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江朔道:“可是卖了田地,虽然解了一时之急,后续难以为继,岂非饮鸩止渴么?”

  雷万春道:“嘿……土地卖了,就做佃农呗……为了生存,世世代代给豪强地主当牛做马咯。”

  江朔道:“我明白了,雷大哥你回家时,家中田地已经抵给了地主,不再是良家子,也没有军资、行粮,自然就无法投军了。”

  雷万春道:“无法投军也就罢了,其实从高宗、武后朝开始,土地兼并就日益严重,均田制早已破坏殆尽,军户失去土地也是早晚的事,各节度军镇的防兵原先依靠从折冲府中征发,然而折冲府兵失地逃散,番上卫士缺员,征防更难调发。武周时边境郡县就另行自募了保卫本乡的‘团结兵’,而开元初年更是允许藩镇自行募兵,唤做‘长征健儿’。”

  南霁云补充道:“开元二十五年,圣人曾下诏令诸镇节度使按需定额,可从边民甚至胡人中自行召募自愿长住镇戍的健儿,一年后,又下诏说诸军召募的长征健儿业已足额,以后不再从内地调发,原有兵士非长征者一律放还。自此以后府兵已便已名存实亡了。”

  江朔道:“难怪燕军中有真么多契丹、奚人这样的胡儿,但以胡防胡,真能保边境安全吗?”

  南霁云道:“少主,你去过北地边关,心中应该已有答案了。”

  江朔黯然点点头,雷万春接着道:“范阳节度也曾征某为‘健儿’,说资粮、甲械由军镇一体供给。”

  独孤湘道:“呀……安禄山想要造反,雷大哥你可千万别上他的当,上了贼船想下来可就难了。”

  雷万春赞许道:“小女子倒有见识,我当时也觉得燕军有古怪,偷偷调查之后才发现原来范阳镇勾结当地豪强,故意将均田农民逼到破产,使得军户大量逃散,他们再将这些流民招募过来做健儿。”

  江朔道:“呀……这样国家的府兵可就成了藩镇的私兵了!”

  南霁云道:“均田制崩溃,府兵空虚,全国都是如此,但像范阳镇这样故意为之的,毕竟还是少数。”

  独孤湘道:“难怪范阳镇的军势如此之盛,原来是他们一边招募胡儿,一边私征府兵,实属可恶!”

  雷万春道:“我气不过,号召乡人与范阳镇理论,不想藩镇竟然把我等当反贼围剿,我带领乡里弟兄反抗,不料燕军曳落河的几个头领点子极硬,我这点三脚猫功夫不是对手,全村被屠戮殆尽,我阿娘、弟妹均死于燕军刀下,只有我一人逃了出来。”

  江朔心道:雷万春所说曳落河的头领估计就是六曜等人,雷大哥的身手确实不是他们中任何一人的对手。

  雷万春道:“我在河北待不下去了,便渡河来到齐鲁之地,竟然遇到了许贤弟,后来我二人发现了这个形胜之地,慢慢聚集了一帮同样的失地农人,建起了这寨子,以拦路打劫为生。”

  独孤湘道:“雷大哥,你是被逼无奈,那这位许大哥呢?也是失地的均田农民么?”

  许远叉手道:“我本出身官宦之家,太祖乃高宗朝的右相许敬宗。”

  独孤湘道:“就是那个初谥曰“缪”,后改“恭”的许敬宗?令祖的名声可是不太好哦。”

  江朔见独孤湘口无遮拦,忙拦住她不让她往下讲。

  许远笑道:“小女子说的不错,乃祖何止是名声不好,简直可称得上‘奸佞’之臣。”

  独孤湘对江朔吐吐舌头,仿佛在说:你看,这可不是我说的。

  许远道:“乃祖掌管国史,自他主持以来,记事曲直不正、一味迎合君王,更在高宗立武后之事之中,为日后的女皇出力甚大,这点不需讳言。更兼乃祖教子无方,在我出生之前,家道便已中落了,但好在还有个良人的身份,开元末年我考中进士,曾入剑南节度使府为益州从事。”

  江朔、独孤湘二人听了不禁大吃一惊,这许远看来干瘪瘦小,其貌不扬,不想竟然是进士出身。

  许远看出他们讶异的眼神,笑道:“人不可貌相,许某虽也随着师父习武,不过可没雷大哥花这么大的力气,当年可还真是个读书人哦。不过我没干多久,就因忤犯节度使章仇兼琼而被贬为高要尉。高要在岭南道蛮荒瘴厉之地,我不想赴任,索性半路跑了,却也不敢回家乡,便在中原山水间游荡,在此地巧遇雷兄,恰见此山外面看似矮小,内里实则险峻,易守难攻,更靠近官道,方便劫掠,我二人便在此落草,做起了无本买卖。”

  江朔叹息道:“二位大哥,流落草莽确实是各有各的道理,可是为何南八一来,你们就决定放弃经营这么久的山寨呢?”

