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一只统_分节阅读_第267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57:55

  高仙芝是这批军将中军职最高的,军功最显的,长相最俊的。有他在场上,谁还能看到他们这些次等货?!正常人都会想要搞掉他。

  偏偏封常清不是正常人。

  他的确接了史思明的巴豆,但他没下给高仙芝,他下给了海里古。

  ——封常清觉得高仙芝之所以不接受自己,那是因为自己和海里古的撞款了。

  主要干掉海里古,高将军身边的那个位置就空了出来,自己就可以取而代之。

  安禄山和史思明是不知道封常清的想法,这要是知道他只想做个替身,这俩肯定鼻涕泡都得给气出来。

  开元二十三年的长安城,处处洋溢着盛世气象。

  时值春日,朱雀大街两侧的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街上行人如织,胡商蕃客络绎不绝。城楼上彩旗招展,每隔百步就有一名金甲卫士持戟而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听说吐蕃特使今日入城,以金城公主之名觐见圣上。”

  街边茶肆里,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压低声音对同伴道。

  “可不是么,自打金城公主和亲后,吐蕃消停了十几年,这次突然派使节来,不知打的什么主意。”

  同伴咂了口茶,目光投向城门方向。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浑厚的号角声,紧接着是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街上的行人自觉退到两侧,翘首观望。

  只见一队身着皮裘、头戴毡帽的吐蕃骑士缓缓入城,为首的使者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刚毅,额头上有一道显眼的伤疤。他骑在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上,腰佩镶嵌宝石的弯刀,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视着长安城的繁华景象。

  “那就是吐蕃大相尚结赞,据说在吐蕃军中威望极高。”

  书生小声嘀咕,“看那眼神没?怕是此行来者不善啊。”

  与此同时,皇城内的右威卫军营中,一群年轻武将也集结完毕。领头的事一位身着浅青色圆领袍的年轻将领,他面容清秀,身如青松,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与周围粗犷的军汉形成鲜明对比。

  “诸位将军。”

  一名内侍匆匆赶来,“圣上宣尔等入宫。”

  高仙芝微微蹙眉,但也不敢耽搁,当先一步跟着内侍往太极殿走。

  他的副将海里古昨天忽然腹泻不止,拉了一夜都起不来床,今早只好跟兵部告假。

  之前操演好的比赛战术用不了了,得重新调整,海里古空下来的位置也要有人顶替。

  高仙芝暗骂海里古不争气,但也没有很慌。毕竟作为一名领兵打仗的军将,他早已习惯了提前做好备用方案,用封常清顶替海里古,从进攻战术变幻为防守反击,他有信心一样能够赢过东队。

  打仗,可不是光靠蛮力就行的。

  太极殿前,李隆基高坐于彩台之上,双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身旁的王皇后端庄大气,武惠妃明艳不可方物。大殿两侧,文武百官依次而坐,气氛庄重而不失融洽。

  吐蕃使者觐见后,李隆基与他寒暄了几句金城公主的近况,便说起了足球。

  一开始吐蕃使者还有点懵,毕竟按照流程在他进献礼物过后,接下来他就该被邀请观看歌舞或者军阵,前者是为了展示大唐的国力,后者直接就是武力震慑,这足球比赛是怎么个情况?

  可真等哨声响起,吐蕃使者很快明白了大唐皇帝的意思。

  他先是被忽然鸣放的礼炮震得面如土色,然后又被漫天散落的烟花吓得差点没钻桌子。

  这山崩地裂一样的响声,让他想起多年以前吐蕃和大食联军惨败渴塞城的那场大战,据说大唐派出了雷火天师引来九天玄雷,那声响就和今日一样震撼。

  吐蕃使者偷瞄了一圈大唐君臣,发现从皇帝到后妃再到文武百官,就没一个人对着天降火雨、玄雷震地的场面面色惊恐的。

  所以大唐现在已经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借神仙之力了吗!?怎么一个个都如此淡定自若的,这到底是谁的神通!?

  吐蕃使者哪知道如今建在长安城郊的公府球庄已经成为大唐各个阶层日常生活的好消遣,有钱的买内场票,没钱的在外面爬树看热闹。每到热门赛事球庄都会燃放烟花爆竹,这东西现在京城不少的匠人也会做,一点都不稀奇了。

  再往下看,吐蕃使者就更惊了!

  合着这回是国力和武力一起来,一边炫耀大唐国富民强的经济实力,一边展示大唐军将的骁勇善战。你看那在场上踢球的人都眼熟不?有两个之前还在吐蕃边界杀个七进七出呢!

  尤其是长得最好看的那个小白脸,听说之前在北庭暴揍后突厥的就是他,你看他踢球的那个狠劲儿,吐蕃使者觉得那飞在天上的根本不是皮球,而是他的光脑壳,他相信有朝一日大唐的军队饮马高原,他的脑壳也能飞得跟球一样高。

  小白脸身边的跛腿子也十分厉害,一点都不输对面那个大胖子!胖子胖归胖,但十分灵活,听通译说那还是击破奚部叛乱的将军。听说今天上场的都是大唐的军将,都在边境立过战功,最低也是灭了一个部族!

