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一只统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57:55

  托这次查验的福,748又陆续接到两个小支线任务,一个是“推广新犁”,一个是“小有名气”。

  “推广新犁”自不必说,主旨就是尽可能地扩大曲辕犁的影响。其实748这个曲辕犁和历史上的曲辕犁还不大一样,它增加了一些符合力学和人体工学的设计,让犁运行的时候能更省力更易操控。

  因为这些新特性,剧情系统对于新犁的判定也有修正。历史中的曲辕犁更多是用在江东地区,又名江东犁。而经748改进后的犁能适用更多的地区,尽可能扩大影响可以更快的完成推广,系统鼓励这样的努力。

  748也很高兴,自从它与薛大壮在烟的问题上打成共识以后(然而大壮并不知道),它IU一直默默在为扬帆出海的那一日做着准备。

  “推广新犁”这个任务刚刚开了个头,看进度条估计是个长期任务,不过给的奖励也很丰富,可以获得大唐特色小吃大全一份,涵盖各种酪浆饼汤肉,还是带成品的那种,已经被748择定为太平洋漂流的专用套餐。

  748有算过,单就这一份小吃大全的分量,薛大壮吃个两三个月绝对没问题。如果省着点吃,半年也不是不可能,最主要这里面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什么都不缺,不用担心大壮在航海期间因为缺乏维生素而生病了!

  大壮(虽然并不知情):我还得谢谢你的体贴啊!

  相比之下,“小有名气”这个任务就比较抠,只给了一个温泉池子,还得自己挖。

  好在温泉的水质很不错,不但富含钠镁钾氮氡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出水的温度还高达80°,既可疗愈又可饮用,一泉多能。

  748叹气。

  早知道能获得奖励温泉,那它还搞什么火炕啊!?直接建个温水地暖多方便!

  不过造都造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温泉池子就这一口,但火炕却是能让千千万万的人温暖过冬,功在千秋。

  不过有了温泉池子的生活真的很不一样,光是能随时获得热水这事儿全村也没有第二个。

  不过村里人也不眼红748的运气,大家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至于原因嘛……据说是有谣传是薛大壮那位高人师傅的馈赠,不然为啥别人家院里挖不倒,就薛三郎家里冒泉水哩?那都是神仙手段!

  薛大壮:……

  748:……

  消息越传越邪乎,等传到京城大明宫李隆基的耳朵里,已经扭曲成跟瓦舍里的戏文差不多了。

  “掌管汤泉的神仙下凡历劫,托生成东海渔村里的猎户……”

  李隆基饶有兴致地看着奏折,还跟李成器玩笑道。

  “渔村还有猎户?那为啥不托生成渔户?”

  他昨日看到中书省送上来的奏折,其中有一本参的正是在东海修酱园子的薛大壮。

  李隆基对薛大壮这个名字还是很有印象的,他哥李成器轻易不举荐什么人,这个薛大壮他大哥说了好几回,每次提起来都是赞不绝口。

  当然,这里面也有酱牛肉好吃,汤牢丸好吃,卤蛋卤鸡爪好吃之类的原因。

  是以一看到有人参薛大壮,李隆基立时来了兴趣,马上就打开折子细细观看。

  该说不说,写折子的左拾遗是懂李隆基的。

  开元初年的李隆基励精图治、革除弊政、任用贤能、对于神仙之说并不热衷。

  不但不热衷,其实还有点烦。这主要是唐朝的僧尼拥有大量田产,他们利用特权隐匿丁口不交税,导致大唐财政少了很大一笔收入,导致他想改革兵制都没有钱。

  而且李隆基的亲娘窦德妃就是被诬陷使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而被赐死,而武则天也是打着弥勒下生的旗号登上大位。是以经历过韦氏乱政、太平公主叛乱的李隆基,他对于宣扬神鬼奇观这种事还是很敏感的。

