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湖知道要是还想趁着没人偷吃夏瓜赵方初怕是不会答应,便忍下欲望没提,能有绿豆水解馋也不错。
杨春晓听见二人谈话有些失笑,笑杨冬湖像个小孩子还要偷嘴吃,不过她在赵家住的这几日,看的也是真真切切的,杨冬湖在赵家可比在杨家自在多了。
赵洛川也不如传闻里那样吓人,几日相处下来面对她的时候也没有那副冷言冷语的样子,对其他人更是一副和善的面容。
老太太刚来住在这里不大安生,唯恐拖累了杨冬湖,赵洛川知晓奶奶的担心,便将杨冬湖如今卖桃花饼的事儿说与了她听。
至少这能证明杨冬湖自己有挣钱的本事,不依附于赵洛川也能养活自己,老太太欣慰不已。
几日相处下来,她哪能看不见赵洛川对杨冬湖的悉心照顾,崴了脚就像手也坏了似的,恨不能吃饭都喂到他嘴边才好,老太太心里对赵洛川是一千个一万个满意,在赵家自然住的舒心。
至于朱翠兰的两个孩子也都是好的,见人待事都很和善,特别是赵方初,嘴甜的奶奶长奶奶短,会陪着老太太说闲话解闷,还会扶着老太太在屋前屋后慢慢走动活动身体,给她说认识杨冬湖以后的趣事儿。
杨春晓在赵家能吃饱能睡的安心,这样轻松的日子她也好久没尝试过了,如今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多。
“你还是少喝些吧,那井水凉的手都不敢在里头多放,多喝了对身子不好。”
过得顺心,杨春晓浑身也没有以前的戾气和唯唯诺诺,有时候说话还真像个操心的大姐姐样子。
杨冬湖看着她头上的汗珠,招呼她一同去廊下坐着,朝她笑笑,有些俏皮道:“嘘,就这一回啊,别说出去。”
杨春晓无奈的笑着摇摇头,管不住他只得作罢。
等赵方初将绿豆汤取回来,杨冬湖一看就两眼放光,什么要放到嘴里暖一暖这样的话全都抛诸脑后,咕咚咕咚猛饮了好几大口,才解了心里头那股馋劲儿。
赵方初哎哎了几声没阻止的了,等到接回了杨冬湖手里的空竹筒,倒了两下看里头连一滴都不剩,忍不住抱怨道:“冬哥你骗人,说好了不喝这么多的。”
杨冬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一时没忍住,没大碍的,你放心。”
上回落水之事给赵方初也吓得不轻,又听朱翠兰那几日整天絮叨杨冬湖体寒,赵方初听的久了自己心里也没底,暗暗懊悔不该把一整筒都给他喝的。
“下次可不敢给你喝了,晌午想吃什么?”
第188章 跑的勤快
赵方初从小就被家里人照顾的好,原先的时候认为不会做饭也没什么,如今倒是察觉出来有一门手艺的重要。
如今家里人多了干活的却少了,只有杨春晓一个人忙活做饭和杂活的事儿,往常都是杨冬湖照顾赵方初,现在他伤了腿,赵方初正好能在他面前表现一回,便伸手陪杨春晓一起做活儿。
杨春晓做饭的时候以前他只做烧火的活儿,现在也开始慢慢学着上手炒两个菜。
几天下来,虽然手艺还是不精,不过相较于以前来说是好的太多了。
每回端上桌子的菜其他人给的评价也很高,就算不太合口味的也不会说,夸奖的话就没少过。
赵方初刚学会了做饭正是新奇劲儿十足的时候,又得了这么多人的夸奖哪里受得住,几乎快将所有做饭的活儿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今儿还是一样,抢着把做饭的活儿揽在了自己身上。
眼看要到晌午,家里汉子都不在,杨冬湖有些好奇:“我吃什么都行,大川和方宇哥去哪儿了?”
赵方宇摇摇头:“我哥去舅舅家接我娘去了,大川哥我不知道。”
“婶子要回来了?舅舅家的事儿忙活好了?”
“嗯,我娘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家里的事儿,在那儿待不住,叫人捎了信儿非要回来,原本舅舅是打算给我娘送回来的,不过他家里种的地多,正是忙活的时候,嫂子又有喜了,一程哥也脱不开身,我哥就自己去接了。”
杨冬湖点点头,伸手帮着赵方初收拾从菜园里新摘来的蔬菜。
家里朱翠兰不在便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回来后肯定还要唠叨一番,不过她的唠叨听习惯了长久不听还有些念的慌呢。
三人坐在廊下收拾起来动作也快,菜园里都是时令菜,摘回来都不用怎么收拾,洗干净就能下锅。
做饭的人最怕别人说吃什么都行,赵方初会做的也没有几样,在心里头盘算着若不然还跟昨儿一样过凉水面条吃得了。
他还没想好怎么弄,就见赵洛川从外头浑身是湿漉漉的走进来,手里提着木桶,腿上全是泥印子,走路一踩一个脚印。
家里头除了杨老太太,剩下的都是年轻的哥儿和姑娘,赵洛川和赵方宇二人不放心,上山的日子也往后推了几天。
杨冬湖惊诧的站起身迎他,给他递了擦身的汗巾:“你这是去哪儿了?”
