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一只统_分节阅读_第260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57:55

  他在湾州城其实也有产业,为了支持李琮的事业,他在城南的坡地上赁了一片玉米地,准备专门用做酿酒材料。

  除了玉米地,他还听从748的建议种了一批咖啡树、可可树和橡胶树,倒不指望着靠这东西赚钱,主要是想要留作自用,林林总总算下来,扔进去的钱也不算少了。

  不过这都不耽误小王爷搞篮球联赛的心,毕竟他现在也每场都给自己看得上演的队伍或者球员打赏,像薛三这样干脆形成制度,也方便他以后更痛快地看球赛。

  好嘞,就这么愉快地定下了!

  于是南洋都护府篮球联赛新鲜出炉。

  联赛初期采用公开招募制,只要愿意参加的人都可以自行组队报名,但要经过组委会的筛选,最终会有十六支队伍成功入围,捉对厮杀,最终角逐联赛冠军。

  海选是公开的,就在城东篮球场临时搭建了一个看台,评委有湾州刺史兆鹏程、汝阳郡王李琎、司农寺丞薛大壮。

  其实李琮也想来,但考虑到他毕竟是南洋都护府的大都护,日常公务繁忙,上次去甘蔗园看团建还能说是南洋都护府内部派系的调整,这次海选是纯纯的娱乐,有损南洋大都护的威严,李琮只能遗憾地放弃。

  那兆鹏程又为什么要来呢?

  那当时是大壮给他画了一张湾州体育产业的大饼。

  兆鹏程早年间在丰岳县做县令,亲身经历过县城码头油炸品行业的爆炸式发展,对大壮的话天然就带着几分盲从的滤镜。

  眼看着湾州码头开放在即,第一批从大唐过来的商户马上就要登陆上岸,兆刺史也想让客户们见识一个不一样的湾州。

  这里不单单是有米洲农产品,还有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要让大唐来的人把兜里的银两统统花在湾州!一个铜钱儿都不能带出去!他甚至都把算盘打到了甘蔗园的麻辣串,觉得这玩意在码头开店肯定能赚钱。

  是以当大壮跟他说体育产业还能赚钱的时候,兆刺史瞬间就心动了。

  “能赚多少?怎么赚?”

  “靠卖票和卖周边产品。”

  大壮把自己从完结图书馆抄来的联赛企划讲给兆鹏程听。

  “每年提前出一份赛程,前期主要展示各支队伍的特点,后期定向培养球队的粉丝,联赛的收入一部分来自卖票,一部分则是依靠商户或者贵人的资助,愿意投资球队的每年需要给组委会交一笔银钱,就能获得一整年的球队冠名权。”

  “当然也欢迎自费组队参与,每场比赛的收入由球队和组委会分成,组委会统一售卖各家球队的周边纪念品,将来若是能把联赛推广回本土,湾州可以成为其中一支或几支球队的主场,到时候把对手请到湾州来比赛,对手的球迷也会跟着一起过来声援,咱们这里的旅游产业就可以发展起来了。”

  这饼画的又大又香,香的兆刺史都有点不敢相信。

  买票看球?真有人会这样做吗?

  现在城东球场虽然人很多,但那都是不花钱在场边看热闹的,要是收钱恐怕就没人过来了。

  而且还自组球队,现在除了汝阳郡王也没人在球队上花钱啊!过阵子湾州码头正式开放,上岛的都是来做生意的商户,谁会有闲钱花在这些地方?!

  其实兆鹏程的想法一点都没错,按照正常人思维模式的推理,事情原本就该是这样的走向。

  ……但架不住世风浮躁,人心多变。

  刺史府刚刚公布湾州篮球联赛消息的第三天,刚刚从离岛回来的武平绩便找上门,说自己代表武家愿意赞助一支球队,但要求球队在比赛的时候穿上绣着武氏产品标记的衣物,衣服和鞋子他可以自行提供。

  兆鹏程:……?!

