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两短什么的,根本不存在,他现在可是正当壮年,是一个男人最美好的时候。
——是的,李老三遇到真爱了。
某天他去公府球庄看球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一位小娘子。这小娘子长得是真好看!肌肤莹润如新雪初凝,双瞳剪水,一笑便漾出两个浅浅的梨涡,娇憨又甜美。
再一打听,原来是弘农杨氏河中房出身,乃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裔,哎这不也算名门出身,世家贵女嘛。
李老三马上觉得自己又行了,容光焕发、身体棒棒、精力充沛。
杨家已然有意送女入宫,那薛三走就走呗。
反正现在四海升平,又没了太子,下面的儿子们一个个都争相表现,朝堂上也没什么刺头惹他不痛快,何况他虽然已近知天命,但依旧宝刀不老,雄风仍在,放薛三出去个一两年也没什么问题。
于是,出于对自己的信心,李隆基再一次批准了748去米洲的请求。但皇帝也是鸡贼的很,他给薛三派了一直军队随行,说是要奉旨巡视大唐的藩属地,彻底打通大唐通往米洲的商路。
说到底,也是不放心姓薛的,想派人去看看“米洲大陆”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最好能弄清楚那些能救命的神药是怎么培植出来的。
一个皇帝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脉放在一个臣子手里,尤其是像薛三这样的臣子,能用但不能尽信,毕竟这小子没家没业也没什么弱点,圣人一样最滑不溜手。
于是他派高力士领一队人马同行,出发日期定于后年年初,工部从现在开始,全力督工沿海各船坊造出海的大船。
这要换在以前,朝中肯定会有人站出来说劳民伤财,派军船不远万里前往一座无名小岛,这中间不知道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但现在不一样,现在的朝堂没人敢说李隆基铺张浪费,尤其是在太子刚刚被废,全长安都风声鹤唳的大背景下,以李林甫为首的一班文武都牢牢闭紧了自己的嘴巴,半个“不”字都不敢露。
消耗就消耗呗,又不是消耗不起。现在的大唐庶民都能顿顿见油星,安西、安南都护府在羊毛贸易、棉花贸易中赚的盆满钵满,根本不需要朝廷再补贴军费,户部和陛下的私库都十分充裕。
派人去米洲,总比在长安砍人头来的安全啊!反正坐船出海的是高力士又不是他们,用不着担心海上风高浪大,有命去没命回。
高力士心里这个苦啊,有苦说不出,脸上还得保持围笑。
他已是知天命的年纪,虽说保养得当,但体力和精力到底比不了壮年,换在普通人家都应该颐养天年了。
结果他现在不但不能养,还要冒着葬身大海的风险跟着薛三去米洲。偏偏这事儿还推拒不得,陛下口口声声说只信他只能依靠他,他一个做内侍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含泪叩谢陛下的恩典了。
唉,不说了,他得赶紧去工部走一趟,好好敲打一下工部的将作监和水部司,这出海的大船一定要造的稳当些,得扛得住风浪,他高将军的性命尽托于此了!
第287章 已经是开元盛世了嘛!
李隆基说让高力士带军船出海, 这个决定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大唐海军即将有一批新战船下水。
这不是有钱了嘛,边镇羁縻府也都能够自筹经费,高产的米洲作物让赈灾救济的难度明显降低, 李隆基便批了一笔经费去造新战船。
这一批船本来是为南洋都护府建造的, 南洋都护府四面环海,需要战船在岛屿间巡航, 水师是南洋都护府优先发展的战力。
这次748从米洲归来, 带回来的不单单是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 还有一条从大唐前往米洲的远海航道,以及可以支撑远海航行的新型造船技术,这些都被大壮写进奏折, 上报中书省,最终被工部水都司和匠作监所掌握。
高力士要去看的这批船, 就是根据小帆船和琮琮号的建造经验重新设计的大海船,有三根桅杆, 底部采用谁和密封舱设计, 全船钉榫工艺,比大唐之前的海战船船速高、吨位大, 行走灵活。
现在748要重返米洲,李隆基便把这批船挪用作远海航行,以高力士为督军大将, 率大船队一路巡洋,扬大唐国威。
听着是个宏大的计划,但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别的不说, 单就大军在海上的吃喝拉撒都是个问题。这可不是从登州到新罗的短途航行,而是要在茫茫大洋中走了半年一年, 光是补给就是个天文数字。
高力士急得一嘴火炮,连夜乘船前往湾州,第一时间把皇帝的“奇思妙想”分享给薛三郎。
748听了也有点懵。
它只是上奏重走航路,可没说带着大唐水师一起啊!
