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娴姐儿想了想, 是没必要那么拘泥。
沈寄道:“就是啊,这会儿你过去给主事的人一个章程。名正言顺的事儿,那可是你将来的家, 要住几十年的地方。你如果在别处也就罢了, 就在隔壁。干嘛因着害羞就不管不问啊?走,就当陪我过去瞧瞧。我也给你出出主意啊。咱们溜达一圈正好回来吃午饭。”
挽翠便出去安排人先行过去通知, 免得夫人和娴姑娘过去被工匠冲撞到。
娴姐儿其实知道,大嫂又有点坐不住了想出门溜达。
相府的角角落落她早就走遍了, 便想去隔壁醇亲王府走走。
于是干脆的答应下来。
两姑嫂戴了纱帽,从侧门出去。
王府也是特地开了一个相对应的侧门, 只走个三十步就过去了。
这也算是打了个擦边球, 符合魏楹说的不要胡乱出门走动。
东山书院里,小包子在食堂吃过午饭便回了宿处。
他和小馒头平常都吃的是不另要银子的大锅菜,开始三天还觉得口味比较新鲜。
这会儿就觉得不过尔尔了。
所以今天, 在小馒头的要求下, 两兄弟去小炒的地方花了三百文吃了一顿。
信哥一人, 一荤一素一汤二百文的样子。
他们两个一起吃,两荤一素一汤加上饭钱就是三百来文。
如今小哥俩都在书库勤工俭学。整理图书、记录借出归还、打扫卫生之余, 也能自己多看些书。
幸亏他俩在家的时候, 沈寄让他们多少要做些家务,不然怕是连扫地都不会。
小馒头冲着干一个月好歹能吃十顿好的, 这才有足够的动力。
如今他再不敢胡乱花银子了,连小包子发给他的二两零花钱都攒着。
按如今的花销看起来,他们哥俩月挣六两。
除了住宿费,就只剩一两银子花用, 不靠家里都过不下去。
他自然也知道银子不能乱花了。
但是,有哥哥在, 有些地方小馒头还是不能完全做到自理。
方才小包子本想叫小馒头一起回去的。不过有人过来找小馒头讨论课业,他就先行回去了。
小包子从床下把装着昨天没来得及洗的脏衣服、的大木桶拖了出来。
这会儿院中水井旁没人,他预备去洗了。
只是,理了一下发现多出来了几样。
“好你个魏华年,又把脏衣服偷偷放在我木桶里。当我不识数啊!”
虽然娘说了生活上要他照顾着弟弟一点,可是没说要他什么都代劳啊。
怪不得有人来讨论学业,臭小子那么热衷呢。
小包子分了分,把小馒头的脏衣服、臭袜子给他放回他自己的木桶里。
然后端着自己的木盆到水井边,打水洗衣。
过了一会儿小馒头回来,看小包子果然在洗衣服,笑着过来看了看。
脸就垮了,“哥,你太不够意思了。居然还把我的衣服拿出来。反正你顺手嘛。这么见外。”
“娘说了,不能把你惯坏了。你不见外,下次把哥哥的洗了吧。赶紧去拿来,晚了水井边人就多了。哎,我可告诉你啊,你不要又去麻烦捧砚。”
小馒头道:“还是宁哥舒服,什么都可以蹭着信哥的。”
小包子笑笑,继续搓洗衣服。
小馒头挠挠头,“我知道啦,爹娘送我们来就是为了锻炼我们。”
小包子不再说什么,一边洗衣服,一边想着生财之道。
兜里还有四十二两银子,小包子觉得在东山书院这个要想不住多人间、不吃大锅菜就得自掏腰包的地方,是完全不能舒心过日子的。
他们哥俩要是不想生活质量下降太多,那就得找到来银子的渠道。
勤工俭学一个月两个人才六两银子,显然是不够的。
小馒头看小包子真的不帮他洗。只得回到宿舍,把自己的那盆脏衣服也端了来,笨拙的开始搓洗。
“我好想家,青蛙和小妹还要几天才能来看我们。我们还得二十多天才能回家。”
小包子好笑的道:“这才来三天呢,你不是考上了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么?”
