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书肆的后门。
幺房除了娴姐儿都在这里。
如今生意很是不错,小权儿和叶氏各有分工,忙得不可开交。
小权儿在婚假后又告了个长假。
这里押着他们一家子的生计,一开始需要多盯着。他如今就是一家的顶梁柱,不能当甩手掌柜的。
反正军营里此时很平静,耽搁个十天半月的无碍。
这生意肯定不能像淮阳那些铺子一样,就交给掌柜的打理。
如今书肆生意好,他渐渐有了个想法:准备让淮阳的掌柜的年底都来向叶氏交账,让她把幺房的生意都管起来。
他娘这些方面真的不行。
等书肆完全上正轨了,他就和父母商量这事儿。
十五叔在这儿有意气相投的人一起喝酒、聊天细说当年,干脆整天泡在这里。
反正他只帮忙,又不添乱。有他在,上上下下还多一股向心力。小权儿和叶氏都挺欢迎他的。
十五婶则是带着人来送他们父子、夫妻的饭菜的。
书肆的厨房太小,只能供应伙计。
十五婶虽然不善理财,但在京城住了多年。银子的重要性还是十分知道的。
如今还要给娴姐儿攒嫁妆呢。所以看着生意热火朝天的也是很高兴。
这会儿闻说他们四个小秀才来了,十五婶当即皱眉,“可不能拿话本给他们看啊。”
十五叔道:“大侄子自己还爱看呢。”只是这些天没心思看了而已。
“大侄子已经是丞相了,相当于爬山爬到山顶了。他看看只当是消遣,休息脑子。这几个可不成,还在山脚下呢。”
小权儿道:“知道了,娘。我也不敢拿给他们看的。回头成绩下滑,四叔还不得动用家法收拾我啊。我去接他们进来。”
小包子四兄弟进来,先给十五叔、十五婶行礼。
叶氏张罗摆了瓜果点心招待。
他们略坐了坐,就提出要去参观。
小权儿便领着他们四下里看看。几人都当看稀奇一般,很感兴趣。
看到正在加班加点刻印的书稿,小馒头伸手想拿起来看看被小权儿喝止。
“你们都还没有回家吧?”小权儿抱手问道。
小包子道:“回去了还来得了么?”
小权儿道:“平时无所谓。来看看,我一定留你们吃晚饭,打发人回去报讯。可是今天不成。”
“为什么啊?”
第640章
“芙叶郡主前几日难产, 挣扎了一夜终于生下两个儿子,母子平安。我听小豆沙说,大哥给大嫂喝了加料的参汤让她睡了一整晚。至于他自己, 小豆沙说第二天早上看到的时候, 他整个的人脸色都是青白、青白的,两眼发红。这几天, 相府动静也不小。又是稳婆、嬷嬷、太医进府,又是四下收罗名贵药材。听说还弄了只快成精的人参。我昨天去见到大哥, 他给人的感觉整个人都绷得紧紧的。完全不是平常举重若轻,谈笑间摆平一切大小事务的样子。”
小包子和小馒头一听就明白了, 他们那个厉害的爹让吓着了!
小包子立即道:“那我们这就回去。”
想趁机摸两本话本看看的心思立时便熄了。
大姨难产, 那娘到时候会不会也出状况啊?还是赶紧回家吧。
小包子、小馒头要回去,宁哥也住在相府自然是一道。
信哥一个人也没意思了,便也告辞。
而且他也打算去探望一下大伯母。大伯母一向都对他挺好的。
“二少爷、三少爷还有信少爷、宁少爷回来了——”
下人的喊声传进来, 沈寄高兴不已。
魏楹的紧张情绪, 感染了府里上上下下所有的人。
弄得从汪氏到小豆沙, 每个人都紧张兮兮的。
她真是无奈得很。今天一早她就让娴姐儿张罗晚上的饭菜了。
等到这会儿,儿子终于回来了。
小包子和小馒头一踏进二门, 小豆沙就加快脚步过来。
她如今被万先生教训了, 也不会动辄就撒开脚丫子奔跑了。
不过到最后几步,还是没克制住, 一下子扑进了小包子怀里。
小包子抱起她,“娘呢?”
