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贪官_分节阅读_第240节
小说作者:渝江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9-26 12:45:43

  要是换做往常,这种事情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可万万没想到,有生之年却是亲眼见证了。

  想到这里,走在回兵部和户部路上的二位尚书,也不禁有了想在这朝堂之上见一见叶青的想法!

  而此刻,

  胡惟庸在窗前目送二位尚书离开之后,这才心中暗道:“你肯定收不到这位叶大人的军报,太子殿下亲自去打过招呼,有关于这位叶大人的奏疏,直呈本相书房。”

  他知道这位玩人水平不输朱元璋的太子殿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就等同于把证人交给想要杀人灭口的人保护,但凡那人不是个傻子,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去灭口!

  不仅不敢灭口,还得好吃好喝的养着!

  可即便如此,他也觉得叶青确实是太不讲规矩了,愣是直到现在一份奏疏都没送来过!

  不仅他叶青的奏疏没送来,连那些被派去观战的将军,也直到现在都还没个消息!

  “难道王保保现在还没开始攻城?”

  “不可能!”

  “他哪里拖得起啊!”

  胡惟庸一边如此思索,就一边往他的案桌而来。

  可还不等他坐下,他就看到桌面上重叠摆放着的两个蜡封完好的信封,最上面信封的封皮上书【胡相亲启】。

  看着这四个字,他瞬间就知道是负责观战的驻军将领,给他写的信。

  下一瞬,胡惟庸便快速打开信封,然后就认认真真的看着这加起来足有千字的十纸书信。

  烛台灯光之下,胡惟庸是越往下看,眼神就愈加的复杂,有不可置信之色,也有后怕之色。

  这封书信是观战将领所写,而负责去观战的将领,又是身处于长城望楼之上,属于一个不远不近,又居高临下,还纵观全局的位置。

  也因此,胡惟庸看着这封信,也就像也身处于那个位置,看这雁门关首战全程一样!

  战役细节写得很详细,可却没有守关主将信息,更没有总指挥的消息,也就是说只看这封信的话,根本就不知道总指挥是不是叶青。

  “首战大捷啊!”

  “战损几百人,杀敌近三万,还有一种远比朝廷大炮打得更远数倍,威力大数倍不止的大炮?”

  “这雁门县还私造大炮?”

  “这大炮又是谁造出来的,是驻军将领,还是叶青?”

  “......”

  看完这封信之后,胡惟庸就更加的后怕了起来。

  他希望真正的防守总指挥不是叶青,搞出这大炮的人也不是叶青。

  因为一旦这所有事情都是叶青所为的话,他将很可能面临一个不好的结果。

  那就是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不是武丞相徐达,也不是文丞相胡惟庸,而是现在还当着七品知县的叶青!

  如果朱元璋不在叶青身边的话,他不会往这方面想!

  可问题的关键是,朱元璋和马皇后都在叶青的身边,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才知道的事情,帝后二人早就知道了。

  他们二人迟迟不表态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默认的意思!

  不仅如此,还可以说明他们对叶青的态度是用大于杀,最起码现在是这么个态度!

  只要态度不变成杀大于用,他就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

  “不对,”

  “那叶青不死,就一切都有变数!”

  “武丞相本就是陛下的人,如果再让那和淮西勋贵有仇的叶青当了左丞相,我可就再也没机会了!”

  胡惟庸越往这方面深入思考,就越觉得像是这么回事。

  因为在他胡惟庸看来,如果叶青真有造炮指战之才,朱元璋他们一家三口是很有可能把叶青往左丞相之位上送的。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叶青和淮西勋贵们有着你死我活般的大仇。

  只要把他叶青往那位置上放,就可以起到一个相互制衡的作用!

  因为这份大仇,他叶青就只有背靠皇帝这一座山,以寻求庇佑,而淮西勋贵们也会因为这么一个人变成顶头上司,而变得收敛!

  到了最后,他朱元璋就变成了那个最大的受益者!

  想到这里,胡惟庸的眼睛里,也有了一抹不大明显的凶光!

  可也就在看过叶青的亲笔奏疏之后,他又瞬间收起了这份杀意,还面露淡淡喜色。

  因为不仅不用他想办法弄死叶青,他叶青自己就在自寻死路!

  “来人,”

  “去把吏部尚书吕大人,翰林院大学士孔夫子叫来。”

  很快,二人就来到了胡惟庸的书房里,并交换看着观战将领的亲笔信,以及叶青的亲笔奏疏。

  二人交换看过之后,胡惟庸便看向孔克表道:“夫子,你来说说,本相该怎么做啊?”

