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生不是责怪儿子,二娃年纪小,若是真掉进河里,怕是能冻出个好歹来。
他拄着拐走到儿子身边,摸着儿子头道:“爹没怪你,但以后不准再去了,家里没水就去后头唤你小叔,你小叔要是不在家,那就等他回来再说,爹这药一时半会不吃,没啥大碍。”
徐二娃是个倔的,“不行,大夫说了爹要按时喝药,腿伤才能好得快。”
徐兴生心疼儿子,刚要再劝,余光瞥见家里来了两个陌生人,伸手将儿子拉到身后。
“二位是?”
男孩对肖家的态度,说明这一家的遭遇跟肖家脱不了干系,宋听竹便没隐瞒,直言道:“徐大哥,我跟夫君来此是为了打探肖家。我妹妹嫁进肖家两年,现在却忽然没了音信,何氏还拦着不让我们相见,旁人都说肖家二老心善,待儿媳极好,可今日我跟夫君上门,何氏态度却不是如此。 ”
“心善?”院外进来一位推着板车的妇人,哂笑道,“伪善罢了,真要心善又怎会将儿媳绑住手脚,关在棺材里?”
宋听竹呼吸一滞,“嫂子这话是何意?”
来人是徐兴生妻子陶氏,陶氏将板车放置院墙下,先是让自家夫君带儿子进屋去,而后才对宋听竹开口。
“你们当真是肖家少夫人的娘家人?”
肖家在镇上有些权势,陶氏也怕认错了人,若让肖家知道,他们也一家三口再无安生之日。
宋听竹点头,“我与红梅虽不是亲兄妹,但感情深厚胜似亲兄妹,嫂子若是知晓内情,还请告知与我。”
陶氏盯着二人看了片刻,观他们神情不似说谎,态度方才有了转变。
“这事儿也是我偶然间从一个婆子那听来的,她在肖家做了半辈子厨娘,就因为替少夫人说了句好话,便被何氏随意寻了个借口撵出宅子。
那何氏只是表面装的和善,实际上没有比她更歹毒的,亲儿子病逝前再三叮嘱叫她放少夫人离开肖家,可何氏非但不听,竟还想叫少夫人跟着去下头伺候她儿。”
陶氏忍着恨意,继续说道:“此事肖老爷是不知情的,你们要想救人,可以试着找肖老爷帮忙,不过何氏惯会做人,肖老爷又对何氏感情深厚,怕是不会轻易信了你们。”
宋听竹思索道:“多谢嫂子,既然肖老爷是个宅心仁厚的,那这件事便好办多了。”
第102章 祠堂救人
后日便是肖珩祭日, 宋听竹不敢耽搁,从徐家离开便跟夫君刘虎打听肖老爷所在之地去了。
据陶氏说,每到肖珩祭日何氏都会将肖老爷支开, 直到傍晚才回来祭奠儿子,是以肖老爷对红梅一事毫不知情, 只当红梅心里记挂着夫君, 没有勇气面对。
且肖老爷与何氏感情甚笃, 若是直接将实情告知他定不会相信,只能委屈红梅一日, 待后日肖珩祭日,肖老爷亲眼所见,届时何氏再想为自己开脱, 也是徒劳。
宋听竹与夫君说着心中所想,刘虎听后点头:“眼下也没别的法子,只希望明天能顺利找到肖老爷。”
宋听竹眉间透着担忧,翻来覆去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便再也没了睡意。
翌日卯时未过,夫夫二人便赶着牛车朝城外去了。
昨日打探到肖家在城外有几处庄子, 肖老爷每隔几个月便会到庄子上查看账本, 他们跟肖家下人打听到消息,便去了最近的一处, 然而肖老爷却不在此地,于是今日便早早去了其他几处。
城郊几处庄子相隔较远, 夫夫二人担心时间来不及,晌午饭也没吃, 终于在日入时分找到了肖老爷。
两人没有轻举妄动,使银子在下人口中得知,肖老爷今晚留在庄子上过夜, 便赶着牛车回了城里,第二日天蒙蒙亮到庄子外头,叩响了庄子大门。
而此时肖家。
宅中院子里停放着一口棺材,仔细听有细微声响从里边传出,负责抬棺的四个汉子含胸驼背,眼睛盯着鞋尖,万不敢多言多看。
半刻钟后,何氏从堂屋出来,瞧着日头道:“手脚麻利些,别误了时辰。”
几个汉子连连点头,抬起棺材目不斜视自后门出了宅子。
今日一早何氏便将宅中下人支开,这会宅子上下只剩五人,不对,只剩六人。
棺材中红梅被绑住手脚封住口,她原想跟婆婆示弱,好让婆婆放松警惕,等到了祠堂再寻机会逃走。可谁料婆婆根本没给她说话的机会,便将她绑了起来。
而婆婆最后看向她的眼神让她万分惊恐,冰冷且没有温度,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肖家祠堂在祖宅,何氏领着四人避开百姓顺着小径到了宅子,她一心记挂着儿子,没有注意身后有人跟着。
青禾见一行人抬着棺材进入宅子,方才转身跑开,算算时辰哥跟哥夫应该快将肖老爷带回肖家了,他要尽快赶回去报信。
一柱香后,肖家。
“这不可能,夫人平日里待红梅甚好,绝不会做出这等事来。”肖老爷一脸怒容,“你们以合做生意为由诓骗我回来,便是为了污蔑我家夫人?品行如此卑劣,便是真有生意要谈,我肖家也断不会与你们沾上半点关系!”
