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上沈寄估着就是他们俩来接,已经教过两小叫人了。
“大哥大嫂,走!先到包下的客栈歇歇。明天一早坐马车回淮阳,下午就能到的了。”
沈寄问道:“小芝麻三姐弟都还没有到么?”今天是八月初九,按说差不多该到了。
“还没呢。不过梨香苑已经全部收拾过了。三进的大院子,你们一大家子住着也不会挤。”魏杬说道。
末了看到沈寄扶着汪氏,楞了一下然后道:“您这一路辛苦了!”
汪氏应了一句:“小寄把我照顾得很好,不辛苦。”回到淮阳,汪氏就要住到沈家去的了。
小亲王和娴姐儿最后下船。
娴姐儿有些不大舒服,落在后头由王大夫在诊脉。
魏杬和魏杉见状要上前行礼,小亲王摆摆手,“都是自家人,七哥、八哥不要拘礼。”
沈寄朝小亲王看过来。后者摇摇头,表示只是寻常的反胃不是不小心怀孕了。
因为之前娴姐儿都不曾晕船,所以她表现出反胃的症状,大家都以为她是有喜了呢。
虽然觉得再过几年要孩子,对母子的身体都好些。但如果怀上了也是一桩喜事。
小豆沙关切的问道:“姑姑,你好些了么?”
船行二十多天,沈寄一直把她关在船舱里。总算是捂白了一点。
娴姐儿点点头,“嗯,吃过王大夫给的药丸子好些了。大概太多年不回来,居然有些水土不服吧。”
她自从当初偷偷跟着哥哥上京,也是十年不返淮阳了。
次日下午,魏家上得了台面的人全都迎出来,却只迎到了娴姐儿和小亲王。
魏楹和沈寄亲自送汪氏去沈家了。
代着族长的四叔脸色微微变了变,又转为笑颜,“王爷、王妃,快请进屋吧。一路走来,着实是辛苦了。”
幺房的院子自然也是收拾好了的。
开始时还考虑要不要添置些什么。后来四婶想起沈寄当年还特地花大把银子,把梨香苑复原便没有动。
果然,见礼过后一群人簇拥着小亲王和娴姐儿到了幺房的院子。娴姐儿一看就道:“还跟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四婶道:“姑奶奶回到娘家,自然是原封原样的。请王爷、王妃示下,今晚的接风宴摆在何处为宜?”
幺房的院子是比不得梨香苑的,毕竟魏楹的爹是嫡长,十五叔只是庶出的幼子。
娴姐儿想了想道:“摆在梨香苑吧,梨香苑大。”
她小时候时常跟着小权儿去梨香苑溜达,对那儿的印象也甚为深刻。
四婶应下,又问道:“那王爷和王妃的寝房是自己安排还是怎样?”
娴姐儿没出阁前的屋子挺小的,毕竟那会儿她才五岁。
可四婶也不好贸然动幺房的格局,于是等他们到了问一声。
有了准信布置起来倒是挺快的。
“四婶不用忙了,我们自己安排就好。”
娴姐儿领着小亲王去看她的屋子,“是小了点啊,我们住旁边空置的院子吧。爹娘和哥哥的屋子还是给他们留着。”
四婶便下去安排接风宴。
今天给王爷、王妃还有一品上柱国、一品诰命夫人接风洗尘,族史、县志里都得记一笔,可不敢出丝毫差错。
自有人将他们带来的物件搬去隔壁空院子安置,小亲王就和娴姐儿一道在院子里闲逛。
娴姐儿昨天下船时肠胃不适,这会儿已经没什么事了。
魏楹和沈寄没多久也回来了,就在沈家略坐了坐。还是四叔领着人在门口接的他们。
“你们四婶在安排宴席,我就没让人再去叫她。”四叔解释道。
魏楹道:“累着四婶了。”
他心头清楚,四叔嘴上不说,怕是心头对他们先送养母去沈家还是有些不满。
不过不这样安排,难道等他们在魏家落脚了再送过去?那让养母在魏家如何自处?或者让养母自己过去沈家,那肯定也不成的。
梨香苑怎么安排就没有疑问了,魏楹和沈寄自然是住正房。
小豆沙三姐弟依然是两边厢房。
第二进的三个院子就给小芝麻三姐弟来了之后住。说起来各方面条件倒是比王家村好多了。
沈寄和魏楹沐浴更衣出来,三个小的已经早就被下人打理好了。
这会儿正跟着留守梨香苑的下人,在一处处参观这座宅子。
小豆沙一手牵一个。两小如今十六个月了,走得相当稳当,说话也清楚了许多。
