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许他“迎娶”自己,是对他至高信任。
“除此之外,我也想要一点平凡的幸福。”
青庐锦帐中,红烛高燃时,江瞻云跽坐在榻。话语浅浅,吐气如兰,芙蓉面灿若烟霞,手捧一张滚烫面庞,将他埋入胸膛。
是云的柔软,花的芬芳。
许他行过高耸峰峦,看海市蜃楼、明月两轮,喂他白银盘里一青螺。
又执他手入密密丛丛小径,按捻拨揉几许,再弃他手,让他亲来,延子嗣、承国祚。
……
日上三竿,碎金穿窗挥洒,映一地斑驳。
廊下锅炉中的水在第三次沸腾后,备水的侍者得掌事出来传话,“将炉子封起来,温着就好。 ”
意思是一时半会还用不上,主子们还没醒。
实则薛壑早醒了,甚至已经更衣理妆毕,这会坐在床榻揉手腕。闻滴漏声响,回首望去,辰时六刻。
“再过两刻钟就是最后用药的时辰了,自己说不可耽误的。”
江瞻云毫无感应。
“我都已经用过了,你错过时辰、药效怕是会发挥不足。”薛壑伸手捏了捏她面颊,见人只是蹙眉缩了缩,一个翻身又没动静了。
他坐过去一点,把她的手从被衾中拿出来,按揉虎口处的百谷穴,由内往外朝掌心按压十次,如此重复三回;然后又按她肩头的肩井穴,继而揉捏耳部,最后看她朝里侧身躺着,又按了后颈的风池穴……
“……再用些力!”
这人终于醒了,仰头蹭他手臂,发丝上下滑过,阵阵酥痒。
“老实点!”不仅痒,还有些疼。
薛壑皱了皱纹,将人裹着被子捞起来。
因为都是提神醒脑的穴道,江瞻云睁开眼,眸光中已经扫去混沌,只是酿起的一股脉脉情意婉转流泻,山雾烟云般缭绕。
“郎君!”
她弯着眉眼,下巴抵在他肩头,张开双臂任他施为。
声入耳,肌肤贴肩头,龙涎香从她身上弥漫,薛壑揉了把她的脑袋,将她抱下榻。
“开心吗?”
薛壑给她中衣系妊,嗯了声。
“还失落吗?”
薛壑拿来深衣穿入袖子,摇头。
“这些年自己过过生辰吗?”
薛壑给她扣上腰封,没有反应。
“是不是一到腊月廿三,就觉得朕无情无义。”
薛壑俯身给她穿靴,捋平袍摆,依旧无声。
最后佩玉戴珏,听到一声叮当作响,薛壑仔细纠正了其中一块的位置,保证天子行走举止见,玉生光而静默,珏有泽而无声。
一切整理妥当,方起身抬首,“你不记得也正常。但我总想你不至于不记得,只是忙于政务一日下来太累,毕竟那日是你立朝之诞辰,我没有争的理由。”
“却也实在没想到,立朝在那日是因为我生辰在那日——” 薛壑英朗清俊的面上,一双星眸粲然,从脖颈烧起的绯红燃至耳垂,他靠近新婚的妻子,“陛下再说一遍与臣听!”
昨夜情浓兴高处,她散了发带,要绑他一双手。薛壑到底没她游刃有余,有些放不开,讨饶与她说不。
她从他点点红梅落雪的胸膛松下唇齿,低低柔柔道,“朕择你生辰做立朝之日,原是要天下都知道,神爵年因你而生,你与神爵同在。”
一句话,他伸手与她前,心甘情愿被束缚。
“好话不说二遍。”江瞻云拂开他,但闻他“嘶”了一声,侧首望他,“怎么了?”