  雷万春道:“我们本也知道做强盗没有前途,我二人并非铁石心肠的恶人,遇到贫苦之人非但不劫还要接济些个,做这无本买卖,非但没有富贵,还常常难以为继,只是苦于没有出路,这才在这小山中混日子。南八给我们指了一条出路,我们自然就不再在此地耽着啦。”

  独孤湘道:“咦……什么出路?难道是叫你们加入江湖盟,在朔哥儿手下讨生活么?”

  南霁云笑道:“南八无心仕途,在行走江湖甚觉自在,我这两位哥哥可不一样,他们非但有武艺,更懂得兵法韬略,无论落草还是走江湖,可都是屈才了。”

  江朔道:“可是雷大哥逃籍,许大哥弃官,早就不是良人了,难道还能做官或者从军么?”

  雷万春道:“做官是不可能啦,但是从军却还有一线之路。”

  独孤湘奇道:“从军不都要良家子么?而且照雷大哥你前面所说府兵崩溃了……呀,难道你要去投燕军?”

  雷万春道:“确实是去投藩镇,不过可不是燕军。天下十大藩镇,可不是只有安禄山一个节度使,各镇节度使都在征募长征健儿,不过可不都是为了一己私利,也有真的抗击外族入寇的。”

  许远道:“我们准备去河西投军,听说河西地区吐蕃人正在蠢蠢欲动,此刻去河西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况且安禄山日久必反,我们现在投身军旅,未来安贼不反还则罢了,若敢造反,西军定然是平叛主力,到时候,雷某也就有报仇的机会啦!“

  江朔听他所言与程千里相类,知道南霁云、程千里他们必然还有更为隐秘的联系,他们的计划只露出冰山一角,恐怕还有很多事瞒着自己。

  独孤湘道:“哦,所以你们年前遣散了喽啰,准备西行咯,那你们既然决定不做强盗了,怎么还来抢劫我们?”

  许远不好意思地道:“河西地域广大,若得良驹自然是如虎添翼,我二人没有好的脚力,恰好见到你们二人所骑马匹甚为神骏,况且……况且……”

  独孤湘道:“况且骑马的只是两个小娃娃。”

  许远忙叉手道:“请少主、湘儿妹子原谅则个,我们确是猪油蒙了心,见你们一对少男少女骑着宝马,却无随护,只道是落单的富家纨绔,这才起了贼心,想做这最后一票,不想冲撞了二位少年英雄。”

  南霁云道:“两位哥哥,今日幸好你们遇到的是江少主,否则岂不是又多做了一项罪孽?”

  许远慑慑道:“我们只想设计夺了马去,可没想要害他们性命……”

  独孤湘斜觑他道:“怕也未必吧,在峡谷中那会儿,这么大的石磨盘,若非朔哥有神功,我二人早被雷大哥砸成肉饼啦……”

  雷万春愧疚地叉手再拜道:“当时我确实动了杀心……”

  江朔打断他道:“不知者不怪,我想当时两位大哥也是见我二人功夫不弱,才会如此行事,并非成心想要害我们性命。”

  雷、许二人忙不迭地点头称是,南霁云道:“两位大哥没有好的坐骑尽可以和南八讲,我来想法子,既然决定了西行投军,可不能再做剪径的勾当了。”

  二人见南霁云并未发怒,不禁大大松了一口气,均道:“不会了,不会了。”他们虽是南霁云的同门师兄,但无论悟性还是学艺时间都比不上南霁云,对这位嫉恶如仇的小师弟反倒有些惧怕。

  南霁云叉手道:“既然如此,现在就请两位哥哥这就一把火烧了这寨子,一起西行。”

  二人知道南霁云这是要立时断了二人退路,此刻也只得同意。

  浑惟明忙上前阻拦道:“哎……且慢,且慢,南八,我们昨日就没睡觉,赶了一天路,不若晚一天再烧吧?让浑二歇一宿,另有什么酒肉没有?可别烧了这么浪费,给我们填饱肚子可好?”

