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让娴姐儿别乱动,自己到岸上将沈寄接上了船。
沈寄笑着拿起了竹竿教娴姐儿:“看着——”
两小在岸边挥舞着肉呼呼的胳膊,“姑父——”他们也要上船。
小亲王看沈寄划得不错,船正常的动了起来,便又过去将小豆沙接上来。至于两小就由侍卫送上船的。
这会儿太阳不大,而且河面上有风。
沈寄把小船慢悠悠撑起来,清风扑面,岸边景致慢慢后移。就连方才急得汗水都滴下来的娴姐儿,也觉得清爽了。
小船没有楼船稳当,小莲蓉和小饺子一人一边把沈寄的脚抱住,省得没有安全感。
为了保持平衡和小亲王站在另一头的小豆沙笑道:“原来娘才是最会玩的啊!”
“废话,你娘我在这儿土生土长的。你们这些天玩的,除了那些烧钱的事儿,其他都是你娘我玩剩下的。”
虽然她玩的机会不多,但这乡下的东西肯定比这些城里长大的千金小姐玩得好。
渐渐划到有人的地方,两岸的村民都朝船上看过来,捉鱼的、下田的还有洗衣的。
“那撑船的是谁啊?”
“不认得啦,魏家的寄姐啊!”有年长些的说道。
说起来沈寄也算是这些人看着长大的。
这次回来多少有了些距离感。不过这会儿看她划船倒是感觉挺亲切,好像这二十多年她没离开过一样的。
认得的人纷纷和她打招呼,沈寄也笑着一一应了。
一起吃了几天流水席,记忆中那些人和如今的这些就对上号了。叫出名字或者绰号来不是什么难事儿。
汪氏在附近同夏奶奶一道散步。听到风声走到河边一看还真是沈寄在撑船,一时有点无语。你还真是没有一品诰命夫人的包袱啊。
沈寄看到汪氏停下来招招手,“大娘,我划过来接你啊!”这么划船绕王家村一周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汪氏好气又好笑,不过还是上了船。
这会儿小莲蓉和小饺子已经胆子大起来,敢在两头走来走去的。
小亲王和娴姐儿一直密切关注着,却不敢随他们走动。
两小不占分量,走来走去的也没事。他们要是都走到一处,船就不平衡了。
就连小豆沙,小亲王都叮嘱她道:“你重,千万便随便挪动。不然大嫂撑不稳,小船要翻的。”
小豆沙气得不行,“姑父——”
不过还真不敢像弟弟妹妹一样走来走去的。万一姑父说的是真的呢?
这会儿汪氏上来,娴姐儿就挪到小亲王他们这边来了。她也不执着要学划船了。两小走累了,一屁股挨着沈寄脚边坐下。
汪氏笑道:“一家子都成了混不吝啊。”
沈寄道:“没事儿,持己不在,不会有人冒出来说我们‘成何体统’的。您看,这么绕村子一周,景致真的挺不错呢。”
娴姐儿道:“大哥今天不是要回来么?大嫂,咱们划到村头接大哥吧。再载他和管孟也站得下。”
沈寄看她两眼,“去就去,我还怕他不成?”
第812章
魏楹坐着轿子回来的, 到了岸边管孟就给了银钱打发轿夫回去了。
岸边另有一艘渡船。他抬手正要招船,就看到自家老爷看向另一艘划来的小船。
等他看清船上的人,尤其是划船的人是自家夫人的时候, 不由得傻眼了。
小豆沙挥手道:“爹爹, 我们来接你咯。”
两小也站起来挥手,“爹爹——”他们有两三天没见到爹了。
魏楹以手遮面, 哭笑不得的道:“我就知道,小寄她不会一直老老实实就在家看孩子的。”
他在学宫, 那是把自家媳妇树为宜家、宜室又旺夫、帮运的贤妻典范的了。
还说所谓成功,不但是要自己能够一展抱负, 还得有这么一个红颜知己为伴。
这回头传扬开去, 他媳妇儿亲自撑船到村头接他,也不知是美谈还是笑谈啊。
算了,不管了。她开心就好!
沈寄把船撑过去, 言笑晏晏的问道:“客官, 渡河么?”
小亲王和娴姐儿低头闷笑, 汪氏也是一脸的好笑。
魏楹跨上来,“娘, 您也不说说她。”
汪氏道:“还不都是你给惯出来的!”
