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道:“嗯,这么大都是一样的。我们家两个也喜欢学舌,而且刚学走的时候成天都要走,不歇气的。”
徐方又笑着说芙叶,“回头要是皇上抱着,他们也喊一声混蛋。你就等着挨说吧。”
皇帝依然稀罕小孩儿,平王妃和贤妃如今都即将临盆。
他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让人把芙叶家这两个抱进宫逗弄。
虽然时常嫌弃芙叶脑子不太够用,但其实芙叶这样的性子皇帝很是放心的。
如今两小喊‘舅舅’和‘皇上’都是很熟练的。甚至连‘万岁’都会了,这是在梁总管嘴里学来的。
芙叶道:“以后会注意的了,不在他们跟前口无遮拦。小包子,后来呢?”
小包子把后续也讲了,又说了自己进京的目的,以及父母离开黄山就要回华安,然后再回淮阳。过年他也回去淮阳云云。
芙叶道:“挺好的。听得我更想出门儿了。”
徐方道:“那就去吧,到明年孩子们也两岁多了。我自己就是大夫,比魏楹和小寄他们还方便呢。这一路也可以悬壶济世的啊。”
小包子道:“还是大姨福气好啊。我娘可是等了二十多年,才等到爹带着她出门四方游玩的呢。”
太子果然第二天下午就召见王山长和小包子了。
当然是见缝插针的,他们前头还排了几拨等着觐见的人。被叫进去之前,小包子与王山长两人就在侧殿等候着。
小包子正低声和王山长说话,两个脚步声响起。
他抬头一看忙站了起来,进门的是小世子和八皇子。王山长认得他们,也随即站起,一同行礼。
小叔侄俩摆摆手,“免礼!王山长请坐。师叔|小包子哥哥也快坐。”
小包子道:“小世子和八皇子客气了。”
这次回来,小豆沙也托他给这两叔侄带了东西,还有兰心郡主、周雅芙都有。
前者是丹朱一并捎带进宫的,后者是小包子托曦姐儿送去给两个小姑娘的。
小世子道:“父王那边事情还有没有收尾,说请王山长和师叔坐着等一会儿。”
“是。”
转达完太子的话,两小凑到小包子身边让他讲讲一路见闻。
小包子已经讲过几回了。不过每次讲,重点人物都不同。给王山长讲主要讲他爹还有小馒头,给大姨就主要讲他娘。
这两叔侄问那就说小豆沙咯。所以,倒也不算重复的讲。
听到小豆沙最先提起的兴办女学。八皇子道:“原来她真的那么想去东山书院读书啊。嗯,我一定帮她。”
小世子皱皱眉,“这么说王山长和师叔是为这事儿来的?”
王山长颔首,“正是。”
“父王也正纳闷你们怎么会一起来求见的。不过,怕是不好办呢。那些老先生一直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知晓得多了就容易出事儿。”
小包子心道:就如他娘所想,世间大多数男子对女子采取的都是愚民政策。这样才能让他们予取予求。
甚至有些女子比男子还要恪守那些规矩。往往为难女子的,也都是女子。
哼,就是开办女学,也不至于就出个武则天啊!
不过,小世子果然是比八皇子这个当叔叔的想得更深远些。也是,受的教育本来就不同,而且他还大两岁多。
小世子传完话又听了新鲜事儿便离开了,八皇子倒是留了下来陪小包子一起等着。
小包子略觉心塞。八皇子你还没到十岁,不用如此周到啊!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所有人,我们家小豆沙注定是你的么?
八皇子笑道:“小包子哥哥,你让丹朱表姐送来的东西我母妃可喜欢了。看着它们哭哭笑笑的,嘴里还一直说‘回不去了’。母妃的家乡很美么?”
“原来我们全都要去的。可当时小饺子突发高热,就只有王爷、姑姑带着小豆沙去了。据他们说是很美,以后让小豆沙讲给你听。而且小豆沙还给我娘、我姐带了两大桶美人泉的水回来。”
“美人泉?”八皇子眨巴眨巴眼。
“是啊,贤妃娘娘得宠天下皆知,她家乡的人引以为傲。听说娘娘从前的住处离一口泉水很近,她时常在那里打水洗脸,人才能长得那么美。这才有后来一朝选在君王侧,盛宠不衰的。”
小包子心道,世人总是愿意往好的方向去想。以色事人也比因为脑子简单、物以稀为贵,能让皇帝得到彻底的休息而受宠好啊。
八皇子听了哈哈大笑,“我要回去问问母妃,是不是真有这回事儿。嗯,太子哥哥应该就要召见王山长和小包子哥哥了。那我先回去了。这个传说丹朱表姐倒是没说。”
小包子颔首,“好!”
好在小胖墩还知道适可而止,要真是大献殷勤还真是让人有些受不了。
小世子也回去告诉了太子,那两人是因何而来。
太子诧异的道:“兴办女学?还是小豆沙最先提倡的?”
