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权儿和叶氏一同迎了出来,“王爷,大嫂,小妹,小豆沙,曦姐儿,快,里头坐。”
里头十五叔和十五婶也在,这可是幺房目前最大的事。
做好了全家人在京城的生计就无忧了。也不需再一直向淮阳的铺子、田地抽血。
实在是京城的吃穿日用、交际应酬算下来不是一笔小花费啊。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海运上赚了一大笔,沈寄如今哪敢万事不萦怀?
六个孩子,如果只有三十多万两的家底(包括房产等固定资产),要维持如今的生活水准、将来也不至于中落还是不太够的。
沈寄的身子不方便上楼、下楼,十五叔、十五婶就在楼下的会客厅等着。
看她出现在门口,十五婶忙站起来道:“大侄媳妇,快过来坐。”
一时众人坐下,叶氏安排人端上瓜果、糕点等。
沈寄吸了吸鼻子,问小豆沙和曦姐儿,“是不是闻到一股子书香味?”
两个小姑娘点头。
十五婶道:“大侄媳妇,你快莫要这么说。”
魏楹对于幺房开书肆这件事不赞成、不反对。
在他看来,那些个男欢女爱的话本都是扯淡,快意恩仇那就是侠以武犯禁,都是要教坏人的。
不过,印刻话本盈利,这也的确是正当行业。
幺房连嫁娴姐儿都很吃力,他也说不出来反对的话。
只勒令小包子、小馒头不许看。
小豆沙,那就更不许了。
之前,沈寄便让小权儿把已经誊抄出来的样本《X家将》拿了过来。
这是讲军民一心抗击外敌的,讲的是忠和义。
她故意随手搁在床头柜上。
魏楹看到就拿起来翻了翻,一翻就不小心一直看完了。
他说这样的本子倒是可以多印些。还催着沈寄去要第二本。
本来就是嘛,通俗读物还是有教化人心的作用的。
其作用不下于圣人的说教。
韦小宝大字不识一个,不就是听说书,听得还有一颗忠义之心么。
这对不识字的普罗大众的教化作用,可比圣人说教大多了。
魏楹听了沈寄这番说辞,不置可否。
只催着她赶紧去要第二本以及后面的全部。沈寄便逗他还没写完呢。
打算过一段日子再把第二本拿给他看,吊一吊他的胃口,省得嘴那么硬。
时人其实也多认为话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十五婶听到沈寄说书香味赶紧制止。
沈寄需要歇一歇,小豆沙却是坐不住,“娘,我想去看看是怎么印书的。”
沈寄看曦姐儿也一脸的好奇,便点点头,“你们去看吧,只许看不许捣乱啊。”
如今要雕版印刷,成本可也不低呢。
叶氏都是打算做连载,只做出了第一本的雕版。
后面的就看销路,再考虑要不要继续雕版了。
不过写书人那里是签了合同的,完本的稿费也付了一半。这样不至于卖得好半道被别家挖走了。
但如果中途砍了,后面一半的稿费自然就没有了。
十五婶看向儿媳,叶氏站起来笑道:“我让丫鬟带两个妹妹去。”
沈寄问道:“定在什么时候开张啊?”如今已经是三月初了。
叶氏道:“请人看了日子,定在四月初二。”
到时候魏楹是肯定不可能来的,沈寄也不方便。
不过可以让小亲王把新本子都给她带一本回去。
她想了想道:“其实,可以放一些到红袖招代售。那儿识字的人就只比各处衙门、书院少而已。卖出一本给提成就是。以后成了气候,其实这个提成也挺可观呢。不但红袖招,驿馆也可以。只要有钱拿,想来有人愿意代售的。”
叶氏也想到这个了,只是她不好出声。
毕竟十五婶才是她的正经婆婆,怕婆婆会不高兴。
这会儿听沈寄说了,自然只有高兴的。
这个家不说揭不开锅,但是账上是真的没有闲钱了。
用她的陪嫁银子养家,公婆和夫婿不会乐意,她自己也不乐意啊。
十五婶想了想对媳妇儿道:“这事儿,让宋掌柜的去办吧。”
反正自家和红袖招也是撕扯不开的了。
有银子赚,有什么不可以的?
