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冥顽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尤四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67 KB   上传时间:2025-11-04 12:58:13

  他朝着门前巨大的光瀑走去,偃师有把握,这次的离开,是为下次义无反顾的重合。于是冲着那背影追问:“太师有没有房中人?”

  原本二十七岁,正是娶妻生子的年纪,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他二十三岁毒发至今,身体每况愈下,根本无心过问风月。

  陆悯脚下未停,应了声“并无”。

  偃师又发话:“要是下了决心,顺便把遐方娶走。你这身体娶别人不方便,娶她可以互相照应。”

  所以遐方就是第一个自愿献心的人。

  要想换下这副病体,得接受附加的条件,区区江湖术士,竟安排起他的命运来。

  他的眼底浮起一层不屑,没有再理会,振振衣袖扬长而去了。

第4章

  重安城的建筑,总是显得过分大。

  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曾经有靖,郢,虞,殷,燕五国,前虞是五国之中,与西域来往最密切的国家。西域么,充满了神秘色彩,巫傩盛行时,把奇异的信仰融合进了砖瓦中。所以重安城有高大得近乎奇迹的惨白神像,也有凌空飞度,在半空中接壤的繁复楼阁。

  然而过于张扬,未必是好事。为了营建出虞王心中的神域,前虞举全国之力打造了这个不同于他国的城池。也正因为这座城池,引来诸国的瞩目,最后城破国灭,重安城变成了燕朝的陪都。

  燕王说,这城诡诞奢靡,留着惹祸毁了可惜。燕朝没有在这里定都,但可以修缮整改,另做他用。

  用途很大很要紧,需要一个最值得信任的人坐镇主持。当时朝中正是论功封赏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来这里,陆悯上奏领命,出乎所有人预料。燕王犹豫再三,因他打定主意要来,最后还是准许了。

  来前稀松平常,来后才发现这座城如它的外表一样奇异。重安城地势很高,南有太虚北有阴山,气候瞬息万变。前一刻阳光万里,后一刻浓云蔽日,城里的百姓早就习以为常,天色有变就点灯。一时半空中浮灯千盏,织造出一种神奇的美感,高楼上店家探身关窗时,太师的华辇正从巷道上经过。

  九章府的议事堂里早有官员在等候,回禀工期进度及奏报朝中要务,是每天例行的公事。

  只是今天又多了一桩悬案,虎夔卫将军赌咒发誓要破案,“等拿住妖人,定要绑在广场上立旗杆。”

  陆悯垂着眼,没有说话。抬手合上面前的帛书,手指使不上劲,略用点力指节就偏移,便不动声色,把手掩在了袖底。

  “昨日擒获的伪人烧了了事,以免后患无穷。告知百姓,若再发现死而复生者,即刻向官府禀报,有重赏。”

  捉拿偃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城中不能再有偃人出没。那些空空的躯壳虚心以待,若不严加控制,早晚会出大乱子。

  虎夔卫领了命,除却这件事,最严重的还属劳工动乱。

  椿日

  因太师向来怀柔,监工的官员也不能使出手段治理。银林卫将军为难地回禀,“这样下去工期恐怕要延误,首条神道两个月后须得完工,眼下修筑还不到一半。”

  陆悯的语气仍是不温不火,“一味压制有什么用,必要的时候以夷制夷,还要我教你么?扣下盲从者的饷银,犒赏给领头的,闹得越凶赏得越多。余下的事就不用管了,过上三五日,想通的人自然会上工。”

  银林卫将军心里没底,“若还想不通呢?”

  陆悯淡淡一笑,“想不通也不能强求。优待修建神道的劳工,是一早定下的规矩,不必我来提醒将军。”

  银林卫将军微怔,抬眼向上觑了觑,太师的神情平静淡泊,世上没有任何事能引得他起伏波动。可这听似和善的言辞里,又藏了多少机锋呢。神道修建确实要善待劳工,但若不再是劳工,那么还有忍让的必要吗?

  银林卫将军坚定应了声是,看来是听懂了。见杂事已经处置得差不多,陆悯站起身,没有一句多余的交代,自顾自走出了议事堂。

  风在鬓边吹拂,耳廓生疼,他忍着没有去触碰。经过廊道中央,恰好看见暗室紧闭的门扉,他略思量片刻,顺着台阶走到了门前。

  罗诘赶来行礼,叫了声“主君”。

  陆悯恍若未闻,推门迈了进去。

  身后的门重又合上了,他身边的人都有眼色,知道什么时候该冲锋陷阵,什么时候该销声匿迹。

  室内燃着灯,四壁的喜鹊铜雕泛出凹凸的光和影,帷幔盖住长榻上的物件,但还是能够看出大致的人形。

  走过去,他在榻前站了片刻,伸手扯开盖布,视线落在静卧的人身上。

  也许不该称之为人,没有呼吸没有心跳,至多是个人偶罢了。他很少照镜子,甚至对自己的印象有些模糊,但当这个伪人出现在面前,他忽然觉得分外熟悉,原来他就是自己。

  案头的鹿角架子上横放着一支箭,这支箭两年前率先射穿了中都节度使的胸膛。当初重安城久攻不下,节度使张谦是他率军以来遇见的最大对手。一位可敬的对手就如知音,很长一段时间让他日夜惦念,他一直认为战死沙场是统帅最好的归宿,结果城破了,张谦还活着,他忽然对此人失去了兴趣,放任手下人把他做成箭靶,当场射成了筛子。