它那艘小帆船,载个三四个人回乡探亲问题不大,但要是拉一整只船队,这肯定是做不到的。
“带那么多人去干什么啊?陛下是想在毛伊岛驻军?”
“不是驻军,是要巡游,要让藩属国见识一下大唐的国威。”
高力士急得一脑门汗。
“薛三你给个准话,咱们这趟走还是走不得?我怎么总觉得心里不落地呢!”
“走倒是走得,但要提前准备很多东西,还要招募一些专业的船员。”
748是这么跟高力士说的。
“水师是水师,但大唐的水师应该也没远航过吧?在近海和在大洋中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最好能招募一些商船的熟手,随船一起出发。到时候遇到问题也不至于慌了手脚。”
“如果实在没有熟手愿意来,也可以提前招募并训练,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来了。”
高力士心说没人愿意来也不要紧,大不了就把那些海船的军将好生训练一下,总得保住他高将军此行的安全。
可他也没想到在“太子谋逆”案中被牵连的薛愿也报了名。薛愿高力士还是有点了解的,早年薛家还得势的时候,薛愿便是薛家下一代中颇有些声名的人物,一朝因罪流放,不但不缩湾州平稳度日,反而主动要求去海上,为的不就是将功折罪,给家族和自己搏一个机会嘛。
唉,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伴君如伴虎,富贵难久长,也是很让人唏嘘。
心一软,高力士便通过了薛愿的报名,并特地叮嘱下属安排人在自己的旗舰上。
高力士的旗舰便是琮琮号,这艘船是从李琮手里借的,因为高力士有点信不着水都司和将作监的本事,觉得还是经历过一次远航的“琮琮号”更安全,更靠得住。
他哪知道这也是琮琮号第一次远航,之前因为搞外挂被抓包,这船直接被系统没收折价了,回程的时候才被发还回来。
这事儿748也不能跟高力士说,但统觉得高将军选琮琮号没毛病,虽然没了外挂但其他符合时代条件的东西琮琮号都保留下来了,生活条件肯定比其他的新船要优越。
更重要的,琮琮号之前还加装了统设计的小型火炮和床弩,冷热兵器一起上,火力在本时代一等一的蛮横。
火炮这事儿不是748强行上马的,而是在高力士的强烈要求下,经过李琮批准后这才安装上船,统只是邀请高大人参观了一下它的火器展示间而已。
统真的没跟高力士暗示,火炮上舰会更安全!
……反正炮是高大人强烈要求的,每艘船上都配了几门,再加上炮弹和给养,随行船队干脆来了一次大精简。
这事儿他也奏报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对火炮没太当回事,还以为是当初大破渴塞城的雷火弹,听着动静很大,但其实也就是吓唬人,威力并不怎样。
他现在最上心的事儿就是去公府球庄看球,看的当然也不是球,而是美人。
那日他闲来无事去公府球庄,结果在大门外邂逅了一名小娘子,貌美如花,娇艳欲滴,李隆基一看便上了心。
后来他在看台上又瞧见了那小娘子,似乎是家里的门第不高,看球也只能坐在散座,由两个丫鬟婆子陪着,正好就位于他包厢的斜下方。
李隆基顿时起了怜香惜玉的心思,吩咐高力士把人领来他这里。
高力士忙不迭地应了,心道这宫里怕是又要多一位娘娘。
只是不知道这娘娘是个什么出身,长成这样难怪被陛下一眼瞧中,日后怕是也有一番造化。
高力士不知道杨玉环的出身,但李隆基知道。
他是认出了杨氏姐妹旁边的杨国忠。杨国忠之前因为寿王遇袭的案子,曾经出面指证过光王和鄂王,那义正辞严的模样让李隆基印象深刻。
没一会儿,诚惶诚恐的杨国忠带着杨氏姐妹进了包厢,一进门就给李隆基跪下了,战战兢兢行了大礼。
李隆基心里有事儿,摆摆手就让众人起身。
他很亲切地跟杨国忠聊了几句,仿佛是个相熟的长辈,然后才问起杨家姐妹的身份,态度简直不要太亲切。
杨国忠多会钻营个人,他带着杨氏姐妹连挤了好几天的球场,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从寿王口中知道陛下在公府球庄有个专用的看台,他便特地选了这个看台视野居中的位置,只要陛下稍微探身就能看到,而且角度还是最佳。
他相信堂妹们的美貌,杨家姐妹都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以杨家现在的状况根本不会有高门世家上门提亲,更别说堂妹们还父母双亡,入宫反倒是条富贵路。
在他花言巧语的劝诱之下,懵懂天真的姑娘们答应了。
事儿是瞒着杨玄琰夫妻俩干的,出门说是去郊外游玩,有丫鬟婆子陪着还有堂兄跟着,谁也没想到杨国忠还打着别的算盘。
杨国忠真的是被逼到绝地了,他觉得以武惠妃这个手段查到他是迟早的事,寿王现在卧病在床,惠妃必然不会放过他,说不得要用怎样的手段折磨他。
但他真不是故意的啊!
