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要做亲王妃。到时候的陪嫁,自家的家底掏空也不够呢。
虽然相府的兄嫂答应了借。小姑子还懂事的说,以后她自己用陪嫁的出息还,不归在公账里。
可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他们和十五婶一说,十五婶也答应了下来。
沈寄一向是挺喜欢叶氏的,不然也不会撮合她和小权儿了。
当即道:“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商海的弄潮儿。我如今的两个生意吧,一来是你们大哥一直在任上,二来也是手头有得力的人长长久久的做出了口碑。如今有稳定的客源跟收益,也不用再怎么操心。不过我听你们这口气也不是要求什么大富大贵,那就可以像我一开始的时候一样。找准一样或者两样生意,从小做大。”
小权儿虽然心疼母亲,从小就会想着以后娶媳妇不要啃老。
但他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完全的没有头绪。
叶氏便开口了,“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大嫂说的第一条我们也能沾光。就是第二条,人手其实可以调教。但是在京城要想做好一门生意真的很难。因为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人做了。如果没有特色,别人捧场也就是那么一两回。要想长期做下去,成为一个收入来源,还是不行。”
沈寄想了想,小弟妹这话没错。
不管是哪个行业,似乎都饱和了啊。
就是她愿意让他们开个加盟店,可宝月斋和杳然居的分店如今在京城也有五家之多,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了。
“那你们有什么特长?咱们先把方向定下来,然后再说其他。”
这边在商量做生意的事,那边小豆沙和曦姐儿下课了,背着书包往正房走。
她们会例行的去吃些点心,顺道跟沈寄抱怨一通先生的严厉,然后一起到厢房写功课。
吃了午饭午睡,再一块儿去上下午的课。
早退的小亲王也正好回来。
王氏道:“还不只如此呢。爹、娘,我听大嫂说,平王如今也打上芳姐儿的主意了。为什么啊?不还是因为她是大哥的侄女么。当初,平王打小芝麻的主意,别提多上心了。如今,又瞄上了芳姐儿。”
他叫住前头俩小丫头,笑着问:“你俩今天没挨打吧?”
小豆沙打个哈欠,“我昨晚挺晚才默完书,上课前的检查过关了,听课时却差点犯困。好在忍住了!不然,肯定就挨打了。”
曦姐儿道:“姑父,我也觉得这样过日子好累哦。”
小亲王道:“真可怜!”
小豆沙这是和娴姐儿同病相怜啊。
原本可以不用过得这么辛苦的。却因为要嫁入皇家,不得不如此。
至于曦姐儿,是她母亲望女成凤。想闺女这么镀镀金,将来能嫁得更好。
这个,他也爱莫能助啊。
他已经把康郡王世子打发了,就说琳姐儿这里已经有要定下亲事的对象了。
说晚了,自己也没法帮忙啊。
康郡王世子有些可惜,难得遇上个对字画甚有造诣的女子,家世也过得去。
且还只是庶出,不用舍出一个正室的位分。
可是,既然对方已经要定亲了,也没有办法。
这又不是小门小户的姑娘,人家还有个丞相大伯呢。
而且,就是醇亲王,虽然自己叫一声‘十四叔’,说起来也是和对方关系近些。
他会一下子瞧上琳姐儿,不也是因为她有这两门贵亲么。不能结亲也不能结仇啊。
小亲王和俩丫头一起往正房走,遇上挽翠从里头出来。
挽翠看到他就道:“王爷,小爷带着新夫人上门,正跟夫人讨教开源节流的事儿呢。”
这是提醒小亲王不适宜此时进去。
如果不是在说家计的事儿,他进去听听其实无妨。
但幺房银钱不凑手,他在一边旁听就有些扫小权儿的面子了。
小亲王自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晓得自己这会儿不方便进去。
便对两个小丫头道:“魏夫人有事儿,你俩还是自己做功课去吧。”
小豆沙道:“好吧,曦姐姐我们去做功课.一会儿吃午饭的时候再见小叔叔、小婶婶好了。”
曦姐儿点头,她其实和小豆沙一样,都喜欢跟小叔叔相处。
新进门的小婶婶看起来人也不错的样子。
可是,功课不少。如果上午不完成一部分,下午跟晚上就有得忙了。
第620章
挽翠道:“那奴婢让人把点心给四姑娘和曦姑娘送到厢房去。”
上午有一顿点心, 下午还有一顿下午茶,这是相府这么多年的传统。
曦姐儿也迅速习惯了。
小豆沙点点头,“有劳翠姨!”