“没事——”薛壑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往后背过手。
江瞻云一把拉过来,见两手腕间一片鲜红,左手腕勒痕泛青,还破了皮。时值太医令送坐胎药过来,江瞻云当即让他看了,又送来一些膏药。
太医令交代涂抹方式说得自然流畅,显然不是第一回见识治疗这等伤口,但还是瞥了薛壑好几眼。
从难以置信到捋须接受。
左右都是天子裙下臣。
“再晚点传,都退淤愈合了。”殿中就剩了两人,薛壑缩回手,“我不要涂。”
“朕的不是!”江瞻云捧来他的手,细细涂抹,“大不了下回换朕,成了吧。”
薛壑感受着腕间火辣辣的余痛,目光在她细白手腕上流连,“下回、你绑松点就成!”
*
小年之后便是除夕,转年正旦,新春过去,明窗开笔。春风拂开冰面,金堤修缮进入最后的阶段。
神爵六年二月十二,自开工后,薛壑便从琅琊赶赴平原郡,一应起居都在那处。江瞻云在行宫处理这一年的新政,直待三月初全部结束,方过来金堤视察。
同年前预估所差无几,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三月底全线完工。
“修缮金堤,除了这处官员的功劳,京畿之中的大司农封珩亦功不可没。若非他统查各州府库钱谷,进退有效地征收了一批税金,这竣工只怕还要一段时日。”
一行人沿堤坝畔行走巡视,三月春风带着泥土的气息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薛壑伴在江瞻云身侧,两人走在最前头。
“封珩!”江瞻云咀嚼这个名字。
当年储君的五大辅臣,如今只剩他与温松两人。
“他出身寒门,是新政第二十五届的榜首。先帝最后两次北征匈奴,为筹军费,凡需征税,皆由其亲往。在其治下,赋税征收张弛有度,不惹民怨,实打实的个人才。”
薛壑对他如数家珍。
江瞻云笑笑,“是个可用之才,也上了年纪了,朕记得的明岁他就到天命之年了……”
两人正说着,忽闻下游整理工料、收拾器具的人群中一阵嘈杂。
薛壑护在江瞻云身前,传人去看究竟。
未几叶肃过来回话,道是有一个民发旧疾发作,工地上的医官只懂普通的跌打损伤,治不了他的病,众人围着但束手无策。
“让随行的太医令去看看。”不过十余丈地,江瞻云亦往下游走去,在距离人群五六丈处的棚舍旁歇下,眺望下游光景。
约莫两刻钟的功夫,太医令过来回话,道是已经针灸控制住。
江瞻云坐着饮一盏茶,上下打量太医令,“你欲言又止作甚?”
“回陛下,那人、那人仿佛是许嘉、以前的许校尉。”
“许嘉?”
江瞻云和薛壑都有些震惊,转念想来倒也正常,修缮金堤每年都要百姓服徭役,人数不够的时候,会让犯罪被流放的人前来上工。
“不对啊,朕记得神爵四年那批流放的人,过豫州遇山洪,死的死,逃的逃,就没人抵达幽州的。”
“奴既戴罪,非死不敢逃。”果然是许嘉,被薛壑带来江瞻云面前,回禀道,“当年奴被冲散后,一路往北走,但是幽州太远了,从豫州走到青州,奴就走了四五个月,后面还要过徐州、方达幽州,实在走不动了。那会是神爵五年三月,听闻修缮金堤需要人手,奴就过来了。”
许嘉顿了顿,望向薛壑,苍白面容上露出一点笑,“薛大人发放工钱甚多,够奴买药维持,苟且至今……”
“你在这里一年多了,你如何不来寻我……”薛壑话到最后没说下去,他与许嘉称不上至交,但同在未央宫任职,多少有些交情。后又闻江瞻云言他之事,知他也算一身傲骨,自尊自强。
“你当年有功,本就无需受流放之刑。今又为修金堤出力,朕除了你的奴籍,复你白身。”江瞻云看他一派形销骨立,眉宇间却尚有韧劲,想起椒房殿中至今孑然一身的穆桑,“你尚有才学,或参与新政,或隐世而生,皆随你。”
许嘉尚未来得及回话,楚烈策马匆匆赶来。
原是庐江急信。
“大司农病重,恐大限将至,君归否?”