  浑惟明天生诙谐,说的甚是有趣,大家都一齐笑了起来,雷、许二人忙端出酒肉来款待众人。

第302章 巨野梁山

  第二日天明,众人歇饱了精神,便要动身下山,在南霁云的督促下,雷万春与许远也没法再做拖延,取出山寨内所有藏酒,泼洒在各处屋舍之上,一把火点燃了,春季干燥,这些木构覆着茅草的建筑极易燃烧,不一会儿,若大的山寨便化作了一片火海。

  众人离开山洼,从峡谷隘口出山,立于山口向南望去,能见到南方大泽的全貌,江朔道:“马上要离开了,可还不知道此山何名。”

  雷万春道:“此山原名良山,乃良善之‘良’,后为避汉光武帝叔父赵王刘良的名讳,遂易名‘梁山’,成了山梁之‘梁’。”

  许远忍不住叹息道:“哎……此地形胜,可惜山水未衔接在一起,若大泽环山,岂不是一座天然的城池?”

  江朔见这山外凸内凹,又只此一个出口,和城池倒还真有几分相像。

  独孤湘却道:“大泽距此还有半里地,除非许大哥你会六丁六甲之术,招来天兵天将帮你挖壕沟,还要会搬运之术,将大泽移过来,才能做成护城河。”

  许远摇头道:“此处可不需要挖壕沟,你看梁山周边地势低洼,大雨天都会在山外形成沼泽,若得大水蓄潴成泽,可不是天然的护城河么?这护城河宽可里许,可比一般的护城河深阔得多了。至于大泽么,更是无需搬运,此泽正在缓缓向北移来呢。”

  江朔奇道:“此大泽何名?怎么还能长脚自己走过来不成?”

  许远道:“南面这处大泽便是巨野泽,汉代以前又叫大野泽,乃上古九泽之之一,直至今日仍甚广阔,南北三百里,东西一百里,但此处地势奇特,南高而北低,因此数千年来大泽一直在北移,泽南的巨野城,乃先秦就有的古城,地方志记载,春秋时巨野城属鲁国,当时巨野泽西、北、东三面环城,巨野城也就成了一处易守难攻的要塞据点。然而现在再去看,大泽已退到巨野城北里许了。”

  江朔道:“也就是说春秋至今千年来,大泽已经北移了不止一里……”

  许远道:“算上大泽绕城的距离,大泽北移没有两里也得有一里半。”

  江朔道:“照此计算,再有两三百年,大泽可就移到梁山山脚下咯。”

  许远笑道:“可也不能这么算,大泽可能上百年也不挪动分毫,也有可能一夜暴雨就泛滥巨浸一日成泽。”

  他们几人却不知道,今日之戏言,两百年后竟然成真,后世巨野泽淤塞消失,水域却北移到梁山,环绕成泽,称为“梁山泊”,更有豪杰再次占据此山,成就了另一番传奇故事。

  浑惟明道:“巨野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尽得交通之便,水产丰富,我漕帮东帮萧把头再此地可也有不少买卖。”

  独孤湘道:“我听说上古时代,黄帝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蚩尤战败被杀,就被葬在巨野泽畔。”她正经书不读,对这些神鬼传说却记得甚牢。

  许远笑道:“黄帝战蚩尤这是上古神话,数千年来,逐鹿、阪泉这些古战场到底在哪儿就争论不休,大河南北光蚩尤冢,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巨野泽畔确实有两处蚩尤冢,据说黄帝将蚩尤身葬两处,一葬大野泽南岸、今巨野城东北九里,一葬大野泽东岸、今已不知所终。巨野城外还有一处麟冢,《春秋》记载‘鲁哀公西狩大野获麟’,麒麟死后,便在巨野城东十二里设麟冢葬之。”

  独孤湘一听大大地好奇,道:“世上还真有麒麟?我要去麟冢看看!”

  浑惟明忙拦她道:“这都是传说罢了,估计是鲁公把什么长相奇特的鹿当作了麒麟,况且现在只剩坟茔,就算掘墓开棺也只不过见到一堆白骨而已,又有什么好看的?”

  南霁云也道:“湘儿,我们还是赶路要紧,官道顺着大泽北岸而行,可没这闲工夫去绕到南面去。”

  独孤湘听了老大的不高兴,但也知需以大局为重,只能撅着嘴跟着大家向着泽北的郓州城去。

  许远却道:“哎……湘儿想去看看麟冢又有何难,江少主与两位湖主有要务在身,直管向西赶路,我兄弟二人陪湘儿绕道去巨野看看,也不过多了一日的路程而已,我们在汴州再汇合便了。”他可不是为了讨好独孤湘,而是觉得与南霁云一同行路颇不自在,找个由头和他分开行动。

  南霁云何尝不知他的打算,但一来独孤湘雀跃欲行,二来雷、许二人的坐骑均非良马脚力不济,全力奔驰之际,他们本就跟不上,于是也不反对,看着江朔道:“还请少主示下。”

