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既然知道华夏有可能落后的未来,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总要先尝试一二。
况且距离那个时间还有上千年的时间,说不准华夏就在这段时间里打好了基础,让这所谓的“人类李世最重要的革命”降临在华夏呢?
他能做的也不少,譬如提高工匠的地位,让他们能不断革新华夏的各项技术。
至于商人,他虽然对商人依旧有许多的忌惮,但是他还是可以尽可能放宽对商人的限制,让其与农民有差不多的地位,不再像从前那般百般打压。
况且天音刚才的讲述可真是打破了他曾经的固有观念,让李世民发现曾经的担忧根本不存在。
譬如商业虽然会跟农事抢夺劳动力,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用工荒后,但土地在那,拥有较多土地的地主们便会想尽办法提高农业效率,照样能够养活天下人。
而且华夏王朝的兴衰都是因为农民,而不是商人,英国放开商业,反倒还吸纳了丢失土地的农民,免于他们走投无路开始造反。
虽然英国最后又被商人占据了政权的主导地位,但李世民觉得那英国商人的手段显然比华夏的农民们要温和许多,至少还让国王保留名义上的地位。
相较于华夏每个朝代都不到三百年就轰轰烈烈地亡了,英国国王的结局说不准还算不错的。
还有人口,从前他觉得人口越多越好,可如今看来人口太多也并不全是好事,万事万物都得有个度。
如今虽然还处在王朝初期,极度缺乏人口,可依照天音所言人口增长到让均田制崩溃的时间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他倒是可以提前想想届时应该怎么办了。
李世民在心中确定了未来需要改进的事,这时系统也在长孙无逸的质问下颤颤巍巍地开口了。
[宿主,宿主,你别说了,我知道我错了,我改还不行吗?你放心,这次我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并没有提交任务申请呢!]
[而且我想了想,整个工业革命太复杂了,现在的确难以达成,但是我们可以先挑几个对造反特别有用的做啊!]
[譬如珍妮纺织机,这个不需要蒸汽只需要人力,商城中可以用积分兑换图纸,制造起来不算困难。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建造纺织工坊,降维打击如今大唐的那些布商,大肆敛财,作为我们造反的军费!]
[还有我们现在已经拿到的火药,要是我们能制造出火器,唐军绝对不是我们未来军队的对手。]
长孙无逸听着系统慷慨激昂的对未来的规划,在心中很是好笑。
系统可真是想得太过美好,华夏的实际情况跟欧洲其实大不相同,有的时候还真不是有了工业革命就能解决一切的。
譬如英国当年纺织业发达,低价布匹倾销到了全球,但是却在华夏碰了壁。
原因还是因为华夏人民实在众多,又太过勤劳,华夏本土人工生产的布匹成本竟是不比英国机器生产的布匹高,甚至还要更精美,所以当时的华夏人自然不爱买英国人的粗糙布匹。
英国人正经生意做不过华夏,于是便开始搞歪门邪道,开始向华夏倾销鸦片,终于扭转了大量白银流入华夏。
如今他们若是用珍妮纺纱机的布去对打华夏那些精致的布匹,长孙无逸依旧觉得胜算未知。
当然能提高生产效率终归是件好事,长孙无逸也不想跟系统浪费精力继续争下去,便没有继续接话。
相较于长孙无逸的冷淡,李世民却是被系统的激情感染。
好好好!能提高一点是一点!
而且火药!他差点忘了,这可是他今天到来的第二大重要的事!
长孙无逸开始吐槽之时,其实这餐饭便已经过了一半,他又吐槽了许久,这次用膳自然也到了差不多结束的时间。
【庄子也看完了,饭也吃了,李二应当政务也不少吧,他们应该要打道回府了吧。】
正摩拳擦掌寻找“火药”的李世民心头一笑,呵,他怎么可能离开?
他当即露出个笑容,“五郎你这的饭食实在是不错,朕不小心用多了些,这样吧,你继续带着我们去参观下庄子中之前还没有参观过的地方,正好消消食。”
长孙无逸顿时一惊,心中崩溃。
【呜呜呜,他们怎么还不走,还要继续参观?继续参观下去,不会被他们发现我的工坊吧!】
坐在主座酒足饭饱的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五郎这心性啊,他这都还没开始引导呢,他就开始不打自招了。
第53章
长孙无逸在李世民面前本就是个愣头青, 更何况他的心声还能被李世民听见?
