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井真成一手持刀仍然抵在李邕脖项之上,另一手将脸上的胡子扯掉,又胡乱一抹,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同时抖落身上的白袍,露出下面踩着的一截高跷,眼中含泪语带哭腔道:“喔多桑!瓦大西西塞跌死噶!”

  “西塞”便是东瀛语“真成”之音。

  井宽仁似乎是终于看清了,一双浊眼老泪纵横道:“真是吾儿真成!”他在中原耽的日子比东瀛故乡还多,几十年来光说汉语,与儿子对话说话时一开口竟然还是汉语。

  好在井真成汉语亦十分精熟,他压抑着想要冲过去抱住父亲的冲动,雀跃地喊道:“喔多桑,仇人李邕就在眼前!今日便杀了他为族人报仇。”井真成在中原日久,说起话来,汉语倒比东瀛话还多得多。

  井宽仁闻言忙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吾儿不可啊!”

  井真成意外道:“喔多桑,你虽然死里逃生,但李邕是杀死我们两船四百族人的罪魁祸首,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不成?”

  井宽仁却叹气道:“吾儿有所不知,以唐人的角度来看,李使君他也没做错什么。”

  此言一出,别说井真成,在场所有人都大大地吃一惊,井宽仁双目无神定定地望着远方,道:“其实李使君会屠船,是因为有人给他传递消息,日本人要从中原带走一样紧要的事物。”

  独孤湘抢先道:“老乌鸦你也不故弄玄虚啦,我们都已经知道是金思兰给李使君传递的消息,说日本人带走了李建成的子嗣。”

  她这一顿抢白,井宽仁固然吃惊不小,浑惟明、南霁云却也都是第一次听说,惊呼道:“什么?”

  程昂、仆骨怀恩也道:“竟有此事?”但从程昂的表情看来,他似乎不是很惊讶。

  井宽仁道:“你们……都知道了?”

  井真成道:“就算李使君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轻信人言,冤杀了四百遣唐使也是事实,这笔血债怎能就此一笔勾销?”

  井宽仁眼睛一瞪,又看了一眼李邕,道:“李使君没有告诉你们……”

  李邕忽然开口道:“说不得!”

  井真成听出此事竟然还有隐情,心中疑惑,不禁把刀也压低了一些,问道:“李使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邕仍道:“说不得!”

  神会合十道:“阿弥陀佛,如象先生,这个秘密埋藏了这么久了,也该说出来吧,不然你想让自己到死都背负酷滥好杀的恶名么?”

  李邕凛然道:“邕一人之荣辱算得了什么?如果今日说破,那这么多年的守护不是变得毫无意义了吗?”

  神会又道:“然而现在有人想要利用当年的那件事,如果不说清楚,岂不是反遭人利用?”

  二人的对话如打哑谜,这下连江朔和独孤湘都听的糊涂了,独孤湘甚是聪慧,突然悟道:“难道说当年日本船上确实携带了李建成的子嗣?说没有发现只是李使君为了保守秘密而扯的谎?”

  井真成道:“这……怎么可能?牛肃说李使君一无所获啊!”

  独孤湘不以为然地道:“牛肃只是李使君的僚属,他又不会武功,想必没有登船,船上发生了什么还不是李使君说什么他信什么。”

  井真成转过身来,面对李邕道:“李使君,湘儿妹子说的是真的么?”

第292章 另有真相

  李邕沉吟不答,神会道:“阿弥陀佛,如象先生,不要再犹豫了,当年的疑兵如今已被人当作正主给盯上啦……”

  李邕吃了一惊,道:“大师你怎么知道疑兵之事?”

  神会道:“想当然耳,如果正主在遣唐使的海船上,那高不危现在找到的不就是疑兵了么?”

  见李邕仍在低头犹豫,神会道:“如象先生需知,假作真时真亦假,如果有人指着这疑兵说他是真的,一旦起势,假的可也就变成真的了。”

  李邕猛一抬头,如梦初醒道:“不错,当年守约是为了保全大唐,今日道出真相也是为了大唐盛世!”

