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辈, 他主动走上前来, 行礼道:“许久不见了, 龚院长,丁先生。”
“明——不, 如今该称呼太子殿下了,”龚万神情复杂地看着他,但更多的还是为明瑾高兴,“怎么今日有空来看望我们两个老头子了?昨日你丁先生还在担心你呢, 说边境刀剑无眼,你还未满二十, 要是有个万一该怎么办……”
“咳咳!”
丁弘毅用力咳嗽了两声,打断了龚万的话。
他不动声色地瞪了一眼笑呵呵挑事的龚万,板着脸对略显动容的明瑾道:“少听他胡说八道, 老夫可没有这个意思。”
明瑾笑道:“丁先生嘴硬心软,学生一向明白。”
龚万看着被他当场噎住,半天都说不出话来的丁弘毅,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老丁啊老丁,你也有今天!”他笑了一阵,兴许是见丁弘毅脸色太臭,终于好心地止了笑,冲明瑾建议道,“这里不方便,殿下不如去老夫那儿喝杯清茶,如何?”
明瑾也注意到了周边因为好奇渐渐围拢过来的学生,正好,他这次来云英书院,不只是为了故地重游,也的确找龚院长有事相求。
“那学生就却之不恭了。”
三人缓步来到阁楼之上,阔别一年有余,窗口熟悉的风景依旧,明瑾望着下方郁郁葱葱、深浅泾渭分明的林木,心中忽然一动。
在坐定后,他拦下了要为自己沏茶的龚万,坚持说自己身为学生和晚辈,合该由他来为两位沏茶。
龚万见状,也就不再坚持。
只是不免在心中暗叹:明瑾一朝飞上青云,身份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仍能如此知进退、守礼仪,和先帝的两位皇子作风截然不同。
陛下,教出了一个好孩子啊。
明瑾为两人沏好茶,把自己今日的来意简单同他们叙述了一遍:
一是恳请龚院长破例,给自己一个补考毕业的机会;二便是朝堂上近来吵得不可开交的,关于瓦图尔派使者前来换俘时,强硬要求大雍赔款一事。
对此,晏祁的态度很明确——
换俘虏可以,但赔款是坚决不可能的。
想要钱?那就让瓦图尔派兵来打!
撒乌楞是无故进犯大雍边境,论情论理,他们都是正当反击;只不过中途还顺便拿下了一个居庸关,就当做利息了。
但要真追溯起来,居庸关自古以来都是他们大雍的地盘,瓦图尔一个连北方草原都未能完全一统的部族,有什么资格来同他们争夺它的归属权?
以胡人的性子,但凡他们打得过,早就直接出兵来抢了!
明瑾自然是举双手支持先生的强硬决断,但事后晏祁散朝回来跟他复述时,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格外关注:
“不瞒两位先生,那瓦图尔的使者,似乎还惦记着昭明财宝,还旁敲侧击地说可以用它抵做赔款,”明瑾哼笑一声,“倒是叫人不得不好奇了,我娘当初到底在里面藏了些什么,能叫这些胡人如此惦记?”
“学生这次来书院,也是为了向两位先生打听打听,书院里可有关于这方面的线索。”
他放下茶杯,沉吟道:“他们毕竟都曾在书院学习过,木帆……爹他更是与丁先生关系情同父子,所以我想,或许二位能知道些什么。”
龚万和丁弘毅对视一眼。
“殿下,这个恐怕老夫是帮不了你了,”龚万为难道,“老夫在京城活了这么多年,从来不清楚什么昭明财宝的下落,倒是关于它捕风捉影的传言,每隔数年就在城内外沸沸扬扬地闹上一波。”
明瑾明白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委婉地告诉自己,这传言恐怕不怎么靠谱。
但他想到胡人那三番两次大张旗鼓的动作,还是觉得,若这传言当真是空穴来风,恐怕不会引得他们这样在意。
毕竟,这世上最了解你的,往往就是你的敌人。
一旁的丁弘毅忽然出声:“二十年前,学院曾翻修过一次,当时你父母都有参与,但没等翻修完,他们就带兵去了边境。”
“后面因为战乱,京中人心惶惶,许多大户人家都选择让自家子弟上私塾,或是干脆自行请先生教导,书院捉襟见肘,一度陷入停办之危,原本计划在一年之内完成的翻修,也变得遥遥无期。”
龚万也想起来了。他恍然道:“我记得,那时候是他们夫妻俩从前线运来烧好的砖石和木苗,一点点帮学院把翻修完成的吧?”
“是,”丁弘毅沉沉点头,目露精光,“而且算算时间,当时昭明军正好打了一场大胜仗,胡人损失惨重,听说还折损了一名大贵族。”
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的那个想法,终于在此刻破土而出,明瑾嗖地站起身,不顾两人惊异的目光,猛地扑到窗口向下张望。
没错……错不了,就是这个!
“抱歉了,龚院长,”他匆匆冲龚院长打了声招呼,“我知道昭明财宝究竟被藏在哪儿了!书院翻修的钱你去找我爹要!”
龚万遥遥喊道:“你要干嘛去?”
“找人挖宝!”
虽然一年多没来书院,但明瑾还是认识不少人的,他叫上几位学弟,学弟们又呼朋引伴,很快就凑齐了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林间,拿起铁锹铁铲开挖。
“干什么,这是在干什么?”书院的先生气急败坏地追出来,“马上就到上课时间了,一个个的不在学堂里温习功课,却跑到林子里挖土,是想反天吗?”
