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应天棋又觉得不至于。
住着这么张扬的府邸,还敢把皇帝往家里带,要么根本不怕皇帝追究,要么郑秉烛能给这一切找到合理的理由。
但应天棋不知底细,不好轻易试探,因此并未多话。
只随着郑秉烛的指引,往瑞鹤园深处去。
幼弟新丧,郑府上上下下都在忙碌着准备丧事,白绫白灯笼挂了满府。
应天棋一路四处打量着,被请入了瑞鹤园前厅。
想必郑秉烛已经提前和家里人通了气,因为郑父郑母瞧见他虽只称“大人”,却明显带着几分谨慎与敬畏。
郑家父母年事已高,死去的郑秉星又是他俩老来得的幼子,向来都是捧在手里呵护着,如今出了事,两位老人悲痛欲绝,两对眼睛红肿得像核桃,一看便知是痛哭了好几个日夜的结果。
“大人,犬子顽劣,却罪不至死。他才十七,我不指望他建功立业报效家国,平平安安过一生便罢了,如今不明不白死在贼人手里,还望大人早日抓住凶手,让我儿的冤魂得以安息啊……”
原本只是按例向应天棋这查案的陈述自己所知的大致情况而已,这些天他应当早已习惯了这件事,可说着说着,郑父又流下了眼泪来,声调变得哽咽。
应天棋听着,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郑秉烛和郑秉星是不是东西先放在一边不提,主要是应天棋这人天生共情能力比较强,现在瞧着两位痛哭流涕的老人家,不免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再想如果自己不明不白死在游戏里他俩会有多难过,心里便也跟着有些难受。
在心里歎了口气,应天棋整整思绪,推掉多余的情绪,问:
“既然接了这事儿,我自然会尽力。还请老人家节哀,先想想,郑秉星平日里有什么冤家对头,或者在外面与人结下过什么仇怨?究竟是什么人会想要他性命?”
这个问题,郑家人这几天应该已经在肚里翻来覆去想了好几次了,可能连十几年前吐过唾沫的邻居、冲他们叫过两声的狗都被他们提溜出来质疑了一遍,但最后应该也没讨论出什么结果,不然应天棋现在就不会在这了。
他现在这样问,一是例行公事,二其实是想试着能不能从NPC嘴里套点背景信息出来听听,说不定还能触发关键词解锁个信息或者任务什么的。
可郑父听了应天棋的话,只歎息着摇了摇头:
“我家这小儿子,没什么大抱负,也没什么大心眼。虽是骄纵跋扈了些,但待人不坏,哪里会惹出这样的仇怨来?”
“以前呢?”
应天棋其实是想问问这家人跟南域有没有过什么纠葛,好事实和他知道的信息与推理形成自洽,却又不能问得太明显,只能拐弯抹角地试探:
“凶杀案有时也会有株连之祸,老大人再仔细想想,以前家里可招惹过什么奇怪的人?五年内,十年内,甚至二十年三十年?”
可郑父还是摇头叹息,最后也只抬眸瞧了眼旁边坐着的郑秉烛。
见状,郑秉烛接道:
“郑家世代从商,商贾身份低微,向来只有被人轻贱的份,哪里敢招惹旁人?父亲母亲向来与人为善,后来下官得皇爷赏识护佑,从江南搬至京城,方有了今日一切,却也不敢恃宠生骄,不敢与人结怨。而旁人顾着皇爷的颜面,倒也不敢对下官做什么,所以下官实在不知……”
不敢恃宠生骄?
郑秉烛装得挺像,说完,也跟着叹了口气。
【叮——】
【人物“郑秉烛”解锁信息】
【祖籍江南,世代从商,积累财富无数,后得贵人赏识,方举家迁入京城】
……等等。
应天棋盯着刷新的信息卡,微微皱起了眉。
他将宣朝历史和各人物的基础信息学得滚瓜烂熟,所以如今每位出现在他眼前的“名人”,他都对他们有个大致的定位。且因为历史相对客观,他并没有怀疑过这些信息的准确性。
可现在,有句话居然与他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郑秉烛,这位出了名的奸佞,祸国亡国的蛀虫,历史上权力地位最大的国师,竟是出身……
……商贾之家?
第25章 五周目
为什么应天棋知晓这点会觉得意外?
因为无论正史野史, 都没有提过这一点。
鄭秉烛出身江南商贾、祖上积累财富无数,难怪府邸如此奢靡,还敢大摇大摆地建在京中, 原来吃的都是老本。
中国传统社会,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有着四民等级结构, 也就是所谓“士农工商”。
商人地位低下,被贬为末业, 只能通过联姻士族、教养子弟读书来提升家族地位。可是即便商人科考入仕, 仍会受到歧视, 封建社会上下几千年皆是如此, 这种情况在宣朝更甚。
宣朝崇尚劳动与创造,可商人并不能直接生产财富而是靠買卖累积金银,因此被视为“不劳而获”,即便有万贯家财,也万事不便, 受人歧视轻贱。
在宣朝背景下,商人甚至没有科考资格,除非与士族联姻,生下的孩子方可脱离束缚走上读书科考之路。
可是鄭家世代从商, 依方才鄭秉烛所言,家中也不像是与士族有过姻亲。
所以说, 鄭秉烛并非靠科举走到今日这步?
