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徐小满牵着林哥儿,“嫂夫郎,我先领小弟回家了,明儿再过来。”
钱霜儿也道:“我也回了,我娘该下工了,我得回去烧饭。”
“回去干啥,在这吃就成。”刘大生扛着锄头进院,“我跟你爹一道回的,已经跟他说了。”
阮秀莲捡了两张糖饼子,用陶碗装着。
“这饼子霜丫头拿回去跟你娘吃,切个腌菜就着,省得开灶了。”
“哎,谢谢婶子。”
田乐嘻笑道:“大娘,那我也回了?”
阮秀莲瞧他一眼,“回吧,正好今儿没做你的份儿。”
“我说笑呢大娘,您可千万别当真呀。”
“行了,收拾收拾准备用饭了。”阮秀莲笑着说。
“哎。”
今日刘家堂屋坐满了人,一顿晚食吃得热闹极了。
“瞧你吃的,满嘴都是。”唐春杏边给自家哥儿擦着嘴,边扭头问“乐哥儿,今儿瞧见大柱家的往你家院子去了,可是你娘急着给你张罗婚事?”
“提起这个就来气,周大娘娘家兄弟二十好几快三十的人,还想把我俩往一块凑,我娘气得不轻,拿扫把将人轰出去了。”
阮秀莲皱眉,“这事办得,不是害人呢吗。”
田乐啃着糖饼子道:“不止周大娘,前儿家里还来了两个面儿都没见过的亲戚,说啥亲上加亲要将女儿许配给我哥,话说得好听,还不是见着家里赚了银子,又添置了不少新物件,一群人瞧着眼红,变着法儿的上门打秋风呢。”
田家尚且如此,刘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日来家给刘小妹说亲的媒人,险些踏破门槛,阮秀莲实在应付不来跑去酒坊躲清闲,大伙寻不见人这才来得少了。
翌日刘家又有媒人上门,可惜院门上落着锁,只得高兴着来失望着归。
如此到了六月十六这日,一大家子早早收拾妥当,赶着牛车喜气洋洋去往下河村。
"秀莲妹子,你们这一大家子是要去哪儿啊?"牛车行到村口,有婆子好奇地问。
阮秀莲笑呵呵应着:“娘家侄哥儿今日定亲,赶着去喝喜酒哩!”
“哟,那恭喜恭喜啊。”
第75章 大哥王潇
刘家与王家前后脚, 三家人热热闹闹坐在一处,几家孩童吵闹作一团,这等喜庆日子大伙都面带笑意, 无一人生出不满。
“良儿慢些跑跳,夏哥儿比你小两岁, 多看顾着些弟弟。”王郑氏交代自家亲戚这头的小子。
李春花瞧见暗地里跟女儿交换着眼色。
亲家母是个疼爱孩子的, 这婚事错不了。
阮秀莲瞧了眼与锦宁坐在一处的王家小子, 心中也是满意的。
先不说样貌,这才来多会工夫, 王家小子又是端茶递水又是递果子糕点,瞧着便是个会疼夫郎的好汉子。
阮家对王远十分满意,却无人在意阮锦宁的意愿, 宋听竹见锦宁情绪不高,寻了个借口将人唤出院子。
阮锦宁见他识得去河边的路,惊讶道:“嫂夫郎你认得路?”
宋听竹笑着点头。
来到河边弯腰捡了颗石子,丢进河里。
“锦宁,你觉得王远怎么样?可喜欢他?”
“他对我挺好的, 至于喜不喜欢……”
阮锦宁捏着衣角, 眸子里满是迷茫。
“我不知道,我没喜欢过谁, 奶奶说夫夫俩过日子汉子会疼人才是最重要的,感情可以培养, 她跟爷爷当初便是盲婚哑嫁,现在照样过得很幸福。”
“那如何能一样?”
宋听竹丢掉手中石子, 侧身注视着他。
“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固然没错,可你的幸福同样重要,若你对王远半分好感也无, 便是成了亲也是相看两生厌,他日你若想和离,只怕也不是那般容易。”
“锦宁,你不是外婆你有的选,若是不愿意趁着婚事尚未定下,一切都还来得及。”
微风拂过河面荡起层层涟漪,阮锦宁的心却没有一丝波澜,仿佛今日要定亲的人不是他一般。
他笑着说:“我知道嫂夫郎是在担心我,但我不讨厌他,或许我们也能像爷爷奶奶那样,过得很好呢。”
“不后悔自己做的决定便好。”宋听竹温声道。
“打扰了。”
身后传来汉子声音,二人扭头便见一个身形高大的陌生汉子,知分寸的驻足在几步开外。
“麻烦问一下阮家怎么走?”
宋听竹道:“村中有好几户阮家,你打听的是哪户?”
“家中有哥儿要定亲的那户。”
闻言,宋听竹打量汉子一番,见他手里拎着礼品,这才确认来人是谁。
“你是王远的大哥王潇?”
