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一只统_分节阅读_第274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57:55

  这场暴乱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大唐的西疆。

  不单单是因为平叛的倭马亚军队频繁调动, 还有大量从忽罗珊、吐火罗一路逃往大唐的奴隶和流民。这些人大都不会说大唐官话,但对于大唐的繁荣和富庶早有耳闻。怀着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大量的流民和逃奴翻山越岭进入大唐边镇,给驻防的边军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安西都护府也不得不增兵前去维护秩序。

  忽罗珊大起义, 一闹就是六年。

  原本不应该这样长的,波斯籍释奴艾布·□□于747年在忽罗珊发动起义, 起义军只用了三年就在底格里斯河畔爆发的扎卜河战役中彻底击溃倭马亚军队主力,攻占首都大马士革。但从张孝嵩率军大破渴塞城开始,历史的走向开始倾斜, 倭马亚和吐蕃联军在拔汗那不但没占到便宜,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最后的猛将屈底波还在之后与唐军的对战中战死,加速了王朝的崩塌。

  再加上, 这之后的几年,突骑施和吐蕃纷纷倒戈大唐, 赚的盆满钵满,与大唐毗邻的吐火罗贵族也看得眼热,几次生出反水的倾向,这让大食在忽罗珊的统治越发举步维艰。

  谁都不是傻子,跟着大唐有肉吃,羊毛贸易的利益将西域诸国牢牢拴在一起,以前许诺金银和土地就能拉拢的盟友,现在不但狮子大开口,而且还经常出工不出力,这谁能忍得了?!

  于是白衣大食的忽罗珊总督只能开出更高的价钱,代价就是对忽罗珊本地民众越发严重的敲骨吸髓,抽血榨油,最终爆发了大起义。

  这场起义比原本的历史早了许多年,因此也遭遇了倭马亚王朝更严厉的镇压。

  但大唐和吐蕃这两个邻居也不是干看着的,忽罗珊暴乱对他们有利无弊,因此都在暗中支持忽罗珊民众反抗倭马亚的正义之举。

  有了大唐和吐蕃的支持,忽罗珊义军开始迅速发展,从一开始的乌合之众到后来跟倭马亚军队打得有模有样,历经六年逐渐把战场推到了底格里斯河岸边。

  这期间,吐火罗脱离倭马亚独立,宣布归附大唐,吐蕃也趁机出兵河口,一举占领了粟特旧地。

  “吐蕃做大了啊。”

  大壮一边看着最新的消息推送一边摇头。

  他不是军将,但他也能看出吐蕃的野心,果然棉花贸易把吐蕃的身板养壮了啊。

  而且看样子,吐蕃和那新崛起的大食政权也有勾连,一旦大唐露出疲态,再来一次土食联军也不稀奇事,甚至大壮都感觉是迟早的结果。

  单看安西都护府的繁荣和强势能够维持多久了。

  748其实对这事儿不太看好,统总觉得李隆基这个皇帝最近太过懈怠,给儿子放权严重。

  李老三现在就是两个极端,之前是把儿子都拘在京中不放出去,现在有李琮开了个好头,他又把羁縻府当成磨炼儿子的好去处,什么事儿都放给儿子去办。

  可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兢兢业业的李琮,也不是每个“李琮”都有748替他出谋划策。

  所以几年过去,安西都护府早已不是当年李琮执掌的模样。丰厚的商路贸易让很多人都红了眼,而过于富足的府库也滋养了某些不该有的心思,如今安西都护府已然成为武将中最强盛的一个派系,要钱有钱,要兵有兵。

  你说李隆基不担心吗?

  他当然担心。

  但他也有他的谋算。

  安西大都护李亨是他儿子,他目前没有册立太子,序齿位三的李亨有很大的机会,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大唐的继承人,谁会愿意背上弑父谋反的骂名?所以只要他一天不立太子,李亨就不可能造反。

  安南的安禄山最近倒是有点膨胀,但这人据说在交州水土不服,一个身体不好的将领怎么可能造反呢?何况安禄山的儿子还不怎么成器,小小年纪也不像能承继父业的样子,完全没有造反的动机呢!

  至于安东和南洋……

  安东不是问题,南洋虽然孤悬海外,但对本土没什么影响,而且嗣直这孩子一直很听话,他这个做父皇的很放心。

  所以这样想想,大唐现在真是太平盛世呢。

  于是李隆基便放心地沉浸在温柔乡里了。

  冬月,湾州。

  748用望远镜朝着海面看了一会儿,觉得还有点差强人意,但这已经是目前条件下能做到的极致,所以勉强点了头。

  “还行。”

  他问身后的薛愿。

  “风有点大,靶船准备好了吗?”

  薛愿点头。

  “用绳索拴的很结实,随时能够释放出来,漂流范围限制在一里之内。”

  在心里默念着操作要点,一丝不苟地完成着早已烂熟于心的步骤。

  薛愿是航海学堂新培养出的海船手,经过半年的系统培训,成功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琮琮号第一批火炮操作手。

  因为他之前做过武职,748干脆任命他为本次试射的指挥,这可是个很重大的差事,激动得薛愿一晚上没睡着觉。

  这要是换在三年前,要是有人跟他说他会因为一些铁球蛋子而夜不能寐,他一定会嗤之以鼻,拂袖而去,甚至深觉屈辱。

  但时过境迁,薛愿现在只会觉得光荣。

  这可是大唐第一次船炮的海试,是要实打实点燃火药弹打出去的,在此之前世上可没有一艘船用过这东西,要是真成了,绝对是改变海战的关键。

  而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几十名,分散在前往米洲的各条军船上,所有的船都要开展实验,然后将结果呈报给都护府,由郯王殿下最终抉择。