这么一说倒也圆得起来, 毕竟如果郑秉烛科考入仕, 皇帝给他的位置就不会是“国师”,而是内阁之类更加名正言顺的归处。
可是,就应天棋这些年学过的看过的各类论文书籍中,都说郑秉烛是受幽帝赏识破格尊为国师, 这份“赏识”有可能是针对他的才学,也有猜测说郑秉烛其实是个道士,但无论如何争论,都没人异想天开说郑秉烛其实是个江南富商。
郑秉烛到底是什么其实真的无关紧要,但问題是一个设定的改变会推翻许多原本看似没有问題的基础背景信息。
比如郑秉烛家在江南,皇帝人在京城,郑秉烛要如何相隔千里被皇帝赏识?
如果说皇帝微服出游恰巧入江南,但郑秉烛一介商人,怎么可能有资格见到皇帝?
再退一步,如果事情真的就那么巧,郑秉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遇见了微服出游的皇帝,那他又要如何在这场注定不会长久的见面里展露自己的能力以至于被当时还是少年的皇帝尊为国师接入京城?
难不成郑秉烛也学姜子牙,在河边持了根没有钩的鱼竿?
又或者是应弈出游途中遭遇刺杀,郑秉烛恰好救了他的性命?
看似不重要的设定,应天棋却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因为这不是大事,也非需要刻意隐瞒的丑闻秘辛,只是出身商贾而已,为何没在史书工笔中留下半点痕迹?
只能是有人刻意抹去了相关信息,那应天棋甚至可以怀疑现在他知道的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是经过刻意修改润色后的版本,一句话也不能信。
所以,此事或许另有隐情。
而且,很可能是需要打通的关窍、锁着秘密的匣口,静静地等待他来探索。
【叮——】
【解锁支線任务(4)】
【郑秉烛秘事】
【任务目标】
【请宿主完整还原人物“郑秉烛”背景故事】
【達成條件】
【1/人物“郑秉烛”探索度達到50%/80%/100%】
【2/*************】
【3/**********】
【任务奖励】
【800积分(條件(1)達成百分比每升一档,在此基础上增加奖励积分100)】
看来,就算自己只是在心里推理、并未宣之于口也没有和旁人提起,只要思路对了点到了关键点,依然可以触发支線任务。
目前这个与主線小BOSS郑秉烛相关的支线任务看起来很特别,不仅达成條件比别的任务多、基础奖励比别的任务高,甚至还有升档得到更多附加奖励的空间。
更妙的是它甚至给另外两个达成條件打了码,乍一看应天棋还以为谁往里边输银行卡密码了。
请问达成条件为什么要被叫做达成条件呢?
当然是因为如果没有条件的话玩家就不知道怎样才算任务完成了啊!!
你做数学题也能在没有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情况下凭空生出答案嗎?
那请问现在这是在做什么呢???
这破游戏破系统真是时时刻刻能给他带来新的惊喜。
应天棋气笑了。
可能游戏系统也检测到了玩家飙升的疑惑与愤怒值,适时出现为他带来解答。
【由于支线任务(4)达成条件(2)(3)中含有一定程度的剧情透露,因此暂时为玩家屏蔽条件,待玩家解锁相关信息,系统将为您解锁条件查阅权限,宿主可在系统任务栏中隨时查阅解锁进度】
“……”
应天棋还能说什么?
别的游戏生怕玩家过不去,停顿时间长一点都会弹一点提示,绞尽脑汁将线索藏在每一个角落。
这家倒好,一丁点信息不给就算了,支线任务有剧透还能给玩家把条件屏蔽了。
作为玩家,他现在难道会介意系统给自己剧透嗎?
首先,他没这么不知好歹,其次,游戏主创能不能真正代入玩家视角为玩家考虑一下,而不是一味在玩家身上找乐子?
应天棋实在心累。
左右一时半刻也没法儿在郑家人这问到什么新信息了,应天棋和他们聊了几句,就隨便找了个由头,自己带着人回去先休息。
皇帝到臣子家串门,那自然是什么都得要最好的。
郑秉烛就在瑞鹤園清净些的角落给他收拾了一间園子,里边居然还做了个人工小瀑布,水流哗啦啦,屋子里也满是檀香的清雅味道。
应天棋靠在门边吃着果子,瞧着園中光景,脑中轉着念头。
郑秉烛给他这小園配备的人手是其他小园的两倍有余,侍女小厮和護院几乎存在于园中每个角落,像是生怕一秒看不住应天棋就会被风吹走消失不见。
轉一会儿看一会儿,应天棋差不多摸清了这小园的人手和构造,正好一颗果子也吃完了,他拍干净手,朝不远处树下除草的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招了招手:
“哎,对,就你,麻烦过来下!”
少年从树下直起腰来,指指自己,确定应天棋找的是他没错之后一溜烟跑了过来:
“公子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