  众人一听都来了精神,井真成也放下了刀,凝神细听,这件事每个人都知道一点,其中井宽仁作为当年的亲历者可以说知道的最多,但仍不完整,所有的秘密只有李邕最为清楚,他转向众人道:“当年波斯王泥捏师从西域带回了隐太子的后嗣血脉,想必诸位都已猜到了。”

  众人虽然早已猜到了七八分,但听到李邕亲口说出来,还是颇感震撼,浑惟明道:“乖乖,这可说是天下第一奇货,不过可也烫手得很啊。”

  浑惟明把什么事都比作做买卖,众人虽感低俗,却也觉得他形容的颇为贴切。

  李邕续道:“发现血脉之人并非泥捏师,而是王方翼留在碎叶城的一名亲兵,他自称秦州李客,也不知道是本就姓李呢,还是为了打掩护谎称自己姓李,这是一笔糊涂账,毕竟李客听起来就有点像是一个假名。泥捏师和李客结伴走了上六千里,不过进了玉门关,渡过河水之后,在秦州,也就是现在的天水郡,两人就分开了。”

  独孤湘道:“那也不奇怪啊,李客不是自称秦州人么,好不容易回到了故乡,可不就安顿下来了么,不必再随着泥捏师大王去长安啦。”

  李邕不理湘儿夹缠,续道:“这其实是二人使的障眼法,李客并没有在天水停留,而是南下蜀道,去了剑南道……”

  独孤湘道:“呀……我听说蜀道艰难,他好选不选,怎么选了个最难走的路走啊?”

  浑惟明却道:“蜀道指翻秦岭过巴山、连接西京长安与蜀中成都的道路,其中枢在汉中,除了关中通往汉中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还有一条天水到汉中的祁山道。”

  独孤湘道:“诸葛丞相二出祁山走的就是祁山道么?”

  浑惟明点头道:“祁山道北接天水,南连金牛道进入成都,沟通川蜀与西域的丝绸之路,是所有蜀道中最平缓易行的一条道,所以诸葛武侯才会从此道出兵。李客如果决意入蜀,从天水入蜀,可好过了进入关中再走其他四道。”

  独孤湘道:“这样说来李客是带着李建成的后嗣去了蜀中?”

  浑惟明道:“蜀中群山叠嶂,蜀道难行,真要藏人,天下莫如蜀中剑南之地!”

  江朔却听得口干舌燥,这秦州李客的名字他可太熟悉了,他不仅知道李客从西域碎叶城迁居到绵州,他还知道李客定居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秦州李客就是青莲居士李太白的父亲!

  江朔艰难地开口道:“难道……”

  李邕却摇头道:“当时女帝虽然已经驾崩,但皇室仍然飘摇不稳,中宗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韦皇后,乃至今日圣人当年相王的三王子,都各有势力,也各有眼线。因此李客入蜀其实还是使的障眼法,让人误以为他带着隐太子的苗裔进入了蜀中,其实他带去蜀中的都是他自己的孩子,真正的苗裔一直跟随在泥捏师的身边。”

  江朔听了,又是放心又有点落寞,道:“原来太白先生不是皇室后裔。”

  南霁云奇道:“太白先生?就是那个侍奉翰林李白李太白么?他和此事有什么关系?”

  江朔这才将李白之父便是李客之事向众人说明,众人虽是江湖豪杰,但李白的名声实在太大,大唐鲜有不知道他名号的,至于出生籍贯,世人可就知之甚少了,仆骨怀恩叹道:“没想到太白先生出生在西域碎叶城,他的阿爷就是寻到了隐太子后嗣的李客,这可真是太巧了。”

  李邕道:“这个双重障眼法只是为了隐藏真正的苗裔随着泥捏师回到长安的事实。”

  江朔道:“啊……泥捏师居然把隐太子的后嗣带到了长安,那他为什么没有献给唐皇呢?”

