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时节_分节阅读_第301节
小说作者:姚颖怡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20:10:40

  总之,高平原本就很穷,现在又来了很多灾民,虽有善心人士捐助,可是杯水车薪,现在好不容易把灾民安顿妥当了,可总不能让他们饿肚子吧,苦啊,何博苦,百姓苦,高平更苦。

  往常看到何博的折子,冯恪二话不说就给打回来,可是这一次,他没有这样做。

  高平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灾民?

  从童州过去的。

  而四皇子就在童州。

  童州四地减免赋税是应该的,而高平也要免赋税,那这就是四皇子的无能所致。

  也不怪冯恪会这样认为,要怪就怪萧真把四皇子的事情封锁的太严。

  当然,这也需要黎青的配合。

  冯恪手眼通天,但是他现在收到的消息,全部都是萧真想让他知道的,至于那些暂时还不能公之于众的消息,传播范围只局限于几个人,甚至就连童州的其他官员,也只是以为四皇子身体不适。

  谁让四皇子自从来到童州,便躲在屋子里不肯出来呢,说他病了,没人怀疑。

  于是冯恪便将高平的折子与童州四地的折子一起,送到了永嘉帝面前。

  自从四皇子在路上延误行程,永嘉帝便对他非常失望。

  原本因为操办年节而对四皇子生出的那一点点父爱,已经在四皇子去往童州后被消磨殆尽。

  正如冯恪猜想的那样,看到高平的折子,永嘉帝便面沉如水。

  高平的折子允了,但是在永嘉帝心里,给四皇子记上了一笔。

  而此时的山上,已经陆续离开了几批人。

  韩家大奶奶带着孩子来向赵时晴道别,她们要去高平,韩大奶奶的小姑嫁在高平,她的娘家人目前也在高平,并且已经在高平置了产业,以后很可能会留在高平。

  赵时晴想到刚刚收到的消息,说道:“韩老太爷死在了去往高平的路上,韩大少下落不明,不知道有没有到达高平。”

  韩大奶奶脸上并无悲伤之色,她的嘴角微微勾了勾,对赵时晴说道:“他若活着,等到了高平,我便让父兄到衙门里递状子,我要与他和离,他若是死了,那就更省事了,连状子也省了。”

  她与那个男人的夫妻情分,早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抱着襁褓里的孩子走出家门的时候,便荡然无存了。

  赵时晴笑着点点头:“你拿定主意就好,你是一个坚强的母亲,你和孩子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对了,只知道你夫家姓韩,却不知你的闺名。”

  韩大奶奶微笑:“我是路氏女,我叫路丹丹。”

  “真好听,路丹丹,路大娘子,希望我们以后还能相见。”

  韩大奶奶,不,路丹丹,她是笑着下山的。

  上山时,她是韩家的大少奶奶,下山时,她是路丹丹。

  从此时,她先是路丹丹,然后才是孩子的母亲,路家的女儿,至于韩家,无论那个男人是否还活着,都不会再成为她的牵绊。

  郝夫人带着两个外孙女也来见赵时晴,她们却不是来辞行的。

  郝夫人说道:“二小姐,老妇人有件事,还想继续麻烦二小姐。”

  赵时晴问道:“夫人不要客气,不知有何事?”

  郝夫人揽过两个外孙女,叹了口气:“不瞒二小姐,自从经历了这一回,老妇人也有了自知之明,我老了,怕是护不住这两个丫头了,思来想去,不如把她们送到京城,虽然有了后娘,但不还有亲爹吗,如果这世上还有谁能护住她们,也只能是她们的亲爹了。”

  赵时晴猜到她要说什么了,道:“夫人是想让我回京时带上她们?不是不行,只是我觉得夫人不如一起进京。”

  郝夫人一怔:“一起进京?那怎么可以,我那女婿已娶新妇,我一个前岳母,怎么再去讨扰。”

  赵时晴微笑:“夫人何不换个思路,您不用住么女婿府上,您可以在京城租个宅子,至于宅子的位置,就租在女婿家附近,两位姑娘是您一手养大,如今您上了年纪,她们在您身边侍候不是应该的吗?

