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无涯迅速退出了房间,仰头见残月一钩,不禁心有戚戚。
他搜索枯肠,想不通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才惹来了这纷纷如雨的桃花债。
他倒不很担心闻人约。
他与他的相见,始于危难之时,他自是全情依赖于自己,这半年来,又得自己授文传武,以他那纯良温厚的君子性情,发现无以为报,便只能想到“以身相许”,相伴一生。
等他走出南亭,知道天之高、地之阔,自然有更多选择,不会只拘囿在自己身边。
相比之下,乐无涯更担心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在乐无涯对着月色三省吾身时,刚前往南城监牢的秦星钺便匆匆来报:那狱中二人瘾头实在深重,此时已是呵欠连天了。
乐无涯立即将心思回转到正事上头,宣布鸣鼓,开衙审案。
百姓们平日里消遣寥寥,乐无涯开衙审案时,往往妙语连珠,惹人发笑,时日久了,“太爷审案”便成了南亭一景,一听衙门鼓响,就有一彪忠实听众浩浩荡荡开往县衙,头也不梳、脸也不洗,蓬着头发、捧着早餐跑来看热闹。
不过今次的犯人实在特殊,乐无涯还没问几句话,他们便在这大夏日里害冷似的发颤,牙关咯咯直抖,把犯案事实竹筒倒豆子似的往外撂。
他们所招供的,与乐无涯在殷家村和邵鸿祯对峙时的猜测相差无几。
众民交口称颂的好官邵县令,在殷家村种了大片阿芙蓉田,在殷家村的殷家与杭家炼成生鸦片,再以运粮的名义运到山外去。
这二人,曾是殷家村附近的小嘉坨山山匪。
前年,邵县令刚一走马上任,就单枪匹马,上门招安,说能给他们一碗安稳的饭吃,叫他们从今往后,能挺直腰杆做人。
他们本是附近山中的猎户,山中有猎物,他们靠山吃山;没有猎物,他们便摇身一变,下山打劫。
被邵县令许下的美好前景说动,他们心甘情愿成了殷家村的打手、护卫。
一拨人在殷家村那处阿芙蓉田附近装设弩·箭、训练村民使用弓·弩,以御外来之人。
而这二人,则和其他一拨人,被分到了殷、杭两家,做了他们的护院鹰犬,防止有人侵门踏户、发现他们在此处做的秘密生意。
邵县令言出必行,当真带着殷家村富裕了起来。
然而,饱暖之后,这干人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这东西这样昂贵,到底是个什么好滋味?
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悄悄昧下一些,想来也无人知晓吧。
此事,他们当然是瞒着殷、杭两家的村民干的。
这些土生土长的殷家村村民,是邵县令的铁杆儿,将邵县令视若神明,是绝不会容许他们干出监守自盗的勾当来的。
他们一直偷得顺风顺水。
但他们短暂的好日子,还是终结在了数日之前。
那天深夜,他们正抽了一泡儿,醉生梦死间,殷家家主推门而入,撞破了他们的好事。
他大惊之余,不依不饶,吵吵嚷嚷,说要把这事儿告诉邵县令。
他们刚吸完一口,身与心一道腾云驾雾,认为自己是天王老子,怎容一个凡夫俗子在他们跟前跳脚聒噪?
于是,殷家家主脑袋上挨了一斧子,面口袋似的倒下了。
可他发出的动静,又引来了其他人。
当夜,整个殷家血流成河,开出了一地辉煌灿烂的罂粟花。
待他们清醒过来,事情已经坏到了无可挽回的程度。
惶急之间,殷家的护院土匪找到了杭家的护院。
杭家那边的护院土匪听闻此事,也紧跟着傻了眼。
和杭家这批人一样,他们也没少干中饱私囊的勾当。
殷家的人死绝了,邵县令震怒之下,必要来查,那他们的事情不也跟着败露了?
两下里一合计,他们一拍即合:
那就跑吧。
他们带了一些鸦片膏子,卷走了殷、杭两家的细软,以及昔年当土匪时劫掠来的身份文书,各自四散逃去。
这流落南亭的两个倒霉蛋,路上赶上了一场瓢泼大雨,偏偏泡糟了对他们而言最要紧的大烟。
他们无可奈何,只好派那个毒瘾轻些的,趁瘾头未发之际,冒险进入南亭,当掉赃物,好换取些让他们好过点儿的药。
至于那重伤之人腿上的创口,竟是他毒瘾发作、痒痛难熬时,自残所致。
强撑着交代到此,他们就再也忍受不住,鬼哭狼嚎起来,不住以头抢地,哀嚎道:“太爷!行行好!给一口吧!给条活路吧!!”
