破阵一时尴尬,刚要解释,林士扬那南方腔调又响起来了:“辅大头领装什么呢?这分明是你们张首席的习惯,不通知、不招呼、不陪同,直接进去查看,直接与最基本的军士交谈……都出了名的。”

  杜破阵尴尬欲死,只能厚着脸皮勉力支撑:“老辅你是真冤枉我了,我都不知道你找我,小张都不晓得我没去青草湖,而是回来突袭视察城防,自然只能告诉你们我去了青草湖……”

  “不要闹了!”辅伯石来到跟前,气急败坏。“是真的大事,你幸亏还知道进来,若真是今晚躲在城外,咱们淮右盟上下几万口子,怕是真要被你连累将来!”

  杜破阵总算是压下不安,赶紧来问:“出了何事?”

  “走……先回去,见了谢鸣鹤谢总管再说!”辅伯石一口气吐出去,当时有些无奈的感觉。

  倒是林士扬一直在旁冷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6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4/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