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就当不知道。若是不愿意忍的话,他也就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然后让两人和离就是了。
养个小内侍什么的怎么能成为处罚公主的罪名呢?
他叹了口气,十分不理解世界上竟然会有这么离谱且无能的皇帝。
而在听到少年最后一段话时,他更是忍不住点点头。
的确,关键还是得做父亲的立起来,才能让自己女儿不受欺负。
比如自己就必然不会眼睁睁见着驸马欺负自己的女儿,若是有人敢这么对待他的长乐,他非得扒了他的皮不可!
不过李世民很快又担心了起来,虽然他身为皇帝,但总有看不到的时候。
万一长乐如那故事里的公主那般迷了心智,不将委屈告诉他,他又如何能第一时间为她做主呢?
不行!他必须得让长乐自己立起来。
或许可以让她跟着承乾、青雀一起读书?毕竟懂得多了才能不受人欺负!
甚至也可以不只是长乐一个公主,其余公主也可以跟着一起上学,正好可以办个公主学堂。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决定下了朝就跟妻子说这事。
长孙无逸自然不会知道他就刷了一个小说视频,竟然能引起这般的蝴蝶效应,他很快看起了下一个视频。
[有没有下班喜欢喝两口的朋友,给大家介绍一道下酒菜,那就是椒盐蚂蚱!这道菜真是又香又脆还营养丰富。]
又是食物?这一次贞观君臣倒是没有太过惊讶,毕竟早知道这位少年是个爱好美食的.
不过蚂蚱是什么?似乎没听说过呢。
很快光屏中便出现一盆棕色的东西,众人定睛一看,顿时瞳孔地震。
这难道不是天下人最为害怕的蝗虫吗?那可是能让天下颗粒无收的存在呢!
而且这人难道不害怕蝗神吗?杀害蝗虫便很可能得罪上天,更别提直接吃掉蝗虫!
当然贞观君臣并不如百姓那般笃信“蝗神”,但几乎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得态度。
众人心有余悸,但旋即光屏中的画面却是让他们更是大吃一惊。
只见一个巨大的铁锅中放了半锅油,当油烧到微微冒烟之时,那盆蝗虫便被直接放进了油锅中,炸得噼啪作响。
[首先锅中倒入食用油,烧到八成熟,放入蚂蚱,转小火,炸至金黄酥脆,用漏勺捞出备用。随后将青红椒切丁,放入油锅翻炒,最后加入沥干的蚂蚱一起翻炒,加入椒盐、辣椒面、孜然等调料。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椒盐蚂蚱就做好了,大家一起动起来吧!]
贞观君臣们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只觉头皮发麻,好家伙这竟然还是将蝗虫下油锅炸!
而当看见画面中一个男人用手拿起一只蝗虫送进嘴巴,嚼得噼里啪啦时,有几个守旧大老大臣更是吓得翻了白眼,被一旁年轻一点的同僚扶住才没有摔倒。
他们所有人冒出一个念头,这人可真是胆大包天,无所畏惧啊!
李世民也是背脊一阵发寒,像他这样的千古一帝自然不至于害怕那几只虫子。
但出身贵族、生性讲究的他更是嫌弃有人竟然将蝗虫作为食物,这得多恶心啊!
而且看那男人也不是什么穷苦之人,毕竟那么一大锅油不可能是穷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怎么就沦落到要去吃虫子了呢?这怕是连鸡鸭这些畜生都不愿吃的。
然而少年接下来的声音却是让李世民浑身一震。
【哇,每次看到这种吃虫子的视频,都要佩服这些人胆子真大。不过据我一个来自吃虫子地区的同学说,炸熟了的虫子据说味道真的很不错。当然我就看看就是了,实在是接受不了。除非要被饿死,不然我绝对不会尝试的!】
【说起来李二是不是马上要当着天下人的面生吃蝗虫了,是贞观几年来着?啧啧啧,还是千古一帝猛啊,竟然是生吃蝗虫!没中毒也真是洪福齐天了。】
作者有话说:
----------------------
第12章
李世民自是大吃一惊,自己竟然跑去生吃蝗虫,失心疯了吗?