  李邕道:“泥捏师从来就不是后党,一来波斯最初东来是受得李唐庇护,二来武后一直觉得大唐在西域扩张过剩,想要取消安西四镇,固守玉门关以内的疆土即可,如果这样的话等于就是放弃了葱岭之外的波斯都护府,所以泥涅师终女帝一朝都没回过长安。正因为泥捏师是裴行俭的死党,王方翼才会在离开西域的时候,告诉自己的手下李客,如果找到隐太子的骨血,第一个能依靠的就是波斯王泥捏师。”

  江朔道:“所以泥捏师打从一开始就想着要把建成的苗裔献给唐皇,斩草除根?那我可就不明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在西域直接将李客和寻到的小王子一起杀了不行就好了?何必千里万里地送到长安呢?”

  李邕道:“溯之,这是官场之道,你不懂,皇帝都好猜忌,这么重要的人你说杀了就杀了?万一没杀捏在手里以为要挟之资,那对皇帝来说不就如同头顶悬着宝剑随时要斩下来一般?因此此人必须献到唐皇面前,待唐皇询问清楚,但这皇上的面前一杀,这才能说是永绝后悔。”

  江朔叉手道:“原来如此,受教了。”

  独孤湘问道:“后来到底杀了没有呢?”

  李邕摇头道:“没有……到了长安之后,泥捏师得知唐皇在雒阳,他赶到东都雒阳时,原本并没有打算连夜去见皇帝,但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让他不得不寅夜入宫拜见。”

  独孤湘奇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浑惟明道:“那还用问吗?肯定是把人搞丢了。”

  李邕捻须道:“浑二说得不错,泥捏师是藩王,他二十余年不入朝,自然在两京也没有府邸,他只能先住在东都四方馆呢。”

  独孤湘念道:“四方馆……四方馆……呀……东瀛人的使团也在四方馆。”

  井宽仁点头道:“不错,泥捏师入住那天,日本遣唐使还在四方馆未走。”

  独孤湘看着李邕道:“难道这建成的苗裔真是日本人带走的?”

  李邕望着井宽仁道:“这一段还是请井郎来说吧,此事日本人可比我熟悉多了。”

  井宽仁道:“不错!这宗奇货正是吾等带走的。”

  独孤湘奇道:“你们本非唐人,带走这个皇室血脉又有何用?”

  井宽仁道:“龙朔三年,日本为助复兴百济,倾全国之力渡海攻击新罗,但在白江口遭遇到大唐刘仁轨所率唐军水军,日本国水军有战舰千余艘,数量远超唐军,然而唐军虽然军船数量极少,但战舰异常高大坚固船,更有好几宗没见过的武器,双方合战,唐军四战皆捷,一时间海面上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此番惨败之后,敝国天皇才决定全面向大唐学习。”

  朔湘二人知道这里说的大船便是在蓬莱水城军港中所见的海鳅巨舰,独孤湘道:“那挺好啊,怎么后来不好好学了,又跑去劫持建成苗裔呢?”

  井宽仁道:“虽说如此,国内总还是有人自以为日本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理当天下无敌,白江口惨败只是意外。偏偏当时遣唐使的正使就是这样一个隐藏极深的反唐派,吾也是那日偶然听到了入住四方馆的泥捏师的对话,才知道他带在身边的竟然是当年隐太子的苗裔,大使想如以他为借口发兵,便能搅乱大唐天下,便命吾将他擒来。”

  浑惟明笑道:“你们捉了他干嘛?怕唐皇不忍骨肉相残,想为他代劳么?”

  井宽仁不知浑惟明说的是反话,摇头道:“不是的,大使是想挟持他回国,引东瀛兵马以勤王为名,进攻大唐。”

  众人听了都说一愣,南霁云笑道:“你们大使不会是高不危吧?他们的想法怎么如此相似?”