赵洛川把木桶放下,里头是几节白嫩嫩的莲藕和荷叶,还有几朵还未开花的荷花,
他接过汗巾掸了掸腿上的泥点儿,笑道:“去年我去给人栽的荷花今年就已经满塘了,花开了有一阵,虽然还没谢完,但主人家已经开始找人挖塘了,现在正是吃莲藕的季节,我看有人挖塘便想着买些回来尝尝鲜,你瞧,正嫩,等会儿清炒了吃正好。”
白生生的藕节像小孩白嫩的胳膊一样,胖嘟嘟的惹人怜爱,上头的泥土赵洛川已经洗的差不多了,没剩多少泥土。
杨冬湖拿起一朵荷花凑到鼻尖轻闻了下,花香味儿不重但却很好闻:“真好看,把花放水里养起来吧。”
“嗯。”赵洛川点头,杨冬湖看他脚上黑乎乎的一片忍不住笑道:“你身上太脏了,我去给你打水洗洗。”
“不用。”赵洛川拦住他:“我去屋后的河边洗洗就行,在院里洗太麻烦了,”
他说完看见杨冬湖还在看着桶里的东西,便道:“他家水塘里还养着鱼,等到收鱼的时候我跟你一起去,塘里的鱼跟野生的不一样,咱们也买几条回来尝尝,要不是因为你怕蛤蟆,今儿我就带你了。”
水塘里最是容易藏蛤蟆的地方,光是挖藕那一会儿,赵洛川碰见的就不止一两只,且都是身形硕大的,若是叫杨冬湖看见,还不把嗓子喊破了。
杨冬湖摇摇头:“捉鱼的时候会有吗?”
“不会,到时候咱们不下去,就在边上瞧着,不能碰见。”
“那行。”
杨冬湖久站不行,赵洛川没让他跟着去屋后,自己拿汗巾出了院门朝河边走去。
这么一打岔把赵方初原本想好做什么全都打乱了,莲藕他没做过,怕做不好糟蹋了粮食,最后还是只能劳动杨春晓来做。
王杜娟买的那几贴药虽然有下毒的成分在,不过抛去草乌头不看,其他的对老太太身子还是不错的。
杨冬湖重新去找大夫买了差不多的药贴回来给老太太煎熬着喝,老太太气色不错,睡觉也香,白天在家里就待不住,前几天还能陪着几个小孩子在家里说话解闷,后来与村子里的上了年纪的熟络起来,便在赵家院子周围找了个地方坐着,与庄里的人一同说话。
光在家里闷着也不好,能出去多与人接触接触也没坏处,杨冬湖倒是很乐意看着奶奶乐呵,反正老太太走的也不远,勾着头朝外一瞧就能看见人,也不担心老人腿脚不好摔着没人发现。
屋后的河里有人在里头凫水,都是年轻还未成亲的汉子,看见赵洛川热情的招呼他一起去玩。
赵洛川远远的冲他们摆摆手,示意自己不去,接着便弯下身子自顾自的擦拭已经干裂在腿上的淤泥。
天热衣裳穿的都不多,觉得捂汗把衣裳脱了系在腰间的有的是,赵洛川也不会觉得羞臊,反正放眼望去,入眼的汉子大多数都是如此。
他弯腰擦的起劲,想赶紧洗干净回去,暴晒在日头底下,哪怕是站在水里也觉得热的人发晕。
这么大晌午头上,躲着日头都来不及,可偏偏有人三天两头往家来,就算是晒出一身汗也无所谓。
杨安辰从镇上回来连家门都没进,先一步到了赵家里,李尚才的事儿被镇上替他看病的大夫传了出去,张府自然也知道了这回事儿。
人已经废了,张老爷还没休妻,李尚才他也不能不管,只不过没去追问是谁让他变成的这副模样。
听大夫说如今痴傻模样像是吃药所致,想起来那以前干的那些混账事儿心里头更是对他越发的厌恶。
但表面功夫还得过得去,张老爷不愿意为了这么个东西污了自家的门楣,落得个苛待妻弟的名声,便叫人把他带了回来与张夫人关在一处。
第189章 来者是客
杨安辰在镇上得消息比他们灵通不少,张老爷刚把人接回去,他就估摸着李尚才如今这副鬼样子大概与赵洛川等人脱不了干系。
不过张老爷既没有善待李尚才姐弟的心思,也不怕他俩日后还能翻出来什么花,好不容易除了祸害?这等痛快事哪能不说给赵家人听。
杨安辰隔得老远就看见赵洛川一人站在水边,毫不客气的走到他的身边拍了他一下:“大川兄弟。”
赵洛川回过头,短短的几日之内,这已经是杨安辰跑来的第四趟了,若他是个姑娘,怕是回娘家都没有这么勤快的。
“你近日来的倒勤,哪日得了新吃食属你的鼻子最尖,回回都拉不下你。”赵洛川挑着眉打趣道。
杨安辰扬了扬手里拎着的东西,笑道:“我才来几趟就嫌我吃的多,我今儿带着东西来呢,闻闻,酒糟闷鸭子,是不是没尝过的味儿?”