朝臣们也克制不住抬起头望向御座上的李世民,眼神中满是震惊。
特别是尉迟敬德、程咬金等情绪外露的武将,脸上的表情完全绷不住,因吃惊微微张大了嘴。
好家伙,原来他们的陛下才是最猛的汉子,竟然直接生吃蝗虫!
不过贞观君臣到底是见惯了大风大浪之人,特别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更是人精中的人精。
在经历过短暂的震惊之后,他们很快冷静了下来。
陛下虽然偶尔行事跳脱,饮食上也经常管不住嘴,不懂克制,可他绝不会没事跑去吃蝗虫。
毕竟这不仅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还是基本上没人敢吃的虫子,陛下他定然是被逼到绝境才会去吃虫子!
难道是突厥又打进了中原,甚至比十多天后更加严重?他们陛下被突厥可汗逼迫吃蝗虫以作侮辱?
但很快他们就否认了这个想法,哪怕他们大唐如今国力衰微,但以陛下的本事,也不可能真被突厥打成这样,更何况是休养生息之后。
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与蝗虫有关呢?
等等,该不会是蝗灾吧……蝗灾才能让他们的陛下不顾一切吞吃蝗虫赎罪啊!
只是若真是如此,可就大大的不妙了,特别是蝗灾就在不久后的话那就更不妙了。
不仅是如今大唐初定,国力不足,百姓将要遭受极大的痛苦,他们的陛下身上还背负着弑兄逼父的罪名,届时定将人心浮动,将灾祸的原因的原因归结到陛下身上。
对了,还有那突厥,他们定然会再次趁火打劫!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心情都沉重了起来,只能期盼蝗灾发展的时间晚一些,再晚一些,最好等到大唐已经稳定后再发生。
李世民自然也猜了出来,他了解自己,虽然自己偶尔随性了些,但也没有吃蝗虫的癖好。
蝗灾!定然是蝗灾!顿时李世民的脸色十分难看。
他吃蝗虫多半也是以帝王之身向上天请罪,希望上天能收回惩罚。
只是这效果嘛……
李世民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而少年接下来的话也很快证实了他的预感。
【唉,别的不说贞观的天灾多。当然最惨的还是那时的百姓,粮价飞涨,斗米五百钱,关中更是饿殍遍地。】
【虽然朝廷也颁布了让百姓抓蝗虫换粮食等等举措,但收效甚小,以至于李世民只能放开禁令,放开关中百姓去外地讨食。】
【然而这些措施到底收效甚微,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哟。】
这一次李世民差点站不稳,眼前仿佛浮现了无尽百姓衣衫褴褛,横尸遍野的受灾景象。
他开始在心中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触犯了上天,不然上天为何要这么对他?
哪怕真不满他本人弑兄夺位,那也冲着他本人来啊!去惩罚他啊!为何要去折磨大唐百姓?!
难怪他会去生吃蝗虫,向上天请罪,这样的惨剧让他怎么能不动容?
一时间泪失禁体质的李世民眼圈再次红了,若不是顾忌到不能被仙人发现异常,此时恐怕已经痛哭出声。
直到——
【虽然知道李二亲吞蝗虫,向上天喊话将对百姓的伤害转到自己身上应当是一片好心,但以现在的眼光看还是觉得很抽象了。】
【且不说他生吃蝗虫没有中毒这件事纯粹是他运气好,主要是吞蝗虫,还有什么向上天祈祷请罪显然没啥用,不然为什么接下来还有那么多的灾害?而且还因为他吃蝗虫没啥大事被后世不少人嘲讽影帝,作秀。】
李世民听不懂什么是影帝,作秀,但他能猜到这定然不是什么好话。
而且听那少年所言,不管是少年还是后世人,显然对他吞蝗虫的行为很是不屑。
李世民心中委屈,他也知道想要真正解决掉蝗灾,能依靠得只能是朝廷和百姓的自救,可是他那不是没办法吗?
