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回话很是委屈。
[宿主,你不要冤枉我!我看你的视频没有放完还赠送了你快一分钟呢!]
长孙无逸一直关注着光屏上的时间,自然也知道系统没有说假话,只能无奈地叹口气。
【唉,快乐的日子总是如此的短暂。】
相较与长孙无逸的萎靡,系统此时却是十分兴奋。
[宿主,是不是做到视频中男人所说就可以控制住草原了?宿主你也太聪明了!我之前还以为你真的不学无术,没想到竟然这么博学聪慧!我现在觉得我们的任务肯定会完成了。]
长孙无逸受不住系统的这一通彩虹屁,赶紧喊了停。
【你可别给我带高帽了,我只是有一些历史常识罢了。而且……】
他在心中叹了口气。
【从理智上来讲,清控制草原的手段虽然精妙,也是那个生产力状况下比较好的选择。但是从我受到的教育来看,那些手段还是过分残忍了,哪怕我是皇帝也是做不出来的。】
【更何况这样的政策也是有风险的,就拿后世来说,都说汉人讨厌满清的统治,但是其他民族更恨清廷,甚至包括底层满人。】
【总之谁都不是傻子,不管是哪族的百姓追求的还是更好的生活。】
这话一出,贞观君臣的心情更加冷了。
少年这是什么意思?刚才所言的方法也并不能完全控制边疆,甚至还会被反噬?
身为古人的他们并不知道所谓的人道主义,自然不会在意少年提到的人不人道的问题,可他们在意北方能不能真的被平定。
与他们有相同想法的还有系统,已经替他们问出了声。
[啊?这不行吗?那岂不是注定收服不了北方草原了?]
长孙无逸沉吟片刻,难得地认真回答。
【那倒也不是,后世草原不就已经是华夏固土了吗?】
贞观君臣心头一松,好好好,幸好还有办法。
然而随着少年的讲述,他们却发现事情并不完全如他们所料。
【草原问题想要彻底解决,本质上还是要依靠生产力的进步。】
【首先为什么到了清代时,曾经纵横亚欧大陆几百年的蒙古骑兵仿佛一下子便失去了战斗力,仿佛再也没有以往的骁勇?】
【原本的草原民族因其本就生活在马背之上,他们培养骑兵不管是时间还是成本都远低于农耕民族,甚至算得上是全民皆兵。】
【而反观农耕民族,想想大汉建立之初时的惨样,刘邦作为皇帝自己的登基仪式真是连四匹花色一致的马都找不到!当然随着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打下河套和陇右地区有了优质养马场,从西域引进优良马种后有所改善,但成本依旧比草原人高上许多。
【况且大多数中原人可不是从小就会骑马,想要培养一名优质的骑兵则需要几年的时间。】
【再加上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定居点,农耕民族的反攻的代价自然相对高得多,而这也是历史上不少所谓的良臣也不那么愿意打仗的原因。】
李世民叹了口气,身为顶尖将领的他怎么会不明白话中含义?
他想起了他和父亲刚起兵时有多么的缺马,甚至为了购买战马大唐还向突厥人低头示好。
而在他领导的数次战役中,骑兵发挥的作用都是重中之重。
也因此他一登基便着手扩大马场面积,一定不能让大唐再缺马匹。
有足够的马匹,再加上出色的战士,这才是他对突厥作战必然会胜利的底气。
当然,他同样也承认,大唐养一名优质骑兵的成本比突厥要高得多。
天音没提及之前他对此并不敏感,但如今却是有些吃味。
打突厥的确是不得不打,但是从经济上他们大唐真是太吃亏了。
可恶的突厥人,怎么就不自己投降呢?
【然而随着枪炮等热武器的发明,这样的不平等便被抹去。枪支上手程度极其简单,十来天的时间便能学会,枪炮的速度还极快,马匹跑得再快也比不过子弹的速度。而枪支的制造的工厂需要的是稳定的定居点。】
【虽然游牧民族也能购买热武器,但他们的战争成本就反过来了。农耕民族在战争成本上本来就有优势,而这才是蒙古彻底被克制的原因。】
枪炮!
李世民心头一跳,这究竟是什么武器,竟然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虽然他有信心,假以时日大唐军队的战斗力一样能够纵横草原,但如果有成本更低的方法他自然求之不得。
这一刻虽然只有只言片语,甚至未曾见过枪炮威力的李世民对“枪炮”已然是望眼欲穿。
只可惜的是长孙无逸这次的重点并不是枪炮,很快便转到其他点上。
【其次让牧民定居下来也并不全是错。牧民长期在草原上到处放牧的生活也并不怎么好,他们也是因生存所迫才不得不四处游牧寻找新鲜草场。譬如突厥贵族投降大唐进入长安后,他们几乎都沉浸在了长安的生活中,没有几个愿意回到草原上继续过居无定所的生活。】
【在寻找新草场的迁徙中,往往会有不少牛羊病死在途中,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只有定居才能让牧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固定的房子怎么也比帐篷的环境强,才能拥有水、电等等,牧民也只有在定居点才更容易接受公共服务,比如上学读书。】
【所以要解决的其实是牧民定居后的生存问题,而随着生产力发展,问题也已经不大。牲畜所需要的牧草可以从外地直接运输到牧场,还有各种耐寒耐旱的作物被发现引进,牧民便可以在当地种植作为牲畜所需牧草的补充。】
【部分牧民还可以手工业、去工厂工作等赚钱,而不再像从前那般只靠游牧为生。】
【牧民拥有了更好的生活,自然不会再想着游牧,这才是让他们真正归心的办法。】
少年讲述的方法并不复杂,甚至算得上简单。
然而对李世民和朝臣们的冲击却是并不比之前的枪炮小多少,因为那简单几行字的底层支撑是大唐如今无法企及的能力!