  取下箭,箭镞一点,挑开了偃人的衣襟。

  偃师有一双巧手,皮肤骨骼做得匀称自然。他还记得四年前的自己,身形体态应该就是这样。唯一不同是颈窝的那个疤,遇刺时被人扎了一刀,而这偃人是崭新的,身体没有破损,每一处都极尽周全。

  可惜的是胸口中空,像个无底洞。制作的细节不能让人窥破,所以看不见周边由什么组成,有没有肌肉和血管。但照着箭镞的反馈,皮肉有弹性,不像死物。而他自己的身体,正不可逆地朝着坍塌腐烂一路狂奔,再用不了多久,也许十天半个月,一切就该结束了。

  所以前半生的辉煌算得了什么?区区二十七载,如流星划过天边,燕朝的万世基业和他无关。

  手里的箭无力地垂下来,不是因为灰心,是举不动了。

  随手扔在一旁,他定了定神,转身走出暗阁。罗诘在门外等着,把一封信件送到他面前,“陛下手书到了,主君过目么?”

  陆悯接了过来,展开看,字里行间是帝王的关切,询问他身体好不好,可曾努力加餐饭。当然关切之后便是国家大事,问边关的守将人选定谁合适,问五国一统后,是否应当乘胜向西扩张。

  最后的最后,陛下还有更远大的志向,请太师多加保重,即便是君王,也不能缺了太师这位良师益友的辅佐。且下月太师回上京,君臣把酒言欢,太师为陛下修中都,上京城中的太师府,陛下也亲自过问为他修建妥当了。若太师愿意,在上京将养好身子,中都另派人来主持,也是可以的。

  他轻眨了下眼,合信递回去,“让审台替我回一封奏疏,就说中都营建进展顺利,臣的身体较之上年好了许多,请陛下切勿挂心。”

  至于回上京养身子,大可不必。当初自荐来重安城,一是为功成身退,二是不想让自己的病态落入太多人的眼。他是个要足了强的人,曾经挥斥方遒,到如今连行走都费力,倘若这毒果真解不了,与其在万众瞩目中陨落,不如找个地方悄悄地死,至少保全尊严。

  罗诘是知道内情的,且是众多替太师办事的人中,唯一的知情者。这得益于他外族的身份,在中都和上京没有至亲好友,自然也没人值得他多嘴泄露。

  他能尽好下属的本分,对主上的关心也很真切,垂首领了命,“卑下即刻传话给审台。”脚下待要挪步,又踌躇顿住了,试探道,“主君,那偃人构造如此精妙,偃师必定不是等闲之辈。若果真有办法,主君何不试试?偃师能做一个赝品,便能做第二个,万一被有心之人利用……”

  话没说完,就招来陆悯的凝视,“我自有打算,你的话太多了。”

  罗诘心头一蹦,忙低头说是。不敢再作停留,快步往审台去了。

  陆悯看他走远,变作一个小小的黑点,消失在白玉甬道的尽头。

  知情者有这种担忧,也在情理之中。但他早前看过一本记录天下玄术的书,书上就有关于偃师造人的记载。躯壳和人心,并不是随意能够匹配的,偃师可以做无数偃人用以操控,美中不足是时效短,驱使上一两日已算登峰造极,无法真正取而代之。若能收揽人心则不一样,再精妙的手艺,做不到如出一辙,人心合一之后,偃人周身的气血开始运行,便能和本主重合,假以时日,连指甲和头发都分毫不差。

  只是掏心挖肺,谈何容易,你须得完全信任此人,中途出不得任何差错。不是惧死,比起死,他更怕失去自我掌控的能力。浑浑噩噩落进他人之手,赌运气也赌命。虽说政客是最大的赌徒,但胜算低于三成,就须好好斟酌。

  陆悯沉得住气,九章府里还没有下文,离人坊的陆宅里,却已经开始筹备婚礼。

  忙碌的人不多,也就三四个,且都是些再简单不过的活计。笸箩里装了一堆花生和一堆红枣,要把它们仔细堆叠起来,放在供桌上酬天地。

  染典和艳典已经折腾了老半天,手指头不怎么听使唤,经常堆起一半,说散就散。

  不过一点不着急,也不会感到生气,她们两个是识迷的贴身侍女,小五之所以叫小五,是因为前头还有四个常用的偃人。染典和艳典占了两个名额,有名字,且“活”的时间相对更长。她们有简单的思维,因为得经常说话,话多了,识迷才不那么寂寞。

  “阿迷,你要嫁给谁?”染典问,大眼睛里一片迷茫。

  识迷剪了几个囍字,拿在手里摆弄,“嫁给太师陆悯。”

  艳典无法理解,“半偃能嫁给活人吗?”