虽然他是皇帝,但面对这样的天灾也是有心无力,朝廷的救灾但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他身为帝王还能怎么办?自然只能向上天请罪,以安民心!
好在少年接下来的话安抚住了李二。
【其实这件事倒也不是李世民自己的锅,他应当也是形势所迫。毕竟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灾异说”,言说人间出现灾情多半是帝王无道导致上天发怒降下灾祸后,天灾就跟帝王德行挂上了钩。】
【当然他起初应当是为了用天灾规范帝王德行,劝导帝王注重自己的言行。但起初可能有效,但是随着时间发展皇权逐渐集中的皇帝早就不将其当回事,但是却限制住了百姓的思想。】
【蝗虫是为害虫,但百姓却因恐惧得罪上天而信奉蝗神,不仅不敢对付蝗虫,甚至还阻止别人灭蝗,直言灭蝗会触怒蝗神,引发更大的祸事。】
【这样的环境下不管君王信或者是不信,也只能做做样子以安天下人心。哪怕是已经能意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的李世民也不能免俗。】
贞观君臣都重重叹了口气,他们自是不会真对鬼神之说,但被天下人这般看着还是不得不做。
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天灾他们的确是能力有限,求神也是被逼无奈!
【这一点上李世民就不如他的玄孙李隆基了,虽然他后半生抽象了些,但前半生可真是英明神武,为人所不能为。他支持姚崇,力排众议,反对朝臣提出的“蝗为天灾,修德可免”,首设灭蝗使,开启科学灭蝗,还创造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灭蝗手段,收效不错,为后世历朝历代学习使用。】
【而也是在姚崇以及宋朝朱熹的推动下,华夏终于转变观念,开始大规模灭蝗行动。】
玄孙李隆基?他是谁?为什么说他后半生抽象了些?
但很快李世民便没空去管谁是李隆基了,甚至被说不如自己的玄孙也不得不生气。
既然他的玄孙能做到,他自然也做到,他作为曾祖父学一学自己玄孙的措施也是天经地义!
当然少年能透露透露李隆基乃至后世的灭蝗措施那就再好不过了。
然而少年再次展现了他的胸无大志。
【算了,这样的大事我就不操心了,毕竟我长到这么大几乎就没见到过活的蝗虫,对治蝗更是一窍不通。】
【贞观君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在李二的领导下也都算是治世良臣,我也不用操心太多。】
李世民顿时心中一阵着急,别啊!他们没有那么能耐!哪怕能熬过去也不过是惨胜!
就当李世民心中绝望之时,系统却是激动地跳了出来。
[哇,宿主你真的好聪明,我之前都没想到这一茬呢!天下遭遇灾害不就是最好的收买人心的时机吗?到时候宿主你不管是预言还是去救助百姓,妥妥地被百姓们视为活菩萨啊!这就立刻为宿主查询天灾时间和治蝗手段。]
李世民心头狂喜,好好好,他怎么越看这系统越喜欢了!
朝臣们心中先也是欣喜万分,但在看见自家陛下快要溢出的欣喜模样后又是一愣,陛下难道没听见系统是想借机收买人心吗?
长孙无逸则是在心底偷偷一笑,上钩了,系统果然不会错过任何机会股东他自己造反。
真不枉他在心中念叨了那么久蝗灾为百姓带来的灾害,就是要提醒系统蝗灾会让百姓对朝廷产生不满,适宜搞事。
他自认不是什么圣父,但却也无法眼睁睁看着天下即将发生大灾难,自己坐视不管。
但他虽然是个理科生,但出生在城市,对蝗虫可谓是知之甚少,只能求助系统和后世网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