  您可享天伦之乐,两位姑娘不用看继母脸色,还能有个孝顺的好名声,对于您那女婿而言,既能全了这份父女之情,又不用受夹板气,何乐不为?

  至于女婿的新妇,我想没有哪个继母愿意与继女同住一个屋檐下,无非是顾全名声而已,大不了往您那里多跑几次,多送些东西,同样也能落个好继母的名声。”

  郝夫人想了想,抚掌笑道:“老妇人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她看向两个外孙女,两个外孙女都是一脸喜色,自从外祖母决定让她们去京城,她们已经偷偷哭了几次了,可若是外祖母也一同进京,那就和现在一样了,无非就是换个地方而已。

  祖孙三人欢天喜地走了,她们会和赵时晴一起回京城。

  此时的赵时晴并不知道,无意之中结了一份香火情,而这位郝夫人的女婿,其实是个大人物。

  不过现在赵时晴还不能回京城,郝夫人祖孙也要在山上多留些日子。

  随着山上的人越来越少,赵行舟带孩子的差事也没了,他终于在赵时晴的陪伴下踏上了前往高平的官道。

  他们没有声张,悄悄到达高平,城门外依然设有粥棚,因为官道修好后,以前被困在童州或者滞留在半路上的灾民,陆陆续续前往高平,高平城外,不但设有粥棚,还有专门负责接收和安排灾民的官员。

  赵行舟和赵时晴虽然不至于穿得破破烂烂,可也是一身布衣,非常朴素。

  而跟随他们的护卫,也都是乡下汉子的打扮,护卫们出京时带的换洗衣裳早已破烂,现在物资短缺,童州买不到新裳,所以他们身上的衣裳都是补丁摞补丁,有些护卫甚至连鞋子也没有了,穿的是草鞋。

  因此,他们这一行人,在别人眼中就是地地道道的灾民,无非就是身体强壮,没有菜色。

  还没等赵时晴亮出路引,他们就被编进了灾民队伍。

  灾民大多没有路引,还有很多人在逃难的路上遗失了户籍牌子,一来二去,负责安排灾民的官员和衙役已经不看牌子了。

  毕竟,论起民风剽悍,谁能比得上高平的百姓?

  赵行舟环顾四周,看到他们这一队有五十多人,其中自己人占了一半。

  还好,自己人被分到一起了。

  可是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一个汉子就走了过来,对那名官员说道:“大人,我是大旺村的里正,分给我们村的五十人,只有十个青壮汉子,其他都是老弱和妇孺,这怎么开荒怎么种地啊。”

  里正朝着赵时晴他们所在的队伍指了指:“您看这些人,大多都是青壮,大家都是接收灾民,总要一碗水端平吧,您看能不能把这些青壮匀出一半给我们村啊。”

  那官员也是个好说话的,笑着说道:“这些是去小南庄的,刚好他们里正还没过来,那你就先挑人吧。”

  大旺村的里正大喜,连忙过来挑人,这些青壮汉子,个个都装实得像牛犊子一样,他越看越欢喜。

  “你,你,你,还有你,还有你们几个,跟我走!”

  大旺村里正走了几步,一回头,这些人还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不走?”

  这些人摇摇头:“不去。”

  大旺村里正有点着急,忙道:“我们村大,荒地多,还有水源,比小南庄好多了,你们放心,只要来了我们村,保证让你们吃饱肚子。”

  这些人还是摇头:“不去。”

  大旺村里正急得不成,再不走,小南庄里正就要来了,那个老家伙嘴碎得很,看到他抢人,一定不依不饶。

  “咱们大旺村后面就是山,山上都是宝贝,凭你们的体格,上山就能打到野兔山鸡,下了雨还能捡菌子,咱们村里妇人做的山鸡炖菌子,就连观月公子都说好。”

  听到观月公子四个字,赵时晴和赵行舟对视一眼,赵时晴问道:“里正爷,观月公子去过你们村?”