于是任凭他如何想借口拒绝,最后都被李世民给打了回来。
最后他只能老老实实带着李世民继续参观起了他的农庄,最后被李世民“逼”着带到了工坊外。
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有十分凑巧地展现出了“熊孩子”的特性, 推开了那处外表十分朴素的院子的大门。
而后院子里工匠和术士们热火朝天研究火药以及其他器具的景象便暴露在了众人面前。
长孙无逸心中很是崩溃。
【啊啊啊啊!今天我究竟倒霉成什么样了?为什么我藏的好好的东西都被发现了啊?】
贞观君臣掩住自己偷笑的嘴角, 谁叫某人一靠近那些区域就开始紧张起来, 心声更是直接把地点都给暴露了出来。
他们只需要按照他心声的指引就能找到地方,完全不需要自己再动脑子。
【等等, 该不会李二他们其实是发现什么了吧?我怎么觉得那么可疑呢?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巧的事?还有我那三个乖巧的侄子侄女, 怎么可能一起突然变熊孩子呢?】
这一刻紧张的人自然换成了李世民等人,长孙五郎一向思维发散, 他该不会真的猜出来什么吧?
而且他们今天的行为的确是有些操之过急,不够完备,可是土豆和火药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以至于他们根本无法拒绝。
好在这时思索了一会儿的长孙无逸终于又开了口。
【难道李二他手里也有东厂、锦衣卫那样的特务机构,一直让人监视着长安中的朝臣?所以我让人种的土豆、工坊里的火药他其实早就发现了?这次来是来一探究竟的?】
【这倒是能解释为什么李世民的情报为什么那么及时,还在各国都有探子。可恶的李二,说好的光明正大、只搞阳谋的圣君,结果私底下什么阴的都来啊!】
李世民先是松了口气, 总算他没有朝神异之事上怀疑。
只是长孙五郎怎么又开始往自己的脑袋上扣屎盆子了?他虽然往别国派了许多的探子, 但不至于做监视朝臣的事!爱卿他们应该不会信长孙五郎这么离谱的猜测吧?
然而很快李世民便感受到了来自朝臣们若有似无探究的眼神,他心中“哦豁”一声。
呵,长孙无逸那小子还是“挑拨”成功了!
李世民不由得扶了扶额, 为了避免少年继续胡乱猜测继续毁他的清白, 他决定还是尽快转移少年的注意力。
于是他当即露出个“笑容”道,“无逸啊!你这院子里的东西倒是有意思,不如给我们讲解下?”
长孙无逸瞬间从吐槽中回神了过来,先是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下李世民的表情。
【咦, 李二的神情还是挺和蔼的,这是英国没有怀疑我想造反吧。也对,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又没大炼钢铁,又没养三千义子,怎么就谈得上】
【不要慌,先用农具作为借口把他们忽悠走,特别是火药绝不能被他们发现!】
这般想着,长孙无逸露出个笑容,“陛下,你也知道臣喜欢种地,喜欢看土地丰收的场景,除了如何让土地变得肥沃外,臣也让人研究如何改良农具,只是到现在还没什么成果。”
【还没有什么成果的意思就是你们赶紧走,别盯着我的工坊看了。】
然而李世民哪里能如他的意?他恨不得将眼前的一切包括工匠都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一锅端走。
李世民也笑眯眯道,“这研究农事虽然是五郎的个人爱好,但是却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既然爱卿有困难,朕也不能只眼睁睁看着。这样吧,朕派些工匠以及司农寺中的官员来帮你一起研究好了。”
阎立本、阎立德兄弟两以及司农寺卿也立刻站了出来,配合着李世民开口。
“长孙小将军小小年纪竟然便有如此胸怀,还有如此的创造力,这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您放心,我们明天就派人过来和长孙小将军的人一同研究。我们只要有时间,也会随时过来的!”