“嗯,小弟、小妹。这儿也是咱们的家。”
两小对家这个慨念有点模糊,离京的时候他们还没满一周岁,什么都记不得。
而且这一路住过那么多地方,说起来最熟悉的除了楼船就是王家村了。
因为这两个地方停留得最久。所以听到家这个慨念,两小都是懵的。
“再有几日,大姐姐和二哥、三哥也要来团聚的。就是不知道二哥能不能成行,一路都在船上,好久没收到过信了。”
两小没小豆沙这么多想法,在屋里转了一圈就不感兴趣了,倒是瞄上了院里的梨树。
这会儿正是吃梨的时节,梨香苑的梨树自然是结着不少沉甸甸的果实。
小豆沙看看钟漏,“嗯,还有大半个时辰才到晚膳,我们三个分食一个吧。”
说着就预备叫人去取,结果两小就是指着梨树。她明白了,要吃现摘下来的。
第813章
来的路上娘叮嘱过了, 淮阳老宅规矩大,不准做不合规矩的事。
小豆沙在王家村背着众人其实是上过树的。先用‘只盖了壶底’的轻功跃到树干上,然后再抱着树干往上爬。
说她轻功半壶水都没得, 只盖了壶底的, 自然是小亲王了。
不过,这一点点底子对上树其实帮助很大的。
她会爬树的事两小都是知道的, 所以小饺子指着梨树兴奋地喊道:“姐姐,上——”。
小莲蓉也眨巴着眼睛看着她, 软糯的唤道:“小——姐姐”
小豆沙脸一红,“上什么上啊!来人, 上树给我们摘个汁水丰满又甜的梨下来。”
自然是预备了现成的, 可两位姑娘和小少爷要吃现摘的,那便摘吧。
下人搬来梯子上树摘梨,两小不安分的也想爬上去。
小豆沙按住他们的小身子道:“在树下乖乖等着, 想吃哪个就指哪个。”
唉, 等哥哥姐姐到了, 她就不用这么操心了。
两小被镇压了,瘪瘪嘴, 很快投入挑梨的行动中。
魏楹和沈寄出来的时候, 三姐弟已经吃上了。
下人摘了一颗大的,然后削皮、分切成小块。三姐弟各拿着一根银签叉来吃。
这活儿不麻烦, 两小都可以自己操作。实在是那梨块就只有他们拇指大小而已。
小莲蓉看到爹娘,忙招手唤道:“爹爹、娘,吃梨——”小手指向果盘。
小豆沙道:“爹娘是不分梨的,咱们分着吃就好。”
魏楹微微一笑, 小豆沙从前还嘟囔着抱怨过爹娘不分梨,跟他们姐弟就可以分了?
如今哥哥姐姐分散各方, 她也懵懵懂懂的明白了。
兄弟姊妹偶尔也是要分离的,不分离的只有爹跟娘而已。
两小有点疑惑,沈寄摸摸他们的头,“吃吧,不过别吃多了。一人不许超过五块。”
饭前半个时辰吃点水果是开胃的,但吃多了就会影响吃正餐。
这会儿第一进院子已经热闹起来了,接风宴是摆在他们这边。当然,只是摆在这边,倒不是直接在这边开火。
第一进院子当年给二房的老三两口子住过,后来他们一并被除名,女方陪嫁来的家具都搬走了。
沈寄就开了库房,尽全力的恢复公婆当年住这儿时的原貌。如今第一进基本是用来待客的。
说话间小亲王和娴姐儿联袂而来。
看到三姐弟在吃梨,小亲王道:“果然这么多梨树啊!”
小豆沙道:“姑父,要吃随便摘。我知道你和姑姑也是不分梨的。”
小亲王过来小声道:“你上树给我摘一个?小莲蓉,喂姑父一块。”
用手把着小莲蓉的手让她喂了自己一块。嗯,还蛮好吃的。
小豆沙皱皱鼻子,“我是小淑女,怎么可能上树呢?”
小亲王轻声嗤笑一声,“算了,你姑姑说老宅规矩大得很。咱们自己人,姑父就不揭你老底了。”
等到众人将入席的时候,一个惊喜降临:小馒头赶到了!
就他自己带着小厮。莫先生自然是赶去和妻女过中秋,明哥也去了沈家那边。
沈寄道:“赶紧打水让三少爷洗把脸。差点就赶不上上桌了。”
小馒头匆匆擦把脸过来坐下,小豆沙笑着和他打招呼,“三哥,你好黑哦。”
心头直庆幸自己捂了二十天,还不至于黑成这样。
小馒头看看她,“嗯,你也晒黑了点。”
小豆沙郁闷地摸摸脸,还是看得出来啊。
刚上船那两天,小亲王叫她‘黑豆沙’,这两天都没再叫了。她还以为完全白回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