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人如此没有眼力见儿,要离间醇亲王府和魏家的关系。如今在父皇和皇族长那里挂上号也是活该。
要不然天高皇帝远的做藩王多自在。
小包子心道,那会儿有关他爹稽核百官的消息可还没有传开呢。
说起来,他爹这会儿算是如了他娘的愿,做了个类似什么‘八府巡按’的官儿吧。
“学生离开的时候,听说福郡王世子已经派出人手千里追杀那个人。后续倒是不知道。”
太子扯扯嘴角,“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他这样的,靠山王叔祖居然聘回家给独子当教习。也是老眼昏花了啊!”
话音刚落,进来一个小太监禀道:“殿下,八皇子方才从东宫回去,不知道同贤妃讲了什么笑话。贤妃一下子笑得不行,如今竟然是动了胎气。好在太医早已进驻,如今扎针给稳住了。”
本来这事儿不该来禀告太子的,不过八皇子是刚从东宫回去的。怕是回头皇帝会过问一下。
小包子愣住,不会是说了美人泉的传说吧。
他赶紧同太子讲了,“殿下,学生也没有想到会这样。”好在没什么事啊,不然皇嗣有什么闪失,他哪赔得起?
太子道:“这个贤妃也真是的,听说之前她收到家乡的东西就激动了一回。也难怪她和芙叶姑姑如此投缘。没事儿,已经稳住了。你出宫吧!”
倒是平王妃挺厉害啊。老三都病成那样的了,她肚子还安安稳稳的没动静。
这么看来,平王妃弄不好还真是事先就知道自己夫婿要病倒,安胎药多半也提前服了。
老三仗着自己从小习武,敢拿自己的身体冒险,却不敢拿即将出世的孩子冒险。
那很可能就是他的嫡长子来的。
他如今已是在子嗣上落后一步,不敢乱来的。
小包子自然也不方便去探望贤妃,既然听说已无大碍,便向太子告退出宫。
太子起身去了御书房,把小亲王和福郡王府结怨的经过转述了一番。
“哦,魏家那个大儿子回京了啊。他回来干嘛?”
“他今日是跟着王山长到东宫觐见的。十四婶还有小芝麻想兴办女学,说动了王山长牵头。他是回来奔忙此事的。哦对了,不能漏掉小豆沙。听说还是她首倡的。儿臣让他们且去试试,既没赞成也没反对。”
皇帝笑了一声,未置可否。在他与太子看来,这自然是小事。不过,既然是魏家女人们搞的,这会儿便由得他们去弄了。
“父皇,方才小八在东宫听小包子讲了贤母妃家乡一个因她衍生的传说。贤母妃大概是因此才会笑得动了胎气。”
说着,将美人泉的传说也转述了一番。
皇帝叹口气,“怀着孩子也这么不稳重。这一次倒是劳累你母后照应了。”
太子笑笑,“如果母后照应的是三弟妹,肯定会省心很多。贤母妃同芙叶姑姑,难怪投契。”
皇帝看太子一眼,然后道:“你二弟要出海去,他家里你要记得多照应些。”
“父皇放心,儿臣明白的。”
二弟和自己是一条心,从不出头争什么。到自己需要他的时候才会站出来。
这样的兄弟,他这个长兄怎么能忘了照应他的家小?
说起来,二弟为了避嫌,就连舅舅那里走动都不频繁。
小时候他很喜欢魏先生的,如今也疏离了。
二弟是嫡出都如此知道分寸,偏老三一个庶子总是不懂进退。
待太子告退出去,皇帝目光有些深沉。
晚间他歇在淑妃处,随口说起老三媳妇这胎倒是安稳。看来稳重人的确有稳重人的好处。
说起来姑母这个孙女儿,成亲不久就在家独守空府三年。倒是比没出阁前长进了不少。
淑妃其实不太喜欢这个儿媳,但在皇帝跟前肯定得帮着她讲话。
“也是因着她父兄都不甚争气。她没有倚仗,自然得自己稳重起来。臣妾听说女孩儿要双十年华的样子生养才最佳么。她正好是在这个年岁,身心都是最佳吧。身为母亲,本来就该一切都为了孩子。便是难过、担忧也得先顾着孩子。老三已经病倒,她再出事就更添乱了。也多亏皇后娘娘把宫里最善妇产科的两个太医,一个拨给了贤妃宫中,另一个就派去了平王府。有了这样的国手在,及时调理才没事儿。至于贤妃,是这些年都被皇上宠着,模样儿还那么水灵,性子也没什么改变。不过好在有惊无险。”
淑妃笑着顿了顿,“只看芙叶郡主怀孕生产时的险象环生。便知道命好得宠的女子,就是长了年岁心性也是不改的。”
女子双十年华左右生孩子最好,这套观点是从魏家传出来的。
小芝麻和娴姐儿都对此言之凿凿,难免传出去。
淑妃此时提起,自然是因着这个观点是那个女人提倡的。皇帝多少能听进去一些。
至于她自己,压根就不信。
皇帝笑了,“如今提起贤妃孕中出状况,倒是都要把芙叶也顺带提一提。”
淑妃的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今天贤妃动胎气,因为太医就在旁边不也是很快就安稳了么。
而且老三媳妇年岁正合适,也许坐胎是要更稳一些。或者有什么事没这么闹进宫里来。
不过怀疑的种子原本就有一些,如今难免又茁壮了点。毕竟平王病的时机太凑巧了。
小包子可不知道因为这么一个动胎气,宫里兄弟、父子、夫妻之间又有了这么多官司。
他回到府里便吩咐刘準准备药材、补品,预备明日去探望平王。怎么说他也是跟着平王出海两三年,受过些照应的。