  他想了想,答应了。

  武家好像也没提什么特别的要求,不外乎就是想要打出棕榈油的名号而已。

  棕榈油的事儿他是知道的,听说第一批油果已经成功出油,现在正在整桶封装往湾州运,也是准备抢在湾州码头开放的第一时间宣传一波。

  除了棕榈油,这位武郎君还自费投资了一家蜡烛坊和一家造纸工坊,两座工坊同样也有产出,不知道会不会一起售卖。

  武平绩是个争强好胜的人,说选球队那就得选个差不多的,赢不下比赛他自己都会觉得丢脸。

  是以他虽然跟官府宝贝了要资助球队的事,但却没有马上决定选哪只。刚好这几天城东球场正在举行海选活动,武平绩干脆在内场买了个舒服的位置观战,想先了解一下比赛规则。

  篮球比赛的节奏快,对抗激烈,攻守异势只在瞬息之间,十分能够抓人眼球。

  从城东篮球场第一次投入使用至今,其实也就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不但球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还由此伴生出其他的参与形式。

  如有口舌伶俐的传令兵充当解说员,用激昂的语气播报战况。有眼神好的弓弩手成为裁判,还贴心地找薛寺丞记录下比赛规则,自制红黄牌贴身携带,奉为至宝。还有懂文墨的小吏,自费笔墨记录各家球队的特点和人员组成,还天天拉人分析讨论,妄图慧眼识出千里马。

  这么疯,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

  传说比赛正式开始以后,文娱署便要发行有奖精彩券。只要能预测出比赛结果,就可以获得奖励,据说第一批奖励是码头商街麻辣食肆的用餐券,还附赠一大杯麦酒呢!

  听起来奖励好像寒酸了点,但商街目前并不对外开放,就算有钱也进不去,更别说麦酒,麦酒在湾州城可是绝对的限量品,喝一口就少一口了。

  “好在我的玉米酒胚也备的差不多,再过几天就能开烧锅,到时候咱们就有新鲜的玉米烧酒可以喝了。”

  李琎喜滋滋地说。

  “没准儿本王也能赶上湾州开埠,让他们见识一下玉米酒的厉害呢!”

  最近他尝试了椰子酒的就放,利用高温快速发酵,风味十分独特。

  他问过薛三,湾州较高的气温可以帮助酵母快速产生浓郁的酯类风味,在这里酿酒可以更快速的完成主发酵,产酒的效率更高。

  “武家这主意不错,干脆我也准备一套衣服,让我那支球队穿上。”

  李琎一拍巴掌。

  “反正钱也是花了的,真能赢球我的玉米酒就出名了,就这么办!”

  李琎是第二个与湾州文娱署签订冠名契约的,第三名则是祁国公府。

  这事儿倒不是王守一要求的,而是小钟管事看到湾州城里有人穿着统一的短打走在街路上,上面还绣着“武吉棕榈油”、“武祥蜡烛”、“武利纸”之类的字样。

  小钟管事就好奇啊,差人一问才知道这竟是武氏一族赞助的球队。

  武平绩这支球队据说是本次湾州篮球联赛中实力十分强劲的一支,与汝阳郡王麾下的王府队都是夺冠的大热门,这些衣服就是在比赛场上要穿着的队服。

  小钟管事:……

  所以王府队也有?!

  当然有,而且字儿还特别大,上半身绣着“玉米酒”,下半身绣着“椰子酒”,还奢侈地用了银线,走在太阳底下几乎能闪瞎人眼。

  小钟管事这心里马上犯嘀咕了。

  目前上岛这批人里,能被他家王爷放进眼中的,那也只剩汝阳郡王和武惠妃背后的武家了。

  汝阳郡王是天家血脉暂且不论,但他们祁国公府肯定不能被武氏一个商贾之家压制住。皇后娘娘如今在宫中位置稳固,反倒是之前一直盛宠不衰的惠妃现了颓势。

  这次高大人出宫替陛下采选美人,听说是献了两位江南闺秀,深得陛下的欢心,一进宫就封了才人。

  几天之后湾州开埠,据说他家国公爷和公主娘娘也要上岛,汝阳郡王十有八九是要请主家喝酒看球赛的。

  这要是看到王府和武家的球队都在场上出风头,唯有他们王府无声无息、萧萧瑟瑟,用脚趾头想国公爷的面子都不可能挂住。

  想到这里,小钟管事稍微脑补了一下那个场景,然后狠狠地嘬了一口牙花子。

  不行,他们国公爷和公主娘娘都是要面子的人啊!尤其是在薛寺丞跟前,几百亩的可可树林说赁就赁了,眼睛都不眨一下,三五年没收成也不在乎!