  井宽仁道:“鄙使自然不是高参军,不过现在想来大使的想法确实是既偏激又愚蠢,但当年吾却想也没想便去把那人给设法擒来了。”

  众人看着井宽仁瘦小的模样,心中暗暗摇头,心想泥捏师也忒不小心了,这么大一个活人怎会会被如此小只的倭人掳走。只有江朔和独孤湘知道日本志能便之术甚是厉害,专行隐秘之事,以井宽仁之能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掳走一个人还真非难事。

  井宽仁继续道:“捉到人之后,吾等连夜离开了四方馆,泥捏师大王可是一点也没发现。”

  李邕道:“泥捏师后半夜发现之后,遍寻无着,只能连夜入宫老实向当时的皇上中宗陈说,中宗颟顸,竟然只是劝慰了一番,就让泥捏师回去休息,全不当回事!金思兰这才传出讯息,希望老夫能帮忙除掉这个祸害。”

  井真成道:“这么说来,当年海洲外海上的日本遣唐使船中确实藏有李健成的骨血?”

  井宽仁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

第293章 末路皇孙

  井宽仁这一点头,浑惟明不禁大大地松了一口气,道:“哈哈,如此说来,东瀛人自己包藏祸心,全军覆没也是咎由自取,可怪不得李使君心狠手辣。”

  他心道既然李邕做得没错,那当年参与屠杀日本遣唐使的阿爷和震泽帮也就没错,江湖盟上下可就没有身败名裂之虞了,心中一块大石头就此落下,不禁畅快大笑。

  浑惟明这一笑引得众人侧目,井宽仁父子也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独孤湘道:“不过如象先生,你这么能从几百日本人中找到李建成的苗裔,而确定自己没有找错呢?”

  李邕道:“我们登上日本船,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要找的人,日本人生的极为矮短,而那人虽然只是大唐汉人的正常身高,在一众倭人中却如鹤立鸡群一般。”

  江朔道:“不对啊,太白先生当年应该只有七八岁的光景,那苗裔若也是个少年,应该比日本人也高不了多少。”

  李邕道:“说到苗裔,你们都道是个小孩子,其实那人虽然是建成玄孙,却也已经二十好几岁了,更兼他汉语说得不好,一句话中倒夹杂了一半突厥语,看来确实是西域回来的。”

  仆骨怀恩道:“若是在船上杀了此人,岂不是也陷入了李使君你所说的难辨真伪的困境么?万一皇帝怀疑你私藏此人图谋不轨,不是大大的不妙了么?”

  南霁云看了一眼浑惟明道:“况且登舟的震泽高手这么多,虽然杀尽了日本人,又怎能保证这么多帮众无人泄密呢?”

  李邕道:“其实当年是浑老帮主先偷偷登舟,擒获了建成玄孙之后,再让震泽众上船杀日本人灭口,因此震泽帮众只道船上都是大奸大恶的东瀛海贼,并未见到建成苗裔。而至于怀恩所说,我们找到人之后当然没有就地处决,而是立刻星夜送回了雒阳,至此我们也才知晓原来金思兰不是临时起意,他背后实是有人指派的。”

  井真成奇道:“受谁指派?吾在新罗见他时,他亦未说起此事。”

  李邕稍一沉吟,终于决定说出所有真相,道:“金思兰效忠之人是皇子皇孙中的青年英雄,时任卫尉少卿,当今的圣人李三郎!”

  仆骨怀恩道:“卫尉职掌宫门宿卫屯兵,当今圣人当年唐隆元年诛杀诸韦,立睿宗时,就多有禁军响应为其所用,当年金思兰作为宿卫,听命于今圣不足为奇。”

  李邕点头道:“当年浑二的阿爷将此人送到雒阳,说起来建成玄孙便是圣人从弟,据说圣人验明正身之后,亲自动手,干净利落的手刃了自己的这个从弟。”

  都说当今圣人李隆基颇有乃祖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风采,众人听到此处,也不禁为他当年对建成后嗣的杀伐果断而心头一凛。

  李邕续道:“浑老湖主当年赴雒阳并没有见到今圣,但他回到震泽之后,不出两年就得急病去世了,金思兰倒是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从四品上太仆卿之职。浑老湖主到底是怎么死的,我可也就说不清了。”

  浑惟明道:“我阿爷身子一直健朗,却突然英年早逝,如今观之,怕与此事也不无关联。”只是年深日久,谁也没有证据,浑父之死只能是永远的悬案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