  火炮748准备了两种,一种滑膛一种线膛,将会依据试射的效果决定到底选哪种上舰,然后正式装备军船。

  748是这样对李琮解释的:

  “滑膛的口径小,制作简单,可以连发,消耗的成本比较低,但是射程有限。”

  “线膛的制作要求工艺,但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都优于滑膛,口径也可适当增大。不过咱们的船载荷是有限的,到底哪个更适合,那还要看试射的结果。”

  李琮对薛先生的严谨表示了赞赏。虽然他之前曾经被薛三的火炮展示吓到过,但今时不同于以往,未来带队远航的还有高力士,高力士这阵子是没少跟他表示一定要加强船队的安保工作,李琮不能当做没听到。

  是以当748再次申请火炮上船的时候,李琮同意了。

  “开始吧。”

  748一声令下,全船的人立刻行动了起来,瞬间就带入了战斗状态。

  都是经过训练的水军丁壮,在最开始的手忙脚乱过后,众人很快找到了节奏,开始分工合作,装填炮弹,并根据船行的方位调整炮口角度。

  本次演练是动态射击,在海战中敌船不可能原地静止,必须要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寻找合适的进攻机会。

  很快,第一门炮开火了。

  是薛愿。

  巨大的后坐力让他所在的琮琮号剧烈摇晃,原本就不算平静的海面上也隐隐起了旋涡。

  薛愿的神情十分专注,他指挥着舵手迅速反应,险险绕开旋涡区,灵巧地转换到相对平稳的水域,酝酿着下一次进攻。

  琮琮号的第一发是实心弹,炮弹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狠狠地砸在靶船外的水面上,溅起巨大的水花。

  可惜没有打中。

  负责瞄准的炮手面红耳赤。他就是想抢个头功,估摸着差不多就让火兵点火。原本以为一定能打中对面的靶船,谁知炮弹发射之后偏离了他预估的方向,连个靶船的边儿都没沾到。

  李琮见状,连连摇头。

  “赌性重,好大喜功。”

  炮手需要一击必杀的沉稳,船的载荷是有限额度,可没有无限炮弹可供浪费,这小子不行。

  正说着,第二门炮也发射了。

  这是一个又瘦又小的年轻人,嘴里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念叨什么,然后果断点燃了引线。

  只听“轰”地一声巨响,黑色的滑膛炮口喷出一团耀眼的火球,正中靶船的船头。

  下一秒,硝烟腾空而起,木片四下飞溅,靶船的船头被削平了一大块。

  虽然没有就此沉没,但威力已经十分可观,看得李琮点了点头。

  “这个船手不错!”

  “她还是个小娘子呢。”

  748淡定地扔下一颗爆炸弹。

  “航海理学的第一名,极其擅长数术,果然落点计算精准。”

  李琮:……

  李琮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抖着手点指着不远处的琮琮号,张口结舌了半天都没憋出一个字。

  他就想问问薛三是不疯了?怎么能让一个小丫头上船?还敢操作这样精密的火器?他就不怕出事吗!?

  相处了这么久,748已经很能读懂李琮的眼神,便伸手拍了拍郯王的肩膀。

  “不用担心,我就是让她试射一样,出海的时候当然不会让她跟着一起,毕竟人家小娘子还要名声,混在一群军屯里也是真不方便。”

  “不过章小娘子这个水平不当教习实在可惜,下官准备让她将来去水师学堂做射击教习,殿下觉得如何?”

  李琮:……

  我还能反对吗?

  你这都把人送上船了啊!!!

第289章 这样才对嘛

  跟748相处了这么久, 李琮其实已经很习惯这人的忽发奇想。

  这种行为要是放在别人身上,那李琮肯定是不能容忍的,毕竟身为上位者,有几个能够容忍下属的自作主张、先斩后奏?手中的权力岂不是要被架空?!

  但要是薛三郎……那就没什么了。

  薛三也不是什么事都先斩后奏, 他只在事关技术的问题上坚持己见, 而且这么做之前通常都会仔细思量,确定正确无误后才会跟他开口。

  相交这么多年, 他已经对薛先生十分信任了, 纵然薛三惊世骇俗地找了个女炮手, 李琮也只是单纯地惊讶了一下,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他甚至有点淡淡的安心。

  ——嗯,果然是薛先生会做出来的事呢。

  不过李琮高兴的太早了, 因为接下来的线膛炮试射直接惊掉众人下巴。

  薛愿挥动信号旗,再一次释放靶船。

  此时各条船也纷纷调转船头, 将面向靶船的一侧从滑膛炮转为线膛炮,一众船手全部手脚麻利地做着准备。

  章小娘子所在的位置是左舷侧位, 大船转向之后她刚好斜对着另外一艘靶船, 小姑娘一直在举着远望镜测算角度,不着急不着慌, 状态十分淡定。

  这次也没人着急抢头功了,毕竟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今天郯王殿下可是亲临现场,虽然在军中从来都有“先登”之功, 但能立功那也得是真能“登”上去,打空炮不但丢人现眼,还会给别人当陪衬, 宁可打得慢点也不能输给个小丫头。

  章小娘子可不知道这些军屯的心思,她心无旁骛地测算好轨迹, 便毫不犹豫地点燃了引信。

  海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有时候机会只在一瞬间,错过了就再没了!

  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2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4/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一只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