长孙无逸顿时震惊在当场,在心中疯狂尖叫。
【啊啊啊!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走向啊?他们派了人来一起研究,那未来研究出来的东西跟全部落到朝廷手中有什么差别?】
【李二和那些朝臣什么时候这么关心农事了?特别是那些朝臣,天天扎根在土里也升不了多大的官,不如去天天抓李二的错处,毕竟李二需要立善于纳谏的人设,对待谏臣向来升官大方。】
李世民嘴角一抽,都被他从头到尾骂了一遍,如今的自己哪里还敢不去关心农事?
更何况他以前也不是真的不关心农事啊,只是他从前不知道农业技术那么重要罢了~
等等,长孙五郎怎么说着说着又开始讽刺自己了,他希望臣子们劝谏自己怎么就成人设了?
闫家兄弟以及司农寺卿则抿唇憋笑,长孙五郎可真是调皮,随时随地都在戳陛下的痛处。
不过他倒是说错了,如今定然不可能有比扎根农事,研究相关的技术升官更快乐。
系统自然也是不乐意的,不过被长孙无逸骂了那么多回,它自觉自己已经是成熟的系统,而且还找到了更好的造反办法,当即开口劝说。
[宿主没关系的,你这工坊里都是些落后的技术,我这还有更先进的技术呢。]
[到时候我们另建一个工坊研究便是。只要宿主你有一颗坚定的造反的心,本系统一定会帮你的。]
长孙无逸顿时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对哦,他又不是真的想造反,干嘛那么受打击?自己可真的是被系统天天念叨给影响了。
只是系统说的那些打算,长孙无逸涌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怎么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是心中所想都仿佛被李二看透了,系统说的未来更高级的技术真的不会重蹈今天的覆辙吗?
当然这种念头很快便被长孙无逸抛在了脑后,他躺平惯了,从来不去操心未来不确定之事。
他自然也不会去反驳系统,好不容易系统如此淡定,要是又把系统给惹得在他大脑中乱叫就不妙了。
长孙无逸彻底躺平,不再挣扎。
达成了目的的李世民也心满意足地带着妻儿、朝臣们终于离开了长孙无逸的农庄回了皇宫。
不过李世民觉得未来自己可以多来长孙无逸的庄子上多逛逛,哪怕不提那些新奇的发明,这庄子上的饭食还真是挺好吃,甚至连一向少食的观音婢都多吃了一碗饭。
也不知道长孙五郎是怎么改进厨子们的手艺的,有机会的话他一定要从长孙五郎那套出办法来。
只是今天就先不套了,已经从长孙无逸那“薅”了不少的东西,要是继续“薅”,把人真给惹毛了他破罐子破摔怎么办?
当然李世民不会承认,他最怕的其实是把长孙无逸惹毛了后少年在心中疯狂揭自己的老底。
*
接下来的日子里长孙无逸还是稍稍忐忑了一阵,他还是有些担忧李世民发现土豆和火药的异常后开始怀疑自己。
当土豆丰收和火药成功爆炸后,李世民一脸欣喜还夸奖长孙无逸是个福星赏了一大堆的东西后,长孙无逸这才彻底放心了下来。
【按照史书的记载,李二应该是难得的基本不搞阴谋诡计,只用阳谋的君王。他既然没怀疑就是真的没怀疑,应该不是放长线钓大鱼,最后来个大的给我定个五马分尸的死罪吧?】
李世民难得地有些心虚,他还真是在放长线钓大鱼。
不过只要长孙五郎不丢了初心,他也不至于没良心到过河拆桥给少年定罪。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让长孙无逸彻底不再纠结于土豆、烟花会不会让自己被李世民怀疑。
因为发生在贞观前三年的大型天灾还是如同它的原定轨迹到来了。
贞观元年八月,北方三省乃至关中地区遭遇罕见霜灾,无数农作物被冻死,已经被推广到皇家农庄中的土豆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而后李世民一边下令司农寺教百姓补种现有的粮种,又将土豆分发给受灾百姓并且教百姓如何育种播种。
对于土豆这样从未见过的粮食,百姓自然心中疑虑颇多,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百姓都不敢在自家良田中大面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