“家里多好啊!我们简直是被逐出家门似的。”
别人来这里是为了得到最好得教育,可他们犯得着么?什么好先生相府请不到啊。
看小馒头敷衍的搓了几下就打算换下一件。
小包子道:“没洗干净啊,你穿得出去?”
“这院服干嘛不是黑色的,黑色的我们穿着也好看啊。”
小馒头的确是穿不出去,只得又返工。
不过到学校还是有点好处的,没人管那么宽了。哥哥也不会什么都要管。
唉,说什么都改变不了要在这里呆四年的命运了。
他方才也去问了洗衣房洗衣服的花费,一件五文钱到二十文钱不等,看衣服的面料、厚薄来定。
一桶的话有优惠,三十文。但大件的一桶也就两样。
其实请人洗的话,他们哥俩一月也就三五两银子。
可是哥哥说如今入不敷出,不行!除非找到其他收入来源。
青蛙和小妹来,肯定也没有办法给他们银子,爹会派人监视的。唉——
“哥,你说这些活儿,爹他自己会做么?”
“肯定会啊,爹在外游学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的。”
“那现在也没见过他做,咱们学来做什么啊?”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想来是爹娘觉得咱们哥俩缺了这个阶段,所以需要来体验一下生活吧。”
小包子把自己的洗好,发现皂角又用多了。再看小馒头比他用得还狠。
这样下去发的肯定用不到月底,还得另外花铜板去买。唉,发愁!
月底不想灰溜溜的回家,被娘当笑话看啊。
晾晒衣服的时候,小包子想着是不是能在同学之间做点小生意。
正好手里还有四十二两多的银子可以做本钱。
可是做什么生意好呢?
以前只听小叔叔念叨过京城居、大不易。
六叔也说要不是有四叔公做代族长,有祭田的收入支撑,他们一家子在京城也是要捉襟见肘的。
如今自己也落到要想法子愁衣食住行的地步了。
小馒头说得没错,家里有娘开源节流,他们什么时候为银子发过愁啊?
等到小馒头也过来晾晒衣物,小包子把这个想法和他说了。
小馒头点头不已,“好啊、好啊,不过我们做什么生意呢?”
“先看看吧,除了读书习武,咱们好像也没什么特长。”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么?
信哥和宁哥知道以后,也帮着想。
宁哥想了会儿道:“我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入学成绩小馒头是第二名,我是第一百名。小馒头帮我补习功课,我给你束脩呗。”
宁哥觉得这是个好办法。白给,小馒头肯定不要。
小馒头道:“我可以给你补习功课,大家经常一起讨论课业彼此都有好处的。可是挣你的银子,我还不想屁股被打开花。”
爹娘肯定托了人照看、也可以说是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的。
他要是靠给堂哥补习功课挣银子,回去肯定挨打。
小包子问信哥,“你在这儿呆了一年,帮忙想想有什么来钱的法子。”
信哥挠头,“我以前没关注过啊。”
就是小包子、小馒头的活计,也是他花银子请管这事儿的师兄去搓了一顿。
对方看在他的身份上格外关照的。
一个人只能占一个差事名额,书院提供的位置没他们的份儿了啊。
宁哥道:“那你们这样为区区银钱分心,要是学业下降了怎么办?”
小馒头古怪的笑笑,“区区银钱?”
他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可如今哪敢?没有钱寸步难行,就连书院里都这样。
信哥道:“我带你们去问问我们玄班家境不好的同窗吧。”
东山书院分天地玄黄四级,信哥今年升入了玄班。
小包子小馒头宁哥都是黄班。
但黄班并不全是新生,还有没能顺利升级的留级生。
要是明年再不能顺利升级,就会开除学籍回家了。书院奉行的是严进严出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