听到了消息,也见过太子了,去探望一番是正理。
芙叶受了小包子的托付,便预备在一众公主、郡主还有贵妇的府邸开始走动。今天走的是最有分量的黛月公主的府上。
芙叶与黛月,是皇室最不靠谱的郡主和最精明的公主,这个组合也因为互补比较合拍。也是不用提前下帖子就能互相走动的。
第792章
当初芙叶要生孩子, 因为沈寄也六甲待产,她想到的便是请黛月公主这个堂姐来坐镇。
和贤妃关系再好,她也不会请贤妃坐镇。因为就连她也觉得贤妃不靠谱。
同理, 贤妃如今也只找芙叶解闷。坐镇解决问题什么的, 她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皇后。
“哟,你今天干什么来了?”黛月公主笑着问芙叶。这家伙的脸上写满了她是有事来的。
芙叶对这个厉害堂姐从来都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立即倒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全交代了。
黛月听了道:“女学,能比宫里给公主安排的先生好么?我肯定是不会把女儿送去的。”
她是皇帝唯一一母同胞的妹子, 女儿一早受封郡主。从小就是在宫中和几位公主一起学习各种课程的。
说起来那不受宠的公主,还真不如她这个得宠的郡主呢。
“也没想拉你闺女去上学, 就是希望到时候你不要站出来反对就是。”
“成, 反正也不关我什么事儿。你都特地过府打了招呼,何妨做个顺水人情给你和小寄。哦对了,还有刚进门不久的十四弟妹。你还一处一处说去啊?”
芙叶道:“小包子给了我一个名单, 公主郡主里有分量的我才会去, 也没几家。还有其他一些夫人处, 回头有应酬的时候我再顺道说说。”
这些年因为芙叶居中联系,黛月公主和沈寄这两个聪明人相处得也甚是愉快。
她们没有利益冲突, 而且黛月公主在扬州的时候还帮过魏家的大忙。
魏楹这些年蒸蒸日上, 便是黛月公主这个长公主,眼底倒也是能看到沈寄的了。
黛月公主笑道:“今天贤妃笑得动了胎气, 你知道么?”
“还不知道,我今天没进宫。怎么回事啊?”芙叶关切地道。
黛月公主便告诉了她,很愉快的道:“今天宫里人提到你的频率很高啊。都说贤妃和你一样的光长年纪、心性不改,一样的不靠谱。”
芙叶有些忿然。她都不在, 还要说她。
“你还别不服气,丹朱几岁的时候就被皇祖母调教得小大人一般。那会儿看着就比你这个当娘的靠谱。”
芙叶想了想, 当年家中巨变,还真只有丹朱最稳得起。
阿隆和自己都差点崩溃了。她倒是伏在小寄怀里哭一场,擦干眼泪还能张罗丧事。
黛月公主玩笑地拍拍芙叶的肩,“没事儿啊,物以稀为贵,人也是一样的。没见贤妃比六宫粉黛都得宠么。不就是因为她简单、通透?我喜欢跟你玩儿,也是因为你没心机啊。”
不过,自家皇兄其实真正喜欢的倒也不是简单、一目了然的女人。小寄那可也是七窍玲珑心之辈呢。
皇兄宠女人只找让自己舒服的。爱一个女人可就不会好逸恶劳了,什么都肯做的。
只可惜到头来还是爱而不得,主意只能打到下一辈联姻上去。
居然能逼得她那个霸道的皇兄退让。就这点,她对魏氏夫妻就佩服得五体投地。
芙叶问道:“你说这事儿能成不?”
“有七成机会。再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就是女学么。只要安排妥当了就成。也只是把家学放大一些,做好男女大防就成。看小包子的能耐了。”芙叶公主不甚在意的道。
“我觉得能成。当年小寄搞慈心会的时候,谁能知道她竟会弄出了今天的气象来?”
黛月公主想了一下,当初沈寄只是区区四品诰命夫人而已。
如今牵头的可是堂堂的亲王妃,连王山长这样功成名就的人都不惜羽毛出山相助。成功率应该比七成是要高些的。
小包子从风尘仆仆的回来就一直连轴转。
今天稍闲些,便又舒舒服服泡了一个澡,然后找了人来放松筋骨。
他回来那天都只能是匆匆洗去风尘,这会儿才放松下来。
虽然事情肯定还会遇到不少阻力,但方向王山长已经都指明了。甚至将来的蓝图,今天他向太子陈述的时候也讲得分明。
这按摩的师傅是魏府里养的,以前专门负责给魏楹放松筋骨的,信得过!
所以小包子在他面前也不忌讳,直接吩咐小厮,“你去把清明叔这小半年的事儿都打听清楚。”
之前清明叔写信来,统统都是报喜不报忧。
父母都说起过,爹爹离京之后靠山王府更是会对清明叔下手的。
昨天去书院也没有时间和机会问。
但去徐叔叔家送土仪的时候听他提起,清明叔之所以如今会成了东山书院学生领袖一般的人物,其实就是因为他和靠山王府的冲突。
小厮很快问清楚回来向小包子禀告。
“少爷,表老爷好生厉害的!”
傅清明一开始也没有急于要这么出风头,是被靠山王府的逼出来的。
靠山王府如今名声本就不佳,靠山王对妻儿、亲属的纵容,令许多无辜百姓甚至士人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