“在屋里。娘肚子里有弟弟妹妹,不好出来。”
小馒头在一边问道:“娘可好?”
“好!吃得好睡的香,气色也好。”
小豆沙抱着小包子的脖子问道:“二哥, 大姨生了表弟睡了两天一夜。我去看她,脸白得跟纸似的。娘到时候不会这样吧?”
“不会。”
说话间几人已经走进了正房的外室。
小包子放下妹妹, 和小馒头一起上前,“娘,儿子回来了。”
宁哥和信哥也上前,“大伯母,我们也回来了。”
沈寄笑道:“来人,打水,让少爷们洗把脸。”
一边说一边伸手摸小包子和小馒头的脸,“瘦了!”
“娘,没有啦。是您想儿子想出来的错觉。”小馒头呵呵笑道。
一到家就感觉好温暖哦,真想靠在娘怀里不起来。
沈寄对信哥道:“曦姐儿还在厢房写功课,她怕是不知道你也过来了。”
曦姐儿今天被万先生留堂教训了,这会儿有些不好意思出来。
信哥已经由丫鬟伺候着洗了脸,闻言道:“我看看她去。”
沈寄又对宁哥道:“你娘给你带了东西,放在你屋里在呢。”
“那大伯母,我回去看看。”
宁哥匆匆回去,想看看他娘都给带了什么来。
当晚的晚饭沈寄让摆在汪氏院子里,又让人去请魏柏和王氏也过来。
稍事休息后,她被两个儿子一左一右的扶着,往汪氏院子里去。
“真不用,我走得稳当着呢。”
“娘,儿子一个月才回来一天。您就当满足一下我们尽孝的愿望。”
小包子听说芙叶是走路的时候一下子崴脚,差点摔下去引发的早产,行动间很是小心翼翼。
小馒头也是如此,闻言一个劲儿点头附和,“就是、就是。”
汪氏知道两个孙子回来了,也是高兴得很,直接迎出了院子。
走进院子,就看到魏楹正躬身种着的两分田。
小馒头忍不住的笑着轻道:“草盛豆苗稀!”
哈哈,爹骂他们的时候,嘴巴厉害得紧。他自个儿种田也就把田种成这样啊!
小包子瞪他一眼,你想一个归宿假就被爹使唤去除草、担水么,就当没看到嘛。
小馒头立即醒悟的闭嘴。
其实魏楹之前也还算勤快,又有沈寄督促,这田没这么夸张。
但是出了芙叶的事,他回府之后就把沈寄守着,早把这两分田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那草有几日不清理,就疯长至此了。
要是他听到小馒头的评价,那他们哥俩肯定逃不脱除草、担水的命运。敢取笑老子,你们两个小子去试试!
周遭看到他们兄弟俩眼神互动的人都笑了起来。
汪氏道:“放心,祖母肯定不让你们归宿假就浪费在除草上。”
她本来想把草除了的,可是这几天白日都跟沈寄在一块儿,也没时间。
沈寄笑道:“没事儿,明晚你们就回书院了。后天要是你们爹回来的早,我就陪他来除草。”
魏楹这些天除了不许她出门,行动让人把她看护着,其他都是百依百顺的。
到时候她坐在大圈椅里看着他干活嘛。
当晚自然是热热闹闹的圈了一大桌,席间说起小包子兄弟俩在书院挣银子的事儿,也说起小权儿的书肆。
十五叔一家子今天挺忙,不然沈寄肯定让人去请过来一起用饭了。
小包子道:“之前总听小叔叔念叨说发了俸禄,总是用不到月底。我还以为他乱花呢。明明娘都已经教了他方法的,他非寅吃卯粮。”
沈寄教小权儿的方法是在笔记中看到的。
苏东坡每每领到俸禄,第一件事就是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
这样就不至于月底断粮,每天又都有足够的银子花用。
但是,宋朝文官的俸禄是出了名的高,苏东坡这么行事还可以。每天的银子也都够花。
小权儿职级不算高,又是武将。本朝的俸禄也不及宋朝。这么行事就不是很够了。
他时常用个二十来天就没有银子花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