青禾面色焦急,“是真的,我亲眼所见绝不会有假,您若不信跟我们去祠堂一看便知!”
肖老爷不为所动,“我与夫人感情深厚,岂是你们三两句话便能动摇的?还是速速离去吧,看在珩儿的面子上,今日之事便不与你们计较了。”
“肖老爷若真心信任肖夫人,就该与我们一同前往才是。”宋听竹使出激将的法子,“若是肖夫人当真是被污蔑的,肖老爷便是拿我去见官我也绝无怨言。何况红梅是我妹妹,肖夫人却拦着不让我们兄妹二人相见,肖老爷难道不该给我个说法?”
肖老爷道:“这件事的确是我与夫人做得不够妥当,红梅近来身子弱,夫人心疼她便叫人送她到庄子上养病,我也不知在哪处庄子,既然你们是红梅的兄长,那这一趟我跟你们同去便是。”
他有些气恼地看向三人,“待见了夫人,真相大白之际,看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说罢一甩衣袖,领几人朝肖家祖宅而去。
两刻钟后,肖家祠堂内。
何氏双手合十跪在祠堂前,嘴里念念有词。
“儿啊,你给娘托梦说想红梅,娘今日便带她来瞧你了,你在那头孤零零一个,你媳妇儿心里记挂着你竟一病不起,说是要去那头陪你,娘思来想去觉得是个好主意,等红梅过去,就能帮娘好好照顾你了。”
“肖夫人如此疼爱儿子,为何不亲自下去照料?”祠堂外,宋听竹面无表情,声音冷到极点。
“你们怎么会……”何氏刚要发作,见肖老爷竟也跟在三人身后,面上不由一僵,她扯起嘴角,强颜欢笑道,“夫君怎的这时候过来了?”
祠堂中央停放着一口棺材,肖老爷便是想装作看不到都不成,他指着棺材,声音颤抖地问:“我只问一句,这棺材里躺着的可是红梅?”
何氏心中慌乱,嘴上却道:“怎么会是红梅,不过是些我为珩儿准备的书籍衣物罢了。”
宋听竹冷声道:“既如此,肖夫人可敢叫人开棺一看?”
何氏连忙阻拦:“不行!”反应过来自己情绪过激,又故作镇定地解释,“我寻大师念经做了法事,开棺就不灵验了。对了,你们不是来找红梅的吗,我这就叫人带你们去庄子上相见。”
她急切地想把宋听竹三人送走,可越是着急破绽便越多,面上的冷静快要维持不住之际,只听棺材内“咚”的一声响,接着一道有气无力的求救声自内传出。
“救、救命……”
“是红梅!”青禾率先反应过来,扑到棺材前用力推着棺盖,“红梅别怕,我跟少爷来救你了。”
“不准动!红梅是我儿媳,是珩儿的夫人,你们谁都不准动!”何氏想要阻拦,刘虎快她一步,将人拦住。
宋听竹也连忙上前帮忙,随着棺盖被推开,二人终于看见了红梅苍白无措的面庞。
“少、少爷是你吗,红梅不是在做梦吧……”红梅泪流满面,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瞧着宋听竹。
“是我,我这就带你离开肖家。”
宋听竹鼻尖泛酸,记忆中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不过两年便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要是他能早些出现,红梅便不必受这么多苦了。
宋听竹背起人,离开之际何氏还想阻挠,他盯着何氏,面冷如霜:“事到临头肖夫人还想着害人?肖老爷,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满意的交代,不然咱们便公堂之上见。”
-----------------------
作者有话说:祝考生宝宝们高考顺利!!!!