  其实胖子、跛子、小白脸都不符合他们吐蕃国的选将标准,偏偏大唐皇帝不但用了,还能用他们打胜仗,威震西域的将领随随便便便能拉出一只足球队,这是何等的国威!

  要不,还是放弃棉花涨价的要求,茶引就多要一成,请求大唐皇帝赏赐点辣椒和黄金豆(玉米),客套几句就打道回府吧。

  这样的大唐他可惹不起!

第279章 大换防

  吐蕃使者这次来大唐, 原本想探一探天竺棉的贸易。

  当年李琮还在任安西大都护的时候,除了大力发展羊毛手工业之外,还应748的要求在西域适合的地方大量播种了棉花,逐渐培育了棉纺业的雏形, 让棉花成为安西军兵冬季御寒的主要织物。

  当然, 后世最优质棉花的产地在此时还是一片丰茂的草场,畜牧业的入门难度要远远低于棉花种植业, 所以安西都护府虽然安排军屯种植棉花, 但那也只是为了满足自身御寒的需要, 并不把棉花作为对外交易的主要商品。

  这个缺口,被金城公主敏锐地捕捉到了。

  她果断下手,说服尺带朱丹派大军翻越喜马拉雅山, 攻入天竺。

  彼时天竺地区还只是一些零散的土邦国,吐蕃军队虽然在面对大唐安西都护府的时候被压着打, 但对付摩揭陀等南亚小国宛如摧枯拉朽,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达恒河中游, 并在恒河边竖立铁柱划定势力范围。

  对天竺的大胜让吐蕃贵族们欣喜若狂, 毕竟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南亚次大陆是连接海洋的关键区域,这里土地富饶, 粮食资源丰富,正适合吐蕃的扩张需求。

  于是吐蕃军乘胜追击,一路东扩至孟加拉地区, 占领了恒河三角洲半壁江山。不过吐蕃国虽然占领了恒河三角洲,在孟加拉地区建立了军事据点,但却并没真正对本地土邦实施统治。而是在此设置了一位“德论”(军事总督), 通过当地土邦间接征税。

  吐蕃第一位孟加拉“德论”乃是金城公主的卫队兵马使,他在日后也成为孟加拉的实际控制者, 掌握着公主府最大的财路,棉花贸易。

  但孟加拉空有棉花,棉纺织业并不发达,本地人完全谈不上什么种植技巧,棉花收的好全靠三角洲农业的富饶,所以从土邦收回来的大量棉花,想要真正变成金钱,那还要通过与大唐的贸易。

  吐蕃特使来的目的之一就是谈贸易,确切的说是希望大唐开放对吐蕃棉花的采购,并允许吐蕃商人在大唐自由贩卖棉花。

  这之前是不被允许的,规矩是748在安西都护府的时候定下的,当时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地刚刚兴起的羊毛工业。

  毕竟羊毛产业把碛西诸国牢牢串联在同一条利益链上,就冲着这源源不断的金钱,突骑施和后突厥也不好太闹事。

  可如果换成了棉纺业,源头材料棉花目前只有大唐和吐蕃种植,而且吐蕃的南洋地区产量还十分可观,很容易变成吐蕃一家独大的局面。

  让别人掌握贸易体系的主动权,这并不符合大唐的利益,所以李琮从始至终就没开这个口子。

  现在安西大都护换成了李亨,金城公主就想再来碰碰运气,说不定这次李隆基就能同意呢。

  反正大唐也是需要棉花的嘛!论保暖性棉花不比羊毛差,何况她还是实打实的皇室血脉,与其让那群草原蛮子吃的沟满壕平,不如给她,好歹没便宜了外人。

  于是足球比赛过后,吐蕃来使恭敬地向李隆基转达了金城公主的请求。

  李隆基可不傻,他儿子能想到的事儿他怎么可能想不到,脑子一转就明白了金城公主的企图。

  他心里暗暗叹气,心说也不怪金城有了私心,她一个年轻小娘子被迫远嫁吐蕃,想活得好也是人之常情,为自己多谋划些算不得什么。

  可偏偏,棉花这个路子暂时是不能开的,要开也得等安西都护府在碛西把棉田推广出去,不能让吐蕃捏住大唐的衣领子。

  滋养吐蕃,那就是在滋养大唐的卧榻之敌,吐蕃要真是在棉花贸易中吃到了甜头,那便更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再加上吐蕃棉挤占突厥羊毛,早晚西域要再起战端。