  里正挺起胸脯,一脸得意:“何止去过,观月公子这会儿就在咱们村。”

  他没说的是,就是因为观月公子在他们村里,他才有底气跑来抢人的。

  赵时晴眉开眼笑:“里正爷,您猜他们几个为何不跟着您去吗?”

  里正也不知道啊,他们村那么好,这些人为啥就跟着他走呢。

  赵时晴:“因为我们是一家子,不能分开,您要他们,就要连我们一起全都要了。”

  里正看看她,又看看她身边的凌波,再看看赵行舟,咬咬牙,跺跺脚,十个青壮带一个老头两个小姑娘,行!

  赵时晴打个呼哨,里正先前挑出的十个人,便跟着他们一起走了。

  里正带着他们走出二里路,那边停了两驾牛车,里正让赵时晴和凌波上了其中一驾,赵行舟上了另一驾,车上已经坐满了人,男的一驾,女的一驾,都是和他们一样的老弱妇孺,大家挤在一起,赵行舟和几个老头坐在一起。

  一个老头问道:“大兄弟,你也是从童州来的?”

  赵行舟嗯了一声:“你也是童州来的?”

  “是啊,今天早上才到的,我是在黄家庄子的,你呢?也是庄子里的?”

  赵行舟摇头:“我是山上的。”

  老头一拍大腿:“巧了不是,我婆娘就在山上,我还以为她让洪水冲走了,今天遇到熟人才知道,她还活着,被什么二小姐救下来送到了山上,就是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见到她,万一她以为我死了可咋整。”

  赵行舟问道:“你婆娘姓啥,叫啥?多大年纪?”

  “姓孙,五十出头。大兄弟,你在山上时有没有见过姓孙的婆娘?”

  赵行舟的嘴角抽了抽,姓孙的婆娘,他怎会没见过?

  那个骂了他一个月,吼了他一个月的恶婆娘不就是姓孙吗?

  “你婆娘是不是又高又壮,大嗓门,爱骂人,还特爱干净?”

  “是啊,我婆娘可好啦,她又勤快又顾家,还疼人,长得又好看,呜呜呜,她能活着可太好了,太好了,对了,她还在山上吗,有没有说啥时来高平啊?”

  赵行舟怔了怔,那母夜叉一样的孙大娘,在这老头的嘴里竟然像个仙女。

  是这老头子的眼神有问题吧。

  或者,这就是......夫妻?

  他想起了死去多年的元后,以及被他废掉死在冷宫里的继后,缓缓摇头。

  “她还在山上,你若是想她,我让人给她带信,让她来找你。”

第288章 回京(两章合一)

  大旺村座落在山脚下,正如里正说的那样,多年来靠山吃山,村民的日子也还说得过去,因此,自从童州受灾,大旺村接收的灾民也是最多的,加上今天这一批,已经是第五批了。

  到了村口,几个小孩远远看到驶过来的牛车,便兴高采烈进村报信,片刻之后,便走出来一群人,他们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

  大家围着灾民热情地问这问那,还有人递水递馒头,里正走过来,对大家说道:“累了一路了,先去休息休息,一个时辰后到打谷场上集合。”

  因为这是第五批灾民了,村里准备充足,就连住的地方也给安排好了。

  不过这只是给他们暂住的,都是茅草棚子,里正对大家说道:“你们先在这里住下,看到没,那边的空地都是给你们的,你们想盖房子就自己盖,山上有的是木材,那都是不用花钱的,若是你们想盖土坯房,就要自己想办法了,当然,若是银子充足,也能盖砖瓦房,不过要买砖瓦就要去城里,这个花费就大了。”

  里正话音刚落,赵行舟就问道:“观月公子住在何处?”

  里正笑着说道:“观月公子这会儿应该在山上,你们若是想见他,要等到太阳下山了,这几日他们都在山上。”

  赵行舟还想说什么,赵时晴拉拉他的衣袖,小声说道:“您别给小月月添乱。”

  里正猜得没错,太阳下山后,赵行舟便见到了沈观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8页  当前第3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3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时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