王潇点头,“你是弟夫郎宁哥儿?”
宋听竹笑着摆手,“认错了,这位才是。”
见汉子朝自己看过来,阮锦宁有些害羞地垂下头。
“大哥随我来吧,大娘方才还在念叨你呢。”
王潇带着歉意道:“铺子那头临时出了点岔子,这才来得迟了些。”
阮锦宁低声道:“不晚的,咱们这便回去。”
宋听竹二人走在前头,王潇等人走远,方才提步跟上。
到了阮家,王郑氏拉过养子,骄傲自豪地向人介绍着。
“老太太,这便是我那大儿子了,是个有本事的,自个儿在镇上寻了个账房先生的活计,每月有二两半的银钱拿哩。”
李春花点头称赞了声:“有出息。”
王郑氏一直夸养子,三句不离赚钱多,言语间不似方才那般质朴,倒像个见钱眼开的势利妇人。
吴二妞听得眉头皱起,心里头埋下了种子,便瞧着王郑氏浑身都是毛病,且好似有些瞧不起锦宁。
席间她没少观察王郑氏,发现这人确实不太讲究,筷上还沾着菜叶便去盘子里夹菜,且挑来拣去,嘴上不说眼里却不时露出一抹嫌弃之色。
她一张巧嘴将老太太哄得眉开眼笑,大伙也都忙着说话闲聊,这点小事无人在意,只吴二妞搁下筷子没了胃口。
“娘,您咋撂筷了?”阮锦宁见她娘用得少,凑过去关心地问。
吴二妞勉强扯起嘴角,“没啥胃口,娘出去走走。”
“我陪您一起。”
吴二妞道:“今儿你是主角儿,席还没散,哪有主角儿离席的道理,娘自个儿走走,待会儿就回。”
“好吧。”
宋听竹也用得差不多,见阮锦宁有些不放心,便低声说道:“我帮你去瞧瞧舅母。”
阮锦宁舒展眉心,“多谢嫂夫郎。”
“都是一家人,不必这么客气。”
离了堂屋,耳边顿时清静下来,宋听竹轻呼一口气,身心都跟着舒畅不少,随即提起步子追上二舅母。
“二舅母。”
“竹哥儿?”吴二妞笑着问,“你咋也离席了,可吃好了?”
“吃好了,舅母与弟妹厨艺很好,快赶上镇上酒楼里的厨子了。”
吴二妞笑道:“席间我瞧你很是喜欢炸糖团子,走前叫有金媳妇儿给你装上些。”
宋听竹喜食甜食,因着身子不好平日里一直控制着,今儿碰见合胃口的,一时没收住多用了些,不想全被二舅母瞧了去。
他耳尖微红,道过谢后陪着一起出了院子。
“舅母可是在担心锦宁的婚事?”
吴二妞叹气,“可不,王家做事儿无可挑剔,可我这心里头总觉着哪儿不对劲,又说上不来。竹哥儿,你觉得那王家咋样,是个可托付的人家不?”
“前些日子夫君到清河镇打听过,王家在村子里风评的确不错,王远虽只是个跑堂,却是个晓得上进的,只要他对锦宁好,万事向着锦宁,那便不怕王郑氏日后寻锦宁错处。”
吴二妞问听出话里深意:“竹哥儿可是也瞧出王郑氏不对了?”
宋听竹点头。
“不成,改日我亲自去趟王家村,不亲自问问我这心里实在是有些不踏实。”
“我陪舅母一道,清河镇那头也有生意,正好顺路将合作契书签了。”
吴二妞哪里不晓得外甥夫郎是为着自个儿才跑得这一趟,感谢的话说多了显得生分,她拉起宋听竹手拍了拍,面上露出笑来。
“成,舅母去前给你和虎子捎个信儿。”
二人返回院子酒席还没结束,阮有金阮有银兄弟俩拉着王家兄弟没少灌酒,王远酒量差,几杯下去便有些昏昏欲睡,被架去一旁醒酒去了,王潇则是个豪爽的,小半坛子酒喝进肚面色也未曾变过,只中途去了趟茅房。
“这王潇兄弟咋还没回来,莫不是喝多掉进茅房去了哈哈哈。”阮有金同一桌子人说笑。
后院王潇如厕结束,在水井旁洗把脸醒了醒酒,方才起身回屋,拐过墙角没注意与一道人影迎面相撞,眼见着那人要摔倒,下意识伸手揽住对方腰,将人带入怀里。
阮锦宁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忙从汉子怀里退出来,一张脸涨得通红。
瞧出面前的人是谁,王潇酒醒了大半,自觉失了礼数,忙赔礼道:“抱歉,吃醉了酒一时没反应过来是弟夫郎。”
阮锦宁摇头,他垂着脑袋,只用一对红到发烫的耳尖对着王潇。
“我没放在心上,何况王大哥也不是故意的,大哥他们还等着王大哥呢,快回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