  他想了想,没直接回答吐蕃使者的问题,反倒笑着说起了南洋都护府的咖啡和巧克力。

  不但说,他还让内侍端了几盘上来给吐蕃使者品尝,并大加称赞着米洲食物的神奇效力,声称喝下一杯便能将精神百倍,一整夜都不知疲倦。

  吐蕃使者信了,他请求大唐的皇帝恩赐此物让他带回去献给公主,李隆基十分爽快地答应了,给吐蕃使者批了整整一车,还召御膳房的人详细告知其食用的方法。

  这也算是他给金城公主的替代补偿吧,一种可以恢复精力的药水,只要运用得当,金城一样能够获利良多。

  军将足球赛过后,京城风头最劲的年轻军将非高仙芝莫属。

  原因无他,高仙芝太好看了。

  以前穿着甲胄带着银盔看不清面容,现在一换上踢球的常服,高仙芝的美貌在一众军将中尤其鲜明。特别是在海里古缺席,在他周围都是安禄山、史思明、封常清等胖瘦高矮不平均的颜值衬托下,清秀白皙的高仙芝越发显得芝兰玉树,恍若谪仙,投手投足都透着美感。

  就,真没办法,对比太明显了。

  于是高仙芝的美名就这么传了出去,每每出门都会遭到长安小娘子的围观。

  一开始他还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慢慢也就不怎么在意了。反正他在长安待的时间也不长,接受完封赏还是要回碛西去的,被围观就被围观吧。

  但他还是忍不住埋怨海里古,怎么关键时刻就冲不上去,多好的一个在陛下面前露脸的机会。

  海里古嘿嘿一笑,心大的一点都不在乎。他觉得自己现在就挺好,跟着高芝芝在北庭做军将,将来有机会他还行换到南洋去,那边离他老家州胡岛不算太远,说不定还有机会坐船回毛伊岛看看利那加和他闺女,也不知道那小妮子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还记不记得他这个阿爸。

  每每他俩说这些的时候,封常清总有种融入不进去的隔阂感。

  虽然他通过此次足球比赛成功进入了高将军的小团队,但他依旧比不了那憨子在将军心中的地位,尤其是在说起海岛的时候,那两人总是自成一体,别人完全插不上话。

  总觉得有劲儿使不上呢!

  对此封常清暗暗憋了口气,决定回北庭之后一定要好好练兵,务必让高将军看到自己的能力。

  结果十天之后出乎意料,他被兵部大笔一挥,送去南洋都护府编练水师。

  封常清:……

  同去的还有海里古,海里古乐得一边拍巴掌一边跟高仙芝炫耀,说自己这会可算有机会去见先生了。

  高仙芝:……

  高仙芝也被换了防,他们这批进京的年轻军将全部调离原部,这也是中书令萧嵩的意思。

  萧嵩觉得如今大唐边镇既然战事已平,那便应当趁此良机对军将进行轮调,避免各都护府和边军行割据之事,不尊朝廷号令。

  年纪大、资历深的定海神针不好动,那就从青年将领开始动起。这些人在军中已经经过历练,但被轮换还不至于伤筋动骨,把西域出身的去东南,东北出身的送去西南,打破各羁縻府盘根错节固有利益链。

  萧嵩的想法是好的,但就是苦了这些年轻军将,一个个都得背着行李卷,去自己这辈子都没去过的偏远之地。

  高仙芝被派去了安东都护府,辖境西起辽水,南尽高句丽旧地。开元十三年黑水靺鞨正式归附,安东都护薛泰请置黑水都督府,辖境乃扩大至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

  高仙芝是高句丽贵族出身,这次派他去安东也有安抚于高句丽的诸部的缘由。比起金氏新罗,高句丽人更容易接受高仙芝这位高句丽出身的将领,因此一直躁动不断东部边境迅速平静了下来。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被精心安排的合适的位置。比如安禄山和史思明,他俩就被派去了安南都护府。

  对一个胖子来说,交趾这又热又闷的天气简直要了胖命!也就一个半月的功夫,安禄山那又圆又大的肚子肉眼可见地瘪了下去,原本低头根本找不到的脚尖现在毫无遮挡,甚至腹肌都隐约可见了。

  安禄山这个郁闷啊。

  原本他在东北干的好好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来交趾后只能天天啃菜叶子——天气太热他什么都咽不下去!

  而且以前有安东都护府的大军在,甭管是突厥室韦还是靺鞨,谁都不敢在大唐铁骑前轻举妄动。现在到了安南,这地方山连山岭连岭,举目四望都是密林,他一身骑术根本派不上用场不说,一身的肥膘还还格外招眼。

  ——山地土人根本不看什么官职,谁目标大他们就打谁,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飞来一只淬了毒的吹箭,令人防不胜防。

  最要命的,这边虽然三天一小仗五天死个人,但能惊动朝廷的大战是绝对没有的,充其量也就是两个村子的斗殴,想在这边建立军功,难上加难。

  没军功就没晋升,也不会被朝廷看到,自己这辈子说不定就要困死在这崇山峻岭之中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2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7/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一只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