“是啊,师叔就这么说的。而且还有叔祖母跟大师姑也参与了。”
太子道:“这魏家的女人还真是跟别人家的有些不一样。罢了,让人去叫他们进来吧。王山长的面子总是要给的,还有小包子也是先生的嫡长子。”至于这事儿成不成的,再议。
办全国性的女学,而且要办成东山书院如今在天下学子心中一样的高度,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运作好了,也不一定就有什么好处。运作得不好,麻烦可就大了。
作为储君,他肯定是不会掺和的。
太子的确有近几日召见小包子的打算。总要亲口问一问当时的旁观者,才好知道得更清楚。
有些事情十四叔和先生的信里也不可能全讲的。今天他跟着王山长来了,倒是省得再安排。
不得不说,京城少了魏家人,也少了很多乐子啊。
至少他们父子是少了一个可以放松的去玩乐一番的地方。
没有哪家的后院会经营得如先生、师母家那般温馨。
芙叶姑姑那里也挺不错。可是跟她说什么,她时常都回你一个‘有听没有懂’的表情就有些令人郁闷了。
至于黛月姑姑,那倒是什么都懂,可他去了得不到真正的放松。
他如今哪有心思去猎艳啊?老三时不时就整点事出来。
想到这里,太子的脸色阴狠了一些。
他这东宫一向自以为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没想到最关键的时候走漏了消息,让老三逃过一劫。
要不然,这次就能一劳永逸了。
哦不对,没有老三,大概也会有其他人吧。但至少暂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王山长和小包子进来了,太子道:“二位卿家平身,坐吧。你们的来意小世子方才已经说了,你们说说具体章程。”
太子这里自然由王山长来陈词,在这里小包子就是个跑腿的角色。
第791章
王山长早就打好腹稿, 洋洋洒洒利弊一一道来。不过饶是如此,太子听过也并没有表态支持。
“你们可以试着操作。集思广益嘛!小包子你留一下,孤许久不见十四叔, 还怪想他的。你同孤说道、说道他一路都做了些什么。”
王山长便起身告退了。兴办女学果真是比办东山书院起步更加艰难。
当年他也是这么跟魏大人说道了半天, 魏大人可是当场就拍板支持了。太子如今能不反对已经很难得了。
太子留下小包子问道:“你最近就准备筹办女学,没有其他安排么?”
小包子躬身应道:“暂时没有, 书院那边休学了也不用去。就专心办好这一件事就够了。学生也是第一次张罗,务必专心为上。就这样, 还唯恐误事呢。”
“那你的将来是如何打算的?”
太子听他始终是以一个有秀才功名在身的学子的身份作答。完全没有提及彼此算是师兄弟这层关系,知道他没想沾乃父什么光, 便也随他这样自称。这也才是严守君臣分际该有的态度。
小包子躬身道:“爹娘也问过这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是此生的目标是国子监祭酒。所以这次筹办女学,爹爹才会让学生回来在山长处打杂学习。”没想到太子竟然有想用他的意思。
其实小包子十六岁,如今又是单独返京, 算得上可以代表魏家的人物了。太子有想用他的心思也实属寻常。
太子蹙眉, “区区四品的国子监祭酒就是你的目标了?以你的家世、能力会不会低了些?”
魏家的女婿迟迟不参加大比, 一副无意入仕的模样。自己之前的招揽他有所心动,可魏先生出了大狱, 他犹豫一阵又退了回去。
如今魏家的儿子目标也订得忒低。
说起来以小包子的学识、能力, 只做个四品真的有些屈才。
世人都是学程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一家子年轻的一辈倒好, 一个个都无意入仕的样子。
“是。小的时候学生也一心像父亲一样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后来娘告诉学生,说爹爹可能很快要做丞相了,学生将来注定不能居于高位。让学生自己想想将来想做什么。不管想做什么,她和父亲都会支持。再后来更不惜送学生出海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慢慢的学生的志向就明确了。国子监祭酒虽然官位不算太显, 却是学生自己想要的。桃李满天下,而且可以一心治学。王山长连官职都没有, 却赢得天下读书人的敬重。便是太子对他不也礼遇有加么。”小包子很诚恳的说道。这会儿可来不得一点虚的。
太子听他说完,想了想道:“其实你无须如此委屈自己。难道孤还能信不过你们父子?师母为人也太谨慎了。小芝麻那么出挑,就只嫁入京兆尹府。你也这么能干,却打小就告诉你,将来你不能身居高位。”
太子妃说师母是真正看透世情的人,不过也是太淡薄名利了些。
要不然,像徐赟、小包子都该是东宫的得力下属才是。
不过她居然那么早,就能看明白相权与君权之间的复杂关系,也真是有独到见解了。
这样的女人,父皇和舅舅那么多年都放不下,先生更是捧在手心二十年不改。
虽然是有她自己独特的魅力,但她的行事作风却是于自己不利的。
罢了,太聪明的人,功名利禄都是难以打动,更是不好利用的。
就是魏相,想要的其实也不是这些。
他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借助掌权实现一生抱负。这样的人不好掌控!
“这个位置的确是学生深思熟虑后的目标。母亲她只是希望姐姐过得轻松些,她认为人没有必要太在意一时的风光,日子舒坦最重要。至少这样不会有小姑姑遇上的那么多事儿。”
“师母是个再聪明没有的女人,就是太谨慎了。”
太子于是不再劝了,细细询问了小亲王和福郡王府结怨的过程。小包子一五一十的答了。
“竟是靠山王世子的男宠在背后撺掇!而他们就这么听信了,还想离间十四叔和魏家的关系。愚蠢!”
不但皇帝,就连太子也是不乐意小亲王被人算计的。
这么个与世无争的小长辈身上,可以体现出皇家那点淡薄的亲情。
而且太子是看着小亲王出生,然后长到这么大,又一直很亲近自己。
再有,魏先生是他的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