  识迷牵了下唇角,“别问,说了你也不懂。”

  艳典向来有股执着的劲头,“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们不懂?”

  偃人也有进取心,虽然脑子简单,但多提点,确实对开智管用。于是识迷慢吞吞告诉她们:“小五就要有心了,他会变成陆悯。我是半偃有什么关系,到时候他也是半偃,正好凑成一双。”

  染典追问:“是偃师的主意吗?”

  识迷点点头,“正是正是。”

  “你们能生孩子吗?”

  识迷吓了一跳,“生孩子干什么?”

  染典说:“生孩子玩啊。外面街市上的夫妻都有孩子,不听话还能打。”

  这个问题倒真没想过,识迷笑道:“半偃应该生不出孩子,从没听说偃人有后代。”

  艳典手上的红枣堆又散了摊子,她叹口气重新来过,一面说:“半偃不就是生人吗,只要睡在一起,肯定能生孩子。”

  识迷顿时无话可说,果然偃人不能常醒,见识多了,脑子里装的全是糟粕。

  染典的花生山堆好了,拿囍字盖在顶上,小心翼翼调整了一下。回头看院子里,阿利刀已经在四周挂满了红灯笼,于是问识迷:“太师什么时候来娶?”

  识迷随口应了句:“应该快了,他快疼死了。”

  一物落一物起,是世间守恒的道理。

  艳典很为小五高兴,“小五总嫌弃自己的名字不好听,这下他要有新名字了。”

  染典说:“其实我们的名字也很随意。”

  识迷觉得这些偃人有些不识好歹,“你们的名字哪里随意,取的时候也花了心思。”

  “那染典、艳典、阿利刀都是什么意思?还有死了的毕娑,他到死都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识迷极力糊弄,“都是西域的好名字,越说不上来意思越高深,且不重名,不比城里那些王王、妃娘强点?你们要是不喜欢,那从今天起一个叫小二,一个叫小三,叫起来还不费脑子。”

  这下她们都不说话了,半晌染典又提出个疑问:“兄妹可以成亲吗?”

  “世道果然乱了,”识迷的感慨又转化成了好奇,“哪家兄妹要成亲?”

  染典指了指门口,“那天你说陆悯是你堂兄,还说得很大声。”

  识迷顿时悻悻,这件事确实失算了,但她很快找到个理由,听上去居然很有说服力,“不顾世俗,决心很大,决心越大,越珍惜得来不易的好机会。反正有权有势的人只在乎利益,不在乎名声,他都当上太师了,谁也不敢当面笑话他。”

第5章

  至于背后笑话……反正又不是真心过日子,管他笑话不笑话。

  艳典的红枣山终于也堆好了,盖上囍字往前推一推,和染典的花生山齐平。两人左看右看,十分高兴,仿佛一切就绪,只等太师来迎娶了。

  “是先换身,还是先成亲?”染典掰着手指细数,“得先找个媒人上门,给我们送很多钱。等我们满意了,选个日子把阿迷装进花轿,送去和他拜堂进洞房。”

  识迷看她们谈论,心里只管感慨,还好染典是偃人。要是真让她生了女儿,谁想娶过门,得先让她发笔小财。

  自己呢,和她们不一样,其实一点要求都没有,只要让她进九章府,怎么样都行。

  为什么有执念,还得讲讲前情。她六岁跟随师父上灵引山,动身的那天,重安城恰好垒起了第一块砖。虞君的决心下得很大,八方筹集,耗时整整十年,花了无数人力物力,终于把这座要塞建造起来。可惜好景不长,这城没能改变虞朝的国运,两三年间引得群狼环伺,最后被燕人攻破,沦为了燕朝的陪都。

  既然是陪都,那等级只比白玉京低一点点,识迷想就近观察这里的大人物们,看看他们和前虞人有什么不一样。但逐个接近费时费力,两眼望着顶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而太师陆悯是重安城最大的官,有他在,就算让那些人站成一排任她打量,也不是难事。所以怎么结亲不重要,有没有聘礼也没关系,甚至只要他答应,她今天就可以跟他回去。

  阿利刀上月刚学会写字,他煞有介事地铺开纸,蘸了墨,打算写上一封婚书,再准备几张请帖。

  “陆悯和阿迷……”他写到第四个字的时候顿住了,“阿迷姓什么?”

  艳典说:“肯定姓阿,这还用问。”

  染典有异议,“哪有人姓阿的,我觉得应该姓迷。横街上麦胡饼的小子姓郑,人家都管他叫阿郑。”

  阿利刀犹豫不决,“到底是姓阿还是姓迷?我们认识了这么久,居然连她姓什么都不知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冥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