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天尊有些邪门,信他的越来越年轻,不信他的就得瘟疫死了,如今灵州家家户户都信长生天尊,中了邪一样。”周家下人道。
“你也信长生天尊?”周梦溪问。
“不……之前遍地瘟疫的时候,我靠几副药熬过来了,但爷爷年迈体弱,实在撑不下去,只能吃长生观的灵药。”
“他果真变年轻了,越来越年轻,和我看起来差不多,他忽然告诉我,让我不要吃长生观的灵药,赶快离开灵州,那天出门参加长生观的灯会,就再也没出现过。”周家那个年轻的下人道。
周梦溪:“何时的灯会?”
周平:“长生观初一、十五都有灯会,去观里参拜可以领个灯笼回家,还能喝到观中的符水。”
“过几日就是十五了,大人去长生观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碰那里的素斋和符水。”
“若是有其他法子,尽量不去观中。之前周府几个下人说起长生观时半信半疑,言语之间颇不庄重,去了观中一次,回来就成了虔诚的信徒,渐渐和爷爷一样变年轻了,然后彻底失踪。”
周平着实为此恐惧,好端端的人就这么不见了,连尸体都不剩,问起其他人,那些人也只笑笑不说话,然后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他。
那种眼神很难描述……就好像在说,你很快就会知道,你一定会知道的。
他像陷在沼泽里,周围的人只会冷眼旁观,他不敢挣扎,怕发现其他人比他陷得更深。
灵州像一个巨大的牢笼,早就已经能进不能出,他只能苦苦等待,也许会有朝廷派来的钦差或特使解决灵州的怪事。
他已经做好死在这里,或者被同化的准备,好在,他等的人终于来了。
周公子具体职位他不清楚,但为首那个少年公子煞气极重,气势沉凝,其他人待他无比恭敬,一看就知道身份不凡,是京中的大人物。
有这样的人在,灵州不管发生了什么怪事,总能解决的。他想到爷爷,有些怅然,哪怕现在朝廷终于派人过来,他的爷爷,还有那些死在瘟疫里的人,终究是等不到了。
“公子,我们什么时候去长生观?”周梦溪问。
他很怕陛下“随便逛逛”,直接逛到长生观,然后天崩地裂,一切都结束了。
不过,如果真能像处置异族一样,快速解决灵州的动乱,也是一件大好事。
“现在。”姜予安不欲拖延。
他并没有在灵州看到太岁所化的婴儿,这并不代表天下太平,更可能是所有人都成了太岁化身,只有极少部分人才逃过一劫。
【卢青麟心动值+66】
【青云子心动值+77】
【周梦溪心动值+88】
“陛下,请容许臣等随行。”
“若有什么乱子,也能处理一些琐事。”
周梦溪双目炯炯。
第102章 阴天子37
【周平心动值+88】
【周平心动值+99】
陛、陛下……
这居然是陛下!!!
灵州何等偏僻之地, 距离京城极远,陛下竟然亲至,周平一瞬间有点呼吸不过来了。
“那就一起吧。”姜予安没有拒绝, 太岁道人与异族那个血神不一样,血神需要人祭, 全无理智, 太岁道人还在维持平静的表象,不知他的目的是什么。
更何况以灵州现状,任何人都有被太岁同化的可能, 把他们留在这里未必安全, 带着一起反而能多刷点心动值。
周平:……
他本以为他们会等几日,打探消息再去长生观, 或者去参加灯会,没想到这么快。
“陛下,我们就这样去, 不做些准备吗?”
青云子虚心求教,一般来说,他都会提前观察一下地势,或者准备作法的材料。
“也可以吃了饭再去。”姜予安想了想, 这一路舟车劳顿,休息片刻也好。影子本想在江中捞鱼,没有捞到, 想必饿了。
青云子了然,陛下一定是觉得饭后精力更充沛,下次作法之前他也要先吃饱。
他们自带食材, 只用了周府的厨房,很快解决了一顿, 稍作整顿之后再出行。
饭后都有些困意,姜予安又让他们休息两个时辰,真正出门已经天黑。
灵州分外安静,家家户户门外都挂着灯笼,火光驱散了寒意,照出一条干净平整的石板路。
马车驶在路上,时常能听到窗外传来的诵念声,偶尔可以听到完整的句子,妙理无穷,应该是道家经文。
如果说几家几户念经正常,整个灵州城的人都在念道经,便有些恐怖了。就好像所有人都是同一个人,那人做什么,其他人受他影响,也跟着做什么。
周平与他们同行,擦了擦头上的冷汗:“每天这个时辰,长生天尊的信徒都念经的,早上念一个时辰,晚上念一个时辰,说是可以净化恶念,早日登仙。”
青云子神色古怪:“他们应该念的是《功课经》,卯时早课,酉时晚课,道门弟子都是按这个规矩修行,没想到灵州已经成了我道门的大本营。”
这不比佛门传教更快?