南亭百姓们眼见此景,瞠目结舌,怀疑自己是掉进活地狱里了,亲眼见到了阎王爷怎么炮烙小鬼儿。
乐无涯见到百姓们瑟瑟发抖,不禁微微颔首。
很好。这比说一万遍禁烟都管用。
乐无涯让师爷将二人招供的证词送去画押,随即将他们丢入牢狱,把他们枷住手脚,拴好铁链,不准他们寻死,每日熬煮汤药,稍缓他们万蚁噬心的苦楚,以待上级提审。
这些招供的内容,与乐无涯的推想相差无几,因而他毫不意外。
此事本与南亭无关,他不好越俎代庖,跑到兴台去充当县令,指手画脚,只需安坐南亭,等待进一步指示便是。
况且,于乐无涯而言,他有更要紧的事情去操心。
他反反复复地琢磨着马车上项知节的话,以及满身药香的闻人约的话,想得耳廓隐隐发热。
为了验证自己是否真的施教无方,乐无涯一结束审案,便折返书房,在书桌前坐定,洋洋洒洒写下一封书信,打算过段时间,托小六带回去,送去小七府上。
他运用辞采华章,婉转比喻,精妙对仗,问了一个问题:
小七啊,你不会是断袖吧?
第85章 心意(四)
乐无涯将信函妥善封好,将心情与表情一应调整好,便转而去探望项知节。
一出门,他发现如风正在掸扫窗尘。
今早赶着将项知节送回来时,他满心焦躁,不曾留心这院落里的细小变化。
如今,他放眼望去,整间院子被如风拾掇一新。
步道纤尘不染。
花枝被修剪得整整齐齐。
被夏天炎炎烈日炙烤得打蔫儿的柳叶都像是被清水涤洗过,舒展了开来,观之比往日要新鲜可爱许多。
如风察觉到乐无涯的视线,抬起头来,客气地一点头:“闻人县令。”
招呼完毕,他抹去最后一格窗尘,抄起笤帚,步履轻快地消失在了柳叶丛中。
乐无涯望着他的背影,由衷地想,好家伙。
……他也想要这么个眼里有活儿的大儿子。
可惜他这辈子也是个一世孤零的命。
他溜达到了项知节的房间。
乐无涯上了一遍堂,小六的衣裳已经从头到脚换了身新的,伤口重新包扎完好,连头发都重新梳成了一个漂亮又简单的款式,半披半散在肩上,很见风情。
乐无涯一指方才如风离开的方向,歆羡道:“从哪儿找来的大宝贝?”
“是他。他把孔阳平给了小七,把如风给了我。”项知节温和道,“现在如风是我的人。”
乐无涯吹了声口哨。
他知道,老皇帝选人,向来是严苛至极。
能派到两个开府成年皇子身边的,必定是精明强干又精挑细选的高等眼线。
项知节不是盲目自信的人。
他能这样说,那必是当真将人驯服且收入麾下了。
乐无涯赞道:“这么厉害啊。”
项知节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反应和小时候被夸赞时一模一样。
乐无涯瞧着新鲜,想上手逗一下他微红的耳朵,可一想到自己先前不知在何处地方造孽深重,也不敢再有旁的举动,乖巧地挺直腰背,将双手搭在膝上,作老实状。
项知节观察着他的反应,眼睫微垂,心中有了定数。
他暂时不再与他谈情,转而聊起了正事:“不知道裴将军那边如何了。”
乐无涯倒是很信小凤凰:“他办大事向来有数。不过……”
他望向窗外煌煌的天光,沉沉叹息了一声。
尽管事发在昨夜,但乐无涯一眼望去,已经预见到了接下来一个月会发生所有的事情。
首先是裴鸣岐。
他会以定远将军的身份,带军迅速将整个兴台包围,叩开兴台城门,称有人谋反,如百里疾风,横掠过境,将兴台一应土兵、官员全部收监扣押。
成功接管兴台后,他会将此地种种,包括殷家村的阿芙蓉田,包括六皇子陷入死境、险些殒命之事具折上奏。
消息传至上京,他们的皇上则必会雷霆大怒。
皇上之所以如此愤怒,倒也不是无的放矢。
邵鸿祯做了两年知县,吕知州对他的考评结果,皆为“卓异”。
不去细看底下暗流汹涌的毒汁的话,邵鸿祯的政绩的确是繁花似锦,十分拿得出手。
除此之外,搞人事他也很有一手。
邵鸿祯并不是性烈如火、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齐五湖,也不是狡猾多端、看人下菜碟的乐无涯。
他懂得,身为一县之长,想为治下百姓多讨些好处,就得喂饱他的上级。
吕知州收了他的孝敬,自然肯多替他讲好话。
这次兴台出了惊天血案,他还能对邵鸿祯如此和颜悦色,也有邵鸿祯平日里下的功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