  不过这个叫周柏的左拾遗显然不太擅长写话本,某些细节编的十分生硬,甚至还跟瓦舍里的一些戏文用了同样的套路,让人觉得十分不可信。

  周柏周拾遗也是尽了全力了。

  他倒也不是特地跟薛大壮过不去,一个流外五等的小吏,比他正九品的左拾遗还不如,实在不是个理想的目标。

  但是没办法,言官也是有考核指标的。一年内要是不参几本奏折,他今年的考等多半要不好。而且周柏这人还是很有上进心的,年少时也是闻名乡里的神通,他也不甘心一辈子都窝在中书省下面的谏诤署,出相入将才是他的人生目标。

  拾遗算个啥?官如其名,就是替皇帝查缺补漏的。

  但想在言官里出头也不容易,谏诤系统人才济济,不但要敢写敢骂,还得骂的花骂的精彩,骂在皇帝的心坎里。

  周柏这个愁啊,天天琢磨李隆基心里有啥。

  张说他是不敢骂的,张相在今上以太子身份监国一事上立有大功,而且故旧遍朝野,惹不起。

  姚崇他也不敢骂。陛下属意姚崇为相,姚崇与张相不和,张相指使御史大夫赵彦弹劾,搞得朝中天天乌烟瘴气。

  激烈的政治斗争周柏不敢参与,又碍于考核压力,只能奏一些不痛不痒的本子,参一参不重要的小人物。

  今年吏部的考核河南道丰岳县大出风头,不但租按时足额上缴粮税,还上报了豆油和曲辕犁这两项新物。豆油是过了陛下的眼的,给了上已足够分量。万万没想到丰岳县在年底竟然还拿出一手曲辕犁,并上附30亩地的开荒,这要是不给“上上”,根本说不过去啊!

  于是兆鹏程这个京里没人的普官,人生第一次拿到了“上上”的考等。

  兆鹏程占了一个“上上”的名额,自然会有人看他不顺眼,连带着给他搭梯子的薛大壮也受了连累。

  找茬的当然不会是姚崇、张说这样的朝中巨擘,赵鹏程和薛大壮还不足以牵动两位大佬的目光。

  但京城里的关系盘根错节,有人把丰岳县的事儿写了一份折子,还搜罗了不少本地传闻作为作证,周柏看到这份折子的时候,一瞬间就心动了。

  这是啥?!这就是假借神仙的名义给自己镀金粉啊!

  什么汤泉神仙托生,什么渡劫报恩……这不是和当年则天大圣皇后临朝的理由一样吗!?

  一个小小的酱署主醢也敢说自己是神仙,看他不骂死他!

  于是周柏奋笔疾书,对那份底稿进行了再加工,一个假托神鬼的野心家形象跃然纸上。

  只是周柏是个古板的人,平日里也很少去那些勾栏瓦舍,自然也不清楚底稿中的某些情节和戏本子雷同。

  反正李隆基看这本折子的时候,他心里是不怎么信的。

  不过为了确定这事儿的真伪,李隆基还是请来了李成器。

  李成器来之前就从高力士口中打听到是自己举荐的薛三郎被人参了本,一路上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十分后悔。

  唉,你说当初他怎么就脑子一热,违背了他做王爷低调摸鱼的初衷,就在李老三面前提了薛大壮这个人儿呢?!

  现在可倒好,薛三要是真做下什么不的眼的事,他这个举荐人也要跟着吃瓜落了。

  就这样一路提心吊胆进了大明宫,看到他三弟正在啃卤鸡爪,李成器忽然就觉得是事情好像大概隐约也不是很严重。

  你看,李老三这鸡爪子不还没撒手呢?啃的有滋有味儿的,还嗦骨头,没事儿没事儿没大事儿。

  还有救。

第31章 他家不是挖地窖挖出的温泉吗!?