将牧草送到牧场中?若是只有几头牛羊那自然十分简单,可若是要养活整个草原的牛羊那得需要多大的人力畜力?要知道牛羊吃的东西可比人可多得多!
而且若想要稳定养殖牲畜,那牧草的运输可不是短时间,必然涉及到长期且固定的道路的开发,这又是多大的工程?
还有那耐寒耐旱的作物他们更是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
更不必说那什么提供稳定的水源,让牧民也能上学读书……如今的长安百姓都没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少年为何会能构建出那样一个世界?难道是那后世的世界已经发展至此了吗?
再加上之前光屏画面的结语,后世的世界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这一刻李世民的心情很是复杂,他有预感那个世界有着他向往的繁华,甚至达到儒家经典中的大同——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人人都能吃饱穿暖。
可是那个世界也同样有着令他害怕的思想。
不信神佛,随意评论皇帝乃至整个朝廷,甚至将他们称之为社会进步的敌人,或者说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未来已经没有了皇帝!
难怪少年与系统之间的对话完全没有对皇权的敬畏,话语间满是调侃,甚至不时批判上几句。
此刻的李世民前所未有的心绪紧张,他甚至开始怀疑系统和少年的目的,他们真的只是想要造反自己当皇帝吗?
若是他们是想当皇帝,那李世民对自己极有自信,他并不觉得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可是若是他们是想建立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的话,他又该如何应对?
而这时少年也最后结语,结束了他对系统的感叹。
【总之不管什么民族,什么地界的百姓,大多数百姓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并不关心皇帝是谁,甚至有没有皇帝。历史上那些造反的人,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才会去造反呢?】
【就连羁縻制为什么能在李世民手中行得通,而在他的后几代帝王那行不通,本质上也是因为李世民能让突厥人过上比之前好的日子,之后的皇帝不懂得如何平衡利益。】
【所以政治手段、文化教化、军事控制的确都必不可少,但我认为统治者最应该做的还是想办法让子民们都把日子过好,日子过好了才能彻底长治久安。】
李世民不禁嘴唇蠕动,克制不住地轻声低叹,“是这样吗?”
他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的道理,也在隋末见到过愤怒的百姓的力量,所以他知道大唐要想长久统治下去,只能善待百姓。
而这一刻李世民突然间不再纠结后世的世界,少年的目的……
总归,他能做的不就是尽可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吗?
-----------------------
作者有话说:老规矩,入v评论发50个红包~
第23章
相较于处在震惊中的贞观君臣, 长孙无逸可谓十分轻松。
【不过呢,像我这种废材能做的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不给社会添麻烦。比如现在就是不当纨绔, 不收受贿赂当贪官。其他的就不是我操心的了。】
然而系统却是不放过他。
[宿主你不要灰心, 你提到的那些技术很多本系统都有的哦, 只要你完成任务,就能兑换出来, 到时候你就是改变时代让整个生产力□□之人!]
长孙无逸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系统你别太离谱?这是需要整个工业体系的支撑的, 你以为只靠我一个人就行吗?这上千年的进步需要的是一代一代人。】
而这番对话也总算将处在震惊中的李世民等人唤醒了过来。
他们不约而同在心中回答,他们不怕麻烦, 他们有足够多的人才啊!
只可惜长孙无逸注定是听不见的,他很快便懒得再搭理系统,转移了注意力。
【怎么今天的早朝还没有结束啊!想回去睡觉了。】
作为侍卫, 他虽然不能跟那些朝臣一般下了朝就回家,但是侍卫也有班房,他至少能去班房歇息歇息,怎么也比现在要好得多。
【咦,殿里现在好像没什么声音了, 是在谈论什么机密?还是议事快结束了?啊啊啊一定要是后一种可能情况。而且这个早朝已经超时了吧, 今天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吗?】
这段话也终于惊醒了贞观君臣,他们惊觉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
罢了,既然今天的天机已无, 也没必要再继续下去了。
为了避免引起少年起疑, 李世民又再跟朝臣们聊了几句后才宣布退朝。
长孙无逸顿时大呼轻松。
[好耶,终于下班了,这班真是一天不想上了!究竟是那种心理变态才那么喜欢上班啊!]
励志要干一番大事,这几日都在挑灯的李世民:朕是心理变态?
然而还不待李世民在心中为自己辩解, 他便发现,天音和光幕再次断连了,很显然少年再次迫不及待地离开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罢了,他跟他计较些什么呢!
不得不说,因为有少年的那些碎碎念,李世民的心情也不像之前那般紧绷,而是平静了下来。
当然正事还是要做的,旋即他便召集起了朝臣去书房继续议事。
不过今天透露之事倒不如之前的东突厥事那般紧急,他应该也能早点“下班”回后宫见见观音婢和孩子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