  这要是让他们坐在台上看别人家的比赛,那是用刮刀在割他们的脸皮——祁国公府差什么啊!?是缺钱还是没人,怎么连几个扔球的都凑不齐,这就是他小钟管事办事不利!

  不行,他也得搞支球队!

  不但要球队,还要球衣,还要打旗、敲鼓、喊号子。

  ……必须比武家更显眼,更风光!

第270章 争锋

  小钟管事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行动力一流,马上就大张旗鼓地开始物色人手。

  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主要小钟管事这次也真没带来多少人手,靠自己人组队不现实。

  那就只能在现有的队伍中挑选一支。于是小钟管事跟武平绩一样, 也开始在城东球场的海选现场蹲点。

  这一看, 渐渐地也看出了一些门道。

  小钟管事看的不是打球的人,而是比赛的运营模式。这种固定形式的分组对抗, 捉对厮杀、层层晋级, 这要是放在长安城得多吸睛?!不比打马球更能引发轰动?!

  马球虽然是大唐的主流运动, 但这个运动只能局限在贵人之间,养不起马买不起装备的人家可参与不进去。

  但这个篮子球就不一样了,这篮子球他看根本不需要成本, 唯一稀罕点的就是那颗球,薛寺丞也不知在里面填充了什么, 竟然这样有弹性。

  而且篮子球需要的场地并不大,一队五人的规模也不难凑齐, 经营一支固定球队的成本并不高。

  最重要的是, 薛寺丞提供了一套十分有趣的比赛模式,只要按照他这个模式去经营, 那就能持续吸引关注,如果再能像汝阳王府和武氏一族那样在衣服上绣标志,想必长安城里的很多商贾都会动心!

  想到这里, 小钟管事忽然有了一个新想法,他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但这事儿他自己肯定做不了主, 必须要等到他家王爷和娘娘上岛才行,但在此之前, 他还要做一番准备。

  于是小钟管事对篮子球的事儿更上心了,还花钱买了几个小吏撰写的分析报告,仔仔细细通读了一遍,然后在上面画了七八个圈圈。

  要说他能干大事儿呢!他突破了原本需要整队资助的模式,改为花高价点筛队员,很快凑齐了一支8人的队伍。

  五名正选,三名替补,这还是大唐第一支有替补选手的球队,身背“祁国公府”的字样,连衣服都做得格外气派。

  于是等王守一和薛国公主夫妻俩上岛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支挥舞着祁国公府大旗的壮汉小分队,人均肌肉紧实,肩宽体壮,浑身都散发着彪悍的气势。

  王守一、雪国公主:……?

  不怪这夫妻俩不知道,主要是事发突然,小钟管事组队的时候祁国公府的大船已经扬帆起航。

  不过听了小钟管事的解释,王守一倒是对他的“擅做主张”大加赞赏。

  “好!干得好!就是要这样!”

  他拍着小钟管事的肩膀。

  “咱家差什么啊?!凭什么总让姓武的压一头?必须不能比他们差!”

  王守一这话明显是带着怨气的,只因最近一段时间吏部侍郎李林甫投靠了武惠妃,便在后宫有了一双眼睛,对陛下的动向了如指掌,每每奏对总能说到李隆基的心坎上。

  这李林甫也是个妙人儿,知道武惠妃最担心被送去宁王府抚育的寿王。寿王李清是武惠妃的第三子,甫一出生就被李隆基以担忧惠妃身体为由,送去给宁王李成器的正妃元氏抚养。

  宁王妃养侄子养的十分认真,十数年间李清一直长在宁王府,很少与母妃相见,直到开元十三年才重新回宫。

  武惠妃想与儿子拉近感情,可惜她还有年幼的盛王要养。李清与亲母分离了十几年,再回宫已然接近成年,母子两虽然都有意与对方恢复关系,却又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每每相见总是相顾无言。

  这个时候,李林甫的出现便有如神助。

  李林甫是李唐宗室,是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真论起来乃是李清正经的长辈。

  偏他又是个再精明不过的人,精通音律,言语动听,都不怎么费心便博得了李清的好感,还被其引为知己,时常一切谈文论道。

  李林甫也借机劝说李清,要他多多亲近自己的母亲,一来二去果然有效果,武惠妃十分感激他。

  毕竟是宠冠后宫的女人,有惠妃帮忙的李林甫越发顺风顺水,很快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2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0/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一只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