余光瞥见龚万带着丁弘毅走过来,他立刻找到龚院长告状,义愤填膺地表示他们书院可绝对不能姑息这种行为,还要把领头的找出来,好好惩治一番才是。
龚万抬起下巴,苦笑着示意了一下人群中那位给众学子充当“榜样”的太子殿下:“喏,那小子就是领头干坏事的,你说,叫老夫怎么管?”
当初晏祁来书院,当众甩脸抱走被丁弘毅体罚的明瑾,从此便叫明瑾在书院一战成名。
那书院先生抬头一看,气焰顿时消了大半,只敢低声嘟囔两句,却绝口不提惩治一事了。
龚万反倒安慰他:“难得一次嘛,学子们平时在学堂里闷久了,确实该出来透透气。再说了,殿下这也是为了正事。”
“什么正事?”
他话音未落,那边忽然传来一声惊呼:“挖到东西了!”
众人立刻丢下工具,纷纷凑到他身边,明瑾第一个抢步走到那人边上,接过了他手中的那块砖,只一瞬间,就变了脸色。
这重量……
绝对不可能是普通砖石该有的!
“退后。”他命令道。
待清出一片空地,明瑾高高举起砖石,用力砸向地面!
一声脆响后,惊呼吸气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这砖石内,竟包裹着一块金砖!
看上面的刻字,八成就是那胡人大贵族的私藏!
“再挖,肯定还有!”明瑾浑身血液仿佛沸腾,他的神经突突直跳,前所未有地兴奋起来。
但这也实属正常。
面对那黄澄澄的金子,但凡是个有正常七情六欲的人类,都会被激发出血脉之中对财富的渴望与亢奋。
随着一块块砖石被挖出,最初的兴奋逐渐褪去,明瑾望着那都快堆成半人高的金砖,人都有些麻了——他爹娘当年,难不成是把胡人王庭私藏的小金库全打劫走了吗?
怪不得瓦图尔这么心心念念,这换了谁谁不惦记啊?
不过,这次他也算立下大功一件,明瑾喜滋滋地想,有了这笔钱,先生就暂时不必再为国库空虚的事情发愁了。
龚万在边上看了半天,也觉得这数量着实离谱。
但更让他好奇的,还是明瑾是如何精准发现这批宝藏位置的。
因为书院占地超过三十余亩,当时丁弘毅提起翻修一事时,他还在想,这么大的地盘,得找到什么时候去?
没想到,明瑾连找人带挖,甚至都没花两个时辰,就把藏在地下近二十年的宝藏全部挖出来了。
一批金砖,一批银砖,估计能顶得上大雍一整年的国库收入。
收获颇为喜人。
……就是这手段,着实暴力了些。
看着自家书院短短一个下午被造得不像样子,连他最喜欢的水池都被敲了个稀巴烂,龚万眼皮直跳,实在不忍再看下去。
“殿下是如何发现宝藏位置的?”
最后,还是丁弘毅替他问出了这个问题。
明瑾直起身子,抹了把汗,朝他们灿烂一笑:“这还要多谢龚院长啊。”
“谢老夫?”龚万不解,“为何?”
“若不是龚院长两次邀请学生去阁楼,学生也发现不了学院中木植栽种的端倪,更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这么多金砖银砖。”
明瑾低头看了一眼堆在自己脚边的金砖,还有不远处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土坑,“爹娘留下的提示其实很明显,只是那帮胡人想不到而已。”
这世上,如果说有一个地方是胡人绝对不可能涉足的,那定是云英书院莫属了。
就连皇宫之中,或许都会有宫女太监被收买,成为异族的眼线。
唯有云英书院不可能。
因为这里是传道受业之地,不涉及太多利益纠葛,有龚院长和丁先生这等清流人物坐镇,更算得上是这纷纷扰扰的京城之中,唯一能称之为净土的地方。
从龚院长的阁楼窗口朝外望去,整个云英书院呈现阴阳二分之势,鱼眼处树木稀疏,显然同其他地方栽种时间并不一致,恰合“明”字拆分后的日月二象。
听到明瑾的解释,龚万和丁弘毅顿时心服口服。
丁弘毅更是双目微红:“怪不得最后一封信里,木小子特意叮嘱我,将来一定要让你来书院念书,我还以为,他是让我作为严师好好教导你,还因此生了执念,忘却了为人师表最基础的道理。”
“先生切莫如此自贬,”明瑾立刻道,“爱之深责之切,您待学生的拳拳心意,这么多年,学生早就了悟于心。”
“在学生看来,您完全当得起这一声先生。”
丁弘毅眼中泪光一闪而过,他望着繁花林叶间,那满地价值连城的金砖,忽然释然地长叹一声。
“你方才,不是一直说要补考毕业吗?云英书院,从创办之初到今时今日,一直都秉承着才学兼备的宗旨。而作为你的授课之师,老夫也曾说过,这辈子都不会让你从我手上毕业。”
明瑾一张脸顿时垮了下来。
没等他出言央求丁先生大发慈悲,便见丁弘毅负手盯着他,淡淡道:“现在老夫收回这句话。”
“为人性情,但又坦荡真挚,遇事荣辱不惊,临战有勇有谋,甚至还比你爹多了几分运气——你是我这么多年来,教导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似乎是夸奖明瑾让他很不适应,说这番话时,丁弘毅不仅神色僵硬,就连眼神都开始闪烁起来。
但他深吸一口气,仍是努力朝明瑾露出一抹不太自然的笑容:
“恭喜,殿下,你可以出师了。”
-----------------------
作者有话说:明天完结[奶茶]
第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