  孔克表直言道:“明日早朝,参奏他私造大炮,巧夺兵权,只要满朝文武闹腾起来,陛下想保都保他不了。”

  听着这么一句话,胡惟庸直接就把眉头皱成了一堆。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是真的不想和这个孔子的五十五世孙为伍,可这家伙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太高,他不拉拢又不行。

  可他也是真的蠢到了家!

  不错,

  这么干是可以逼着皇帝弄死叶青,可皇帝紧接着就一定会弄死他们。

  要知道他朱元璋在记仇这方面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

  胡惟庸碍于情面,也只是叮嘱道:“你给本相记住,陛下那边没说要置他叶青于死地,你我就绝对不能干置他于死地的事情。”

  “叶青的命,只有陛下他们一家三口可以要!”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差没把‘要杀叶青,也得借他们一家三口的刀’给直接说出来了。

  紧接着,胡惟庸也不管孔克表是否明白话中真意,他只是看着吕本问道:

  “吕大人,你觉得本相该怎么做?”......


第238章:朱标是叶大人的战友,吕尚书私心事关太子妃,胡惟庸被吓虚!

  听着胡惟庸的问题,吕本直接表示他没什么主意。

  但他的却是当着胡惟庸的面,用余光瞟了孔克表一眼,还有那么点嫌弃的意思。

  胡惟庸看着这一幕,瞬间就明白了吕本的意思。

  吕本不是没主意,只是不想当着这么一个愚蠢的人的面,说他自己的主意。

  胡惟庸知道,吕本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再加上他现在是太子的老丈人,自当更加谨慎才是。

  想到这里,胡惟庸便找借口忽悠走了孔克表。

  吕本确定孔克表走远之后,这才平淡说道:“下官以为,胡相应该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

  胡惟庸淡笑道:“还请吕大人仔细说来。”

  下一瞬,这没了孔克表的书房里,胡惟庸的态度也变了,变成了同僚商议的态度。

  可吕本却是用行动拒绝了胡惟庸套近乎的好意,依旧恪守下官本分,没有坐下喝茶。

  他只是以回答上官问题的语气道:“下官以为,胡相应该在朝堂之上,奏报叶大人之功,至于叶大人之罪,只字不提。”

  “但今天下午,下官走后,你应该立即去找太子殿下,用事不关己的语气,客观的把叶大人之功,以及叶大人之罪,都说给太子殿下听。”

  “是取功掩过,是取过掩功,是功过相抵,还是功过并论,全让殿下权衡。”

  “你我只是办事的臣工,不是决策之人!”

  “言尽于此,下官部里还有事,这就告辞了!”

  胡惟庸听后,也是客气的送到了中书省的门口。

  中书省大门口,

  胡惟庸目送着吕本离开,吕本的背影越来越小,胡惟庸的表情就愈加的严肃,眼神也愈加的深邃。

  “这个人才是懂得深藏的人才!”

  “如果叶青有将来的话,他将来不是那叶青的朋友,就是叶青的对手,但不论怎样,都不会是我等的朋友!”

  胡惟庸之所以会在心里如此预言,也有他的道理。

  在胡惟庸看来,吕本刚才给他出的主意,绝对是一个万全之策。

  因为还没有掌握朱元璋对叶青的明确态度,所以就在朝堂之上只说叶青的功绩,不说叶青的过错,这是在避免逼迫朱元璋做选择,而得罪朱元璋。

  不仅如此,还能落一个‘懂事’的功劳!

  而在私下对太子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清楚,又是尽够了人臣的本分,不论结果如何,都不关他的事。

  不得不说吕本的这个主意,就是一个让他完全摘除了自己,还能捞个好印象的万全之策。

  如果太子决定杀,那对他胡惟庸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还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可就算太子决定不杀,他胡惟庸也绝对不亏!

  如果用一句话来比喻这个主意的话,那就是‘退可守,进可攻’!

  当然,就这个主意来看,只能证明这个平时不轻易出头的‘混子’,是个深藏不漏的大才,还不足以佐证他的预言。

  真正让胡惟庸有此预言的原因,就是他吕本的边界感。

  因为胡惟庸完全可以肯定,他吕本不与淮西勋贵为伍的做法,并不是像徐达这么纯粹。

  他有自己的私心,有非常强烈的私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0页  当前第2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0/10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贪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