全员修道,真是离谱。
谈笑间,马车到了万灵山下。
剩下的路都是石阶,由于踩踏过于频繁,石阶上的棱角已经变得光润,好在两边都有木质的扶手,哪怕是周梦溪这样的文人,磕磕绊绊爬着,也不会落后太多。
从山下遥望道观,可以看到悬崖上的辉煌火光,远远就能看见一座小小的道观,像一颗璀璨的星挂在半空上,非凡间所有,更似仙家宫阙。
“长生观的道统以避世而居、逍遥长生为核心,这座道观修在山崖上,倒是很有避世而居的感觉。”青云子感慨道。
“身而为人,多有羁绊,难有真正的逍遥。”卢青麟同样感慨道。
周梦溪气喘吁吁,但不忘掏出一个小本子,唰唰唰往上画,万一他们从山上下来之后,道观塌了,以后就再也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了。
一行人入夜上山,除了他们,再无旁人。
山中寂静得有些死气,哪怕提着灯笼,也无法驱散开浓墨一样的夜影。
好在,这样的环境是影子的天堂。
它在周府饱餐一顿之后,正闲得慌,像出去消消食,直接领先众人进了道观。
姜予安跟着影子的视野一路向上,首先看到了道观外的牌匾,正是“长生”二字。
牌匾有些磕碰,仍然高高挂在道观高处。
世人皆求长生,可光阴易逝,长生难得。
空旷的道观后山,传来若有若无的琴声。
最寻常的古琴摆在松下,身穿白色道袍的年轻男子伸手随意拨弄,便有古朴的琴音流出。
他一手握着酒樽,一手落在琴上,似有几分醉意,神色颓然,又有些空寂,偶尔随着曲调吟唱两句: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琴音时断时续,他偶尔举樽,偶尔望月,松下风吹得衣袍簌簌,整个道观只有这一人,还有这怨鬼一样的低吟,空得可怕。
一道人影站在他身后,似乎在欣赏,或观察。
琴声变得流畅许多,如同滚珠,又像清泉击石,他声音清越而低沉,最后两句杀意毕露:
“我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白衣道人视线落在影子身上,仿佛与姜予安隔空对视,他忽然一笑,杀意尽散。
衣袍松散凌乱,格外不羁,风吹得衣袖翻动,而他神色湛然,骨秀神清,仿佛坐拥朗月入怀。
“有客自远方来,贫道有失远迎。”
他看向道观之下的石阶路,那里已经能看到远处慢慢攀跃的几点火光。
“幸会。”
很快,姜予安上山。
身侧,卢青麟推开道观的大门。
火光映衬之下,姜予安那身朱红袍服仿佛浸满了鲜血,散发着森然寒意。而起身相迎的白衣道人不染一尘,仿佛檐下落雨,天际流云。
姜予安与那白衣道人对视,彼此都有种莫名的感觉,是一种命运之弦短暂交错、轻微触动的感觉。
他们如果永远不相遇,会各自顺遂,畅通无阻。当他们意愿相悖,相遇之后,势必要分出生死。
【祝长生心动值+1】
【祝长生心动值+2】
提供了三点稀少的心动值之后,祝长生做了个邀请的手势:“陛下远道而来,请坐。”
道观不算很大,院中能坐的地方只有一方石棋盘两侧,上面的石棋久经风雨,已经磨损得有些看不清字,颜色也脱落斑驳。
两人相对而坐,祝长生道:“小观简陋,只有山中清泉招待陛下,若陛下不弃,也有贫道自己酿制的酒。”
姜予安伸手,从影子那要来一个金樽,祝长生没忍住笑出声,拾起酒坛,给姜予安倒满。
“陛下为何而来?”祝长生问。
“太岁。”姜予安道。
太岁已经在灵州扩散,如果祝长生一心想成道,势必要蔓延到其他州府,留给姜熠很难解决。
“陛下,灵州不好吗?”
“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困病疾苦所扰。”
“人人都求长生,想返老还童,他们何其幸运,轻松得到了想要的一切。”祝长生轻笑,眉宇间有些悲悯意味,还有些嘲讽。
“寄于外物的长生,不是真的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