小亲王摸摸下巴, “看来先生严厉也有严厉的好处。嗯, 我瞧着你有点名门小淑女的雏形了。”
至少如今不会时不时从门里或者墙角冲出来,险险要撞上人了。说话也有礼貌了许多。
不过其实私底下, 还是那样的小豆沙更有生气些。
今儿人多,回头单独遇上, 就可以知道小丫头只是做做样子,还是真被洗脑了。
沈寄那边和叶氏说了一阵, 两人打算改天再去问问阮大夫人。
说到做生意, 阮大夫人的娘家、婆家那才是个中翘楚。
当然,她们肯定是不能占阮家好处,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阮大夫人也知道如果一味的塞好处, 那就落了下乘。
倒不如好好的运用自身优势出出好主意。这样才是长久相交之道。
小权儿听说小亲王回来了, 便去找他说话。
不然这家里尽是考生。
其他那些堂侄儿又大多出去玩耍去了。难得来京城, 他们是闲不住的,也是不想打扰到这府里的考生。
叶氏便陪着沈寄闲聊, 沈寄很有兴致的给她讲小权儿小时候的事儿。
说到他大大方方拉开口袋, 方便太皇太后往里头放东西,不由好笑。
叶氏和小权儿还没有说到这些, 她只是在聘礼送去的时候被那几样做工精湛、华贵的首饰惊艳了一下。
不单她,就连叶母都吓了一跳。
后来发现上头宫造的标记,才知道是宫里赏下的。
她正纳闷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如此啊!
“那夫君倒是好福气,还见过太皇太后呢。都是沾大嫂的光。”
“娶到你这么个美丽大方, 又不是那么计较的媳妇儿,可不是好福气么。”
至于沾光, 他们叔嫂都是沾芙叶的光。
沈寄顿了一下道:“太皇太后说小权儿是赤子之心,你跟他处久了就知道。”
叶氏微微点头。
婚前只见过两回,可母亲说夫君人品很是不错。
如今新婚才几日,大家的了解也还不深。
不过看到他会体谅家里的女人持家不易,她觉得挺好。
大哥和大嫂简直可以说是模范夫妻,她也很希望多听大嫂说些夫妻相处之道。
至于自家公婆,那完全就是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没有多少借鉴的意义。
她不想和夫君过成那样。
沈寄看叶氏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望着自己,一脸的求知欲。
好笑之余,想了想又道:“反正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只要肯沟通就一切都好办。你们慢慢磨合吧。”
只是可惜明年小权儿多半还是要出海的,他和阿隆至少得去一个。
皇帝和太子怕是也需要有人看住平王才行。
这俩都是刚成亲一年半载的,就得和娇妻分别。
谁去谁留的,沈寄觉得还是交给皇帝来做决定吧。
不过这差事最好早些卸了为好。
她觉得长此以往,平王怕是要在海外给自己留后路。
那不跟他一伙的阿隆和小权儿,就成了障碍了。
如果半道发生风浪,回头说他们葬身风浪里了,也是不好查的啊。
吃公家饭,去还是不去,就由不得自己了。
好在近几年平王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大动作的。
叶氏点点头,“嗯。”
“至于生计这个,你倒不必压力太大。十五叔如今也得了教训了,不会再对外人一味的大方。嫁小妹的花费,也不要发愁。我们这里先挪一些去用就是。咱们一步一步来吧。京城居虽然大不易,但找对了路子也不是没有办法。做生意也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
沈寄觉得小权儿的打算不错,内务依然是十五婶管着,节流。
让叶氏去操心生意的事,开源。
这样分工协作,也就少了摩擦了。
也不知道这小子是真的很懂怎么调和婆媳相处,还是误打误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