他虽然有意攀附寿王,但他也是真心的,是真把寿王当成至交好友来相处的!
他看出寿王对他堂妹玉环心生爱慕,他还为此试探过堂妹的心思,琢磨着怎么给两人牵线搭桥成就一番美满姻缘。结果万万没想到,寿王和光王竟然在离场通道里发生了争吵,进而爆发混乱,他也阴错阳差铸成大错。
那日……
杨国忠咬牙。
决计不是那么简单的!
废太子是冤枉的,光王鄂王是冤枉的,他如何不是?!
公府球庄也不是第一次赛球,怎么那日就出了如此大的纰漏?!
废太子等人被贬为庶人后谁最得利?当然是陕王和棣王!而公府球庄本就是王皇后背后的祁国公府经营的,说不得就是在制造机会为了陕王扫除障碍!
但这话还轮不到他说,也不能成为他为自己开脱的理由。
护子心切的武惠妃已经疯魔了,陕王肯定得不了好,但陕王好歹还有皇后娘娘护着,他有啥?惠妃一根手指头就能碾死他!
于是他处心积虑,反复谋算,终于得到了千载难逢的机缘!
一击得手,杨国忠马上恭恭敬敬报上了自家的门第,并状似无意地介绍了几位堂妹的出身、年纪及喜好。
杨家几位小娘子就在一旁安静地坐着,李隆基命人送了方便观战的远目镜给她们,并未与她们多做交谈。
但姑娘们都从杨国忠的言语间得知了他的身份。
大唐最尊贵的男人就坐在眼前,虽然略上了年纪,但与她们家中的长辈完全不同,举手投足间都透着睥睨天下的尊贵。
尤其那周身的气势,一个眼神便要让天下变了颜色。
要怎么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装饰品呢。虽然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但风度翩翩的李隆基还是让几位杨小娘子怦然心动,尤其是掌权者有意无意的特殊照拂,与众不同的优待,越发让姑娘们的虚荣心迅速膨胀,一发不可自拔。
而且客观的说,李隆基本人也是才华横溢的。他在许多领域都造诣深厚,尤其是音乐,李隆基的乐感极其灵敏,自己也曾亲自创作曲目流传,几句话便引得杨家姐妹频频点头,很是为他话里的场景神往。
事情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发展了下去,在谁也不知道的角落,贪婪和权欲已然在疯狂滋生,如毒藤一样恣意蔓延,牢牢盘踞在盛世的光影之下。
相比之下,六大羁縻府的异动反倒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即便吐蕃占领河口、大食频繁调兵这样的消息传入京城,也只是在朝堂上小小议论几句,根本无人在意。
毕竟,现在已经是开元盛世了嘛。
第288章 试射
张孝嵩大破渴塞城后, 白衣大食最后的猛将屈底波战死,波斯忽罗珊地区随即发生了暴乱。
这场暴乱虽然是从忽罗珊开始,但却很快席卷了大食全境。
受到压制的非阿拉伯□□对倭马亚王朝的统治不满,认为倭马亚家族通过政变撺掇权力, 而长期以来, 倭马亚虽然东征西讨,但却缺乏有效的治理, 忽罗珊总督屈底波极其驻军压榨当地民众, 屈底波一死, 忽罗珊马上爆发起义,以“减轻税负”、“支持哈西穆家族”为号召,迅速集结起一支反抗倭马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