江瞻云看苍空流云聚了又散,合卷微叹,“人生就这么长,自苦是最无趣的。”
第85章
神爵六年五月, 依泰山而出,临渤海之畔,一支迁徙的队伍由牛车载辎重, 马车收细软, 前有部曲引路, 后随家丁奴仆上百, 中间数辆华丽宽敞的车架中是徐氏正支数十人, 正奉皇命入京畿。
青州豪强以冯氏为首,另有徐氏、吴氏、裘氏三族次之,后缀十余小族依附。冯氏被灭、冯循被赐‘人皮萱草’后, 其余三族埋首禁声,不敢触怒龙颜。
但多来盘算天子总要回銮,青州牧薛壑受封皇夫, 亦定会与天子相携长安。这般算去,其不足一年就要任期结束。是故相比他们惊鸿一瞥地降临这块土地,实行新政遴选官员, 本土世家豪强已经盘踞数代, 近百年扎根于此。只需待圣驾回京, 州牧离开, 那些被提拔上来的微末官吏定然举步维艰,不足为惧。
如此忍一忍, 便过去了。
然谁也不曾想到, 却先得一道皇命盖顶。
【青州望族, 世著勋德。今京畿肇兴,需贤辅翼。特命青州豪强正支整束行囊,迁徙入京。朕将赐第授官,共辅社稷。限仲夏之内起行, 百日皆毕,不得迁延。】
一道明褒暗贬的旨意,皇恩浩荡之下乃釜底抽薪的狠绝。
若只是令氏族迁徙,还能以“安土重迁”试图转圜,以“ 民意舆论”抗争皇权。但偏偏女君刁钻又严谨,只让正支入京,剩余族人依旧留于故土。然留下的旁支远姓又成不了气候,曾试图挑战皇权的正支则势单力弱在天子眼皮底下。仅数十人的一族被放在权贵如云的京畿之中,仿若砧板鱼肉,足下蝼蚁。一州世家豪强遂成瓦解之态,为新政让道。
由青州打样,东四州其余豪强自当心里有数。
如此四月天子颁召,五月徐氏先行。
此一路,出青州之前,乃驻边的薛氏将领带兵相送;出青州之后,更是天子禁军护航。“相送”和“护航”原是对识趣人的礼敬,否则便是羁押。
乾坤阴阳,女坤者,至阴也,女君却专擅阳谋。
之后六月,吴氏、裘氏陆续西迁;至七月底,剩下十余小族也全部迁徙结束。八月下旬,琅琊行宫再得庐江长公主信件,问君归否。
“还是要回的,眼下天气也没那般热,金堤修缮结束,中秋宴也过了,三月汛期也即将过去。要查验的,欢度的,操心的,都过去了。陛下回銮吧。
宣明殿中,半边烛火幽幽,半边月华潺潺,帝后二人在临窗榻上赏月。
薛壑放下信件,伸手给枕在膝上的人按揉太阳穴。
皎洁月色从半开的窗牖照进来,给青年披了层霜,笼出淡淡光华。
江瞻云看着他,眸光迷离又缱绻,手中晃悠一个从他腰间解下的香囊,听里面铃铛声响,“说好要与你同归的。”
封珩虽说有辅政之功,但到底是一介臣子,又叛过她,即便薨逝也不劳她急急而回。
“这处即便开了行宫,但终究是在边地,当下又迁豪强入京,一来京中需要打理,二来也恐其他三州之地的豪强或有哪个脑子不灵光的作了糊涂事,终究还是未央宫中最稳妥。再者就要入冬,此处临海,气候更寒,还是保养身子重要。”薛壑回想去岁入冬,江瞻云不适这处气候染病多日的模样,这会看着翻转身子、给他解腰封的人,“你留下陪我,与我同归,我求之不得。但如今局势,还是回去更让我安心。左右再过半年我也回来了。”
薛壑往后仰了仰,容她将腰封抽离,又抬手配合着让她宽衣,“何论封珩一身才华,为官多年,想来有不少心得,或有话与你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