这东西是张府里厨子的拿手绝活,那厨子是张老爷花大价钱从南方请来的,据说是张老爷头一回去南方吃了这道酒糟闷鸭子就念念不忘,非把人家厨子也一起带回来。
闷鸭子所用的酒糟与他们这儿的酒酿相差甚远,颜色是少见的红色,用它做出来的鸭子只需用盐巴和白糖调味即可,别的什么也不用,出锅后就能得到浓郁的亮红色。
杨安辰在张府的膳食与张宝瑜和张宝琛是一样的,有时还能得到张老爷给的加餐,这样的好东西他在张府可不少吃。
酒糟闷鸭子张老爷一月就要吃上五六回,东西好吃也架不住久吃,除了张老爷这样爱之入骨的,旁的人除了吃个新鲜,并不很上瘾。
杨安辰往家带过几次,刚好今儿张老爷嘴馋,又吩咐厨子做了这道菜,杨安辰正好做个顺水人情,拿来与赵家人一同尝尝。
“你不拿东西来我也不能往外赶你不是,走吧,一同回去。”
赵家院子里已经升起袅袅炊烟,老太太也从门外大树下慢步走了回去。
杨冬湖看他出去一趟还带着个人回来,定睛一看是熟人,心里也有些古怪,若说是为了上回求他帮忙之事,那来的也太勤了。
不过来者皆是客,更何况是好友的哥哥,杨冬湖把人迎了进来递上一碗凉茶。
朱翠兰和赵方宇要晚上才能回来,他们也不好意思吃独食,便留了一半给他俩,等人回来了再吃。
拿回来的藕切成薄片,无需过多的调味融合,放猪油清炒,加少许咸盐,吃的就是新鲜藕的清甜。
房顶上朱翠兰晒干的辣椒切成丝,铺在焯好水的薄藕片上,配上野山椒用热油一泼,兑上少许酸醋,吃起来酸辣爽口,配上鸭子正好解油腻用。
人多光有藕也不够吃,赵洛川临时又去村里屠户院里买了些肉,现在天热肉放不住,又赶着饭点儿,放肉的案板上只剩下几斤不带什么肥膘的瘦肉。
瘦肉远没有肥肉油香,村里人不常见荤腥,好容易吃一回肉肯定紧着五花的买,要不是这样这点儿肉也不能剩到现在。
赵洛川将肉包圆了带回去,剁碎了和鸡蛋混在一起蒸着吃,老太太牙口不好,咬不动鸭子,肉沫剁的细碎些她也能吃的香些。
地里下来的茄子和青椒,加上几个土豆混在一起炖的烂糊,不管是就着米饭还是配白馍馍,都很下饭。
身上热什么热汤也喝不下去,刚好把井水里湃着的绿豆汤拿出来喝。
杨安辰与他们熟悉了以后进门也不拘谨,先问候了老太太的身体,接着便与桌上里聊的畅快。
除了杨春晓话不多,其他人听他说话听的倒也认真。
赵洛川将他面前的酒杯斟满,问道:“可是镇上又发生了什么?”
“你猜的不错,李尚才好像遭了天谴,突然变得痴傻活动不能自理,张老爷把人接了回去,张夫人一瞧弟弟这模样就当场就快气疯了,偏她现在被困在那院子里出不去,只能日日面对着李尚才垂泪。”
杨冬湖与赵洛川对视一眼,李尚才的下场确实是在二人的意料之中,不过没想到张老爷还愿意将人带回去养着。
杨安辰好像能看出来他们二人的心思,吃了口菜继续道:“别担心,把李尚才带回去也不算什么,顶多就是为了个好名声,况且引起李尚才痴傻的药经查证也是他自己的,怕是自己过得不如意,吃多了药自作自受吧。”
杨冬湖还记得杨春雪与李尚才连了姻亲,现在人都这样了,也不知道这事儿能不能成。
杨安辰就仿佛能看穿人的心思,别人心里头想什么他一清二楚,随即说道:“张夫人现在没能力给弟弟再相门亲,况且李尚才伤了……”
这几个人里,只有赵方初一个人不知道前因后果,听的尤其起劲,李尚才的伤处不好开口明说,杨安辰及时止住了嘴,没在哥儿和姑娘面前说这样腌臜的话。
赵方初傻愣愣的还在等着下文呢,看他停了话头,开口问道:“说呀说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