魏楹语塞, 无言以对。
又上来两个人,船上的位置便又调整了一下。
汪氏站到小亲王这边, 沈寄和魏楹一人抱了个小的。
船就交给管孟划了。他学得很快,几下就掌握了要领,比娴姐儿强多了。
小亲王手放在小豆沙肩上笑道:“现在知道自己笨了吧?”
又过了几日,沈三叔和明哥都回信说任凭汪氏做主, 她便请了胡夫人为媒定下这桩婚事。
村民们到此时才知道夏奶奶已然捷足先登了。
不过,夏梓樱的能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而且夏家和魏家当年的关系就不错, 这也是羡慕不来的。
再说了,魏楹这个官当得悬吊吊的。听说还不只下大狱两次,有一回差点在东昌放羊就回不来了。
中元节再次祭拜过沈父和冒认的亲戚后,魏家继续启程往淮阳去。
王家村的村民扶老携幼到村口相送。
二狗子和胡胖子把他们又送出十里,“明年京城再会!”
“好,京城再会!”
这一次回王家村,汪氏和魏楹、沈寄心头都觉得很是圆满。此时虽然还是不舍,却也不得不再次离开了。
小饺子不舍的窝在沈寄怀里嘟囔,“鸭鸭——”
“等到了淮阳老宅,娘再给你找啊。这路上带着实在是不方便。”
坐在魏楹怀里的小莲蓉道:“小鸡——”
“回到家就有了。”
魏楹笑道:“听着跟小寄差不多。”
沈寄伸手拍他一下。
小豆沙去替他俩尽孝陪着祖母去了,小亲王和娴姐儿一车。
这一路走得慢条斯理的,并无回王家村时的急切。
七月底、八月初说起来还热,但往淮阳走是越走越凉快的。
而且,坐了两天马车就到了大江边,又上了船。
一路上都花银子买了冰用着,又有河风吹着,所以日子相当过得。竟是比在岸上呆着还舒服。
这会儿,两小并头睡在凉席的一头,另一头睡着小豆沙。都是短腿族,可以睡得互不干扰。
三姐弟都穿的小褂短裤,沈寄拿着大蒲扇在给他们扇风。
他们这是要赶到淮阳过中秋。
难得回一趟老宅,总得赶上这个日子。唉,也不知道三个大的能不能赶到啊。
小馒头大概没什么问题,他在黄山写生也差不多三个月了。实在喜欢以后可以再去,但中秋还是该在家的。
小包子那儿听说女学的事比之前顺一些了。倒不是反对的人少了,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搭理那些声音了。希望小包子也能赶到。
小莲蓉翻个身翻成趴着睡,沈寄放下扇子给她翻过来。趴着睡压迫心脏,不能让她养成了习惯。
小饺子衣服卷了起来,露出肚腹,沈寄顺手给他拉下来。
魏楹轻手轻脚走进来,“呵,睡得跟三只小猪一样。”
小饺子闭着眼睛嘟囔道:“尿尿——”
魏楹上前抱起他到楼船边去尿。
沈寄摇摇头,简直恶趣味!
果然,给幺儿把完尿,穿好裤子魏楹轻声道:“小饺子,看看你在哪呢?”
小饺子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自己悬空在三层楼高的楼船上,一下子就乐了,哈哈的笑了起来。
还伸手指着下方,“大鱼——”一点没有被吓着的样子。
他上午被姑父抱着站在船边,看到有大鱼跃起来。
沈寄笑着出来,“抱稳咯!”
魏楹把幺儿收回来,“你小子无知者无畏,就是个傻大胆!”
淮阳派了老七魏杬和老八魏杉来港口接,到家还得坐一天的马车来着。
“大哥、大嫂——”刚下船就看到他们在人群前头招手了。
沈寄笑笑,她对这两个小叔子印象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京城大乱时,他们俩还带着人来接他们一家。
魏杬凑过来,“这个肯定是小豆沙,这是小莲蓉,还有这个是小饺子。”
沈寄便道:“这是七叔,七叔每年过年过节都给你们送礼物的,记得么?还有八叔,八叔每年也没有落下过。”
这些年,这两兄弟也算得上有为了。
自家日子过得宽裕,也没忘了对他们当头棒喝的大哥,以及对他们十分照应的大嫂。
“七叔——、八叔——”三姐弟一起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