就别说什么有辱斯文了。四书五经才是斯文,印话本子本来就是盈利。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红袖招里肯定也不可能是直接跟红姨谈,这点子蝇头小利红姨是不可能看在眼底的。
不过,这样做好了既能帮书肆一把,也能给手下那些端茶、倒水的人多找一些零花钱,自然没什么不好的。
红袖招的管事知道红姨和十五叔的关系,一口就应下了。
双方谈成每本书抽一成的佣金。
结果后来,红袖招果然成了书肆最大的分销点。
不但客人会拿一本回去看,就是姑娘们也爱买来看。
到最后,傅清明回去看望母亲后回来告诉沈寄,红姨也在追连载。
等沈寄歇够了脚,叶氏领着她们在书肆里转一圈,边走边做介绍。
沈寄走到印刷的工房,发现小豆沙和曦姐儿都很专注的在听人讲故事呢。
她俩认识的字还有限,而且沈寄也不会同意她们看话本。
不过,听人讲故事倒是没什么。
沈寄告诉她俩,小叔公的经历比话本还精彩。她俩就缠着十五叔讲故事了。
十五叔摆手道:“大侄媳妇,我哪会讲故事啊?”
“十五叔,就把一些经历说给我们这些没见识的妇孺听听嘛。”
名门公子行走江湖,倾城红颜长袖善舞。这里头肯定精彩啊!
她使个眼色给小亲王,你不是想挖掘素材么。这是多好的人选啊。
小亲王摇头,他才不会受魏夫人撺掇呢。他脑子有问题才敢去挖老丈人那些过往。
不过,要写出来还真的是一本可歌可泣的剧目呢。
不比时下最流行的差了。
十五叔拗不过两个侄孙女,只得寻了一段能讲的说给众人听。
一时听得大家也挺入神的。
当晚自然是幺房请吃晚饭,魏楹是一早说过晚上有应酬不回家吃饭的。
酒足饭饱后,小权儿和小亲王一起骑马送这一车妇孺回去。
小豆沙和曦姐儿回到家就去厢房写功课了。
沈寄则把她藏起来的《X家将》的第二本找了出来。
魏楹带着酒气回来就看到了,“去小权儿的书肆了?”一边问一边将书塞进了袖袋。
他喝了酒,要去发散一下酒气,省得熏到沈寄。
正好揣到书房去看。
沈寄看了他的动作暗暗失笑,“是啊,王爷带我们去的。弟妹他们定在四月初二开业。”
“哦,我去书房坐会儿。你先睡吧!”
这天,小豆沙在厢房特制的、配合她身高的书桌后练字。
沈寄除了书法,其实旁的没有预先教她。说是想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如今足证她的先见性,小豆沙果然是一入学就很辛苦。
不过好在她的接受能力很强,也可以说是潜力被开发了出来。
如今就连万先生也觉得,虽然一开始稍微比曦姐儿慢一点,但她的将来很可期。
真正动了要收关门弟子的念头了。
沈寄抚自己着五个多月的肚子,娴姐儿闲坐着陪她聊天。
娴姐儿最近心情挺好。
家里的生计如今眼看要拨云见日了。嫂子进门就为生计张罗,也不至于和娘之间有什么不睦。
爹也像话多了,还知道去书肆帮忙。
嫂子跟□□日在一处筹备,瞧着感情也融洽,凡事有商有量的。
如今是一家子心往同一个方向使力。她自己在大嫂调教下,渐渐能担起一个家的主母之职,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沈寄道:“听说王府的工程陆陆续续要竣工了,剩下就是装潢了。咱们过去瞅瞅吧。”
娴姐儿一阵犹豫,“我还没过门呢。”这就么大喇喇的去指手画脚,好么?
“早早晚晚的事儿,隔壁谁不知道你是未来女主人啊。与其让人心头没底,怕将来你不满意,不如现在过去看看。你如果不满意,要么耗费银子重弄过;要么你省了银子,可心头却有些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