第103章 别来无恙
红梅病得厉害, 宋听竹请来府城最好的大夫诊治,汤药喝了两日面色才终于好看了些。
这日红梅清醒过来,青禾扶她靠坐在床头, 正与宋听竹两人说着话。
“少爷,肖家那边……”
宋听竹知她担心什么, 递过去一杯茶水, 说道:“安心, 肖老爷昨日便派人将和离书送了过来,还送了四十两银子作为补偿, 何氏也得到了应有的教训,一把年纪被休妻送回娘家,往后的日子定不会好过。”
肖老爷是个重感情的, 可也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红梅生病何氏故意拖着不为她请大夫诊治,还要将她送下去为肖珩陪葬,行事太过阴毒,肖老爷定不会容她继续在肖家作威作福。
红梅听后心中恨意渐渐平息。
“少爷, 以后无论你去哪儿, 红梅都跟着你。”
宋听竹勾唇,“好, 等你身子好些,我们便一同回家。”
几日后便是浔阳府商会, 宋听竹与夫君打算参加完商会再回去。
-
二月二龙抬头,也是商会开始的第一天, 这日一早,宋听竹便与夫君去了街上。
今日城中比往日更加热闹,商贩随处可见, 货品琳琅满目,还有许多来自海外的稀奇古怪的物件,就连府城百姓也是头次瞧见。
“少、哥,你瞧!”红梅身子好了些,今日也跟了出来,她指着一处小摊,惊讶道,“好漂亮的瓷器跟吊坠,那个人的装扮也好奇怪,身为男子竟也像女子一般戴着头巾。”
宋听竹道:“那是波斯人的服饰,波斯人不论男女,皆会在特定场合佩戴头巾,这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象征。”
红梅点头,眸子里满是好奇。
一行人穿梭于闹市中,买了不少稀奇物件,路过一处小摊,宋听竹见摊子上摆着的饰品样式奇特,便多瞧了两眼。
刘虎注意到问摊贩:“这簪子怎么卖的?”
摊主是个有眼色的,当即便道:“客人眼力不错,这可是海外来货,京都达官贵人们才能佩戴的饰品,客人您瞧,这上头的玛瑙玉石,可都是天然的无须工匠二次雕琢,这可是上等货,您夫郎样貌俊美,同这簪子实乃绝配!”
摊贩先是对着宋听竹夸了一通,而后才道:“这簪子运送来不容易,客人您若要不二价,十五两银子拿走。”
“十五两?这也太贵了,又不是金子做的,就那么一丁点玉石玛瑙,哪里就值十五两了?”
红梅瞪大眼睛,一旁的青禾也觉得贵,城里最好的首饰铺子,款式差不多的金簪也才二十两出头,这商贩摆明了是在坑骗他们。
摊贩闻言说道:“姑娘,话可不能这么说,玉石玛瑙也有成色好次之分,旁的不敢说,就我摊子上的首饰,成色那是一等一的好,且又是京都来的,也是看你们投缘,还给你们少算了一两银子呢,换了旁人十六两银子少一文都不成。”
一根银簪十五两,抵镇上酒楼小半月的流水了,宋听竹在心中感叹了番京都物价之高,随即看向夫君,刚想开口,边听身后传来一女子的声音。
“这位小哥,这银簪我家夫人要了。”
红梅扭头,想看看是谁那般财大气粗,不料竟瞧见两位老熟人。
“少爷,是大小姐跟金翠……”她低声道。
宋蕊儿一身金银,一侧的陪嫁丫鬟金翠,也是头戴银簪,主仆二人瞧着锦衣华服,衬得宋听竹几人好似乡下来的土包子。
这厢金翠也瞧见了红梅与青禾,她捏着钱袋子,不敢置信地望着转过身来的宋听竹。
“二、二少爷,你没死?!”
宋蕊儿也十分震惊,明明是病入膏肓之人,来医治的大夫也说药石无医,可他为何还活着?且瞧着身子似乎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