  “皇兄, 快来。”

  李隆基笑着招呼李成器。

  李成器先给李隆基行过礼,便坐在一旁等着李隆基说正事。

  李隆基先把周柏的奏折给他看。

  李成器接过折子手都是抖的,但看了两行却不怒反笑。

  “陛下,这戏路……”

  “朕也觉得有点老套。”

  “不过俗话说, 无风不起浪。”

  李隆基笑道。

  “所以朕打算派高力士往丰岳县走一趟, 去看看到底真有其事,还是中书省在诬告。”

  李隆基最近也是被张说姚崇之争搞得头痛, 谏诤官就跟疯了一样, 每天变着花的上折子, 参人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他有心杀一杀这股歪风,但大唐速来没有杀言官的传统。太宗被魏征喷的上头都说不让魏征说话,李隆基更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对言官问罪。

  张说有从龙之功, 但姚崇是他属意的宰相。他要借姚崇的手推行一些列新政,张说想让言官做先锋捣乱, 这可不行。

  正好借薛三郎这事儿敲打敲打,也让他们知道大唐虽然不杀言官, 但乱咬人也不是不罚的。

  李成器是看着李隆基长大的, 一眼就看出这位三弟心里有想法。

  他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大概率不是冲着薛三来的。不冲薛三就挂不到他, 但他也得确保没人从中横生枝节,于是略微犹豫了一下,他就提出与高力士同往。

  “毕竟是臣举荐的人!”

  李成器眼含热泪, 对着李隆基深深一揖。

  “陛下知道臣的,臣这辈子没什么志向,平生就喜欢吃点喝点, 这薛三的手艺着实不错,臣也是看他是个好厨子才举荐了他, 哪想过还牵扯进什么神鬼手段!”

  “臣请陛下允臣与高内侍同往,以证清白!”

  要怎么说李成器是李隆基的兄弟呢,他是真懂这位同父异母弟弟的想法。果然,听他这么说,李隆基只是叹了口气,开始关心起他的身体状况。

  “唉,天气渐冷,皇兄有腰伤,哪受得了这千里舟车劳顿?”

  “不劳顿不劳顿!”

  李成器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一脸忠君为国、万死不辞的表情。

  “莫说是海州了,便是蛮瘴之地,只要陛下一句话,臣便即刻便动身!”

  开玩笑,皇帝都这么说了,就算拄拐杖他也得去啊!

  而且陛下这次让他跟着高力士一起走,可不单单是去做个见证。要真是薛三郎没行什么不轨之事,他这个举荐人还得在朝堂上跟那些言官打一架。三弟不想直接下场姚崇和张说之间的权力斗争,要借他的嘴巴杀一杀胡参乱告的歪风,他还能说干不了吗!?

  兄弟两都对这趟任务的目的都心里有数,又拉扯了一个回合,便顺水推舟定下了出发日期。

  皇帝的命令都是急令,也就一日的功夫宋王李成器和内侍高力士便上了船,一路疾风带电杀到了丰岳县。

  高力士之前没来过丰岳县,船还没靠上码头呢,他就看到不远处有烟雾蒸腾。

  那烟是真大,隔着老远就能看到,不远处还有不少小船也同样烟雾缭绕,隐约还能看到人头攒动。

  这……这是在干啥!?

  高力士的心中一沉,本能地想到了奏本里的内容。

  奏本上说制醢署主醢薛大壮假借泉仙名义大搞神鬼之术,在丰岳县笼络了不少愚民追随,意图不轨。

  这个不轨虽然没说是怎么个不轨法,可历朝历代聚乡民能干什么好事?不外乎就是敛财和造反嘛!现在薛三郎轨不轨不知道,但瞧着烟雾缭绕的模样多是真有神鬼之术,这得烧多少香才能烧出这种场面!?整个丰岳县城的人都在做法事吧!

  心里这样想着,但高力士的嘴巴却闭的严严实实。

  在宫里混的谁还不是个人精啊!这薛三郎的举荐人可是宋王,宋王现在也在船上,该怎么说那得宋王定夺。

  至于宋王的说法合不合陛下的心思,他先听了再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一只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