  江朔想的却是让湘儿去游玩一番也好,他们去汴州说不得还有一番恶战,让她远离危险也是好的。于是道:“湘儿,我与浑二、南八两位大哥先去汴州,你便随着雷、许两位大哥去游玩一番吧,不过可不能调皮,更不能做偷坟掘墓的勾当。”他知道雷万春、许远都是目无王法的豪杰,因此提醒湘儿。

  独孤湘道:“麟冢又不是人的坟冢……”

  江朔道:“那也是前朝古物,破坏不得。”

  独孤湘只能道:“好吧,我去看看新鲜,便回来找你。”

  浑惟明给了独孤湘一个铜牌,道:“这是我们漕帮的信物,你们需要什么用度,可去巨野城找萧大有的人随意支取。”

  独孤湘接过来看,见是一个船形的铜牌,背面刻着震、甲二字,知道是震泽最高等级的信物,谢过浑惟明收入怀中。

  于是六人分做两波,江朔随着浑惟明、南霁云西行向着汴州急驰,而独孤湘与雷万春、许远则溜溜哒哒从东绕过巨野泽向着南岸的巨野城去了。

  却说江朔这一路,三人策马飞驰,不一会儿就到了郓城,郓城原是郓州东平郡的治所,不过由于地势低洼卑湿,更兼巨野泽北岸水患日益严重,因此东平郡的治所已然迁至须昌,如今的郓城萧索了不少,三人途径郓城停也不停,径直穿城而过。

  过了巨野泽之后沿着济水北岸向西一路穿过曹州济阴郡,便进入了汴州陈留郡。

  天宝元年,圣人改汴州为古称陈留郡,不过治所可没有改回到汉代的陈留城,汴州地处河南道之中,河南道的治所便在汴州浚仪县,浚仪在汴水西岸,距离通济渠运河与河水相接的河阴县只有二百里的距离。江朔上次沿运河北上之时亦曾路过此地,但当时急急赶路并为在此停留,今日才得以真正入城。

  浚仪虽为河南道的治所,却并不是个繁华的大都市,城中多道治的各类官署和兵营。三人的目标是城中转运使衙门,转运使是负责租庸、盐铁水陆转运的官员,韦坚曾任水陆转运使和江南转运使,如今奸相李林甫要罗织韦坚的罪名,自然就要从转运使衙门入手搜罗,如今韦坚虽已遭流放,各地转运使衙门内却仍然关押了不少河工、船夫,而这些人中漕帮帮众倒占了十之八九,浑惟明得到线报,谢延昌如今便被关押在河南道转运使衙门内。

  浑惟明行走漕运,本有运河各州郡的通行渔符,但此刻三人不敢显露漕帮的身份,不能拿出使用,好在有李邕另给的过所公验,替他们遮掩身份。三人凭着李邕给的过所,顺利混入浚仪城内,浑惟明识得路径,带着江朔和南霁云径直奔向转运使衙门。

  只见衙署大门外有一个大车马场,三人本拟绕过大门从侧面潜入衙内,但见车马场外围了不少百姓。三人觉得奇怪,骑马立于人群之后,向内看去,只见此刻场地中没有车马,却堆满了赤裸的尸体!

  南霁云吃惊道:“这转运使衙门又不是官衙,就算官衙处置犯人,也不会这样赤身裸体仍在车马场上啊。”

  正自疑惑间,忽见一群黑衣武士簇拥着一个官员模样的人出得府来。三人定睛一看,来人正是监察御史罗希奭!

  罗希奭朗声道:“原转运使韦坚与节将狎暱,构谋规立太子,现已事败,林相有令,让沿河船工百姓揭发老贼的奸行,检举者有重赏,知情不报者么……”他向车马场中一指道:“便是此等下场。”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窃窃私语,其中一名看来年高德昭的老者道:“就算他们知情不举,也罪不至死啊,就算是死罪,也不该如此曝露辱尸啊!”

  百姓们闻言纷纷对老者的话语表示赞成。

  罗希奭冷笑道:“这些人冥顽不灵,为叛逆遮掩便是死罪,曝露尸骸乃是以儆效尤,叫尔等刁民知道厉害,才能说实话。”

  老者道:“我听说韦相公贬黜后,李林甫讽所司发使于江淮、东京缘河转运使,恣求坚之罪以闻,因之纲典船夫溢于牢狱,邻伍尽成裸形,死于公府。若韦相公果然有罪行,为何千里运河沿岸都无人揭发?以罗御史所言,难道天下皆是刁民不成?”

  罗希奭怒道:“老东西找死!来人给我拿下!”

  他手下玄甲军一拥而上,就要拿人,那老者笑道:“说理不过,就要抓老朽么?告辞,告辞!”语毕哈哈大笑,转身几个起落早到了数丈之外,玄甲军如何追的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